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位于重庆市北碚区,龙凤溪河南岸的毛背沱滑坡,体积约73.5×104 m3.目前滑坡体正处于蠕滑变形阶段,尚未形成连续滑动面.本文在深入分析滑坡体的地质特征、构造特征、变形特征的基础上,对滑坡的成因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采用传递系数法对滑坡体稳定性进行评价和预测.研究表明,滑坡稳定性计算结果与其变形现象是一致的,近年来在雨季变形不断加剧,在库水位涨落和暴雨的共同作用下,可能发生整体滑移.最后,根据滑坡的成因机制与影响因素,对滑坡的治理方案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针对湖北省三峡库区秭归县头道河Ⅱ号滑坡现状条件下的明显变形迹象,本文对该滑坡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和研究,详细介绍了该滑坡的地质背景及滑坡特征。采用剩余推理法,对滑坡体在各种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作了科学分析,并对滑坡体在三峡水库蓄水以后的稳定性作了合理评价。结果表明,滑坡体在目前状态下基本稳定,三峡水库蓄水以后,将对滑坡体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极有可能导致滑坡体失稳,据此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一些可行的防治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钦崇高速某顺层边坡滑坡治理工程中已查明的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滑动面、滑动带的位置,通过对现场工程地质条件的系统调查,分析评价了该滑坡体的成因及稳定性现状;根据钻孔资料提供的岩土体和滑面的参数,并结合参数的反算,得到了滑面的c、值,最后计算得到非正常工况下(暴雨)的滑坡稳定安全系数为0.91,说明当遇到长时间暴雨时,滑坡会进一步发展,需要及时治理。根据对该边坡的地质模型分析和对其进行的定量力学评价,提出了相应的治理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大型重点工程项目的日益增多,滑坡治理问题开始凸显,特别是滑坡治理工程也显得越来越重要。针对汶川地区大型滑坡体的特点,取龙门山系的一处大型滑坡为例,结合前期勘察的资料及工程地质条件,对该大型滑坡的成因机制和形成条件进行了分析,查明了滑坡的发育条件及其分布特征,同时对滑坡的破坏模式进行了分析,结合天然工况、暴雨工况和地震工况开展了滑坡稳定性系数和推力计算,对滑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滑坡总体稳定,局部有失稳的可能。在未来持续暴雨的作用下,可能出现局部变形加剧,稳定系数进一步降低,考虑到G213线对汶川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对其进行一定的工程治理措施是必要的,最后结合滑坡的特点为其治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火星滑坡研究对地球上高速远程滑坡形成机制具有借鉴意义,其中火星滑坡体体积的计算是调查难点之一。基于NASA火星侦查轨道器背景摄影技术,借助谷歌地球软件,对火星水手谷中的12处典型滑坡进行了识别与分析。运用Alfred S.McEwen公式和方格网两种方法,计算了火星滑坡体的体积V,得出火星水手谷中12处典型滑坡体的体积平均在1 500km3,最高可达5 452.4km3。采用数理统计理论,发现滑坡体体积V与堆积区域面积D满足V=103.046 D1.036,滑坡体高度H与滑移距离L之比(等效摩擦系数)与滑坡体体积V满足H/L=-0.029lgV+0.459的关系。分析滑坡体滑移距离L的影响因素,得出滑坡体滑移距离L与滑坡体体积V和滑坡体高度H基本呈正相关。将火星滑坡体体积计算结果与地球上217处滑坡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发现火星滑坡具有体积大、滑移距离远、低等效摩擦系数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滑坡是人类安全活动中常见的地质问题,而滑坡的防治也是灾害治理工程的热点问题。在滑坡治理工程初步设计阶段,选择最优治理方案显得尤为重要。将具有线性目标规划特点的多属性决策与滑坡治理方案优选相结合,充分考虑决策属性之间的权重关系,研究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并基于多属性决策基本理论建立了基于上升有序加权欧氏平均(AOWEA)算子的滑坡治理方案优选模型。通过系统地对决策问题进行求解,得出决策方案综合属性效用值,进而对某滑坡治理实例的4种治理方案进行优选,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以三峡库区黄土坡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研与监测,利用FLAC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了黄土坡滑坡在库水位与降雨联合作用下的渗流应力耦合数值分析模型,对不同工况下黄土坡滑坡的渗流应力耦合作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探讨黄土坡滑坡的复活机理。结果表明:滑坡体前缘300m内受库水位的影响较大,坡体内的渗流应力耦合作用明显,在工况一及工况二下,由于库水位的下降使滑坡体内的地下水位线下降,并且伴随着大暴雨,滑坡体内的孔隙水开始向长江排泄,滑坡体出现明显的变形;在工况三及工况四下,由于库水位的上升使滑坡体内的地下水位线上升,并且随着降雨量的减小,滑坡体内出现了反向的渗流作用,加强了滑坡体的稳定性,使滑坡重新回到了相对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滑坡的变形破坏机制是认清滑坡变形发展过程的基础,也是制定滑坡治理工程方案的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甘肃省迭部县黑多2#滑坡进行现场工程地质勘察,在对滑坡坡体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滑坡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了滑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并通过FLAC数值模拟验证了该滑坡的变形破坏机制。结果表明:黑多2#滑坡为一牵引式堆积体滑坡,滑坡的变形破坏模式为蠕滑-拉裂型,其变形破坏不仅受到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内在因素的控制影响,而且还受到地震、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外动力因素的诱发影响,因此认为该滑坡的治理思路必须是在控制堆积体变形的基础上做好坡体的排水工作。  相似文献   

9.
山体滑坡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滑坡发生前,在侧滑力的作用下,滑坡体出现蠕动变化,从而会导致坡体的斜率、水平位移、张力等诸多因素的变化,滑坡的综合监测对滑坡的诱发因素及坡体蠕动变化各物理量的监测,通过前置传感器、高精度数据采集仪监测预报管理软件等软硬件实现远程数据传输、远程系统管理。通过监测管理软件实现数据采集、实时监控、异常数据分析、异常事件报警、现场监控等,在同一滑坡体上采用多种观测手段形成点、线、面、体的立体监测网络,使其相互对比、补充,为滑坡灾害的正确分析、预测预报及工程治理等环节提供可靠的资料和科学依据。为运行单位及政府减灾决策随时随地掌握滑坡信息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滑坡是一种重要的地质灾害,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重大威胁。合理地治理滑坡是工程建设的关键,而合理的力学参数对滑坡治理起着重要的作用。用反分析方法对水井坪滑坡参数进行分析选择,并参照同类滑坡确定该滑坡的参数,为设计和施工单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地区崩塌与滑坡地质灾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内蒙古地区地质环境基础条件以及对全区地质灾害的调查的成果分析与研究,总结出我区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一些基本特征和发生规律。本文简要阐述了内蒙古地区崩塌与滑坡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危害及发展趋势与防治。  相似文献   

12.
从地质环境条件出发,对湖北省鹤峰县城区15处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其中滑坡13处,崩塌2处)的发育分布特征进行论述,总结了研究区地质灾害的孕灾规律;基于孕灾影响因子,依托信息量法对鹤峰县城区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分区,考虑滑坡规模大小超越概率、时间概率、空间概率,对研究区域分别进行了10 a、20 a、50 a和100 a...  相似文献   

13.
向喜琼 《地球与环境》2005,33(Z1):136-138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生存空间不断向山区扩展,使得近年滑坡等山地灾害的发生越来越频繁,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防范和减轻滑坡等地质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迫切需要寻求对滑坡地质灾害进行更为有效地控制和管理的现实途径。而区域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是滑坡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的基础,本文在这一领域做了有益的探讨,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14.
张健  孙巧银  卢全中  王勇 《地球与环境》2005,33(Z1):468-472
在介绍黄陵至延安高速公路k295+750~k296+050滑坡工程地质情况的基础上,对滑坡的成因和机制进行了分析,并且进行了稳定性计算与评价。最后结合工程实际特点提出了以路肩挡墙作为支挡工程,并辅以刷方减重和地表排水相结合的合理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15.
毛伟  如黑艳 《地球与环境》2011,39(3):399-404
在深入总结分析金坪子滑坡和利用GIS技术提取坡度等因子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从金坪子滑坡的表面形态、滑坡内部条件和诱发因素中选取11个指标作为评价金坪子滑坡危险度的评价因子,根据典型地质灾害危险度评价模型对金坪子滑坡进行危险性评价,最终得出金坪子滑坡的危险性系数为3.87,危险度为Ⅲ级,危险性较高;同时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将AHP法得到的权重进行因子赋值并叠加计算,最终得到金坪子滑坡危险性分区图,其结果与实际勘察情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果表明,运用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相结合进行金坪子滑坡危险性评价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四川德阳地区龙凤水库西岸滑坡的地质地貌条件及变形迹象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该滑坡的主要成因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工程防治方案。研究表明,疏松透水的土层、较强的降雨以及人类耕作活动是导致滑坡发生的主要因素。在天然状态下该滑坡稳定或基本稳定;在天然+地震状态下,该滑坡欠稳定或不稳定;在连续高强度降雨状态下,该滑坡不稳定。故采取截、排水及抗滑桩等工程措施是防治该滑坡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7.
四川盆地红层找水打井工程与防灾减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四川盆地红层区找水打井工程和地质灾害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红层区有利于崩塌滑坡发生的地形地貌、地质结构以及红层区斜坡变形破坏特征等方面阐述了红层区崩滑地质灾害发育特点,论述了地表渗水和地下水对红层斜坡变形破坏的影响、疏排水在红层区崩塌滑坡防治中的重要作用,论证了红层找水打井工程与崩塌滑坡防灾的联系,提出了纽层打井工程区的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8.
选取南京地区滑坡为研究对象。基于DEM及遥感影像数据,选取样本,提取滑坡影响因素,计算影响因素熵值。利用K折粒子群优化(K PSO)方法,在GIS环境下针对地质资料缺乏情况,生成一个可靠的南京地区滑坡敏感图。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SOM)法用作一个并行研究,结果作为K PSO法结果对比。结果表明,K PSO法聚类准确率为85%,自组织映射(S OM)法聚类结果准确率为80%,由此说明K PSO聚类法在地质资料不足前提下形成滑坡敏感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