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电视节目制作中,拍摄景别的选择和变化是电视节目画面构图的重要手段之一。景别的范围一般可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如何更好的选择和应用它们,在拍摄的同时如何更好的应用它们,同时存在哪些技巧,已经成为了电视节目制作人员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个优秀的摄影记者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敏锐的眼睛,这样的摄影报道才能够预见新闻事件发展、变化的轨迹,把握新闻的本质特征,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只有在职业敏感、资料准备、时代主旋律上作好准备,经常训练,才可能拥有新闻摄影的前瞻性思维,拍摄到别人“看不见”的新闻事实,拍摄到最精彩、最令人回味的瞬间。  相似文献   

3.
要文 《科技信息》2012,(7):664-664
电视新闻的创作是把画面语言和文字语言叠加在一起来表述新闻事实的一种行为.它需要记者除具备新闻文字写作的基本功之外.还要具有过硬的采访拍摄技巧。在实际创作新闻的过程中.新闻记者们往往会陷入无从下手的尴尬局面.其原因在于拍摄的画面和新闻主题不能够吻合.有位新闻人说过,能到现场采访的人不计其数,然而能捕捉到主题画面的却廖无几人。  相似文献   

4.
记者拍摄了画面,编写了文字稿,并不等于完成了一条新闻。现代编辑的要求是让每一条新闻达到播出的标准。如今的编辑是整个新闻媒体的“灵魂”和管家,并就此结合自身的实践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盛夏,热情似火,笑靥如花。这个暑假,安徽宿松县松的小学、城关小学和实验小学的100多名小学生迎来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集体活动——“新闻采写与摄影知识”培训课。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小记者?怎样撰写通讯报道、拍摄新闻图片?带着这样的问题,同学们积极地来到活动现场。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专题片拍摄具有"信息美、艺术美"两大特性.文中通过对新闻、专题片拍摄的画面取景、现场结构,以及对整个事件发生过程拍摄技巧的运用、周边背景音响,达到新闻的时效、生动、真实以身临其境,实现建立主体空间,用视觉、音响效果表达真实及艺术构思.  相似文献   

7.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大场景序列图像自动采集和三维重建方法,实现了大范围场景全自动图像数据采集和三维建模。首先设计实现无人机自动控制地面站和基于Cortex-A17的无人机控制模块,其次在地面站人工点选设计航线和拍摄位置,并自动控制飞行和拍摄过程,实时将序列图像回传地面站,最后地面站应用SFM方法实时自动重建大场景三维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人工控制方法,文中方法能够实现无人机飞行和拍摄过程自动控制,同时提高拍摄稳定性,降低基于无人机的大场景三维建模难度,提高建模效果。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当前电视时政新闻画面语言运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多年一线报道经验,探析如何更好地运用画面语言做好时政新闻报道。时政摄像记者应当充分理解时政新闻的重要性和时效性,熟悉时政新闻拍摄的规范,考虑观众需求,专注于将时政新闻做精做活。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新闻摄影的题材与体裁进行了归纳总结,着重阐述了在特殊条件下(阴雨天、雪天、空中)新闻照片的拍摄。作者认为,选择好拍摄角度、准确曝光、调整好快门速度、正确运用滤色镜等是提高在特殊条件下新闻照片拍摄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吴金宝 《科技资讯》2012,(28):248-248
作为电视新闻的重要构成元素之一,画面是新闻节目的基础语言,也是节目内容的体现者。而在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全过程中,画面的拍摄对新闻的纪实性、严谨性、及时性以及艺术审美的实现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阐述了电视新闻画面拍摄的若干原则,并对提高电视新闻画面拍摄质量的具体技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香港由于其特有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其电视新闻媒体的发展一直和世界先进国家电视媒体新闻制作模式和理念保持着同步,在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方面有相当的水准,在画面的构成方面技术和艺术的手段运用熟练。本文旨在探究和比较深圳和香港粤语电视新闻节目画面的构成及其特色,就几个粤语新闻栏目的内外景画面(演播室画面和新闻画面)做一番比较分析,在画面的构成,景别的运用,摄影的运动,光线的使用,色调的控制,整体把握等诸方面进行研究,从而得出一些相对客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由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举办的第36届世界新闻摄影大奖赛日前在阿姆斯特丹揭晓。美国的詹姆斯·纳赫特威拍摄的《苦难的索马里》获本届最高奖。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丽娜 《科技信息》2012,(28):193-193
新闻专题片是当前我国最受观众喜爱的新闻节目之一,它将真实性与故事性相结合,通过深度采访与跟踪拍摄,以达到呈现真实事件,帮助普通百姓的目的。新闻是主观对于客观的反应,具有主客观双重属性,制作新闻专题片,既要呈现真实又要吸引受众,最重要的是处理  相似文献   

14.
地区一级电视台在央央大国的电视新闻传媒中仅是沧海一粟。要想在央视挤进一条新闻相当困难,而挤进央视《新闻联播》更是望视兴叹。本概述了笔从2002年到2004年,三年间拍摄《魅力凉山》三个系列节日便三上中央电视台的成功之举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从船舶操纵模拟器视景中地形绘制的需要出发,分析常用的三维地形造型方法、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对视景的具体要求,综合考虑地形绘制的几何精确度、真实感与实时性,提出了船舶操纵模拟器中岛屿与陆地背景山脉的几何建模方法、实景纹理图象的拍摄方法与基本要求和LOD技术。  相似文献   

16.
随着720°全景拍摄技术的出现,基于其所具有的"全""景""环""久"四大特征,借助全景三维漫游模拟实验,优化现场照片,真实还原犯罪现场,从而实现对案件予以客观、全面的展示,将为案件侦破提供有效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闻媒体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对纸质媒体而言,掌握新闻摄影报道的策划原则与方法对指导典型新闻报道活动的选题、组织、实施及提升媒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新闻摄影报道策划的特点及原则,从确定主题、组织拍摄到整体推出对新闻摄影报道应掌握的策划方法进行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城市声景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叙述了一系列关于城市声景评价、模拟以及预测的综合研究,这些研究特别着眼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其中声景评价重点研究各种声学、环境、社会、人口、心理、文化和行为因素对声景质量的影响,以及描述声景的主要因素,这部分研究主要建立在一系列在欧洲和中国进行的声景调查的基础上.发展了计算小尺度城市区域的声场模拟模型,包括基于声能的虚声源法、声线追踪法、radiosity法、声线追踪/radiosity综合法,以及城市声场可听化技术,然后利用这些模型对小尺度城市区域的声场基本特征以及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最后,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以及序数逻辑回归技术,提出了一个预测声景质量的模型工具,其输入包括设计的空间和声源情况以及使用者的社会、人口及行为特点等.  相似文献   

19.
文化播报     
“荷赛”新闻摄影比赛揭晓 2月10日,第49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WPP)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揭晓,为路透社工作的加拿大摄影师芬巴尔·奥赖利拍摄的照片《尼日尔紧急供给中心的母女》被评为 2005年“年度最佳新闻摄影奖”。“荷赛”评委会主席说:“这张照片包含了一切:唯美、惊恐和绝望,它简洁、精致而感人。”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培养人才强调产学结合,其中校内拟景实训是产学融合的有效方式。酒店管理专业的校内拟景实训包括创建拟景组织、训练拟景角色、实践岗位操作、考核实训效果,且四个方面相互联系,既与原理教育紧密结合,又有利于锻炼学生职业意识和具体思维,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适应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