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关节炎 (RA)是一种以滑膜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从细胞因子、Th1/Th2细胞平衡、细胞凋亡、性激素和原癌基因与RA之间的关系阐述RA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滑膜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从细胞因子、Th1/Th2细胞平衡、细胞凋亡、性激素和原癌基因与RA之间的关系阐述RA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3.
在发现了GADD45β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病灶局部组织细胞中、CD4+T细胞表达增高并参与介导IFN-γ产生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GADD45β参与RA的其他机制。用siRNA干扰人PBMC中GADD45β基因表达。Real-time PCR检测GADD45β和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格局。用RA患者滑膜液(RA synovial fluid,RA SF)刺激GADD45β基因敲除的健康人PBMC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RA患者的SFMC中T细胞凋亡减少。用SF刺激正常人PBMC时细胞凋亡减少。经siRNA干扰后PBMC中GADD45β的表达明显降低,同时细胞凋亡增加。同时检测与凋亡相关基因发现SF刺激后Bcl-2分子在凋亡的细胞中表达明显降低,而Fas-FasL、Bcl-2家族其他分子如Bcl-xl、Bax、Bim等变化不明显。GADD45β参与介导RA的炎症性T细胞凋亡,而Bcl-2分子参与了由GADD45β介导抗凋亡作用,而这一作用与RA患者滑膜液中炎症细胞能够长期存活并介导炎症可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滑膜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从细胞因子、Th1/Th2细胞平衡、细胞凋亡、性激素和原癌基因与RA之间的关系阐述RA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5.
PI3K-AKT信号通路是重要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该信号通路的活化状态受到严密调控:包括负调控因子PTEN、SHIP和正调控因子TNF-α、TGF-β、TRAIL等。RA患者滑膜细胞中此信号通路处于异常激活状态,导致下游抗凋亡基因高表达并且影响下游多种效应分子,在RA患者关节滑膜细胞增殖和凋亡失衡中发挥关键作用。过度增生的滑膜细胞向关节软骨和骨组织浸润生长,导致患者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因此,使用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或上调该信号通路中的内源性负性调节蛋白的表达可逆转RA滑膜细胞的过度增殖,为治疗此疾病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对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信号通路及滑膜细胞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建立RA模型(RA组),建立RA模型后灌胃塞来昔布(实验组),RA组及实验组大鼠建立RA大鼠模型,检测大鼠关节炎症指数后,通过多种方法检测病理、滑膜细胞凋亡、TNF-α蛋白水平及阳性表达.结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瓜氨酸化蛋白的抗体被认为是诱发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元凶,本研究旨在探讨瓜氨酸化纤维连接蛋白(citrullinated fibronectin,cFn)在RA中的致病机理。通过免疫组化和双重免疫荧光技术分析cFn在RA患者的滑膜组织中的分布情况。用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以及cFn处理从RA患者的滑膜组织中分离得到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后,再通过流式技术和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urvivin,Caspase 3,cyclin-B1的mRNA表达情况。用ELISA法测定细胞因子的分泌。在RA患者的滑膜组织中Fn形成胞外瓜氨酸化聚合物。Fn诱导了RA-FLS的凋亡,cFn抑制了RA-FLS的凋亡。在RA患者的FLS中,Fn显着增加了caspase-3的表达,抑制了survivin和cyclin-B1的表达;cFn显著增加了survivin的表达,促进了TNF-α和IL-1的分泌。在RA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cFn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并且增加炎症因子的分泌来发挥其致病性。  相似文献   

8.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免疫细胞、滑膜细胞和破骨细胞均参与其发生、发展。Notch信号通路是一条存在于所有多细胞生物中高度保守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在RA患者细胞中存在异常激活,与RA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该文主要分析Notch信号通路在免疫细胞、滑膜细胞及破骨细胞增殖、分化、生存及效应过程中的作用,介绍Notch信号通路介导RA的可能途径,有利于从Notch信号通路角度认识RA的发病机制,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诱骗受体DcR3 对佐剂型关节炎(AA)大鼠模型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注射弗式完全佐剂建立大鼠佐剂型关节炎(AA)模型,尾静脉注射DcR3蛋白,观察大鼠关节肿胀度、间接 ELISA 检测血清和滑膜液中细胞因子IL-1 β、TNF-α、IFN-γ的变化.RT-PCR检测滑膜和淋巴细胞中DcR3、Fas、FasL mRNA的表达以及脾脏中TGF-β、IFN-γ、TNF-α、IL-4、IL-10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分析滑膜细胞中Caspase-8、Caspase-3、Caspase-9、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DcR3 治疗AA大鼠后,足肿胀度降低;血液和滑膜液的IL-1β、TNF-α、IFN-γ水平下降;脾脏中TGF-β、IFN-γ、TNF-α mRNA 表达下调,IL-4、IL-10 mRNA表达上调;滑膜细胞中Caspase-8、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 结论 DcR3 可以用于实验性大鼠AA的治疗,其治疗机制与调节滑膜细胞FasL、Fas mRNA的表达和血液淋巴细胞中 Fas mRNA的表达,促进滑膜细胞和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的凋亡;调节脾脏细胞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相关.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RA的发病机理奠定了重要基础,为有效治疗RA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滑膜液及外周血中Th1/Th2型细胞因子网络的偏移及其在疾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斑点法 (enzymelinkedimmunospotassay ,ELISPOT) ,检测RA患者滑膜液单个核细胞 (SFMC)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的Th1和Th2细胞 ,并分析Th1/Th2细胞的比值与血沉 (ESR)和C 反应蛋白 (CRP)的相关性。结果 与PBMC相比较 ,RA患者SFMC中CD3 T细胞的百分率 ,Th1细胞及Th1/Th2细胞的比值显著升高P <0 0 1) ,且此比值与患者的ESR和CRP均呈正相关(分别为r =0 84,P <0 0 1和r =0 74,P <0 0 2 )。结论 在RA患者关节中Th1细胞明显增多并占优势 ,Th1/Th2细胞的比值与疾病的活动程度明显相关 ,Th1/Th2细胞的平衡在RA的发病机制及疾病进展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滑膜被覆细胞及滑膜下组织中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ituitary tumor transforming gene 1,PTTG1)及MMP-2的表达及分布状况,探讨其在R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RA患者,14例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滑膜被覆细胞及滑膜下组织中PTTG1及MMP-2的表达状况.结果 PTTG1在RA组、OA组阳性率分别为64.7%和21.4%;MMP-2在RA组、OA组阳性率分别为73.5%和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TTG1和MMP-2之间表达具有相关性(rs=0.776,P<0.05).结论 PTTG1和MMP-2在RA组滑膜组织的表达均明显升高,且二者之间的表达具有相关性,从而证实其在RA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视黄酸(RA)及其诱导的外源性α-干扰素(IFNα)抗肿瘤作用与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的关系。方法含视黄酸反应元件(RARE)的IFNα表达载体(pRARE4-IFNα),转染肿瘤细胞并证实外源性IFNα基因的表达受RA的诱导后,分析了细胞增殖功能、细胞DNA梯形带,caspase-1、3基因表达,caspase-3活性以及caspase-3特异性抑制剂(DEVD-CHO)对RA和/或IFNα诱导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结果对RA敏感的HL60细胞和caspase-3基因缺失的MCF-7细胞经RA处理后,增殖能力减弱,出现明显的DNA梯形带,caspase-1基因表达上调节,HL-60细胞caspase-3基因表达上调节,活性升高,DEVDCHO可拮抗RA引起的HL-60细胞caspase-3活性升高,并部分削弱RA引起的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结论Caspase-3在RA诱导的细胞凋亡中有重要作用,同时,RA可能通过其它途径诱导caspase-3基因缺失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滑膜细胞的体外培养,研究基质蛋白Cyr61在RA滑膜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RA病人的滑膜组织和细胞中Cyr61的表达情况;用3H-TdR掺入法检测滑膜液(SF)对滑膜细胞增殖的影响;用ELISA方法检测RA患者滑膜液中Cyr61蛋白的水平。结果:RA病人的滑膜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Cyr61;SF能刺激滑膜细胞发生明显增殖;且RA患者滑膜液中含高浓度的Cyr61蛋白。用SiRNA干扰技术抑制滑膜细胞中Cyr61基因表达,再加入滑膜液后,则滑膜细胞增殖明显降低。同时,将SF与anti-Cyr61抗体共同孵育后再刺激滑膜细胞,FLS也不再发生明显增殖。进一步研究滑膜液中与上调Cyr61表达有关的炎症细胞因子,发现SF中IFNγ-和TNFα-具有上调Cyr61蛋白表达的作用。结论:Cyr61蛋白是促进滑膜细胞增殖的重要调控基因;RA患者滑膜液中含有高浓度的炎症因子IFNγ-和TNFα-,通过上调Cyr61蛋白表达而促进滑膜细胞增殖,可能是促进RA病理性滑膜增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雄性Wistar大鼠建立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动态观察CIA大鼠关节炎活动指标,并于造模第21、28、35 d取膝关节滑膜分别行HE染色及HIF-1α免疫组化染色,分析HIF-1α蛋白表达与CIA大鼠关节炎活动指标、滑膜病理学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CIA大鼠膝关节滑膜衬里层和衬里下层细胞胞浆和胞核均表达HIF-1α,且其表达随发病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滑膜表达HIF-1α与CIA大鼠关节炎活动指标、滑膜病理学总评分、滑膜增生评分及血管生成评分呈显著正相关,与炎症浸润评分无明显相关。结论: HIF-1α可能通过促进滑膜增生及血管生成而参与RA发病。  相似文献   

15.
向蕾  童允洁  田小龙  方容  王峰 《现代免疫学》2020,40(5):360-365,423
为探讨淫羊藿苷(icariin,ICA)对RA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凋亡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体外分离及培养人RA FLS,用MTT和克隆细胞形成试验分别检测ICA对RA FLS增殖活性及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ELISA检测FLS分泌炎性因子TNF-α、IL-6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FLS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ICA对RA FLS中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裂解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 2,Bcl-2)、Bcl-2相关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及磷脂酰肌醇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LPS诱导FLS后,ICA对RA FLS的增殖率及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均呈浓度依赖性抑制效应(P0.05);ICA不同剂量组与LPS组相比,TNF-α、IL-6分泌水平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Cyclin D1、Bcl-2、磷酸化PI3K(phospho-PI3K, p-PI3K)、磷酸化AKT(phospho-AKT, p-AKT)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Cleaved Caspase-3、Bax表达明显升高(P0.05)。提示ICA可降低人RA FLS的增殖能力,诱导其凋亡,并可降低其炎性因子的表达,这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伴有多个关节肿、痛、畸形的免疫性疾病, 严重情况下会引起关节功能的严重障碍, 现已证实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 FLS)与RA有极强的关联性, RA-FLS在RA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RA-FLS可自行产生多种炎性细胞因子, 也可被某些细胞因子或物质刺激而产生多种炎性细胞因子, 这些炎性细胞因子可增加RA-FLS的侵袭性和增殖能力, 并减少RA-FLS的凋亡, 从而进一步加重关节炎。文章重点探讨了几种可对RA-FLS产生影响的细胞因子, 以期为治疗RA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滑膜液中IL-10、IL-12和sFasL含量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细胞因子和凋亡分子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发病中的作用,用ELISA法分析了26例RA患者滑膜液和血清中IL-12、IL-10和可溶性FasL(sFasL)的含量。结果表明RA患者滑膜液中IL-12、IL-10含量分别为(419.9±89.2)pg/ml和(187.7±34.5)pg/ml,外周血中这两种细胞因子的含量均较低,分别为(65.3±34.2)pg/ml(IL-12)和(85.0±12.7)pg/ml(IL-10)。滑膜液中sFasL的含量为266pg/ml,明显高于血清含量(36pg/ml)。这一结果提示,RA患者滑膜液中IL-12含量和sFasL增高,这些炎性细胞因子增高可能参与了关节滑膜中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活化,继而造成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18.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全身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非常复杂,遗传、环境和免疫因素可能共同发挥作用。免疫功能失衡尤其是CD4+T细胞中的辅助T细胞亚群Th1、Th2、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免疫功能失衡被认为是诱导RA发病的中心环节,进而导致关节滑膜细胞增生、血管翳的形成、炎性细胞浸润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软骨及骨质的侵蚀。因此,及时矫正Th1/Th2、Th17/Treg比例、功能及相关因子网络的免疫紊乱,可能是RA治疗新的有效靶点。虽然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Treg、Th1、Th2、Th17细胞参与RA各个发展进程,但报道的结果却不尽相同,现就目前发现的与RA相关的CD4+T细胞亚群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及系统性血管炎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功能障碍性疾病.由于T淋巴细胞尤其是CD4(TH)细胞是滑膜浸润细胞中的主要细胞亚群,因此一直被认为与RA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认为TH1及其细胞因子在RA的发病过程中占优势,TH1可诱发或加重疾病,而TH2可阻止或缓解病情.  相似文献   

20.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以侵犯关节滑膜、软骨及骨骼肌肉等组织,并以关节疼痛、肿胀和畸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难治性自身免疫病。其发病率在不同性别、年龄、地区及种族之间有差别。RA的发病原因与机制至今仍不清楚,现多认为可能与感染、遗传及内分泌等因素有关,并可最后归结为个体免疫功能的异常。大量研究证实,自身反应性T细胞在RA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根据T细胞抗原受体(Tcellreceptor,TCR)双肽链的不同构成,可以将T细胞分为TCRαβT细胞和TCRγδT细胞。TCRαβT细胞在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已有较深入的研究,然而对于TCRγδT细胞的研究只有十多年的历史。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认为γδT细胞是一种自身反应性细胞,在RA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有持异议者。本文就γδT细胞在RA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