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多智能体建模的经济–电力动态模拟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多智能体(multi-agent)建模方法构建了行业、市场、政府、居民4类智能体,并进行经济–电力动态模拟系统的机制设计。通过智能体的协作与交互模拟经济个体行为的变化,从而模拟宏观政策对经济及电力需求的影响。系统采用半开放式设计,必要时专家可以将自己的智能赋予开放式智能体(open-agent),提高了有关智能体(agent)的智能性。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对2008年中国经济及电力需求的影响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充分反映了宏观政策和电力需求的关系。因此,给决策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经济–电力政策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2.
电网-用户互操作性对负荷曲线影响的定量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智能电网机制下电网-用户互操作性(GCI)的实现基础及对负荷曲线的影响.GCI具有模糊性与自适应性,传统建模方法很难定量模拟,智能工程混合模型为其提供了解决思路.根据GCI的特点建立了智能工程混合模型,包括控制中心智能体、发电智能体、用户智能体等.在电力市场环境下,用户智能体根据实时电价的波动及可响应负荷的大小进...  相似文献   

3.
为了应对能源互联网在用户末端的发展,解决智能电网在用电环节的落地问题,提出了一种满足电力供需互动的新型业务框架。利用标准的信息物理系统(CPS)建模理论,设计了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的供需互动平台架构及核心节点功能。互动平台解耦了供需互动业务的传感单元、执行单元、计算单元,扩展了openADR逆向转换的信息模型。在智能电网架构模型(SGAM)框架下设计的基于CPS互动平台能够充分发挥分布式智能单元的优势,能够适应多级控制与优化需求,可有效支撑未来电力供需互动业务的灵活开展。  相似文献   

4.
电力经济智能模拟实验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兆光 《中国电力》2005,38(1):7-11
对电力经济中的一些半结构化问题(政策研究)在计算机上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模拟实验,这是十几年来许多学者一直思考的问题。学者们分别从人工智能、神经网培、模糊数学、Agent等多个方面研究。探讨提高计算机的智能水平,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果,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及方法论的创新,它将成为现实。通过综合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模糊数学等方法的特点,以智能工程及智能空间为理论框架,将政策实验归结为智能空间中的问题求解,达到在计算机上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横拟实验的目的。研究了建立电力经济智能模拟实验室的思路与框架,在实验案例中对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政策进行模拟实验,观察分析其实施效果,供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工程理论拓展的政策模拟新方法.该方法以智能工程理论为基础,对描述状态空间的参数定义类型和运算规则进行拓展,综合考虑政策的时序性和分类属性,并强化政策推理过程中的可计算性.对于多项政策模拟问题,首先定义政策状态矩阵描述政策初始状态,而后根据政策内容进行属性分类,按照时序先后分别建立政策序列,通过政策影响矩阵描述分类政策的实施效果,将政策影响矩阵同政策状态矩阵进行矩阵运算,得到某类政策模拟结果.由于政策类型之间相对独立,因此对各类政策的模拟结果进行综合运算得到最终政策模拟结果.通过某地区需求侧管理政策模拟的算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多智能Agent模拟及其在我国电力市场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何永秀  黄文杰  王怡 《中国电力》2003,36(11):24-28
分析我国电力市场的改革现状及需要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介绍智能代理商模拟ABS(Agent-Based Simulation)的基本理论及基于ABS的电力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ABS对我国电力市场理论与政策研究的前景,为更深层次的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针对智能电网中分布式能源系统存在的管理困难,电力资源难以调度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力网络管理系统。使用以太坊作为开发平台,建立分布式能源的电力交互管理区块链。使用股权证明(PoS)变异算法确立区块链中发用电双方共识机制,指定交易双方中的记账人;通过K-means聚类算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PSO)来设计分布式电能调度策略,进一步保障电网中能源交易分配的可靠性,最终实现电力运营智能合约下分布式能源的有效管理。实验结果表明:在智能电网中部署电力交互管理区块链,有效解决了分布式能源交易难达成,耗时长的问题,提高了电网中资源管理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智能工程与开拓电力市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有效地开拓电力市场,适应市场需求,文中探讨智能工程的基本理论--智能空间及相关定理,应用智能工程开拓了电力市场的方法,并建立开拓电力市场的智能系统。该系统可作为电力营销人员开拓电力市场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9.
欧盟智能生态电网项目以电力需求侧平衡资源为基础,对实时电力市场进行了设计。阐述了欧盟智能生态电网电力市场的概念和市场框架,其允许小容量的分布式能源和终端用户参与到已有的电力市场中,从而让输电系统运营商能够提供额外的平衡资源以及辅助服务。该项目示范工程建立在丹麦的博恩霍姆(Bornholm)岛,约2 000用户将装设智能控制设备以及智能电能表以对实时电价信号作出响应。  相似文献   

10.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需方响应成为智能电网的核心特征,传统方法难以模拟需方响应资源的运行变化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智能工程混合模型为其提供了解决思路。将各种需方响应资源汇总成能效电厂,基于智能工程利用Agent模拟技术构建了能效电厂随机生产模拟模型,设计了发电智能体、能效电厂智能体以及协调智能体。协调智能体根据负荷情况和机组报价安排发电计划并计算出清价格,发电智能体和能效电厂智能体根据出清价格调整报价策略。和等效电量函数法和序列法的比较,以及加入能效电厂之后的IEEERTS 79系统进行的定量分析,验证了利用智能体模拟技术进行随机生产模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马世刚 《低压电器》2009,(19):65-66
介绍了基于3D运动仿真技术的一款新型NA1-1000智能型万能式断路器。阐述了该断路器的推出背景、技术参数及6个优点。该断路器体积小、性价比高,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电网调度员培训智能仿真系统的研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已有的电力系统仿真存在的问题,将系统仿真的新技术之一——人工智能技术,引入电网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DTS),给出了智能DTS的体系结构,并研究了智能教员控制子系统的实现技术和方法,最后探讨了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模糊集理论和数据挖掘等人工智能技术在DTS中的应用点和智能DTS下一步的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13.
关于智能建筑弱电系统集成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高素萍 《低压电器》2005,(10):21-25
根据智能建筑弱电系统集成的目的和内容,论述了以楼宇自控系统(BAS)为中心的系统集成和区域网-子系统集成的两种集成方式,阐述了系统集成在智能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几个阶段的体现形式和实施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对智能建筑目前流行的LonWorks和BACnet技术进行了讨论.提出智能建筑的智能化实质就是集成化,目标是信息集成,智能建筑的集成化是建筑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葛英辉 《电工技术学报》2006,21(10):106-110
设计了基于滑模变结构和计算智能融合控制的轮式驱动电动车牵引控制系统。该方案由基于计算智能的控制器迭代形成控制信号,采用滑模控制来训练控制器的参数调整率。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器不仅保证了被控系统的运动状态能跟踪理想的运动轨迹,消除了常规滑模控制中存在的颤振现象,而且加强了控制器对系统不确定参数的适应性,从根本上提高了牵引控制系统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为提升风-光-沼互补发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智能化控制,设计一套以STC8F系列单片机为核心的小型风-光-沼互补发电控制系统,介绍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对软硬件进行设计,该控制器可以控制各个发电子系统协调工作,对蓄电池进行合理的充放电管理,并能实现对系统的最大功率点的跟踪(MPPT)。通过Proteus和Matlab等软件对整个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控制过程进行仿真和数据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可靠,适用性强,可广泛应用于多种能量互补的智能控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智能电网及相关概念的阐述和理解,使我们了解智能变电站技术动态与技术发展水平,其对智能设备的要求,以及智能设备关键技术的研制方向。  相似文献   

17.
李紫龙  叶进  吕燕石 《低压电器》2010,(12):21-23,27
IEC61850是新一代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无缝通信协议标准,以实现互操作性为主要目的。制造报文规范的引用规范了工业领域具有通信能力的智能传感器、智能电子设备和智能控制设备,使出自不同制造商的设备之间具有互操作性。阐述了MMS技术及其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基于IEC61850标准的制造报文规范通信系统及其服务流程。  相似文献   

18.
基于竞争ISPO双胞支持向量回归短期负荷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胞支持向量回归TSVR(twin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参数的合理选择严重影响回归结果的准确性。该文采用竞争型智能单粒子算法CISPO(competitive intelligent single particle optimizer)优化参数。CISPO针对智能单粒子算法中各因子值难以确定的问题,在每次迭代中根据待优化参数的变化情况自动选择最佳的因子值,同时引入迭代竞争因子,避免算法前期陷入混乱,而后期又能更好地找到全局最优值。将基于CISPO优化的TSVR模型应用到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中,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负荷预测的速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19.
结合规则推理和实例推理推理模型,提出针对锅炉设计的模糊评估算法,经过模型与算法的结合,可有效实现锅炉的智能化设计。通过对设计过程的详细描述,给出了锅炉参数化设计中相关参数定义及要求,理论上论证了该模糊评估算法与推理模型结合的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该设计方案的提出和应用,为锅炉的智能化设计研究提供了一种较为合理可行的思路。结合现场锅炉设计案例,成功实现了锅炉的智能设计,证明了该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同时,结合实例还给出了每个设计过程中的一些必要的设计前提。结论揭示了该研究对于锅炉CAD智能化设计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智能电器中的电磁兼容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智能电器中的电磁兼容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介绍了吸收回路、滤波电路、屏蔽技术、隔离技术和抗干扰设计等电磁兼容对策.这些技术手段可有效保护智能电器免受非线性负荷、雷击和浪涌的危害,提高电器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