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半月要闻     
花钱买保健渐成时尚据中国保健食品协会在京召开的年会透露,至去年底,我国已有3000多个保健食品通过了卫生部的审批,生产企业为1000多家。据中国保健食品协会秦双发会长介绍,21世纪将是保健品的世纪。经过近20年的发展,目前我国保健食品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已基本走入正轨,保健食品行业逐步进入规范发展阶段。但是,我国保健食品行业的大部分产品还属于第二代保健食品。保健功能确实、功能因子清楚的第三代保健食品还不多,并且产品低水平重复严重,广告宣传过头,使一些消费者对保健食品失去了信任,影响了整个保健食品行业健康发…  相似文献   

2.
国民经济物质水平的不断提升,极大的带动了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发展,现下保健食品种类之多之盛,足可以让消费者眼花缭乱,但同时是也有数据调查显示,现有的保健食品种类中,有超过1/4的为假冒产品,如此之多的假冒保健食品存在,极大的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同时也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因此为保障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强化我国保健食品监督管理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的保健食品存在着两多两少的现象:保健食品的种类多,产值少;第一代保健食品多,第二代保健食品少,第三代保健食品更少。据统计,我国1995年保健食品种类约3000多种,总销售额仅300亿元人币(在美国,保健食品的市场产值近800亿美元,其中保健饮料220亿美元),而且绝大部分属于第一代保健食品。它们大多是由某些活性成分的基料加工而成,配方是由前人的经验和资料设计而成,缺乏功能性评价和科学性。同时,原材料的加工粗糙,活性成分未加以有效保护,难以成为稳定态势,与产品所列功能难以相符。在我国的饮料中,保健饮料估计占有量不到5%。目前…  相似文献   

4.
我国保健食品产品现状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自1996年6月1日正式实施《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以来,我国又相应颁布实施了有关保健食品的一些具体法规、标准等,并分批对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及保健食品产品进行了重新审批,规范和清理了保健食品市场。经过两年多的治理整顿,使我国保健食品生产和销售逐渐步入了正轨。下面对我国已取得卫生部批准文号的保健食品的产品现状进行分析,对我国保健食品的产品开发和市场发展作初步的探讨。 据统计,到1998年底,经过我国卫生部严格的安全性和功能学审查,已有1500余种保健食品(含进口产品)获得了“保健食品批准证书”。1.…  相似文献   

5.
<正>一、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市场政策的逐步开放,保健食品行业也开始快速发展,国家对于保健食品行业的相关法律尚不健全,这就导致了很多保健食品企业钻了法律的空子,对我国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十分不利。企业"多、小、弱"由于我国经济政策的调整,给保健食品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国保健食品企业已经达到2616家,这主要是由于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人们对于身体的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6.
正生活水平的提高,给人们带来物质生活的享受,也正因此,我国国民的身体素质水平也日趋下降。"亚健康"成为了这个新时代代名词的其中之一。"亚健康"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身体状态,许多人为此将希望寄托于保健食品。保健食品受众类型很多,其中亚健康人群较为常见。那么,我国保健食品与健康养生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又该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呢?保健食品的概念和意义在中国,保健食品是结合传统养生  相似文献   

7.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朱康年秘书长的见解是否有一定道理?本刊欢迎业内有识之士,对此问题给予关注和讨论。 虚假广告、假冒伪劣,简直成了我国保健食品业的灾难。一些不讲诚信的企业使我国保健食品行业陷入信誉危机之说,似乎已成为定论。针对这种“定论”,中国保健协会朱康年秘书长却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未康年认为:政策环境,才是酿成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危机的主因。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我国目前保健食品的发展状况,提出了我国应重点开发的保健食品,包括孕妇保健食品、儿童保健食品、减肥保健食品、心脑血管患者专用保健食品、预防肿瘤保健食品、糖尿病患者专用保健食品、抗衰老保健食品及其他保健品,为我国新世纪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江华  李丹 《食品科学》2011,32(21):318-323
从1995年《食品卫生法》首次赋予保健食品法律地位,到如今《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我国保健食品不断发展,与保健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也越来越多。为了理顺保健食品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的发展脉络,本文以《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为核心,按照申请与审批、原料与辅料、标签与说明、实验与检验、生产经营管理、再注册等方面已经颁布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进行系统阐述,总结我国保健食品的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现状。  相似文献   

10.
我国保健食品的发展状况及开发重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我国目前保健食品的发展状况,提出了我国应重点开发的保健食品,包括孕妇保健食品、儿童保健食品、减肥保健食品、心脑血管患者专用保健食品、预防肿瘤保健食品、糖尿病患者专用保健食品、抗衰老保健食品及其他保健品,为我国新世纪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快速发展、市场不断扩大, 但同时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保健食品虚假宣传的屡禁不止、保健食品冒充药品欺骗消费者、在涉及疾病治疗功能方面与药品相混淆、在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违禁药物等违法行为, 不仅侵害了消费者身心健康, 对整个保健食品产业都造成了负面影响。本文从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等方面分析了保健食品违法经营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对市场监管部门查处涉及保健食品违法经营案件、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保健食品经营者规范经营行为,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保健食品注册管理的发展沿革,结合保健品注册的发展情况,论述我国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制度,重点论述了保健食品注册和备案。我国保健食品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对保健食品注册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在保健品注册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因此,国家管理部门要结合保健食品企业发展情况,完善我国保健食品注册制度,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促进我国保健食品的良性发展,满足广大人们的需要。我国保健食品注册制度发展沿革保健品能够有效地保障人民身体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我国保健食品产生的悠久历史,现代保健食品产业形成的条件,以及我国保健食品近20年的3个发展阶段;总结分析了《保健食品管理办法》施行后的成绩和不足;对我国保健食品发展前景作出预测,提出了我国保健食品食品与今后发展策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食品工业的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营养保健食品的重要性。大众对改善生命质量的渴求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营养保健食品的发展。基于此,简单阐述营养保健食品的概念和特征,从婴儿、青少年、孕妇、中老年等方面分析我国营养保健食品研发现状,提出推进营养事业的对策,以期提高公众健康水平。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食品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大众开始将目光聚焦于具有保健功能的营养保健食品上。营养保健食品具有增强机体  相似文献   

15.
<正>为落实新《食品安全法》有关保健食品产品注册与备案管理的新模式和新要求,进一步贯彻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神,规范和加强保健食品注册备案管理工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出台了《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管理办法的工作理念是什么?实施至今进展如何?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又是什么?针对诸多疑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  相似文献   

16.
我国营养保健食品的现状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我国营养保健食品的现状,探讨了保健食品市场的特点。认为要保证我国营养保健食品的健康发展,国家要从宏观上加以引导,大力提高保健食品的研制、开发水平,尽早出台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严格保健食品的审批手续,向消费者宣传、普及营养知识。消费者要学会正确选择营养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保健食品的需求呈现上升趋势, 但保健食品安全管理相关的问题也随之暴露。本文主要从保健食品的生产、政府监管、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认识现状等方面, 对我国保健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并结合我国保健食品的现状及实际情况, 提供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于六月一日起正式实施.可以说,保健食品是否真正有效?如何证明其有效?这两个问题是消费者与生产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保健食品管理办法》能否顺利贯彻执行的关键所在.于是,本刊记者就保健食品的功能评价体系及相关问题采访了北京大学分校生物系主任、卫生部食品卫生评审委员会委员金宗濂教授.  相似文献   

19.
保健食品是我国食品市场的核心部分,大力发展保健食品的研发对提高我国食品市场的活力至关重要。然而在保健食品的研发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法律相关问题阻碍着保健食品研发的顺利进行。从我国保健食品发展现状出发,力求寻找导致这些阻碍性问题的法律原因,并尝试性提出可行的法律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也越来越多,从而促进各种美容品应运而生.具有美容作用的保健食品正是这种情况下的产物.目前我国美容方面的保健食品主要是对于颜面皮肤的保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