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分离联合5-氟尿嘧啶(5-Fu)结膜下注射治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功能不良滤过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21眼)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功能不良者进行针刺分离联合5-Fu结膜下注射,观察眼压、滤过泡和副作用,并随访6个月。结果针刺分离前患者眼压为(31.29±3.93)mmHg(1 mmHg=0.133 kPa),分离后眼压(19.05±5.75)mmHg,治疗前后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完全成功者占66.7%(14眼),部分成功者占23.8%(5眼),总有效率90%。滤过泡形态有18眼表现为功能滤过泡(86%)。结论 针刺分离联合5-Fu结膜下注射治疗功能不良滤过泡是安全、有效、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童渝眉  田雪莲  唐莉 《四川医学》2019,40(8):801-802
目的 观察滤过泡针刺分离联合球结膜下5-Fu结膜下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的包裹滤过泡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30眼行青光眼滤过手术术后发生滤过泡包裹并行针刺分离联合球结膜下5-Fu结膜下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22只眼为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后,8只眼小梁切除术后眼。以1mL注射针头针刺分离滤过泡周围的纤维瘢痕,联合球结膜下注射5-Fu,随访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形态、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前眼压为(33. 30±5. 40) mm Hg,针刺分离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眼压分别为:(12. 00±2. 59) mm Hg、(14. 97±3. 26) mm Hg、(20. 20±4. 17) mm Hg、(18. 17±2. 36) mm Hg,眼压明显下降(t=33. 36,P<0. 001)。治疗1个月时,8眼眼压超过21mmHg,需加用降压药物,3个月时有12眼需加用降压药。早期并发症主要有结膜下出血5例、角膜上皮点状剥脱2例,前房积血1例。结论 滤过泡针刺分离联合球结膜下5-Fu注射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的包裹滤过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挽救失败滤过泡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刺分离术联合5-Fu结膜下注射治疗青光眼术后失败滤过泡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对20例青光眼术后12d~3个月失败滤过泡先行针刺分离术,术后在滤过泡旁及分离的球结膜下注射5-Fu。结果随访6个月~3年,手术成功率为75%(15/20),总有效率为90%(18/20),常见的并发症为结膜下出血、前房出血、前房炎症反应、角膜上皮毒性反应等。结论针刺分离术联合5-Fu结膜下注射治疗青光眼术后失败滤过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8):698-700
目的探讨针刺分离联合氟尿嘧啶结膜下注射治疗青光眼术后无功能滤过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哈尔滨焦视眼科医院收治的青光眼术后眼部无功能滤过泡患者50例(50只眼),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针刺分离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刺分离联合氟尿嘧啶结膜下注射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个月,2组患者眼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分别为45.83%(11/24)和73.08%(19/26),观察组患者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完全成功率分别为41.67%(10/24)和73.08%(19/26),观察组患者完全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83%(5/24)和34.62%(9/26),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分离联合氟尿嘧啶结膜下注射治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无功能滤过泡安全有效,可显著降低眼压,促进功能性滤过泡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5-Fu和Healon在针刺分离术治疗包裹性囊状滤过泡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对包裹性囊状滤过泡先行针刺分离术,术后在滤过泡及分离的球结膜下弥漫性注射Healon(0.4ml),并在鼻上方滤过泡旁注射5-Fu(5mg),1次/5天,共2次。结果:(1)成功率为88.46%(23/26只眼);条件成功率为96.15%(25/26只眼)。(2)并发症:本组病例一过性高眼压4例,占15.38%。结论:5-Fu和Healon治疗包裹性囊状滤过泡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拨联合丝裂霉素C结膜下注射治疗早期功能不良滤过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拨联合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结膜下注射治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功能不良滤过泡的疗效。方法对76例(86眼)因青光眼行标准小梁切除术后2~6周滤过泡功能不良者,进行针拨联合MMC0.2 mL(0.04 mg)结膜下注射,平均治疗1.88次,观察眼压、滤过泡和副作用,并随访6个月。结果小梁切除术后2~6周,低平肥厚充血型滤过泡50眼,包裹型滤过泡32眼,无滤过泡4眼。针拨联合MMC结膜下注射治疗后6个月,61眼变为功能性滤过泡,其中微囊状泡24眼,平坦弥散型37眼;无滤过泡6眼;低平肥厚滤过泡6眼;包裹型滤过泡13眼。治疗后3个月时平均眼压(15.2±6.1)mmHg,57眼降压显效,17眼降压有效,总有效率为86.1%;治疗后6月时平均眼压(15.7±6.7)mmHg,51眼降压显效,17眼降压有效,总有效率为79.1%。结膜下出血21眼,无前房变浅或低眼压、伤口渗漏和脉络膜渗漏等并发症。结论针拨联合MMC结膜下注射治疗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功能不良滤过泡是安全、有效、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针拨联合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结膜下注射治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功能不良滤过泡的疗效.方法 对76例(86眼)因青光眼行标准小梁切除术后2~6周滤过泡功能不良者,进行针拨联合MMC 0.2 mL(0.04 mg)结膜下注射,平均治疗1.88次,观察眼压、滤过泡和副作用,并随访6个月.结果 小梁切除术后2~6周,低平肥厚充血型滤过泡50眼,包裹型滤过泡32眼,无滤过泡4眼.针拨联合MMC结膜下注射治疗后6个月,61眼变为功能性滤过泡,其中微囊状泡24眼,平坦弥散型37眼;无滤过泡6眼;低平肥厚滤过泡6眼;包裹型滤过泡13眼.治疗后3个月时平均眼压(15.2±6.1)mmHg,57眼降压显效,17眼降压有效,总有效率为86.1%;治疗后6月时平均眼压(15.7±6.7)mmHg,51眼降压显效,17眼降压有效,总有效率为79.1%.结膜下出血21眼,无前房变浅或低眼压、伤口渗漏和脉络膜渗漏等并发症.结论 针拨联合MMC结膜下注射治疗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功能不良滤过泡是安全、有效、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结膜下针刺分离加5-氟尿嘧啶(5-Fu)注射,联合滤过泡旁眼球局部按摩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包裹性囊状滤过泡的临床疗效。方法小梁切除术后形成包裹性囊状滤过泡的患者共21例(26眼),行结膜下针刺分离加5-Fu注射,联合滤过泡旁眼球局部按摩治疗,观察治疗后的眼压、滤过泡、治疗成功率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眼压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滤过泡大多为功能性滤过泡;治疗后完全成功率为88.46%(23眼),部分成功率为7.69%(2眼),总有效率为96.15%;并发症仅为早期表层点状角膜病变。结论结膜下针刺分离术联合滤过泡旁注射5-Fu,同时行滤过泡旁眼球局部按摩联合治疗,是治疗滤过手术后包裹泡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针尖分离联合5-氟尿嘧啶注射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功能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例(26眼)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滤过泡功能不良的患者行针尖分离联合5-氟尿嘧啶注射,随访观察6个月.结果 26眼中治愈15眼,治愈率为57.7%.术前平均眼压为(27.3±5.4) mm Hg,随访期末为(19.3±3.5) mm Hg.结论 滤过泡针尖分离联合5-氟尿嘧啶注射是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功能不良的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10.
韩真  常青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2):4638-4640
目的:报告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丝裂霉素治疗失败滤过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总结了32例(32只眼)小梁切除术后滤过功能不良的青光眼患者行滤过泡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丝裂霉素的临床资料,随访6个月,主要观察眼压,滤过泡形态和眼部并发症。结果:手术前平均眼压为(32.80±4.52)mmHg,,针刺分离后次日1个月、3个月、6个月平均眼压和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分别是(9.04±1.38)mmHg和100%,(10.77±1.48)mmHg,和96.9%,(13.49±1.60)mmHg和87.5%,(15.83±2.26)mmHg和81.3%。术后眼压与术前眼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丝裂霉素治疗失败滤过泡是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青光眼滤过术后早期功能不良的滤过泡采用针尖分离联合5-氟尿嘧啶结膜下注射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20眼)青光眼患者术后2~4周功能不良的滤过泡行针尖分离联合5-氟尿嘧啶结膜下注射,随访6个月。结果针尖分离前患者的眼压为(23.6±2.7)mmHg,分离后眼压为(13.1±2.9)mmHg。随访结束时具有功能性滤过泡的眼压为(12.4±3.1)mmHg,失败滤过泡经按摩及加用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在(15.3±3.6)mmHg。分离后滤过泡形态,16眼表现为功能性滤过泡,2眼表现为局限肥厚性,2眼无滤过泡形成。结论针尖分离联合5-氟尿嘧啶结膜下注射对青光眼滤过术后失败滤过泡是有效、安全及简便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青光眼滤过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滤过口处的瘢痕形成。 5 氟尿嘧啶 (5 Fu)能抑制术后的瘢痕增殖。为探讨 5 Fu在临床上的合理使用 ,我们对117只眼采用分组比较 ,分析不同组别的疗效及并发症 ,并就如何应用抗代谢药 ,提出一些看法。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研究对象为 1997年 5月~ 2 0 0 1年 10月间的住院青光眼患者 ,共 10 2例 117只眼。其中男 4 2例 ,女 6 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 2组 ,5 Fu组 :5 1例 6 0只眼 ,男 2 0例 ,女 31例 ,年龄 18~ 76岁 ,平均 5 6 .6岁 ,开角型青光眼 4 8只眼 (80 % ) ,闭角型青光眼 6只眼 (10 % )…  相似文献   

13.
许多研究已证明,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结膜下注射小剂量5-氟尿嘧啶(5-Fu)可以有效地减少手术区域内的瘢痕形成,提高手术的成功率[1],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因结膜下注射的针孔造成5-Fu外流,导致角膜上皮损伤,结膜切口愈合不良,滤过口漏等,术后多次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使用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的抗瘢痕作用.方法 对21例(23只眼)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术中用5mg/ml的5-Fu棉片贴敷巩膜瓣下的巩膜床5分钟,用40ml生理盐水冲洗,观察术后滤过泡形成、眼压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5-Fu组在18个月时功能性滤过泡为84.3%,对照组为51.6%.术后不同随诊时间,随着时间的延长,5-Fu组的眼压均值低于对照组,其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5-Fu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使用,能起到防止瘢痕形成,获得稳定的眼压下降作用.  相似文献   

15.
郭秀清 《铁道医学》1996,24(6):344-345
青光肯滤过手术后疤痕形成是导致青光眼术后失败的主要原因。如何充分降低眼压,提高晚期青光眼一次性手术的成功率,也是国内外专家一直在研究的课题。本组对适于滤过性手术的青光眼25例31只眼在上梁切除术后结膜下注射5-氟尿嘧啶(5-Fu)7次,总量为21mg,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0):61-64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联合针刺分离修复失败滤过泡的作用。方法对17例小梁切除术后失败滤过泡行MMC联合针刺分离的患者,通过病历回顾获得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术前诊断、术前和术后眼压、术前和术后视力和手术并发症等。比较术前和术后各个时间点眼压和视力。分析手术的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术前和术后各个时间点眼压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0.003)。术前和术后各个时间点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滤过泡针刺联合MMC完全成功率为52.9%,部分成功率为35.3%,失败为11.8%。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MMC联合针刺分离是处理青光眼失败滤过泡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我们将22例24只眼随机分为小梁切除组和小粱切除联合5—氟尿嘧啶(5—Fu)球结膜下注射组。结果表明,术后注射5—Fu 12只眼,眼压控制,滤过泡弥散隆起,副作用小。单纯小梁切除组,6/12只眼眼压仍>·3.3kPa。两组术后眼压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洼(p<0.01)。提示青光眠小梁切除联合5—Fu球结膜下注射不仅能提高手术疗效而且县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利用裂隙灯适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术(SL-OCT),观察分析青光眼滤过手术后的结膜滤过泡,探讨其对滤过泡形态和功能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62例78眼青光眼患者滤过术后行SL-OCT检查,获取滤过泡内部结构图像,使用设备内置软件进行测量,根据所得图像对滤过泡进行分析.结果 在功能性滤过泡组中35/45(77.8%)眼观察到滤泡壁肥厚伴或不伴结膜下微囊泡或腔隙存在,而在非功能性滤过泡组中只有4/24(16.7%)跟有此特征,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在功能性滤过泡中26/45(57.8%)眼有巩膜瓣周围低反射区存在,而在非功能性滤过泡中只有5/24(20.8%)眼有巩膜瓣周围低反射区(P<0.005).在功能性滤过泡中12/45(26.7%)眼有巩膜瓣上高反射区存在,而在非功能性滤过泡中有14/24(58.3%)眼有巩膜瓣上高反射区(P<0.01).在功能性滤过泡中20/45(44.4%)眼巩膜瓣下滤过通道不见,而在非功能性滤过泡中有19/24(79.2%)眼巩膜瓣下滤过通道不见(P<0.01).另内口闭塞5眼全部出现在无功能滤过泡组(P<0.005).结论 SL-OCT通过非接触检查,可在术后各个阶段获得较高分辨率的滤过泡内部形态图像,为滤过泡功能的评估及形态分级提供参考,是一种有价值的滤过泡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裂隙灯适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术(SL-OCT),观察分析青光眼滤过手术后的结膜滤过泡,探讨其对滤过泡形态和功能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2例78眼青光眼患者滤过术后行SL-OCT检查,获取滤过泡内部结构图像,使用设备内置软件进行测量,根据所得图像对滤过泡进行分析。结果在功能性滤过泡组中35/45(77.8%)眼观察到滤泡壁肥厚伴或不伴结膜下微囊泡或腔隙存在,而在非功能性滤过泡组中只有4/24(16.7%)眼有此特征,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在功能性滤过泡中26/45(57.8%)眼有巩膜瓣周围低反射区存在,而在非功能性滤过泡中只有5/24(20.8%)眼有巩膜瓣周围低反射区(P<0.005)。在功能性滤过泡中12/45(26.7%)眼有巩膜瓣上高反射区存在,而在非功能性滤过泡中有14/24(58.3%)眼有巩膜瓣上高反射区(P<0.01)。在功能性滤过泡中20/45(44.4%)眼巩膜瓣下滤过通道不见,而在非功能性滤过泡中有19/24(79.2%)眼巩膜瓣下滤过通道不见(P<0.01)。另内口闭塞5眼全部出现在无功能滤过泡组(P<0.005)。结论SL-OCT通过非接触检查,可在术后各个阶段获得较高分辨率的滤过泡内部形态图像,为滤过泡功能的评估及形态分级提供参考,是一种有价值的滤过泡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眼球按摩与联合5-FU注射对早期滤过泡形态改善的意义。方法:对16例(32眼)双眼小梁切除术后患者一眼术后第三天开始按摩眼球。令患者眼球向上方注视,我们用一个手指通过下睑紧贴眶下缘压迫下部眼球相当于6点处,并轻轻向上推动眼球,压2秒停2秒再压迫,反复数次,见有效指征后即可停止(对照组)。另一眼除行上述眼球按摩方法外联合结膜下注射5-FU(治疗组),操作过程简述如下:行眼球按摩后见滤过泡呈弥散状,结膜囊表面麻醉,抽取5-FU注射液3mg/0.3ml,更换4号半针头,斜面向上于滤过泡对侧结膜下注射。随访1~6个月,现察滤过泡形态的改变。结果:治疗组16只眼术后眼压≥8mmHg,治疗后15只眼滤过泡为弥散苍白型,显效率93.7%,眼压≤12mmHg。对照组16只眼行眼球按摩前滤过泡均为扁平充血型,眼压≥18mmHg,按摩后4只眼滤过泡为弥散苍白型,显效率25%,眼压≤15mmHg。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眼球按摩联合5-FU注射是保持功能性滤过泡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