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交试验法优选蒸苦杏仁炮制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倩  杨书斌  孙立立  戴衍朋 《中成药》2012,34(3):532-534
目的 优选蒸苦杏仁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 以灭酶程度和含苦杏仁苷量为评价指标,采用蒸汽流量、蒸制时间和厚度四因素、三水平k(34)正交试验法,优选苦杏仁的最佳蒸制工艺.结果 蒸苦杏仁最佳炮制工艺为杏仁厚度铺置3~5 cm,以大流量蒸汽蒸制30 min.结论 确定的苦杏仁蒸制工艺稳定可行,对于规范蒸杏仁的炮制工艺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焦中军  贾颖 《中医药学刊》2003,21(1):153-153
目的:明确苦杏仁须炮制后方可入药使用,方法:对生制法,炒制法,蒸制法,蒸霜法等几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生用苦杏仁不能有效地抑制杏仁酶的活性,故生用杏仁毒性很大;炒制杏仁的火候,时间对氢氰酶的含量影响颇大,苦杏仁蒸制后,氢氰酸的有效成分相对值保存较高,苦杏仁蒸霜法后对有效成分影响不大。苦杏仁炮制后最大程度上达到了保留苦杏仁甙的目的。结论:苦杏仁入药须炮制。  相似文献   

3.
孙建丽 《光明中医》2010,25(10):1919-1920
目的明确苦杏仁须经炮制后方可入药使用。方法对生制法、炒制法、蒸制法、蒸霜法等几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生用杏仁不能有效地抑制杏仁酶的活性,故生用杏仁毒性很大;炒制杏仁的火候、时间对氢氰酸的含量影响颇大;苦杏仁蒸制后,氢氰酸的有效成分相对值保存较高;苦杏仁蒸霜法后对有效成分影响不大;苦杏仁炮制后最大程度上达到了保留苦杏仁甙的目的。结论苦杏仁入药须炮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明确苦杏仁须经炮制后方可入药使用。方法 :对生制法、炒制法、蒸制法、蒸霜法等几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生用杏仁不能有效地抑制杏仁酶的活性 ,故生用杏仁毒性很大 ;炒制杏仁的火候、时间对氢氰酸的含量影响颇大 ;苦杏仁蒸制后 ,氢氰酸的有效成分相对值保存较高 ;苦杏仁蒸霜法后对有效成分影响不大 ;苦杏仁炮制后最大程度上达到了保留苦杏仁甙的目的。结论 :苦杏仁入药须炮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明确苦杏仁须经炮制后方可入药使用。方法 :对生制法、炒制法、蒸制法、蒸霜法等几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生用杏仁不能有效地抑制杏仁酶的活性 ,故生用杏仁毒性很大 ;炒制杏仁的火候、时间对氢氰酸的含量影响颇大 ;苦杏仁蒸制后 ,氢氰酸的有效成分相对值保存较高 ;苦杏仁蒸霜法后对有效成分影响不大 ;苦杏仁炮制后最大程度上达到了保留苦杏仁甙的目的。结论 :苦杏仁入药须炮制。  相似文献   

6.
苦杏仁的炮制方法及临床应用浅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中军  贾颖 《中医药学刊》2003,21(2):314-314
目的:明确苦杏仁须经炮制后方可入药使用。方法:对生制法、炒制法、蒸制法、蒸霜法等几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生用杏仁不能有效地抑制杏仁酶的活性,故生用杏仁毒性很大;炒制杏仁的火候、时间对氢氰酸的含量影响颇大;苦杏仁蒸制后,氢氰酸的有效成分相对值保存较高;苦杏仁蒸霜法后对有效成分影响不大;苦杏仁炮制后最大程度上达到了保留苦杏甙的目的。结论:苦杏仁入药须炮制。  相似文献   

7.
苦杏仁是临床上常用的止咳平喘药,选择何种炮制方法更为合理,笔者对氵单法、蒸法及冷水煮沸的苦杏仁分别进行了苦杏仁甙含量测定分析对比,介绍如下。苦杏仁不同炮制品苦杏仁甙含量见表1。表1苦杏仁炮制后苦杏仁甙含量比较炮制方法规格数量苦杏仁甙含量(%)苦杏仁甙损耗量(%)冷水  相似文献   

8.
中药苦杏仁多经炮制后入药,以提高止咳平喘的临床疗效。本文主要从炮制工艺和已知主要有效成分,苦杏仁甙含量的角度出发,并结合中医临床用药理论,对目前较为常用的(火单)法、炒法、(火单)炒法、蒸法、榨油制霜法等炮制方法的现代研究文献加以综述和探讨,试图为今后进一步开展苦杏仁炮制的实验研究,制订合理、统一的炮制工艺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不同炮制方法和条件对苦杏仁中苦杏仁甙的含量均有影响,对苦杏仁酶破坏的效果亦不一致。研究表明,将苦杏仁以流通蒸气蒸至上气再维持30分钟的方法炮制,可明显减少苦杏仁甙在炮制过程中的损失和使苦杏仁酶完全破坏。  相似文献   

10.
蒸黄精的不同炮制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优化2005年版《贵州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收载的蒸黄精炮制工艺,并与其他单蒸炮制法和多次蒸晒炮制法进行比较,为蒸黄精的质量控制提供工艺参数. 方法: 以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总多糖和总皂苷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析因试验优选2005年版《贵州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黄精的蒸制工艺参数,并与其他炮制方法进行对比研究.采用UV测定总多糖和总皂苷含量,检测波长分别为582,543 nm. 结果: 2005年版《贵州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蒸黄精的最佳炮制工艺为蒸制8 h,闷制12 h;按该工艺所制蒸黄精的综合评分高于单蒸6 h法和四蒸四制法,且具有极显著性意义;水溶性浸出物质量分数分别为70.21%,69.43%,74.42%,醇溶性浸出物70.09%,67.12%,73.37%,总多糖12.55%,11.37%,10.57%,总皂苷12.26%,9.73%,8.41%. 结论: 优选的2005年版《贵州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收载的蒸黄精炮制法优于单蒸6 h法和四蒸四制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酒蒸法炮制山萸肉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马钱苷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9(34),研究酒蒸法炮制山萸肉工艺中的三个关键因素(加酒量、蒸制时间、蒸制方法)对成品质量的影响。结果:三个因素中以蒸制时间起主导作用,其次为加酒量,炮制方法影响较小,最佳方案为A2B2C3。结论:酒蒸山萸肉的最佳炮制工艺为:每100 kg将山萸肉,加黄酒20 kg,蒸或炖6 h。  相似文献   

12.
实验证实,使用流通蒸气将苦杏仁蒸至上气再维持30分钟的方法炮制,能有效地稳定苦杏仁申苦杏仁甙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药材经过九蒸九晒法炮制后,药材的药性、药效、临床应用的变化,并为九蒸九晒药材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通过中医及西医的视角对九蒸九制药材的炮制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药物经过九蒸九晒后临床应用的改变,对现在九蒸九晒药物进行分析及思考。结果研究表明,中药经过九蒸九晒法炮制过后可以纠正生品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有效成分含量增多,较生品及普通炮制品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结论药材经过九蒸九晒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目前对于九蒸九晒中药材及其深加工产品的研发较少,缺乏中药材质控标准及其辅料的质控标准,这是下一阶段研究需要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何首乌传统炮制方法九蒸九晒过程中有关质量指标的变化。方法采用传统的黑豆共蒸法(隔水蒸)进行九蒸九晒法炮制,参照《中国药典》有关方法测定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简称二苯乙烯苷)、游离蒽醌、水份及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结果二苯乙烯苷含量从炮制前的3.56%下降至炮制后的1.42%,但多个炮制中间品的含量高于炮制前(最高达4.08%);游离蒽醌含量从炮制前的0.067%上升至炮制后的0.11%,但多个炮制中间品的含量低于炮制前(最低达0.036%);水份及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大致稳定在一定范围内。结论何首乌九蒸九晒过程中存在其他成分分别转化为二苯乙烯苷、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的情况,九蒸九晒最终使二苯乙烯苷含量显著下降、游离蒽醌含量显著上升;九蒸九晒对何首乌的水份及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苦杏仁及其炮制品中苦杏仁苷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测定生品苦杏仁及其3种炮制品中苦杏仁苷的含量。方法:采用甲醇超声提取苦杏仁苷,岛津LC-10A高效液相色谱仪,Sh im-pack VP-ODS 150mm×4.6mm;流动相:乙腈-水(17∶83);柱温:25℃;流速:1mL/m in;检测波长:263nm。结果:生品苦杏仁中苦杏仁苷的含量为(6.14±0.05)%,蒸品的苦杏仁中苦杏仁苷的含量为(6.11±0.07)%,品的苦杏仁中苦杏仁苷的含量为(5.77±0.07)%,炒的苦杏仁中苦杏仁苷的含量为(4.54±0.06)%。结论:蒸法炮制苦杏仁为苦杏仁的最佳炮制工艺,其苦杏仁苷的含量与生品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优选木瓜润法和蒸法软化的炮制工艺.方法 以有机酸、总黄酮、齐墩果酸和水溶性浸出物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木瓜润和蒸法软化的炮制工艺参数.结果 润法软化的炮制工艺参数为浸泡1 h,润2 d,切极薄片,80℃烘干;蒸法软化的炮制工艺参数为浸泡1 h,蒸60 min,切极薄片,80℃烘干.结论 所得炮制工艺是比较合理、稳定的,也为木瓜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数据.  相似文献   

17.
蒸法是一种传统中药炮制方法。笔者以《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古代)一书为线索,并核查本草原著,从蒸制方法、蒸制品种、蒸制工艺质量控制方法、蒸制目的4个方面对蒸法的历史沿革进行了整理与分析。梳理后发现蒸法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清蒸法,到后来增加各种辅料蒸法等共56种蒸制方法。蒸制品种宋代记载最多,达104种,宋代新增品种也最多,有90种;南方各省市炮制规范中记载的蒸制品种较多,其中广东省有43种。蒸制工艺质量控制方法唐代有蒸软、蒸熟、蒸极黑、蒸干、蒸制时间、蒸制次数;宋代增加蒸至气香味甘、蒸烂;明代增加毒性药物蒸至不麻舌无毒,到清代增加蒸润等。蒸制目的历代主要记载有增强补益作用、缓和药性、减少副作用、降低毒性、除去非药用部位、便于切制等,现代增加了保存药效、利于贮存等目的。从蒸制发展历史过程来看,春秋战国到汉代是蒸制发展的萌芽期,南北朝、唐、宋是蒸制发展的快速期,明、清是蒸制发展的繁荣期。通过对蒸制历史沿革的整理和总结可为蒸制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考察醋蒸法对南五味子化学成分,油水分配系数的影响.方法 以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酯甲为评价指标,采用HPLC法测定醋蒸南五味子前后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酯甲含量变化;分析醋蒸南五味子前后药材样本中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酯甲含量差异,计算油水分配系数,分析醋蒸南五味子前后药材样本油水分配系数差异.结果 醋蒸后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酯甲含量及油水分配系数均高于炮制前.结论 醋蒸炮制法提高南五味子主要化学成分溶出率及其油水分配系数为阐明醋蒸南五味子“醋制入肝”炮制原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熟地传统炮制方法中有“九蒸九晒”之说,作者就此对历代熟地的蒸制概况作了一个初探。认为熟地炮制方法中的蒸法是达到转苦为甘,改变其寒性的目的;晒法则是为了干燥保存,以防发霉变质。而“九蒸九晒”疑为“反复”也,非真为九次。  相似文献   

20.
张守平  辛宁  周改莲 《中药材》2007,30(7):775-778
目的:为研究蒸法对中药材各成分的影响。方法:应用高效液相法对药材所含成分分离和检测,对比生晒品和蒸晒品中所含相同成分的峰面积。结果:表明蒸法在保留大多但不是所有成分上有优点。结论:蒸法可作为一种优良的炮制方法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