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部X线与CT联合应用于早期肺部感染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早期肺部感染患者80例纳入研究,本组患者均先采取X线检查,之后行CT检查。观察单纯X线与X线联合CT诊断早期肺部感染的符合率,以及不同类型肺部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非特异性细菌感染、混合感染)的CT影像征象(结节影、实变影、磨玻璃影、磨玻璃影/线样影)。结果:X线联合CT诊断早期肺部感染的符合率93.75%,高于单纯X线65.00%(P0.05)。本组不同类型肺部感染患者的CT影像征象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真菌感染以实变影与磨玻璃影共存,非特异性细菌感染主要表现为实变影,病毒感染可见磨玻璃影,混合感染则以磨玻璃影与实变影为主。结论:胸部X线与CT联合应用于早期肺部感染诊断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7):3277-3278
探讨胸部X线联合CT在早期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130例早期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仅采用X线检查,研究组应用X线联合CT检查。观察对比两组肺部感染诊断的符合率,以及研究组不同早期肺部感染类型的CT征象。研究组肺部感染的诊断符合率90.77%,高于对照组70.77%(P<0.05)。研究组不同早期肺部感染类型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表现:非特异性细菌感染主要为变实影,真菌感染为磨玻璃影、变实影、结节影,病毒感染为磨玻璃影,混合感染为磨玻璃影、变实影。胸部X线联合CT在早期肺部感染诊断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CT联合胸部X线检查肺部感染早期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10月收诊疑似肺部感染患者123例,均行胸部X线、CT检查及痰液培养。以痰液培养为金标准,对比胸部X线联合CT与单一胸部X线的准确率。123例疑似肺部感染患者中,痰液培养结果显示阳性92例、阴性31例。胸部X线+CT诊断准确率为86.96%(80/92),较单一胸部X线61.96%(57/92)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0例胸部X线+CT确诊患者中,CT影像学显示非特异性细菌感染34例、病毒感染4例、真菌感染19例、混合感染23例;非特异性细菌感染中实变影占67.65%(23/34)、磨玻璃影占14.71%(5/34)、结节影占11.76%(4/34)、线样影或磨玻璃影占5.88%(2/34);病毒感染中实变影占0.00%(0/4)、磨玻璃影占75.00%(3/4)、结节影占0.00%(0/4)、线样影或磨玻璃影占25.00%(1/4);真菌感染中实变影占21.05%(4/19)、磨玻璃影占47.37%(9/19)、结节影占26.32%(5/19)、线样影或磨玻璃影占5.26%(1/19);混合感染中实变影占21.74%(5/23)、磨玻璃影占65.22%(15/23)、结节影占8.70%(2/23)、线样影或磨玻璃影占4.35%(1/23)。结论 CT联合胸部X线检查可提高肺部感染早期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部感染早期筛查胸部X线联合CT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到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50例疑似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两组患者进行X线检查,随后,再进行CT检查,对影像学检查为肺部感染的患者经痰培养方法进行确诊。统计胸部X线联合CT检查的肺部感染早期检出率和阳性率。结果:X线联合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6.0%,X线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联合CT检查的阳性率为66.67%,X线检查的阳性率为4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联合CT检查并经过痰培养确诊的32例患者的CT影像显示感染类型有混合感染、真菌感染、非特异性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类型,其图像特征主要呈现肺部实变影、结节影、磨玻璃影、线样影/磨玻璃样等。结论:在肺部感染早期筛查中X线检查与CT检查均有一定的准确率,而两者进行联合应用能够提高整体的诊断准确率并能够获得肺部感染类型及图像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早期肺部感染患者给予螺旋CT+胸部X线联合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到我院接受检查的早期肺部感染患者,共118例,本次研究时间选择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将在此期间到院就诊的患者按照诊断方法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59例。对照组行胸部X线检查,实验组给予X线+螺旋CT检查,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结果:实验组的阳性诊断率53例(89.83%),对照组41例(69.49%),实验组阳性诊断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不同感染类型的影像学表现各不相同,具体表现出磨玻璃影、实影、结节影以及线样影/磨玻璃样。结论:对早期肺部感染患者给予螺旋CT+胸部X线检查,能够提高阳性诊断率,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部真菌感染的CT征象,寻找其有用的鉴别诊断特征.方法:搜集医院近10年来经病理及临床诊断的真菌性肺部病变.观察这些病例的CT征象,分析不同的真菌感染在影像方面是否存在着不同.结果:共收集到肺部真菌感染患者56例,其中曲霉菌感染26例,(26/56),隐球菌感染21例(21/56),念珠菌感染6例,(6/56),其他真菌感染3例(3/56).肺曲霉菌以多发实变影表现的为14(14/26),单发结节或肿块影表现的为5(5/26),磨玻璃影4例(4/26),混合性病变3(3/26).空洞性病变16例,8例可见空洞内有分隔征;晕征15例(15/26).肺隐球菌病以多发实变影表现的为11(11/21),单发结节或肿块影表现的为7(8/21),磨玻璃影2例(2/21),混合性病变3(3/21).空洞性病变4例,1例可见空洞分隔征.晕征5例(5/21).肺念珠菌病以磨玻璃影3例(3/6),单发结节或肿块影表现的为3(3/6),混合性病变4(4/6),多发实变影表现的为2(2/6,),空洞性病变1例,晕征2例(2/6).结论:肺部真菌感染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不同真菌菌群的肺部感染C T表现也有不同,但仍存在一定的重叠部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湖北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筛查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表现特点,进而分析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有肺部阳性征象患者的临床信息及肺部HRCT资料。患者均行胸部CT平扫,并对原始图像进行薄层高分辨重建。两位放射科医师共同阅读HRCT图像,将肺部病变分为磨玻璃结节、磨玻璃片影、磨玻璃片影伴实变、实变影及实性结节影五大类,根据临床信息及影像表现作出相应诊断。结果 66例患者中,仅9例有明确流行病学史,单纯发热48例、发热伴咳嗽12例、发热伴咳嗽、咳痰3例、有呼吸道症状无发热2例、无发热亦无呼吸道症状1例。确诊NCP 5例,其余被排除。影像表现:肺部病变表现为磨玻璃结节、磨玻璃片影、磨玻璃片影伴实变、实变影及实性结节影分别占7. 6%(5/66)、27. 3%(18/66)、48. 5%(32/66)、13. 6%(9/66)和3. 0%(2/66)。诊断意见:5例确诊为"符合NCP"的患者肺部影像表现均为磨玻璃片影,其余被诊断为"不符合NCP"18例、"不除外NCP"17例、"疑似NCP"15例和"高度疑似NCP"11例。结论非湖北地区NCP筛查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和呼吸道症状,确诊患者影像表现典型,而部分排除病例存在NCP类似影像表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部感染的X线与CT表现,旨在提高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本院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1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摄胸部X线及螺旋CT扫描检查。结果:3例X线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强,10例出现沿肺纹理分布小斑点状影,7例为斑片及大片状影。CT表现为两肺弥漫分布毛玻璃影5例,弥漫微小结节影2例,斑片影7例,片状实变影2例,小叶间隔增厚3例。结论:肾移植术后2-4个月X线及CT出现上述征象,结合临床表现,应首先考虑巨细胞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4年符合诊断标准的30例甲型H1N1流感肺炎患者的X线及CT影像学资料。结果 X线表现:16例肺部纹理增多,以双下肺内多见;11例单侧肺部斑片状影,多靠近心膈区;3例症状不明显。CT表现:14例左侧肺部下叶出现多个小叶磨玻璃影,且融合成片状,可见支气管结节征。10例两侧肺部出现多发性磨玻璃影以及局部灶性实变影,分布在中下肺部的中外带,可见支气管充气征。6例肺部见实质性渗出影,肺内呈斑片状或片状实变影,累及周围多个肺叶,密度不均匀,边缘模糊。结论影像学表现对于确定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病变范围以及病程发展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并为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早发现早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肺泡蛋白沉积症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的X线、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PAP患者的胸部X线和CT表现.结果PAP X线表现为两肺对称或不对称分布磨玻璃样影和实变影,自肺门向外放射,可形成"蝶翼征".胸部CT呈多样化改变:①从弥散分布的模糊结节影到弥漫性斑片状磨玻璃影与气腔实变影(6例),呈地图样分布(5例);②蝶翼征(2例);③支气管充气征(3例);④铺路石征(5例).结论肺泡蛋白沉积症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纤支镜肺活检是本病确诊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胸部高分辨率计算机体层X线摄影术(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表现及动态变化,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在入院时及入院后分别行HRCT扫描,检查间隔2~16d,平均随访(2.67±1.05)次。结果:66例患者中,男性50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40.42±15.54)岁。HRCT显示病变以两中下肺叶周边胸膜下和支气管旁分布为主。轻度者3例,表现为局灶分布的单纯磨玻璃影;中度者24例,表现为局灶分布的单纯实变影或散在分布的小片实变影合并磨玻璃影;重度者35例,以条片状或大片状实变为主,部分病灶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发病初期进行HRCT检查者病变程度轻,多为磨玻璃影;发病3d以上检查时,病变已有进展;发病7d后,患者肺部均出现多发斑片影,其中磨玻璃影合并实变影者19例、主要呈大片肺实变者10例、合并胸腔积液者16例。入院3d后,病变明显进展者6例、病变范围明显缩小者15例、合并肺间质增生者41例。本组病例多合并胸膜反应,但淋巴结受累数量少、程度轻。结论:甲型H1N1流感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易合并肺部感染,胸部病变进展迅速,部分患者可出现呼吸衰竭。胸部HRCT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和评估病变,了解病情动态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胸部CT初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男12例,女17例,平均年龄44±8岁。所有病例均行高分辨率CT扫描,由放射科高年资医生对CT图像进行分析、总结。结果:COVID-19胸部CT初诊典型表现:双肺野外带胸膜下区为主的单发或多发磨玻璃影,可伴小叶间隔增厚;部分多发病灶中同时可见磨玻璃影及实变影,实变影中可见支气管充气征。不典型者表现为单发的斑片状实变影或小结节影。以上少部分病例伴胸膜反应或叶间胸膜增厚,但未见胸水。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胸部CT初诊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流行病学及实验室检查可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临床与胸部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及胸部CT表现。结果7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咯血,胸痛和低热。CT主要表现单发结节影1例;多发结节影5例,其中4例与斑片状实变影混合存在;多发的段或叶实变影1例。2例在结节影和实变影有厚壁空洞。上述病灶多位于肺外带及胸膜下。结论原发性肺隐球菌病肺部异常影像表现多样性,CT表现也缺乏特异性。当肺部阴影诊断不明时在鉴别诊断上应考虑此病,是早期诊断的关键;确诊主要依赖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部CT检查在重症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诊治中的价值,为重症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重症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及X线、CT影像资料,按照临床试验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常规实验室检查联合胸部CT检查,对照组采用胸部X线检查,观察两组患者肺部感染诊断阳性率情况,以及不同病原菌所致肺部感染的CT影像特征。结果:观察组行胸部CT检查后见肺部感染者26例,诊断阳性率为89.66%,对照组行X线检查发现肺部感染者15例,诊断阳性率为51.7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原菌的重症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其肺部CT影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论:重症肝炎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死亡率高,早期行CT检查是诊断肺部感染的有效方法,可以确定肺部病变范围,了解不同病原菌种类所致的肺部感染CT特征可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CT表现及特征。方法:动态跟踪分析19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CT图像。结果: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CT表现复杂多变。主要为:(1)两肺散在磨玻璃样淡薄影;(2)两肺弥漫网络状密度增高影;(3)大片状实变影;(4)间质性肺炎。结论:CT对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早期肺部感染患者行胸部X线检查联合CT检查的诊断效果,以此为早期肺部感染诊断提供主要依据。方法:纳入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接收的早期肺部感染患者80例,对患者予以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联合CT检查,将痰培养作为金标准。结果:X线检查对早期肺部感染的诊断灵敏度66.67%(10/15)、特异度78.46%(51/65)、准确性76.25%(61/80)低于胸部X线联合CT检查对早期肺部感染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80.00%(12/15)、90.77%(59/65)、88.75%(71/80),组间对比联合检查准确度高于单独检查(P<0.05)。结论:胸部X线检查联合CT检查应用于早期肺部感染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具有极高的准确度,可作为早期肺部感染的主要检查形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回顾性分析21例治愈出院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确诊病例完整影像学资料,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HRCT短期动态影像特征。方法 按胸部CT检查时间及影像学改变过程,将病程分为早期、高峰期及转归期,并观察肺内病变在不同时期的HRCT影像学表现。结果 胸部CT有阳性改变患者16例,胸部CT始终无阳性表现患者5例。早期(1~6天,平均3天)HRCT表现为片状磨玻璃影23个,磨玻璃结节12个,实变结节伴“晕征”1个;高峰期(5~11天,平均8天)HRCT表现为单纯磨玻璃影9个,磨玻璃影伴实变影17个,磨玻璃影伴“铺路石征”6个,实变结节伴“晕征”7个,1例伴少量胸腔积液。危重型病例高峰期病变数量及累及范围高于普通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RCT检查有助于检出早期及亚临床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多于患病第2周诊断为重型/危重型,HRCT复查对危重型患者具有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胸部X线与CT联合开展检查,在对肺部感染患者早期筛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肺部感染患者的早期诊疗提供新的参考手段。方法:将2021年5月到2022年11月因疑似早期肺部感染而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患者设置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进行了胸部X线以及CT检测,采集入组对象的痰液样本后进行细菌培养,将痰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评估X线、CT、X线+CT的诊断效能,将单独检测与联合诊断的效能进行差异性比较。结果:以痰培养结果为金标准,显示88例患者中80例存在肺部感染,胸部X线检测显示阳性74例,阴性14例,胸部CT阳性79例,阴性9例,联合检查阳性80例,阴性8例;胸部X线对肺部早期感染诊断准确度84.09%,灵敏度87.50%,特异度50.00%,漏诊率12.50%,误诊率50.00%,胸部CT诊断准确度92.05%,灵敏度95.00%,特异度62.50%,漏诊率5.00%,误诊率37.50%,联合检查诊断准确度97.73%,灵敏度98.75%,特异度87.50%,漏诊率1.25%,误诊率1.25%,组间比较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均优于胸部X线和胸部CT(P<0.05);胸部X线、CT检测以及联合检查对肺部感染诊断AUC分别为0.7071(P=0.062)、0.8937(P<0.0001)、0.9712(P<0.0001)。结论:胸部X线和胸部CT对早期肺部感染都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但单独检测均存在一定的不足,胸部X线联合CT对肺部感染早期筛查效果较好,其诊断效能显著优于任何一种单独检测,对后期临床治疗的开展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具有推广应用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超高分辨率CT影像及随访的影像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20年1月24日至2月6日确诊的1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171个病灶,分析病灶的分布、形态、密度、内部及周边特征等影像学表现,并采用人工智能方法对11例患者早期CT随访的磨玻璃影及实变影标准化体积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结果:114(67%)个病灶位于胸膜下区及肺外带区,35(20%)个沿支气管血管分布,22(13%)个病灶位于肺中内带。159(93%)个病灶为小叶/小斑片影。138(81%)个病灶表现为纯磨玻璃影,27(16%)个为混合磨玻璃影,6(4%)个为实变影。64(37%)个病灶内血管增粗,57(33%)个小叶间隔增厚,69(40%)个小叶内间隔增厚,33(19%)个可见含气支气管影,25(15%)个胸膜增厚和粘连,22(13%)个胸膜下病灶可见透亮区影。早期CT随访显示磨玻璃影(p=0.003)和实变影标准化体积(p=0.003)显著增加。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超高分辨率CT表现为沿胸膜下/外周分布的多发小叶性/小斑片状纯磨玻璃斑片影,常伴病灶内血管增粗和小叶内/小叶间隔增厚等表现;早期复查磨玻璃影及实变影病灶明显增多、增大、融合。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影像表现,结合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有助于疑似病例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的胸部CT影像表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13年2月1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胸部CT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中,2例(20%)轻度中毒患者胸部CT检查为阴性,8例(80%)患者胸部CT检查为阳性.8例胸部CT检查阳性的患者中,4例中中毒患者的早期表现为两肺下叶磨玻璃影,后期逐渐发展为两肺间质纤维化;另4例重度中毒且死亡患者的早期表现为两肺肺纹理增多及磨玻璃影,中期逐渐发展为两肺片状实变影,晚期出现胸腔积液、肺水肿、心包积液.结论:胸部CT检查对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诊断和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