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在保护完好的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旧膜上第二年种植蚕豆是武山县农业技术人员试验成功的一种蚕豆种植新模式,增产增收效果显著,群众乐于接受。为了了解掌握原膜二用种植与露地种植蚕豆在产量、生育期、生物特性等方面的差异,为扩大推广提供依据,特设立本试验。1试验设计选择地势平坦,肥力均匀,视野开阔,去年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垄沟正直均匀,底肥充足,地膜完好的地块。设露地和原膜二用种植两个处理。采取单排  相似文献   

2.
正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原膜二次利用种植蚕豆是我县近年推广的一项蚕豆种植新技术,在原膜二用与露地条件相比,蚕豆生长期间的热量、水分、光照差异较大,适宜的种植密度也不同。为了测定临蚕8号蚕豆在原膜二用种植条件下的适宜种植密度,为推广原膜二用种植蚕豆技术提供依据,特设立本试验。1试验设计设每亩5000株、6500株、8000株、9500株、11000株5个处理。以处理5(露地种植密度)为对照。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全膜玉米已成为甘谷县主要作物,群众自发利用全膜玉米原膜种植玉米、小麦、油菜、蚕豆等作物的模式不断增多,其中在全膜玉米原膜二次利用点播冬油菜是应用范围最广、面积最大,增产最显著的一种种植模式。原膜二次利用点播冬油菜可解决全膜玉米收获后立冬前时间短,热量不足来不及播种冬油菜的问题,同时节省2次耕地和劳力支出200元左右,抗旱保墒效果很好,产量比正常露地播种增产30%左右,在干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免耕膜面穴播蚕豆技术,包括选地整地、玉米收获、选择良种、种子处理、适时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免耕膜面穴播蚕豆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选择适宜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条件下海拔1900m地区的6个玉米品种,进行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隆德海拔1900m地区,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玉米,品种选用长城706较为适宜,全生育期155d,产量可达10628.7kg/hm^2。  相似文献   

6.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优良品种是玉米增产的关键性措施,为了筛选出适宜于秦州区全膜双垄沟播的玉米新品种,我们进行了全膜双垄沟播条件下玉米不同品种比较试验,旨在从中筛选出适宜于该区种植的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正甘肃会宁干旱地区由于常年发生旱灾,农民习惯稀植抗旱,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中自行加大株距,降低密度,严重影响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潜力的发挥。为了寻求适合本地区全膜双垄沟播的最佳种植密度[1],2015年选择登义2号[2]玉米新品种,在会宁县三房吴乡进行了旱作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最佳密度试验,其试验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玉米品种金凯3号在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模式下栽培密度的试验,得出玉米品种金凯3号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模式为窄行距40cm,宽行距70cm,其最佳种植密度4 445株/667m2,平均株距27.3cm。  相似文献   

9.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密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以金凯2号为指示品种,在庄浪县进行了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旱地条件下,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最佳种植密度为6.24万株/hm2,宽行70 cm,窄行40 cm,最佳株距为29.2 cm,在该种植参数下产量可达14 031.2 kg/hm2。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在武山县城关镇南峪沟等半干旱浅山区推广较好,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玉米、正茬豆角和复种豆角,并将原膜二次利用点播冬油菜,形成粮油菜两年三熟综合发展的高效旱作农业,通过近年来在本乡镇南峪沟半干旱浅山区对该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武山县山旱地全膜双垄沟播豆角栽培技术与高效种植模式应用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1.
<正>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是秦安县的主体作物,适当增加密度是其获得高产的主要技术措施。秦安县山区群众种植全膜玉米都较稀,为了掌握秦安县干旱山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适宜种植密度,为完善全膜玉米配套栽培技术提供技术依据,今年秦安县中山乡香山村进行了全膜玉米密度试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1试验设计选择肥力均匀,有代表性的地块进行试验,采取随机排列,重复3次,小区长6.6m,宽3m,小区面积20m2,小区长6m宽3m,每小区种植3垄(6行),先起  相似文献   

12.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效益与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3年不同覆膜方式效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0-20cm土壤温度为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早春全膜双垄沟播〉播期全膜双垄沟播〉秋季半膜覆盖〉早春半膜覆盖〉播期半膜覆盖,0~20cm土壤含水量为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早春全膜双垄沟播〉播期全膜双垄沟播〉秋季半膜覆盖〉早春半膜覆盖〉播期半膜覆盖,产量和效益为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早春全膜双垄沟播〉播期全膜双垄沟播〉秋季半膜覆盖〉早春半膜覆盖〉播期半膜覆盖,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比常规半膜覆盖增产25%-30%,优势十分明显。通过玉米不同补灌时期试验、不同海拔玉米品种试验、玉米密度试验、玉米大垄中间套种其他作物示范。初步完善了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3.
张家川县已实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全覆盖,对张家川县玉米生产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试验寻找不同地域的最佳种植品种,最大限度地挖掘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成为甘肃省旱作区农业增产的主要科技支撑,甘肃省各级农业科技工作者利用该技术因地制宜,结合工作实际,通过试验对比,总结出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作者利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白银市平川区通过相关品种的对比试验,总结出适合当地旱作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主栽种植品种,为确保当地粮食增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临洮县南部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适宜密度试验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在临洮县南部旱地全膜双垄沟播条件下,对当地主栽玉米品种豫玉22号进行了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的密度范围内,玉米株高和产量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而穗粒数、穗长、千粒重均随密度增加而减小.综合考虑认为,临洮县南部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适宜种植密度为5.50万株左右.  相似文献   

16.
甘肃陇东旱塬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9个杂交玉米新品种为材料,进行旱塬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沈单16、登海9号、正大12等3个品种产量表现突出,抗逆性强,适合陇东旱塬区全膜双垄沟播种植,可作为当地主栽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正>全膜玉米原膜二次利用种植蚕豆是武山县农技人员总结群众经验试验成功的一项旱作农业新技术。马力镇是该技术的发源地和核心示范区,今年县上将马力镇张坪梁全膜玉米原膜二次利用种植蚕豆确定为县级科学发展示范点进行重点推广,为了较为准确的测定原膜二次利用蚕豆的产量情况,为今后推广提供依据,按照农业局安排,7月19日,我参加了马力镇全膜玉米原膜二次利用种植蚕豆示范田抽样测产调查工作,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8.
渭北旱塬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沈单16玉米为试验材料,采用全膜覆盖下3种不同双垄行距、3种不同株距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进行渭北旱塬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最佳密度的筛选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全膜双垄沟播的密度不同,导致其生育期发生变化,种植密度越大,生育期越长,反之则越短;通过垄宽、株距与产量的二元回归分析表明,垄宽为40cm+70cm和株距31.76cm是秦安等渭北旱塬地区玉米双垄沟播的最佳密度。  相似文献   

19.
<正>1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概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是在地表起大小垄后,用地膜覆盖全田,在沟内播种作物的技术。该技术集"大小垄种植、地膜覆盖、垄沟种植"于一体,能够显著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能够大幅度提高旱作业区粮食产量。2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试用范围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适用于土壤墒情差和降水量较少的旱作农业区,以坡耕地增产效果明显。3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增产原理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留膜免耕穴播蚕豆种植技术,主要包括地块选择、播前准备、良种选用、种子处理、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藏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