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阶段式心脏康复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运动耐力及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PCI手术治疗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常规护理)、观察组(n=40,阶段式心脏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运动耐力、生活质量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康复后3个月,观察组最大运动功率、无氧阀水平、峰值耗氧量以及代谢当量(METs)水平、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稍低于对照组。结论 针对PCI手术患者术后实施阶段式心脏康复训练对改善患者运动耐力效果尚可,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正>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群中当中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明显增加~(〔1〕)。同时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AMI患者得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机会也大大增加,这也使得AMI患者PCI术后相应的心脏康复在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当中所占得比重也显著增加了。1 AMI患者PCI术后心脏康复的目的与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就诊的AMI合并OSAHS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OSAHS病情程度分为三组:病情重度组(n=18)、中度组(n=40)和轻度组(n=32),另选择本院同期就诊的单纯AMI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四组患者的睡眠监测结果、PCI术后疗效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随着OSAHS病程程度的加重,低通气指数(AHI)、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明显升高,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降低,四组AHI、夜间最低SaO2、E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OSAHS病程程度的加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降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升高,四组术前、术后3个月LVEF、LVESD、LVED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不良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我院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4例,所入选者均采用PCI治疗,随机分为各有47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基础护理是对照组的主要实施内容,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措施的基础上辅以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血管并发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经护理干预,两组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后其LVEF、CI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LVESV、LVEDV水平则明显降低,并在受干预的两组开展比较,主要是各项心功能指标,二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采取护理干预的方式,观察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为14.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对比两组的深静脉血栓及穿刺点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心功能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并有效降低由于手术而对心血管功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三阶段健康教育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在治疗依从性、AMI并发症、住院满意度、出院后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AMI并行择期PCI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80),对照组施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施行三阶段健康教育,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住院期间治疗依从性比较,观察组配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住院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出院后观察组能够坚持锻炼、戒烟、改善饮食、门诊复诊化验检查等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AMI行择期PCI的患者进行三阶段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住院期间AMI并发症,提高住院满意度,改善出院后情况,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知信行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疾病认知、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诊治的9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另外给予知信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疾病认知程度、健康行为。结果 干预前,两组疾病认知程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疾病认知程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各健康行为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各健康行为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知信行健康教育可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疾病认知程度,改善其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基于知信行理论的随访式护理对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间该院外科收治的60例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出院后采用常规随访护理方式,观察组出院后实施基于知信行理论的随访式护理方式。比较两组出院6个月后GSES评分、照护质量评分,计算出院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再入院率和定期复诊率。结果 观察组照顾者干预6个月后的GSES评分、照护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分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定期复诊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基于知信行理论的随访式护理可有效提升照顾者的自我效能与自护质量,可降低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术后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阶段康复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病人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PCI术治疗病人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康复训练组,各90例,其中康复训练组完成Ⅰ期康复训练46例,完成Ⅰ期康复训练及有氧运动训练44例。所有病人均在术后1周及12周进行心脏彩超、6 min步行试验、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定,并完成术后12周的心肺功能评估。结果:术后12周,康复训练组最大摄氧量及SF-36生活质量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康复训练+有氧运动亚组6 min步行试验、无氧阈(AT)、氧脉搏峰值、最大运动时间均高于Ⅰ期康复训练亚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低于Ⅰ期康复训练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阶段Ⅰ期心脏康复训练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病人生活质量,且在此基础上联合进行有氧运动有利于改善病人心肺功能及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的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心脏康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平衡指数最小分配原则,将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20例PCI患者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健康信念模式的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评价两组患者的心脏康复知识水平、治疗依从性和生理指标。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心脏康复知识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服药、门诊复查和生活方式依从性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生理指标的达标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健康信念模式的干预能够提高PCI术后患者对心脏康复的依从性,有效改善患者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基于扎根理论联合知信行护理模式对冠心病行PCI手术患者的心脏康复知信行水平、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6-12月住院患者共86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差异,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扎根理论联合知信行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脏康复知信行水平、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差异。结果 经过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脏康复相关的知识、信念和行为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等生活质量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饮食管理、运动管理等自我管理能力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扎根理论联合知信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冠心病行PCI手术患者的心脏康复知信行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巴胺联合左卡尼汀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酶谱、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于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06例行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观察组5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应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老年AMI并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96例,根据年龄分为低龄老年组(65~74岁) 59例和高龄老年组(≥75岁) 37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相关指标及术后症状、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梗死发生率、吸烟率及胸痛类型、肾功能不全、肝功能异常、房颤发生率、不同性别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Killip分级及入院血小板计数、静脉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比例、门-球时间、住院时间(排除死亡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高龄老年组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低龄老年组(P<0. 04),血红蛋白浓度低于低龄老年组(P<0. 05)。两组心电图梗死图形比较,低龄老年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病率显著高于高龄老年组(P<0. 05),其余类型〔前壁、下壁(包括右心室及正后壁)、高侧壁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左主干病变、病变血管平均数、"罪犯"血管、"罪犯"血管完全闭塞、非"罪犯"血管慢性闭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侧支循环建立率、术前TIMI分级<3级、术后TIMI分级<3级发生率、单纯球囊扩张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 05)。高龄老年组多支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低龄老年组(P<0. 05),术中使用升压药比例明显高于低龄老年组(P<0. 05),"罪犯"血管支架植入数量明显高于低龄老年组(P<0. 05)。两组术后胸痛症状均明显缓解,再发心绞痛、急性左心衰、出血及死亡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急诊PCI治疗AMI老年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于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PCI,记录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分析AMI患者PCI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并观察PCI术后半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90例患者中,PCI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11例,发生率为12.22%;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Killip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造影剂剂量、术前肾功能不全、基线肌酐清除率(CCR),患者PCI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Killip心功能分级、LVEF、造影剂剂量、术前肾功能不全、基线CCR均是AMI患者PCI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PCI术后随访半年,均无死亡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45.45%,明显高于未发生急性肾损伤患者的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PCI...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4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于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RA),以室性早搏发生率最高;梗死相关动脉(IRA) 为左前降支(LAD)者室性早搏发生率显著高于右冠状动脉者,缓慢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各种RA发生率与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无统计学差异;发病4 h内开通IRA者RA、快速性心律失常总体发生率及室颤发生率显著高于4~8 h及>8 h者,室性早搏发生率显著高于>8 h者;予静注或滴注利多卡因、静注阿托品、临时起搏器、电除颤等治疗,除1例死亡外,其余均控制.认为AMI患者直接PCI后RA发生率高,其发病率及严重程度与IRA、IRA病变程度、发病至开通IRA时间明确相关;RA一般预后良好,多数不必常规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高龄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且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疗法(PCI)可直接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挽救濒死心肌,成为再灌注的有效手段而得到广泛应用,但对老年AMI患者疗效如何,还存在争议。本文回顾性分析了60岁以上的AMI患者行PCI的治疗结果,并与非老年AMI患者对照分析,以评价PCI对高龄AMI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后1年的生存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并根据PCI后1年的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与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1年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170例患者中,术后1年死亡12例(7. 06%),存活158例(92. 9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性别、吸烟史、心绞痛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及高血压史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死亡组年龄≥60岁的比例、伴有早发冠心病、自身免疫疾病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比例较存活组均明显升高(P 0. 05);两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清钾、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死亡组脑钠肽和C反应蛋白水平较存活组明显升高(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伴有自身免疫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发冠心病及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存状况的相关因素(OR=1. 38~4. 76,P 0. 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后1年的生存状况与患者年龄、伴有自身免疫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发冠心病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对伴有上述基础疾病者应积极进行干预和对症治疗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 )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58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的患者,30例为缺血后适应组,其梗死血管再通后1min内应用低压力充盈球囊,持续阻塞30s后球囊抽负压,血流持续再灌注60s ,反复4次;28例为对照组(单纯PCI组),梗死血管再通后未施加缺血后适应干预。观察两组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检测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血浆氨基酸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 )水平和测量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结果术中缺血后适应组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后药物转复或除颤例数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个月缺血后适应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时采用缺血后适应治疗有助于终止心律失常的发生,同时能改善患者术后3个月后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时无复流对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PCI的患者分成无复流组和血流正常组,于术后24h、术后4周测定血浆脑利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4周行6min步行试验,评估无复流现象对左室功能的影响。结果血流正常组在术后24h及4周BNP值较无复流组显著降低(P0.05),LVEF、6min步行距离较无复流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急诊PCI术后无复流患者左室功能低下,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知信行健康教育联合个性化营养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年5月~2021年4月之间收治的1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抽签的方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80例,进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80例,进行知信行健康教育联合个性化营养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