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6 毫秒
1.
GO-PET的结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氧化石墨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GO-PET)改性树脂。采用X射线衍射仪、热台偏光显微镜对改性树脂的晶型结构、结晶形态、等温结晶性能等展开研究,分析氧化石墨烯对PET结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徐寒松 《聚酯工业》2021,34(2):13-19
将氧化石墨烯(GO)与精对苯二甲酸(PET)、乙二醇(EG)进行原位聚合,制备了氧化石墨烯/PET(GO/PET)复合材料,研究了氧化石墨烯对PET聚酯的热性能、结晶性能的影响,并制备复合材料纤维,测试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GO的加入提高了PET的热稳定性、结晶温度及结晶速率但没有改变PET的成核方式和生长方式.与纯PET相比,加入GO后纤维的拉伸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提高,但与低GO含量的PET纤维相比,GO含量较高的PET纤维的拉伸强度更高.  相似文献   

3.
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分子链上分别引入聚醚、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5-磺酸钠(SIPE)、脂肪链酯类,得到染色改性共聚酯,考察了改性组分对改性共聚酯热性能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共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均低于常规PET,醚改性共聚酯结晶性能稍好于常规PET,加入SIPE、醚型/酯型单体制备的共聚酯(ECDP)结晶性能弱于常规PET,其中酯型ECDP结晶能力最弱;在空气氛围下,改性共聚酯的非等温降解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降解活化能(△E)均小于常规PET,第二、第三阶段的△E大于常规PET;醚改性共聚酯的等温降解过程接近二级反应,ECDP的等温降解过程为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异山梨醇(ISB)含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o-对苯二甲酸异山梨醇酯)(PEIT)共聚酯预结晶及固相聚合工艺。探讨了温度、时间与PEIT共聚酯预结晶温度、固相聚合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利用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分析研究PEIT共聚固相聚合前后的热性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ISB用量的增加,PEIT共聚酯结晶困难,预结晶时间增加,固相聚合反应速率减慢;随着温度升高,PEIT共聚酯固相聚合反应速率加快,但仍慢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固相增粘后PEIT共聚酯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与ISB含量呈线性上升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对苯二甲酸(PTA)、乙二醇(EG)、异山梨醇(ISB)为原料,通过直接熔融缩聚法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o-对苯二甲酸异山梨醇酯)(PEIT)共聚酯。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共聚酯的结晶行为,采用Avrami方程分析了共聚酯的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PEIT共聚酯结晶行为受共聚组成和结晶温度影响。随着ISB用量的增加或结晶温度的降低,共聚酯半结晶周期t1/2增加、结晶速率变慢;ISB摩尔分数超过20%,共聚酯无法结晶。  相似文献   

6.
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合成了系列云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复合聚酯,通过扫描电镜(SEM)、差失扫描量热(DSC)及热失重(TG)等分析方法研究了材料的分散性、结晶性能、热稳定性及阻隔性能。结果表明:云母在PET基体中分散性良好,云母对PET结晶具有促进能力,复合聚酯热稳定性及阻隔性能优于纯PET。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供了一种耐温的改性共聚酯,采用不同的二元醇合成改性PET。研究酯化温度、催化剂及不同量的功能性单体合成耐温聚酯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酯化温度在255℃,催化剂的量在300×10-6,异山梨醇与1,4-环己烷二甲醇的复合含量为30%其综合性能最好。该共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比一般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更高,且具有更优异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改性蒙脱土(MMT)/耐高温润滑剂和改性MMT/耐高温润滑剂/离子聚合物两个系列复合成核剂,利用熔融共混法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复合成核剂复合体系。运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对复合体系的结晶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耐高温润滑剂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改性MMT在PET中的分散性,使改性MMT的异相成核效果更为明显;当改性MMT、耐高温润滑剂的添加量均为1份时,使PET的结晶峰温度升至213.32℃,冷结晶峰温度降低了4.75℃,冷结晶峰明显减弱,结晶速率加快。另一方面,离子聚合物的引入,使PET的结晶峰温度进一步升高到216.75~219.25℃,冷结晶峰温度降低了5.71~11.85℃,冷结晶峰进一步减弱,半峰宽变得更窄,对PET结晶性能的改善更为显著,尤其是改性MMT/耐高温润滑剂/氧化聚乙烯蜡复合成核剂对PET结晶性能的改善最为全面。此外,两个系列复合成核剂都起到了细化晶粒的作用,形成微晶,并且对PET的晶型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癸二酸(SA)、对苯二甲酸(PTA)、乙二醇(EG)进行熔融缩聚反应,合成了不同含量SA改性PET共聚酯,探讨了SA添加量对改性PET共聚酯的聚合过程及常规性能指标的影响,对其拉伸和弯曲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SA用量的增加,所得改性PET共聚酯的特性黏度逐渐增大,且其端羧基(COOH)、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冷结晶峰温度(T_c)、熔融结晶峰温度(T_(mc))和熔点(T_m)等指标均呈下降趋势;拉伸强度变化不大,断裂伸长率逐渐变大;弯曲强度与弯曲模量在SA含量超过5%后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环己烷二甲醇改性聚酯及其热收缩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实验室合成的环己烷二甲醇 (CHDM )改性聚酯 ,采用DSC、光学解偏振结晶速度仪研究了改性聚酯的冷结晶温度 (Tc) ,熔点 (Tm) ,玻璃化温度 (Tg)和结晶速度 ( 1/t1 /2 ) ,并初步研究了改性聚酯薄膜拉伸温度、拉伸倍数对薄膜热收缩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改性剂CHDM加入量的增加 ,改性聚酯Tm 降低、Tc 增加 ,Tg 略有提高 ;与PET相比 ,1/t1 /2 明显下降。薄膜拉伸实验表明 ,过高的拉伸倍数和拉伸温度不利于获得高收缩率的热收缩聚酯薄膜  相似文献   

11.
以异山梨醇、乙二醇、对苯二甲酸(PTA)为原料,采用PTA法制备了异山梨醇质量分数为20%的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异山梨醇的无规共聚酯(PESIT)。PESIT的氢核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异山梨醇参与了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聚合反应。差热和热失重分析表明:PESIT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分解温度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高。纺丝速度3150 m/min的POY纺丝实验表明:PESIT与PET一样具有好的可纺性,制得的POY断裂强度为1.72 cN/dtex,断裂伸长为175%。  相似文献   

12.
利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不同石墨烯含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石墨烯(PET/GE)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研究PET/GE复合体系的微观结构,表明GE的加入没有改变PET的晶型结构,随着GE添加量增加,晶面间距、微晶尺寸呈现逐渐减小趋势。利用修正Avrami方程研究PET/GE纳米复合体系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发现纳米复合体系的半结晶时间t_(1/2)缩短,GE对PET有明显的异相成核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聚丙烯(PP)、聚酯(PET)纤维为主要原料,马来酸酐接枝PP(PP-g-MA)为相容剂,经熔融共混、粉碎、注塑加工成样条后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其性能。结果表明:PET纤维对PP具有异相成核作用,主要诱导PP形成α晶,可提高PP结晶温度并降低球晶尺寸;PET纤维可显著提高PP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但会降低其冲击强度;加入相容剂PP-g-MA对PP/PET纤维共混物的结晶性能基本无影响,但对其力学性能影响显著,与未增容的PP/PET纤维共混物相比,经PP-g-MA增容后,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弹性模量均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4.
《塑料》2014,(1)
为了提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可发性,制备性能优异的发泡材料。通常采用提高分子量的方法。研究采用多官能度环氧基化合物(MEC,multi-functional epoxy compound)为扩链剂,对PET进行改性。向PET分子链中引入支化结构以改善发泡性能。并讨论其结晶行为对发泡性能的影响。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扩链PET体系的结晶、熔融行为和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随着MEC含量的增加,PET的结晶温度、熔融温度以及结晶度都下降。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扩链后的PET,由于分子链中支化点增多,使PET结晶过程中的成核和增长方式发生改变,球晶数量提高,球晶半径降低,有利于控制泡孔生长并改善PET的可发性。  相似文献   

15.
以层状硅酸盐作为改性剂,采用插层聚合法制备层状硅酸盐改性聚酯复合材料,采用DSC,热失重、红外、WXRD、熔融指数仪等考察了改性聚酯的结晶性能、热稳定性、红外光谱特性以及流变性能等。研究结果表明:改性聚酯与纯PET的红外谱图基本没有变化;改性聚酯的DSC升温曲线没有出现冷结晶峰,可能是生成了PET/层状硅酸盐聚合物,形成了多元混合体系,从而使得体系不容易结晶;与纯PET相比,改性聚酯的熔点、热稳定性较纯PET有所提高。由广角X射线衍射计算得到的改性聚酯的微晶尺寸在各个晶面上都有所增大。改性聚酯对酸性染料的上染率有一定的提高,但与PA6的上染率相比仍有差距。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了石墨烯改性的抗静电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万能试验机及质量电阻率仪等对其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并研究了其热性能、力学性能及抗静电性能。结果表明:石墨烯在PET基体中分布均匀;石墨烯质量分数为2.0%时,抗静电PET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熔点、冷结晶温度、熔融结晶温度和分解温度分别提高至82,248,152,202,290℃,纤维的拉伸强度提高至2.34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44.26%,质量比电阻降至2.074×10~8?·g/cm~2,1.0 h时的上染率提高至94%;所制抗静电PET降解性能良好,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抗静电PET纤维,可用于抗静电服装生产。  相似文献   

17.
对共聚型阻隔聚酯PETNx(x为共聚酯中NDA占羧酸总质量的百分比)的热性能、流变性能和阻隔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ETNx体系属于假塑性流体。PETNx的CO2气体阻隔性优于常规PET;随着PETNx中NDA含量的增加,共聚物的玻璃化温度呈线性增高。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1,6-己二醇(HDO)对共聚酯流变性能以及熔融纺丝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了不同HDO含量的共聚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通过毛细管流变仪考察了共聚酯的流变性能,系统研究了HDO含量对共聚酯熔融纺丝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HDO含量的改性PET共聚酯属于典型的切力变稀型非牛顿流体,其流动方式为假塑性流动。共聚酯的黏流活化能随HDO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对温度敏感度下降,有利于纺丝;非牛顿指数n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HDO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共聚酯的结构黏度指数Δη随HDO含量增加而下降,说明熔体可纺性和稳定性较好。HDO改性PET共聚酯纤维与PET相比,各项性能指标未见明显差异,可纺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丁二醇共聚酯(CGP)以不同比例共混制得一系列的改性聚酯,研究了共混改性聚酯切片的热性能和流变性能。结果表明,随着CGP加入量的增加,PET/CGP共混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冷结晶峰温度Tc和熔点Tm均有所下降,热稳定性比普通PET低;PET/CGP熔体呈现“切力变稀”现象,其表观黏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0.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正交偏光显微镜研究了成核剂1,3:2,4-二(亚苄基)-D山梨醇(DBS)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共混体系的结构及结晶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成核剂的加入,使PET/PEN共混体系熔融起始温度升高10℃左右,结晶峰形变尖锐,说明加入成核剂后有效促进了PET/PEN共混体系的结晶。实验结果表明:成核剂含量低于1%时,PET/PEN共混体系晶体的球晶完整。成核剂含量大于3%时,PET/PEN/DBS共混体系晶体的球晶碎小。成核剂的加入,能够有效地减小球晶尺寸和降低球晶的完善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