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简述了阻燃尼龙材料的阻燃机理和行业应用需求,着重介绍了阻燃尼龙材料的行业应用标准:阻燃尼龙材料的阻燃等级一般要达到V-0级,灼热丝燃烧指数(GWFI)达到960℃,灼热丝发火温度(GWIT)达到775℃;高端阻燃尼龙材料的相对漏电起痕指数(CTI)达到500 V。通过对不同类型阻燃体系阻燃机理的分析和探讨,认为含卤阻燃尼龙未来势必淘汰,而无卤阻燃尼龙将会向低毒性、复配协效阻燃和功能多样化的需求上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三聚氰胺脲酸盐(MCA)阻燃改性尼龙6(PA6)工程塑料,考察了MCA的用量、粒径及表面处理对PA6工程塑料阻燃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对其在实际注塑加工应用中存在着色色泽不均、成型周期长、粘模和存在顶痕等缺点,分别考察了不同种类润滑剂和成核剂对其着色均匀性和注塑加工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粒径为1.1~1.4 μm、经硅烷偶联剂KH–560 (用量为MCA质量的1%)表面处理的12份MCA,0.5份润滑剂E蜡,0.8份滑石粉/苯膦酸钠(质量比1/1)复配成核剂时,制得的MCA阻燃尼龙6工程塑料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拉伸、弯曲强度分别为78,126 MPa,缺口和无缺口冲击强度分别为8,75 kJ/m~2),其阻燃等级达UL 94 V–0级(0.8 mm),相比电痕化指数为600 V,注塑件色泽均匀且注塑时的冷却时间仅为4.5 s。  相似文献   

3.
迁移性是指着色剂从塑料内部迁移到表面上或从一个塑料透过界面迁移到其它塑料,它在塑料着色成型中有四种表现形式:(1)渗色(Bleeding):已着色的塑料制品与白色或浅色泽之塑料制品贴合时,颜料由该着色制品迁移至另一物品;(2)析出(Plateout):塑料成型时污染模具和辊筒;(3)起霜(Crocking or Blooming):已着色的塑料制品随时间会在制品表面引起发花和起白,而且着色剂可以被擦去;(4)铜光(Bronzing):从塑料制品的表面呈现出较明显的着色剂之金属之光.  相似文献   

4.
高分子基材主要包括纺织整理、塑料和橡胶三大块。在这三大类材料中,纺织整理品的阻燃主要采用表面涂覆阻燃涂层技术,而塑料和橡胶则主要是通过往本体中添加阻燃剂的方式,但通常会造成材料自身力学性能的下降。阻燃涂料作为涂料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已经在纺织物和部分塑料制品上得到了应用,但是在橡胶元件表面还未见商品化应用,这与橡胶和塑料制品表面性质的显著差异有关。从上述三大领域对高分子基材表面涂料应用展开了论述,并对未来阻燃涂料的发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超细碳酸钙表面处理及其在塑料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超细CaCO3的表面处理方法、机理和表面处理剂,介绍了经表面处理的碳酸钙在塑料制品力学性能、加工性能、耐热性能及其在阻燃及环保等领域使用的塑料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阻燃涂料是应用于可燃基材表面,具有隔热隔质、推迟着火时间、延缓燃烧发展等阻燃性能的一类特种涂料。相比于在本体中添加阻燃剂,塑料制品表面涂覆阻燃涂料可以不受塑料成型加工工艺的限制,同时也避免了塑料制品力学性能的降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阻燃涂料的制备方法,讨论了它们在不同类型塑料基材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阻燃尼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阻燃尼龙国内外发展概况。适应于尼龙的各种阻燃剂,阻燃尼龙的制备工艺,构成阻燃尼龙体系各组分对尼龙的阻燃效果,以及阻燃尼龙的加工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塑料着色也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据统计,塑料制品中的80%是经过着色的。绚丽多彩、美艳夺目的塑料制品丰富了我们的市场,美化了我们的环境和生活。不同品种的塑料制品,对颜料的要求和使用也各不相同,因此了解颜料的各项性能及应用范围,对于塑料着色工作尤其重要。1 颜料在着色制品中的作用 颜料作为着色剂,除了为我们提供色彩斑澜的颜色,美化我们的生活外,还能有以下的一些作用:第一可以起标识作用;第二可以起到隐蔽和保护内容物的作用;第  相似文献   

9.
应用不同厂家的三聚氰胺脲酸盐(MCA)阻燃尼龙(PA)66,筛选出满足PA66加工条件的MCA,考察了其用量及表面处理对PA66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MCA阻燃PA66进行增韧改性研究.结果表明,E厂家提供的MCA满足PA66的加工条件,且其堆密度和白度较为优良.采用E厂家的MCA,当其用量为12~14份时阻燃...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不锈钢表面制备彩色图案的连续着色法。考察了多种颜色连续着色与单一颜色着色的着色电位差异,以及着色面积、底色、表面遮盖物对多种颜色连续着色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丝网印刷技术,在不锈钢表面得到由不同颜色构成的彩色图案。结果表明:多种颜色连续着色的电位变化规律与单一颜色着色的不同;底色电位差越小,继续着色得到的颜色种类越多;着色面积和表面遮盖物均不影响多种颜色连续着色的电位变化规律,但覆盖遮盖物后着色时间略微延长。多种颜色连续着色具有工艺简单、颜色可控、彩色图案精美、易工业化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锦纶和棉的染色性能不同,所以锦/棉交织物的同色性染色工艺较为复杂。传统的染色方法是采用分散/活性,分散/直接,酸性/活性等两浴法染色。本文用活性染料对锦/棉织物进行一浴两步法染色。选择pH值4.5-5可以对锦纶染色,在碱性条件下对锦纶不上色或轻微上色的活性染料,首先在酸性条件下对锦纶纤维染色,然后调节pH值到碱性对棉纤维染色,得到了优异的同色性。  相似文献   

12.
高CTI值、无卤阻燃玻纤增强尼龙66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红磷母粒及适当的添加剂制备了无卤阻燃玻纤增强尼龙66材料。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及电绝缘性能,其相比漏电起痕指数已达到600。此外,该材料还具有对白银、紫铜及黄铜等电极的低腐蚀性。该材料已接近或达到德国BASF公司A3X3G5材料的性能。用该材料制备的接触器、断路器外壳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及电绝缘性能,产品质量已得到了客户的认可。  相似文献   

13.
新纤维染色技术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系统介绍了目前出现的一些新型型合成纤维(海岛型超细纤维、PLA、PTT和聚氨酯纤维)、新型天然和再生纤维(竹纤维、Lyocell、Carbace11、大豆蛋白和蚕蛹蛋白纤维),以及转基因纤维(蜘蛛丝)的结构和染色性能。新纤维的发展,要求染色技术有相应的发展超细纤维比表面积大,染色起始温度低,匀染性和色牢度较差,对染料的各项应用性能要求较高,新型天然和再生纤维染色的主要染料为活性、酸性和直接染料,并需要相应的助剂和与之相适应的染色工艺,多种纤维混纺、交织复合制成纺织品是发展趋势,而这类纺织品的染色和所使用的染料将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复合胺改性PA6纤维的染色动力学与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己内酰胺水解聚合时加入一定量的可反应型复合胺类政性剂(HAS),合成含有HAS的PA6树脂,经纺丝得到PA6纤维。选择酸性蓝AGL染料,研究了HAS改性PA6纤维的酸性染料上染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经改性后PA6纤维90℃时染色亲和力由22.01 kJ/mol增至23.35 kJ/mol,染色热(绝对值)由5.99kJ/mol降至2.16 kJ/mol,染色熵由44.06 J/mol·K增至58.37 J/mol·K;90℃染料扩散系数由1.24×10-14m2/s增至1.53×10-14m2/s,染色活化能由14.89 kJ/mol降至10.05 kJ/mol。改性后酸性AGL染料更容易上染纤维,改性纤维的酸性染料上染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Polyester, nylon, silk and wool were dyed with disperse reactive dyes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scCO2). The dyes were substituted with either vinylsulphone or dichlorotriazine reactive groups. Since earlier research showed that water, distributed over the scCO2 and the textile, increased the colouration, experiments were done with the vinylsulphone dye with varying amounts of water in the dyeing vessel, to investigate if there is an optimum water concentration. The amounts were such, that no liquid water was present. The maximum colouration was obtained when both the scCO2 and the textiles were saturated with water. At the saturation point, deep colours were obtained with the vinylsulphone dye for polyester, nylon, silk and wool, with fixation percentages between 70 and 92% when the dyeing time was 2 h. The positive effect of water was due to its ability to swell fibres or due to an effect of water on the reactivity of the dye–fibre system. Also the dichlorotriazine dye showed more colouration when the scCO2 was moist. With this dy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water-saturated scCO2, varying the pressure from 225 to 278 bar and the temperature from 100 to 116 °C. The colouration of polyester increased with pressure, the results for silk and wool were not sensitive to pressure. Increasing the temperature had no influence on the dyeing of polyester, silk and wool. The fixations on polyester, silk and wool, being between 71 and 97%, were also independent of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6.
碳纤维的表面处理和尼龙的改性以及各种碳纤维/尼龙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与纯尼龙相比,碳纤维的加入使材料表现出更优异的力学和摩擦学性能,拓展了尼龙高技术领域的应用空间。概述了碳纤维/尼龙66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结构及性能方面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相关研究方向,为今后提高碳纤维增强尼龙66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尼龙66一步法纺丝生产工艺的控制,如纺丝箱温度、纺丝组件、侧吹风、上油装置及上油率的优化选择,探索出最佳的纺丝工艺,提高了尼龙66低旦丝的染色均匀性。  相似文献   

18.
《合成纤维》2017,(12):39-43
采用酸性金属络合染料对锦氨织物进行染色,从染料、染色工艺、助剂三个角度探讨了对染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金属络合染料对锦氨织物染浅、中及中深色的牢度较好;染深色时,需通过工艺调整及助剂辅助。其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染色温度93℃,保温时间30 min,染浴p H值在3~4,配合1.0 g/L氨纶防沾色剂,2%(omf)酸性固色剂DM-2539G及2.0 g/L增进剂CIBAFIX ECO后处理,各项牢度指标能提升到3-4级及以上。  相似文献   

19.
羊毛混纺织物的染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羊毛混纺织物兼容多组分纤维的性能,优点明显,但是染色工艺复杂,成本较贵.因此,研究开发新型染料及新型染色方法对羊毛混纺织物的染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羊毛/腈纶、羊毛/锦纶、羊毛/蚕丝、羊毛/Tencel等羊毛混纺织物的染色现状及进展.  相似文献   

20.
在己内酰胺水解聚合时加入一定量的可反应型复合胺类改性剂(HAS),合成出含有胺类改性剂的尼龙6树脂,经纺丝后得到尼龙6纤维。研究了该改性剂及pH值、染色温度、时间等染色条件对尼龙6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尼龙6纤维采用酸性蓝AGL上染时,其染色性能与染色条件有关;在相同的染色条件下,HAS改性尼龙6纤维的染料上染量均大于未改性样的上染量。由于酸性染料分子除了以范德华力和氢键的形式与纤维结合外,还会与纤维生成盐键结合,因此上染量的增加是由于改性后尼龙6纤维的端氨基增加的缘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