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备蛋鸡是指6周龄至开产前的鸡,又称中鸡或青年鸡。培育高产后备蛋鸡是实现高产优质、提高养鸡经济效益的前提,为此,要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实行限制饲养限制饲养可节省10%的饲料,使鸡体重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防止早熟、产小蛋,使其在150~160天开产;蛋重大,产蛋高峰早,持续时间长。从第9周起至20周进行限制饲养,限饲喂量为充分采食量的90%,亦可配制低能、低蛋白日粮进行限饲。实行限制饲养,每隔1~2周随机抽测鸡体重,如80%以上的鸡体重达到标准体重,说明生长均匀,达到限饲要求,如高于或低于标准体重1%,…  相似文献   

2.
对5~7日龄雏鸡断喙进行得好坏,直接影响鸡群以后的生产性能。但这一重要环节常被忽视,而由没有经验的人员来完成断喙的操作,给以后种鸡饲养埋下隐患。断喙是种鸡雏必需经历的处置,它对鸡群育成期的均匀度、成活率和24周龄时的性成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断喙的目的种鸡雏断喙可防止生长期鸡啄肛、啄羽、啄趾等恶癖;提高鸡群的成活率和均匀度,同时也可以减少饲料浪费。断喙的准备工作:①断喙宜在6~8日龄进行,这时喙不很坚硬,出血量较少,鸡体较小,容易操作;②开始断喙前停食3~4小时,使雏鸡保持轻度饥饿。断喙后提供…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1995,(9)
1.适时断喙断喙后可以防止鸡发生啄羽、啄肛等恶癖,防止钩甩饲料,减少浪费,有助于鸡生长发育整齐,提高成活率。断喙一般在雏鸡6~7日龄时进行。若错过此时,也可在30日龄或70日龄时进行。2.限喂控制体重蛋鸡在育成期(一般为60~150日龄)必须实  相似文献   

4.
在育成期限制饲喂,可使鸡的采食量比自由采食量减少,可节省10%~15%的饲料,降低饲养成本;可按制鸡的体重,抑制其性成熟。通过限饲可使性成熟适时化和同期化,控制了卵巢的发育和体重,个体间体重差异缩小,产蛋率上升快,到达指定产蛋率所需的时间短。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化的养鸡生产中,当鸡只生长到一定的日龄,就要对其断喙。断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有效地防止鸡群啄肛、啄羽、啄蛋、啄趾等恶癖的发生;减少饲料浪费,提高饲料报酬,从而增加经济效益;还可使鸡群采食缓慢均匀,鸡群生长发育整齐一致,降低产蛋期的死亡率。所以,断喙是饲养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李巧云 《北京农业》2005,(12):31-32
蛋鸡饲料成本通常占总支出的60%~70%,而饲料浪费量约占全部饲料消耗量的3%~8%甚至更多,达10%以上。因此,节约饲料能明显提高蛋鸡生产的经济效益。1.选用良种鸡产蛋鸡应选用体重小、饲料利用率高的品种;同一品种以中等体重为宜。产蛋量相同,体重大的比体重小的鸡耗料多。2.断喙在雏鸡6~9日龄时进行断喙,不仅可以有效防止啄癖发生,而且在生长期每只鸡每天可节省饲料3.5克,产蛋期节省饲料5.5克;每产1枚鸡蛋,节省饲料12克。3.实行笼养笼养因环境稳定、活动量小以及饲养密度大,减少了散热量,因此吃料相应减省。据测算,笼养比散养一般可节省饲…  相似文献   

7.
在产蛋量相同的条件下,饲料消耗越少,料蛋比越低。要减少饲料消耗,需注意以下几点:1.控制母鸡体重。母鸡体重越大,采食饲料就越多,因此应严格控制母鸡体重,尽量使其符合标准体重,特别是在母鸡产蛋高峰期过后,应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和饲喂量。防止母鸡过肥。2.限制饲养。限制饲养不仅能节约饲料。而且还可以提高其经济价值。限制饲养在肉用种鸡的饲养上普遍采用,对保持母鸡适宜的体重和提高产蛋量具有重要作用。轻型蛋用型鸡不太容易长肥。一般不必限制饲养。中型蛋用型鸡(如褐壳蛋鸡)后期适当限饲能防止母鸡过肥,提高产蛋量。原则上是产蛋前期充分饲喂,产蛋6个月后限饲。限制饲养一般以充分饲喂量的94%为宜。  相似文献   

8.
减少鸡断喙应激的措施在蛋鸡和种鸡饲养管理中,为防止鸡群啄肛、啄羽、啄蛋、挑食等恶癖的发生,减少饲料浪费,有效控制鸡群正常生长和提高公鸡的授精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必须在雏鸡生长前期进行断喙.为了正确掌握断喙技术.提高断喙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断喙对鸡的应...  相似文献   

9.
蛋鸡断喙不仅能防止鸡只相互啄肛、啄羽、啄趾等恶癖发生,还能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减少饲料浪费,降低产蛋期死亡率,使鸡群生长发育一致。正确掌握断喙技术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正断喙是雏鸡饲养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也是集约化蛋鸡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管理工作,合理的断喙可以有效防止雏鸡啄羽、啄肛、啄蛋等啄癖的发生;能避免鸡只勾抛饲料,从而节约饲料,降低饲养成本,提高雏鸡发育整齐度。但断喙也会使雏鸡出现一些应激反应,断喙不当,可引起雏鸡出血、抵抗力下降等,严重时会引起死亡。一、断喙方法雏鸡断喙的方法主要有热刀断喙(也称电烙断喙)和红外线断喙2种方式。  相似文献   

11.
AA祖代种鸡高产技术措施□艾梅华李冰胜一、严格限饲,控制体重(1)1周龄~2周龄自由采食,充分饲喂,促使雏鸡多吃高蛋白营养的育雏料以充分发育骨架。并使母鸡两周末达到推荐体重标准,母系250克,D系210克。母雏3周起改育成料至20周龄为止,在4周~6...  相似文献   

12.
在蛋鸡生产中,养鸡户多重视饲料配合,环境温度湿度的控制,定期防疫,季节管理和光照管理等,对以下问题却常常忽视。及时断喙主要是为了防止鸡群发生啄羽、啄肛等恶癖。断喙通常在6~12日龄进行,断喙前两天应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K,防止断喙时出血过多和鸡体产生应激。  相似文献   

13.
在蛋鸡饲养过程中,由于光线过强、密度较大、饲料营养不全或通风不良等都可以造成啄癖,断喙是防止啄癖、减少饲料浪费和提高雏鸡成活率的有效措施,断喙是否得当关系到未来鸡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4.
王刚 《农家致富》2014,(17):39-39
断喙、修喙是指借助专用的器械切断鸡只啄尖,使其失去啄伤皮肉和啄吃鸡蛋的能力,从而避免形成恶癖,还兼有节省饲料的效果。断喙应在7-10日龄进行,也可在2-10周龄进行,最迟不要晚于18周龄,产蛋期断喙会导致产蛋率下降。某些早期被断喙的鸡在性成熟后,喙又会重新生出,且参差不齐,对这些鸡应及时进行修喙。修喙时不要切削过多,达到鸡喙圆滑即可。  相似文献   

15.
蛋鸡饲料成本通常占总支出的60%~70%,而饲料浪费量约占全部饲料消耗量的3%~8%,甚至更多,达10%以上。因此,节约饲料能明显提高蛋鸡生产的经济效益。选用良种鸡产蛋鸡应选用体重小、饲料利用率高的品种;同一品种以中等体重为宜。产蛋量相同,体重大的比体重小的鸡耗料多。断喙在雏鸡6~9日龄时进行断喙,不仅可以有效防止啄癖发生,而且在生长期每只鸡每天可节省饲料3.5克,产蛋期节省饲料5.5克;每产一枚鸡蛋,节省饲料12克。实行笼养笼养因环境稳定、活动量小以及饲养密度大,减少了散热量,因此吃料相应减少。据测算,笼养比散养一般可节省饲料20%…  相似文献   

16.
1.及时断喙断喙目的是为了防止鸡群发生啄羽、啄肛、食血等恶癖。产生啄癖的主要原因有饲养密度过大,室内光线过强,食槽、水槽不足,饲料粗纤维含量过低,通风换气不良等。断喙通常在6~9日龄进行,为防止断喙时出血过多,在断喙前2天,可在饲料中添加2毫克/千克的维生素 K,断喙后3~5天,可在饮水中加入多维。  相似文献   

17.
3.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1)育成鸡的选择:在育成过程中应观察称重,不符合标准的鸡尽早淘汰,以免浪费饲料和人力.第一次初选在6~8周龄,第二次在18~20周龄,可结合转群或接种疫苗进行.   (2)严格控制体重,从6~8周龄开始进行限饲,18周龄后根据该品种标准给予饲喂量.限饲必须与控制光照相结合.注意在限饲期间,切不可用增加光照等办法刺激母雏早开产,这会对其后的产蛋产生有害的作用.   ……  相似文献   

18.
纤维素酶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研究肉用仔鸡在不同生长阶段下(1~2周,3~6周,7~8周)纤维素酶的应用效果。试验分3组,日粮中分别添加0、0.05%、0.1%的纤维素酶。结果表明,试鸡在3~6周的日增重在各个日粮间差异不显著;7~8周时,低酶水平与高酶水平相比达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说明酶水平增高鸡的增重也提高,饲料消耗减少。  相似文献   

19.
黄槐决明的叶粉干物质含粗蛋白质24.7%,粗纤维8.5%,花瓣粉干物质含粗蛋白质19.1%,粗纤维20.3%,饲养试验结果表明,90d龄石歧杂公鸡饲喂含2%,4%,6%黄槐叶粉和3%黄槐花瓣粉的饲粮,鸡的生长和饲料效率和鸡体着色良好,证明黄槐叶及礤花瓣有作为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限制饲喂简称限饲,就是人为控制鸡的采食量。除育成阶段限饲外,在产蛋阶段,尤其是产蛋的后期,也应适当的限制饲喂量。限饲的目的:第一是控制鸡的生长速度、抑制性成熟的时间。限饲可使鸡的性成熟适时化和同期化,群体的产蛋率上升的快,到达50%产蛋率所需时间大大地缩短;第二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