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葛维春 《科技信息》2008,(36):249-249
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严重挑战:在自觉层面,围绕改革这一主题,出现各种思潮的激烈争论与碰撞;在自发层面,围绕现实利益变革,引起人们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关注。面对这些挑战。党必须着力加强自身的各方面建设,真正做到执政为民,这是迎接意识形态的最根本性工作。第二,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的思想,取得全社会广泛而深刻的价值认同,这是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中心工作。第三,建立适应现代社会的规则,在国人当中建立规则意识,这是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2.
张晋 《科技信息》2007,(34):62-63
本文在当代文化转型的语境下,从历史分析与现实转变的角度,重新解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统概念"意识形态",从而寻求意识形态新的平衡,达到真正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宫钦科 《科技信息》2012,(30):446-446
腐败是一种社会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是个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处在全世界反腐浪潮中的转型期的中国,如果不能坚决惩治腐败,势必损害人们对法治的信仰,破坏正在艰难建设中的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延误中国现代化进程。本文分析指出当前我国腐败现象的新变化及其表现形式,并深入剖析目前我国腐败现象新变化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新时期强化腐败防治的若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面临的复杂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出发,对于如何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论转型期工商行政管理作用和地位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商行政管理是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不断完善,工商行政管理在“健全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管理,清除市场障碍”的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所谓开国外交的意识形态,是在新中国开基立业的过程中,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广大中国人民对外部世界和社会所持的一整套紧密相关的看法、见解和观念体系。剖析新中国开国外交意识形态的具体表现可以看出,新中国开国外交的意识形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社会主义理想、国际主义立场、反对帝国主义和自主平等意识。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为"严父慈母"型,父亲是家庭教育的绝对权威,而母亲只是配角。但是,自20世纪五四运动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庭教育模式发生重大变化:母亲在家庭教育中俨然成为主要角色,而父亲的作用则渐趋弱化。新型模式必将塑造出不同于传统的民族性格和建设人才。但是,由于主导模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是在自发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一现象尚未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因此,我们采取广泛的社会调查和深入的古今比较方法,认真考察中国家庭教育模式转型的原因和意义,从而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转型,既有深刻的社会因素,同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的心理及生理方面的因素亦不容忽视。新的家庭教育模式的出现是一种进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作用,但也有一些负面影响。我们既要发挥其有利的一面,又要消除其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艺术本体论。在大众文化兴盛的后现代语境中,意识形态理论却受到严峻挑战。本文试图通过对诸多关于大众文化批评理论的分析,阐明意识形态只是出现转型并未“终结”,并呈现出日常性和实践性等新特征。面对新的意识形态,知识分子应保持清醒的头脑。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从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这个基本国情入手,探讨了在这个时期社会中存在的信仰危机这一问题,文中涉及到对信仰危机内涵的界定,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在社会现实中的表现,以及消除信仰危机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意识形态斗争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特征、衡量标准和内在要求,分析了其现在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原因,在归纳总结国内外意识形态建设规律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从创新传播路径、加强党的建设、建设强大网军、强化外宣工作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意识形态斗争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具体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唯物史观的意识形态是狭义的概念,特指“主流意识形态”,即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主流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特征与特殊功能。转型期的特殊境遇对主流意识形态重塑批判建构功能、合法化功能及社会整合功能提出了强烈诉求。转型期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旨在推进主流意识形态社会化,当务之急在于创新主流意识形态内容与形式、塑造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网络、改进主流意识形态宣教方式及优化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环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进入转型期,图书馆对新馆员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分析了社会转型期的内涵和社会转型期新馆员应具备的素质,提出了社会转型期帮助新馆员入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沃土,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归,明确了今后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性目标,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初叶,中国已步入社会转型时期,躬逢其时的中国民主党派出现了新变化,在政党的社会基础、价值取向和政党职能等方面呈现出新特点。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由公众知识分子嬗变为一般的脑力劳动者,其政党成员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政党职能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极为重视自身的改革和建设,在党的理想目标、思维方式、指导思想、干部队伍、党员构成及领导和执政方式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将沿着建设学习型政党、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强化党内制度建设、增进党内和谐的途径继续推进自身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新时期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地创新。在传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的发展创新主要体现在创造全新的载体、探索前所未有的新形式以及运用全方位、多样化的手段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针对大学生自我教育令人担忧的现状,笔者着重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对其消极影响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提出了四种可行的实现途径,即对话理解法,实现疏导结合;自我管理法,实现劳逸结合;体验激励法,实现知行结合;咨询调适法,实现防治结合。  相似文献   

18.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重新认识已成为世界社会主义思潮的大趋势,众多国家的左翼政党和左翼学者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都从传统的体制特征本质论转变为价值目的本质论。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是由于体制特征本质论越来越不能作为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依据,并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产生了严重的恶果和价值目的本质论更为科学,这种转变必将对社会主义运动、理论和实践产生重大影响。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放在世界社会主义思潮的大趋势中来观察,有利于加深对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冯蕾 《韶关学院学报》2013,34(7):159-162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全球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开放多元的社会环境为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综合国力的增强、大学生心理日趋成熟等因素,为民族精神培育提供了良好契机;另一方面,全球化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及网络的普及也为民族精神的培育带来了极大挑战。在新时期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从理论、环境、实践、网络全方位做好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的构建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建设存在内在联系,和谐社会构建中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挑战,探索意识形态建设的途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