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勘查区位于祁连山褶皱系北祁连褶皱带的西段、北祁连沟弧盆系中元古界镜铁山-朱龙关裂谷带中,在小柳沟钨钼多金属成矿带的东部。勘查区赋矿层位为青白口系龚岔群,含矿岩性为大理岩及铁质板岩。铁矿以赤铁矿化为主,呈块状、层状。主要铁矿物为赤铁矿,次为褐铁矿和菱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铁白云石和板岩。矿体品位28.02×10~(-2)~33.08×10~(-2),真厚度0.87~6.67 m,控制长度约570 m。矿化受层位控制明显。铜矿化以孔雀石化为主,呈浸染状、薄膜状及脉状大理岩沿裂隙面分布,见少量辉铜矿。矿化受构造控制。根据含矿层位、含矿岩性和矿体特征,初步认为铁矿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型铁矿床,矿床受层位控制明显,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后期断层的改造;铜矿成因类型属变质岩型铜矿。  相似文献   

2.
截山庙位于瓜州县南部的敦煌地轴上,是敦煌古陆核的中心部位,由一套太古界-古元古界的深变质二云斜长片麻岩、透辉石岩、斜长角闪岩、变粒岩等组成,铅锌矿化体赋存于红柱石-片岩和透辉石化大理岩的接触带内。矿化体受北西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铅锌矿化点属于接触交代型。矿化同时受构造裂隙系统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水晶沟铅锌矿位于凤太矿田西部的银洞山背斜核部古道岭组灰岩中,矿体受NWW向断层控制,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石主要为硅化灰岩,金属矿物以闪锌矿、方铅矿,其次为黄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方解石、石英、白云石,围岩蚀变主要有褪色化、绢云母化。随着矿山近年来开采深度的加大,发现深部矿体有变富变厚趋势,在矿体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水晶沟铅锌矿体特征和矿化富集规律,探讨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4.
阿尔恰勒铅锌矿位于塔里木板块伊犁亚板块察布查尔-伊什基里克山裂谷带中,矿体受地层层位控制,产状及围岩基本一致,呈似层状赋存于下石炭统阿克沙克组灰岩中,后期构造及岩浆侵入对矿化富集有重要改作用,阳起石化蚀变可作为矿区铅锌矿体最直接的找矿标志。文中对阿尔恰勒铅锌矿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矿床成因进行探讨,以期为区内找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万家岭团结铅锌矿为中低温热液型,呈不规则脉状产出,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控矿断裂主要为北北西向,断裂性质以压扭性为主,沿破碎带多发育硅化、绿泥石化和黄铁矿化等蚀变。  相似文献   

6.
清江铁金矿床位于湘中地区,出露铁矿体和金矿体两种矿体。铁矿体呈层状赋存于震旦系下统江口组中,具有典型的"江口式"铁矿床特征,并经历多期区域变质作用,形成沉积变质型铁矿床。金矿体富集于江口组中的节理裂隙及层间破碎带等,受东西向构造控制,为岩浆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浙江省包山铅锌矿的地质矿产勘查,已初步查明区内铅锌矿体受南北向断裂控制。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矿体与围岩蚀变特征、矿石特征的分析,推断矿床成因。矿床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火山热液交代充填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8.
海南省琼中县乘坡农场二十队铅锌矿位于琼中县和平镇境内。本区铅锌矿体主要受南北向的11构造破碎带控制,为热液充填(交代)成因的脉状铅锌矿床。矿区共圈定矿体16条主矿体,长430.5m,沿倾向延深532.5m,厚0.36~13.87m,向西倾,倾角67°~75°,呈脉状、透镜状充填于构造破碎带中,并伴随较强的硅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钠长石化等蚀变。矿区前后两期共估算(122b+2S22+333)资源储量为:矿石量227.26万t,铅+锌金属量46 500.95t,铅+锌平均品位2.046%。区内沿11条构造带走向及与其平行的蚀变异常带尚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
怀集县铁山冢铁矿位于广东肇庆,属矽卡岩型铁矿床。矿体主要呈透镜体状或囊状分布于黑云母花岗岩与砂岩的接触带中,围岩为矽卡岩体,受构造及接触带共同控制。矿脉与围岩界线清楚,矿体厚度变化较大。矿石有用组分主要为磁铁矿。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鸡冠山铅锌矿是21世纪初勘查发现的,区内岩性复杂多变,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形成多期次成矿。该区铅锌矿体受近东西向接触带及附近的断裂构造控制,矿体形态以扁豆状、脉状为主,在走向上具有尖灭再现特征,矿体多为隐伏矿体。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绿泥石化、蛇纹石化,矿化主要为方铅矿化、闪锌矿化、孔雀石化和银矿化。本文通过对其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进行分析,探究其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1.
斯弄多铅锌矿位于西藏冈底斯造山带,大地构造位置为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块上隆格尔~工布江达弧背断隆带南缘。矿床赋存于石炭系昂杰组地层,受区内构造岩浆活动控制。矿床斯弄多铅锌矿床的矿化明显受构造破碎带控制,矿区有构造裂隙热液充填交代型和矽卡岩型两种矿床成因类型,而以构造裂隙热液充填交代型为主。  相似文献   

12.
都北中低温火山热液充填型银铅锌矿主要赋存于侏罗系上统玛尼吐组一套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中,矿床成因是:受北西向或近东西向张扭性构造控制,矿液沿早期构造空间充填而成,围岩蚀变也沿矿体所处的构造呈带状展布,矿床围岩蚀变主要为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硅化、绢云母化,属于一套中低温热液蚀变组合。矿物成分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及较少的黄铜矿,该套矿物组合属于中低温矿物组合。形成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与火山活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脉状银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3.
研究区铁矿位于青龙满族自治县,其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带的西北段,产于志留系温泉沟组海相碎屑-碳酸盐沉积浅变质岩层内,赋矿岩性为白色白云质大理岩、灰色-灰黑色大理岩化灰岩、钙质砂岩,受沉积层位控制。本文主要从区域地质、矿区地质、矿(化)体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该铁矿床属沉积变质菱铁矿型铁矿床和构造热液成因菱铁矿,综合对该区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新疆岔路口铅锌矿是岔路口地区新发现的一个Pb-Zn矿床,产于二叠系神仙湾组粉砂岩中,矿体受构造控制呈脉状或似层状产出,具泥化、碳酸盐化、硅化等典型的热液蚀变,为中-低温热液类型的矿床,显示出甜水海-岔路口一带乃至藏北地区均存在寻找同类型铅锌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桃源铜矿位于江南地体与华夏地体碰撞对接带的萍乡-广丰构造混杂岩带北侧的白石山次级地体中,成因类型为受火山机构控制的变质热液型铜矿。矿区矿化类型多样,有受火山机构控制的层状铜矿化和受放射状构造裂隙控制的构造破碎带型铜矿化,蚀变类型有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重晶石化、辉铜矿化、黄铜矿化、黄铁矿化及近地表的氧化铜蓝。文章通过查阅区内以往地质成果资料,并试图以这些资料为基础,总结了桃源铜矿床地质特征,并就其矿床成因进行探讨,同时指出了几点找矿标志,旨在为区内地质找矿提供某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八一铜矿是位于新疆西天山的一个中型铜矿床。矿(化)体呈脉状、透镜状、似层状等,地表成群分布。矿化体主要赋存于中基性火山岩中,矿化富集受地层、构造、侵入岩的多重控制,属岩浆作用形成的受断裂构造控制作用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7.
汉源县普陀山铅锌矿区域上位于峨眉山断拱的荥经断凹中,区域地层层序基本齐全,区内构造、褶皱和层间破碎带发育。矿区内发现了3处铅锌矿(化)体,其产于震旦系上统的灯影组地层中,具层控矿床的特征,并受断裂构造控制,矿体的围岩蚀变较强烈。笔者具体论述了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矿石特征,并对矿体进行了成因分析和找矿标志的探讨,为今后找矿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喀腊达坂铅锌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阿尔金山一带喀腊达坂地区,矿体产于寒武系下-中统喀拉大湾组第四岩性段地层内,主要受地层层位控制,铅锌矿体多呈似层状产出。文中在对该矿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变质作用、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该矿成因,旨在为该区下一步找矿勘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马坞金矿分布于岷(县)-礼(县)金成矿带的东部,距中川岩体5~7 km,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中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通过对地质勘查过程中获得的大量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了马坞金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矿(化)体主要赋存于中泥盆统何家店组灰岩、千枚岩内,呈NWW向展布,NWW向次级断裂是矿区主要的控矿因素,热液蚀变主要有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硅化和碳酸盐化。矿(化)体产出受岩性、构造及岩浆岩三重因素控制,其较围岩具低阻高极化的特征,Au元素组合特征以Au、As和Sb为主。综合分析认为矿区北部1号、7号和8号脉体在延长或延深仍有较大找矿潜力,且在已知脉体上、下盘有平行脉体(盲矿体)存在,矿区北部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20.
勐糯铅锌矿位置详处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勐糯镇勐糯向斜的东侧,整个矿床呈南北向展开,主要受地层结构、岩性和其构造控制明显。目前,矿区在构造控矿因素分析方面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在结合该矿区研究较弱环节、前人探究的资料及多次对矿区野外实地调查研究基础上,对勐糯铅锌矿的矿区构造概况、矿区构造特征、构造应力场演化特征及构造控矿因素作出分析,完善勐糯铅锌矿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