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温肾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温肾活血化瘀法治疗肾虚血瘀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肾虚血瘀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对照组口服药用碳片、大黄苏打片等;治疗组采用温肾活血化瘀法治疗,每日1剂。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及血红蛋白(Hb)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及5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改善肾功能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SCr、BUN明显降低(P〈0.05),并且Ccr及Hb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Scr和BUN下降不明显(P〉0.05),Ccr和Hb改变不明显。结论温肾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肾功能,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泄浊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慢肾衰)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对63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其中泄浊汤组治疗32例,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31例,观察每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总缓解率泄浊汤组为96.9%,优于对照组80.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泄浊汤组治疗后在降低中医症候积分、BUN和Scr以及升高Ccr方面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后在降低中医症候积分、BUN、Scr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升高Ccr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泄浊汤组降低Scr的作用较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但在降低中医症候积分、BUN及升高Ccr方面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示泄浊汤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效果优于单纯西医对照组,同时能改善BUN、Scr、Ccr指标,对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中药熏洗疗法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药用碳片、大黄苏打片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洗疗法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及6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改善肾功能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SCr、BUN明显降低(P0.05),并且Ccr升高(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Scr和BUN下降不明显(P〉0.05),Ccr和Hb改变不明显。结论中药熏洗疗法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肾功能,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晓娜  檀金川  王月华 《陕西中医》2007,28(12):1600-160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化浊类中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肾康注射液(黄芪、大黄、红花、丹参等)治疗本病3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BUN、Scr、ET、NO、Alb、Ccr、24hTP及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BUN、Scr、ET、24hTP较对照组下降明显,NO、Alb、Ccr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下降。结论:肾康注射液能够降低慢性肾衰患者BUN、Scr、ET、24hTP,升高NO、Ccr、Alb,改善临床症状,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肾汤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肾汤,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证候积分变化情况、临床疗效及肾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证候积分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8.6%高于对照组的68.2%(P0.05);两组患者BUN、Scr及24 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降低,Ccr水平较前上升,治疗组BUN、Scr及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Ccr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肾汤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7,(6):727-729
目的:观察排毒健肾汤治疗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12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以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我院自制的排毒健肾汤,4周为1个疗程。8周后进行疗效评价,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检测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尿酸(BUA)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6%和70%。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BUN、Scr、BUA均显著降低(P0.05),eGFR水平升高(P0.05),且组间比较,两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排毒健肾汤对于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营养状况,同时能够明显降低Scr及BUN水平,从而达到了保护残留肾功能、延缓肾功能恶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中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药自拟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证属气阴两虚、湿浊内蕴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7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属气阴两虚兼湿浊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自拟方治疗)45例,对照组(肾康宁片治疗)30例,观察治疗1个月前后及治疗4周后BUN、SCr、CCr、RBC、Hb、HCT和临床症状积分变化。结果:治疗组可明显改善肾功能,改善贫血并有效控制临床症状(P〈0.05)。尽管各组间对比总体无显著性差异,但就改善肾功能,改善贫血及控制临床症状的幅度以治疗组最为明显。结论:自拟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较使用肾康宁片更能有效地控制临床症状,改善贫血状况,降低BUN、SCr及CCr水平,阻止或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牛惠志  李晓明 《中成药》2002,24(5):359-361
目的:观察肾宁片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治疗组(30例)给予口服肾衰宁片5片,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口服包酣氧淀粉1包(5g)每日2次,两组均以1个月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及中医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尿素氮(BUN)下降明显,P<0.05,血肌酐(Cr)亦下降,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显著,有效率达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0%。结论:肾衰宁片能改善肾功能,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  相似文献   

9.
三位一体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三位一体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基本治疗组、基本治疗加小灌肠组、基本治疗加大灌肠组各20例,分别给予基本治疗、基本治疗加中药灌肠、基本治疗加结肠透析和中药灌肠,治疗2周。分别测定各组治疗前后BUN、Scr、Ccr、电解质变化及疗效情况。结果各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BUN、Scr、Ccr、GFR指标检测三组组内比较都较治疗前有改善,三组组间比较,基本治疗加大灌肠组优于其他两组(P〈0.05)。在电解质、血红蛋白、血尿酸方面三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位一体结肠透析在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益肾泄浊化瘀汤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益肾泄浊化瘀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益肾泄浊化瘀汤,对照组予包醛氧化淀粉,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16.0%,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Scr、BUN水平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泄浊化瘀汤有改善慢性。肾衰竭临床症状和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郑玲  陈立  库宝庆  王小琴 《中成药》2021,(4):1111-1113
目的观察新加肾元汤联合一体化治疗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一体化治疗(饮食疗法、控制高血压、改善肾性贫血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新加肾元汤,疗程30 d。检测生化指标(BUN、Scr、Ccr、血钙、血磷)、氧化应激指标(ROS、MDA、SOD、GSH-Px)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BUN、Scr、血磷、ROS、MDA降低(P<0.05),Ccr、SOD、GSH-Px升高(P<0.05),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新加肾元汤联合一体化治疗可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失代偿期患者肾功能,其机制可能是改善氧化应激途径。  相似文献   

12.
鄢红  何玉华 《四川中医》2010,(10):87-89
目的:观察加味二黄汤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加味二黄汤(由酒大黄、黄芪、丹参、红花、煅牡蛎、肉苁蓉等组成),观察临床疗效及主要症状积分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尿酸(UA)等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63.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均有不同程度减少,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主要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Ccr、Scr、Bun、UA均见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Ccr、Scr、Bun、UA改善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二黄汤灌肠具有改善主要临床症状,提高CRF患者Ccr,降低Scr、Bun、UA水平,从而改善肾功能,延缓慢性肾衰进程的作用,比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5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鄢红 《四川中医》2004,22(12):50-5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综合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及Scr、Ccr改善均优于对照纽,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4.
冬虫夏草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冬虫夏草治疗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肾功能的变化,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50例慢性肾功不全(CRF)患者分为虫草肾康胶囊治疗组(A组)30例和α-酮酸对照组(B组),除共同的基础治疗措施外,A组加用虫草肾康胶囊4粒,1次/日,B组加用α-KA4粒,3次/日。观察指标①红细胞免疫功能:RBC-C3bRR、RBC-ICR;②肾功能:BUN、Scr、Ccr。结果 虫草肾康治疗后Ccr、RBC-C3bRR均有显著升高,而BUN、Scr、RBC-ICR、CIC则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只有Ccr升高(P<0.05),其它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对照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虫草肾康胶囊有明显降低BUN和Scr、升高Ccr和清除CIC、改善红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邱新英 《中医药学刊》2013,(9):2072-2074
目的:探讨益肾泄浊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38例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盐酸二甲双胍口服,每日1次,1次1片(0.5g);保肾康口服,每日3次,每次3粒;开同每日3次,1次4~8片。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益肾泄浊汤加减,治疗周期均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以及各监测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糖尿病检测指标(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糖)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肾功能检测指标尿素氮(BUN)较治疗前下降(P〈0.05);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各参数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且Scr、Ccr、BUN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分级评分、Spitzer评分、cAREs—SF评分分别为(9.92±4.28)分、(7.93±0.14)分、(69.91±12.46)分,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42%,病情转归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泄浊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能改善患者肾功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以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参芪补肾汤治疗慢性肾功能(CRF)衰竭的疗效。方法将88例CR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参芪补肾汤及爱西特治疗;治疗前后测Scr、Ccr、BUN、Hb、Hct、Alb。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之50.00%;两组检测指标的改善以治疗组为优。结论参芪补肾汤对慢性肾衰患者有较好疗效,其作用机制主要为改善CRF患者营养及贫血症状,抑制分解代谢,减少Scr,BUN蓄积,提高Ccr。  相似文献   

17.
杨瑞霞 《光明中医》2016,(24):3547-3549
目的分析研讨扶正泄浊保肾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此研究中128例患者均为随机选取于我院2014年4月—2016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抽签方式均分两组研讨,即对照组64例,研究组64例,对照组接受西医治疗,给予研究组中医扶正泄浊保肾汤治疗,对比其治疗状况。结果比较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0.63%和对照组78.13%,前者明显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治疗后LN、HA、Ccr、Scr、BUN等指数,研究组比对照组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可考虑给予扶正泄浊保肾汤,此方式疗效突出,对肾纤维化有明显抑制功效,推广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大黄附子汤对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肾功能衰竭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大黄附子汤结肠透析治疗。对比2组患者肾功能指标、中医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对照组BUN与Scr水平高于观察组,Ccr水平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UA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给予肾功能衰竭患者大黄附子汤结肠透析治疗,可有效改善肾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提升临床疗效,且不良作用低。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1例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62例CRF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并和血红蛋白(HGB)、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得以明显缓解,且HGB高于治疗前,Scr、BUN低于治疗前,同时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确能有效地延缓CRF的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肾固本降浊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尿毒清颗粒,每日4次,每次1包.治疗组给予服用益肾固本降浊汤,每日1剂,早晚分服.结果:显效率治疗组为46.67%,对照组为20.00%,2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对照组为70.00%,2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SCr、BUN、CCr、血浆内皮素、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指标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显,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益肾固本降浊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