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选用六水合氯化镁(MgCl_2·6H_2O)和氢氧化钠(NaOH)作为原料,在40~80℃和氢氧化钠摩尔浓度1.0~3.0mol/L的条件下合成得到氢氧化镁阻燃剂。使用微机差热天平(HCT-1)研究样品的阻燃热解特性,分析合成条件对制备氢氧化镁阻燃热解特性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氯化镁溶液摩尔浓度为1 mol/L、氢氧化钠摩尔浓度为3 mol/L、反应温度为50℃的9号样品具有最好的阻燃效果。  相似文献   

2.
选取硬脂酸钠和油酸钠作为氢氧化镁的改性剂,通过改变改性剂的用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制备得到表面改性后的氢氧化镁阻燃剂。使用差热热重同步分析仪(TG-DTA)、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表征样品的热解、物相和形貌特性,进而研究其表面改性后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两种改性剂都在用量2%、反应时间1.5 h、反应温度40℃时改性氢氧化镁阻燃效果最好,且油酸钠改性后的阻燃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在反应温度40~80℃、氨水浓度2~6 mol/L以及反应物摩尔比1/2~1/5的条件下合成得到阻燃氢氧化镁,使用激光粒度分布仪(BT-2003)和微机差热天平(HCT-1)分别用于样品颗粒尺寸的测定和差热-热重分析,研究不同制备条件对合成阻燃氢氧化镁粒径和热分解特性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发现:反应温度在70℃、氯化镁与氨水摩尔比为1/4、氨水浓度为2mol/L时,制得的阻燃氢氧化镁粒径最小;在反应温度50℃、氯化镁与氨水摩尔比为1/4、氨水浓度为2 mol/L时,制备得到的阻燃氢氧化镁失重率最大、吸热量最多,阻燃效果最好。氢氧化镁粒径大小与其阻燃性能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制备不含阻燃剂和分别含有45%氢氧化镁(Mg(OH)2)、45%氢氧化铝阻燃剂(Al(OH)3)的不饱和聚酯树脂样品,并对其燃烧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含阻燃剂样品的引燃时间(tig)大于不含阻燃剂的样品;含有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样品的热释放速率峰值(HRRpeak)相比不含阻燃剂样品分别降低了65.89%、65.02%;1200s的总热释放量(THR1200s)分别降低了77.62%、70.02%;平均比消光面积(SEAav)分别降低了58.15%、50.01%;平均质量损失速率(MLRav)分别降低了70.25%、55.37%。氢氧化镁、氢氧化铝均能提高样品的阻燃、抑烟效果,并且含有氢氧化镁样品的阻燃性能优于相同质量含量氢氧化铝的不饱和聚酯树脂样品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5.
黄俊山 《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30(11):1047-1048,1067
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基相,白炭黑为补强剂,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为阻燃剂,制备阻燃EPDM电缆料。研究补强剂和阻燃剂的用量对EPDM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扯断伸长率、拉伸强度、邵氏A硬度、氧指数的测试和扫描电镜分析,研究其力学性能和形貌结构,其电缆料的最佳配方(质量份)为EPDM100、白炭黑45、氢氧化镁10、氢氧化铝90。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金属阻燃剂作为矿粉一部分添加到阻燃沥青中的可行性,并对阻燃沥青的制备流程进行了讨论;采用极限氧指数,研究添加不同金属氢氧化物阻燃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并由热重试验分析阻燃剂阻燃机理。结果表明:氢氧化钙(HL),氢氧化镁(MH),氢氧化铝(ATH)均有一定的阻燃效果,在沥青点燃性能方面ATH效果最好,HL与MH相对较差,两者结果较为接近。不同金属氢氧化物分解及发挥作用的温度区间不同,ATH分解温度较低,MH其次,HL温度最高。各阻燃剂分解后产生金属氧化物形成阻隔层有阻止沥青进一步燃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氢氧化镁阻燃剂阻燃机理、制备方法和发展方向,为更好的生产氢氧化镁阻燃剂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8.
氢氧化镁阻燃剂及其表面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氢氧化镁阻燃剂具有阻燃、消烟、阻滴、填充、安全、价格低等特点。本文综述了氢氧化镁阻燃剂制备方法及其表面改性剂的选择和用量,并提出了今后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高分散性纳米片状氢氧化镁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氯化镁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采用直接水热法制备了氢氧化镁阻燃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其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对其在EVA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所制备的氢氧化镁产品为六方晶型,分散性高,与EVA的相容性好。氢氧化镁填充量为60%的EVA混合物的转矩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均优秀,平衡扭矩为12.7N·m,拉伸强度为10.1MPa,断裂伸长率达到1150%。  相似文献   

10.
采用裂解气相色谱(PyGC)的方法,对分别添加了膨胀系阻燃剂和氮系阻燃剂的PC/ABS共混物样品进行了定性定量的分析,并对色谱图进行分类,采用一次进样连续升温和固定裂解温度的方法对其阻燃性能进行评价,保留时间采用响应值归一化法进行处理。结果表明4,7号样品阻燃效果较好,9~12号样品的阻燃效果比13~17号样品的好,其中12号样品的阻燃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介绍水滑石的层柱状结构及其性质、应用。采用共沉淀与离子交换相结合的方法,以Mg(NO3)2和Al(NO3)3等无机盐制备水滑石类(LDHs)无机阻燃剂,并合成H2PO4-LDHs复合型阻燃剂,测定合成条件和配比的改变对其阻燃性能的影响。以X射线衍射仪测定样品的晶体结构,以扫描电镜测定样品形态和粒度。再通过涂布工艺以及垂直燃烧等级(UL-94)测试、氧指数测试研究以H2PO4-LDHs复合型阻燃剂为主的阻燃体系对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分析复合型阻燃剂的阻燃机理。结果表明:离子交换矿化后的水滑石材料结晶度较高,物相纯净。镁铝水滑石与磷酸二氢铵按9∶1比例混合后协效作用良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2.
在微胶囊化红磷母粒和氢氧化镁复配体系中添加少量有机蒙脱土(抗滴落剂),研究阻燃剂配比与材料阻燃性能、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采用熔融挤出方式制备无卤阻燃尼龙6阻隔防爆材料,并对材料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微观形貌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当氢氧化镁和微胶囊化红磷的比例为3∶2时,协同阻燃作用最佳;阻燃剂总量为15%时,材料的阻燃等级达到UL94V-0级别;当加入1%的有机蒙脱土后,阻燃剂总含量由15%降低至14%,仍可保持阻燃级别为V-0。通过热失重分析发现,添加填料可以提高阻隔防爆材料的热稳定性;有机蒙脱土能够插层尼龙6树脂中,提高填料与基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具有改善阻隔防爆材料机械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改善聚丙烯腈(PAN)基碳纺织品的阻燃性能,在紫外辐照下,引发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与磷系阻燃剂聚磷酸铵(APP)的表面化学接枝反应,制备得到新型阻燃纤维PAN-g-APP。分析高能电子束辐照引发膜接枝过程中辐照时间、接枝单体浓度对阻燃纤维接枝率的影响。改性后的PAN-g-APP阻燃纤维的阻燃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在辐照时间为2.5h、单体质量分数为10%条件下得到的新型聚丙烯腈阻燃纤维具有最佳的阻燃效果。TG曲线表明,纤维原丝的起始分解温度为225.6℃,经APP接枝处理后样品的起始分解温度提高到446℃。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隧道用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改性聚乙烯(EVA)防水板的阻燃剂选型,简述了卤系阻燃剂、磷系阻燃剂、无机阻燃剂和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氧化石墨烯(MDH/ATH-GO)复合阻燃剂的阻燃机理、阻燃效果和性能影响。优选MDH/ATH-GO复合阻燃剂,对复合阻燃隧道EVA防水板的配方设计、制备工艺、阻燃性能和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以六水氯化镁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制备氢氧化镁,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了温度、溶剂和分散剂对纳米氢氧化镁形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羟基锡酸锌包覆氢氧化镁对软质PVC燃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级羟基锡酸锌(ZHS)包覆微米级氢氧化镁(MH)粒子,并将其作为阻燃剂应用到软质聚氯乙烯(PVC)材料中。利用XRD和TEM研究羟基锡酸锌包覆氢氧化镁的性能,使用热分析实验、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测试、锥形量热试验等研究ZHS包覆MH对PVC电缆材料阻燃和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并分析ZHS的阻燃机理。结果表明,共沉淀生成的无定型羟基锡酸锌纳米粒子,在氢氧化镁表面是不均匀包覆;包覆粒子有良好的阻燃消烟性能。  相似文献   

17.
以铝酸盐水泥和VAE乳液为主要原料,以氢氧化镁为阻燃剂,膨胀珍珠岩、碳酸钙为填料,膨润土为润滑剂,添加一定量的水和减水剂,涂布在无纺布上经养护和干燥制成一种新型聚合物水泥阻燃壁纸。通过多轮正交试验,研究了原料配比对阻燃壁纸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其柔韧性较好的原因及湿养护对其结构的影响。最终确定的最优配比为:水泥33%,氢氧化镁11.5%,m(珍珠岩)∶m(碳酸钙)=0.9∶0.1。制得的阻燃壁纸韧性好,密度为0.34 g/cm3,余烬时间为1 s,碳化率为4.8%,是一种新型的综合性能较优的聚合物水泥阻燃壁纸。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纳米氢氧化镁[Mg(OH)2]阻燃剂性能、特点,详细探讨了其制备方法和工艺过程、阻燃机理、表面处理及纳米氢氧化镁在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最后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将实验室合成的磷酸酯类阻燃剂用于聚丙烯的阻燃,将阻燃剂单配,与APP复配对PP进行阻燃,制备了不同配方的阻燃样品。测定样品的氧指数和水平燃烧性能;研究阻燃材料的热降解和成炭行为;利用锥形量热仪定量测试阻燃制品的HRR、EHC、SEA和CO等参数;测试样品的力学性能。通过实验,表明阻燃剂单配对PP进行阻燃时,能起到一定的阻燃效果,阻燃剂与APP复配对PP进行协同阻燃的效果优于阻燃剂单配;阻燃剂单配以及与APP复配,都会对基材的力学性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新型高效沥青阻燃剂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敏  李波  王强 《中国建材科技》2011,(4):38-41,45
为了制备低掺量高效沥青阻燃剂,以氢氧化铝、氢氧化镁、聚磷酸铵为元素设计正交组合制备新型阻燃剂中间体,同时用钛酸酯偶联剂处理液对其进行表面活化得到新型高效沥青阻燃剂。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组合的阻燃剂对改性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弹性恢复的影响,结合阻燃剂的吸油率,推荐新型沥青阻燃剂的制备配方。结果表明:沥青阻燃剂经钛酸酯表处理后,相容性会增强;沥青阻燃剂的添加对阻燃沥青低温延度的影响比较明显,而对针入度、软化点和弹性恢复的影响较小;推荐新型沥青阻燃剂的制备配方为氢氧化铝Al(OH)3、氢氧化镁(Mg(OH)2、聚磷酸铵(APP)比例为1:1:2.2制备的新型阻燃剂中间体,同时用乙醇作溶剂将钛酸酯偶联剂配制成10.0%的处理液对其进行表面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