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检测脑瘤与脊髓肿瘤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唾液酸的含量,比较两者对脑瘤与脊髓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SA快速比色测定盒对113例脑肿瘤和24例脊髓肿瘤患者血清及CSF唾认酸含量进行测定,分别进行组间比较。结论血清和CSF中SA含量可和为脑瘤与脊髓瘤的诊断指标之一,而CSF中SA含量的测定对脑瘤与脊髓瘤的诊断更具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吐温80及温热对荷瘤鼠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虎川  朴文姬 《癌症》1996,15(3):175-177
BALB/C小鼠经腹接种B16黑色素瘤细胞建立荷瘤鼠模型,经静脉注射吐温80及腹部41℃温热,于处理后1周和2周测定肿瘤坏死因子(SerumTumorNeerosisFaetor,STNF)活性及血清唾液酸含量,并观察作用后荷瘤鼠死亡率,结果显示,荷瘤鼠STNF活性及唾液酸含量持续保持相对高水平(正常BALB/C鼠STNF活性检测不出;唾液酸含量〈50mg/ml)。单独以吐温80处理和吐温80合并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铁蛋白(Fer),β2-微球蛋白(β2-m),对600例40~70岁人群进行了肿瘤健康普查。结果发现用RIA法联合测定AFP、CEA、β2-m、Fer进行肿瘤普查有其局限性,但结合化学比色法同测定唾液酸(SA)可弥补其不足,与临床诊断有着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胃癌患者血清G—CSF和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垦  汤斌 《实用癌症杂志》2000,15(5):516-517,520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47例胃癌患者血清G-CSF和CRP水平,并与胃良性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胃癌患者血清G-CSF和CRP水平明显增高(P〈0.01),并与疾病的临床分期和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病灶切除后血清G-CSF和CRP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清G  相似文献   

5.
TM4SF的生物学功能及肿瘤转移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Transmembrane4Superfamily(TM4SF)属于细胞膜糖蛋白的特殊家族,其结构特征是其成员具有4个高度保守的穿膜结构区。TM4SF参与细胞增生的调节,最近研究表明,TM4SF对肿瘤的转移也具有调节作用,TM4SF可与螯合素粘膜受体结合成复合体并可调节整合系的粘附功能,与转移抑制有关的TM4SF成员主要有KAI1/CD82,MRP-1/CD9和ME491/CD63。  相似文献   

6.
对178例原发性肺癌患者血清唾液酸(SA)含量、铜/锌(Cu/Zn)比值进行了测定分析,并与8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表明:原发性肺癌患者血清SA含量(122.20±36.30)、Cu/Zn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单项检测:两项指标对肺癌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76.4%和61.2%,特异性为97.5%和76.3%;联合检测:以两项之一阳性为诊断依据时,特异性可达98.7%。表明SA和Cu/Zn比值联合检测较单项检测对肺癌的诊断更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血清唾液酸SSEA1 抗原水平与卵巢癌的关系,采用单抗FH6 检测卵巢癌患者血清中的唾液酸SSEA1 抗原水平。50%(25/50) 患者的抗原水平增高,富糖原型癌患者的阳性率最高。唾液酸SSEA1 抗原水平与临床病程、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监控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多项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唾液酸(SA)、α-L-岩藻糖苷酸(AFU)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各项标志物在肝病患者中对HPC的诊断价值及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对226例肝病患者血清中各项标志物的水平进行检测并对阳性率进行计算。结果:各种标志物诊断PHC的敏感性为AFU(93.2%)〉TGF-β1(80.0%)〉AFP(72.9%)〉SA(67.8%),特异性为SA(94.6%)〉AFP(83.8%)〉TGF-β1(82.0%)〉AFU(79.0%),联合4项检测可将阳性率提高到96.6%。结论: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PHC尤其是AFP阴性PHC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做为肿瘤检测标本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8例肺癌患者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作为标本,同时送检这些患者的胸水及血清标本,检测CA19-9,NSE,CEA,SCC四项肿瘤标志物的含量。以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为对照,发现BALF中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且敏感性最高。BALF是肺癌早...  相似文献   

10.
肿瘤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TNF-α含量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兰  陈新民  高福兴  靳彩宁  许建明 《癌症》1997,16(4):67-269
目的:观察肿瘤患者体内TNF-α的变化。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对40例健康对照者,30例非肿瘤患者及28例肿瘤患者(其中6例肿瘤术后复查)进行了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TNF-α含量测定。结果:对照组血清及PBMC培养上清中TNF-α含量甚低,疾病时血清及PBMC培养上清中TNF-α含量大幅度上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正常对照组中,PBMC增殖倍数与上清液中TNF-α含量间呈显著正相关(r=0.46,P<0.01),但肿瘤及非肿瘤组中PBMC增殖倍数与上清液中TNF-α含量间不存在相关关系。6例实体瘤患者术后一月血清及PBMC培养上清中TNF-α含量均较术前明显下降(0.01<P<0.05)。结论:在各类疾病中,以肿瘤患者血清及PBMC培养上清中TNF-α含量最高,且随肿瘤的切除及疾病恢复,体内TNF-α呈逐渐下降趋势。因此TNF-α活性测定对肿瘤患者病情变化及预后状况的判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全甲洋参胶囊(QJYS)对环磷酰胺(CP)引起的荷瘤小鼠骨髓嗜多工细胞微核形成(MNF)和对CP抑瘤作用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方法 以荷瘤(S180)小鼠为动物模型,分别观察单纯给予不同剂量的QJYS,单纯给予CP,同时给予QJYS和CP对小鼠肿瘤生长和骨髓嗜多工细胞MNF的影响,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单纯给予QJYS各剂量组小鼠肿瘤平均重量及NMF均略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  相似文献   

12.
脑星形细胞肿瘤端粒酶活性与S期细胞比例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脑星形细胞肿瘤中端粒酶活性与S期细胞比例的相关性,探讨恶性肿瘤细胞周期变化对端粒酶活性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方案(TRAP)-染法检测了32例脑星形细胞肿瘤标本的端粒酶活性,并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了它们的S期细胞比例(SPF)。结果:在星形细胞和恶性星形细胞瘤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与SPF无明显相关性;多形性脑质母细胞瘤端粒酶阳性标本的SPF值明显高于阴性标本,经统计学分析得出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细胞周期中端粒酶活性的改变可能受多种生物因素的调控,其中恶性肿瘤本身的增殖特性可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肿瘤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TNF—α含量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于兰  陈新民 《癌症》1997,16(4):267-269
目的:观察肿瘤患者体内TNF-α的变化。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对40例健康对照者,30例非肿瘤患者及28例肿瘤患者(其中6例肿瘤术后复查)进行了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TNF-α含量测定。结果:对照组曲血清及PBMC培养上清中TNF-α含量甚低,疾病时血清及PBMC培养上清中TNF-α含量大幅度上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正常对照组中,PBMC增殖倍数与上清液中T  相似文献   

14.
小细胞肺癌患者骨髓细胞DNA含量与临床关系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建伟  周振英 《癌症》1994,13(4):352-353
小细胞肺癌患者骨髓细胞DNA含量与临床关系的初步观察陆建伟,周振英,宋依霖吴罕莉,唐桂棣,郑秀立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南京210009)本文报道1989年12月至1991年7月用流式细胞仪(FlowCytometry,FCM)检测25例小细胞肺癌(S...  相似文献   

15.
我们对34例急性白血病(AL)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和82例AL不合并CNS-1患者患者了脑脊液(CSF)中β2-微球蛋白(β2-MG)、铁蛋白(Ft)和癌胚抗原(CEA)含量测定(CEA)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合并CNS-L患者CSF中的各单项标记物平均含量均高于不合并CNS-L患者。用阶梯分割线法分析β2-MG+CEA或≥β2-MG+Ft联合应用的结果表明双标记物联合测定的诊断特异  相似文献   

16.
对31例血清中甲胎蛋白(AFP)阳性原发性肝细胞癌(HCC)、33例AFP阴性HCC、35例肝硬和58例健康献血员血清唾液酸(SA)、岩藻糖(Fuc)及五种急性期蛋白(APP)同时进行测定,结果发现AFP阴性肝癌患者血清SA、Fuc、α1-AG、HP及α1-AT均显著高于对照且,其中Fuc、α-AT和HP还高于AFP阳性癌组。因此,可将上述五项指标视为AFP阴性肝癌的血清标志物,作为肝癌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86例乳腺癌的FCM分析:发现二倍体肿瘤24例,异倍体62例。前者SPF16.8±10.3%,后者SPF22.2±9.8%(P<0.05)。其中进行ER检查的64例中发现:ER阳性组异倍体占66%,ER阴性组异倍体占92.9%(P<0.05);前者SPF18.1±9.1%,后者SPF26.0±13.0%(P<0.05)。CEA阳性与否与异倍体检出率、SPF及ER阳性率无明显关系。月经状态、腋淋巴结转移与FCM检测结果无关系。因此作者认为FCM分析可了解肿瘤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并可成为新的、独立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bFGF能刺激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与肿瘤的生长有密切的关系,其在血或局部组织中的含量对的诊断及治疗监测有意义。方法 用(NH3)SO4沉淀、CM-SephadexC-50离子交换层析、肝素_Sepharose亲和层析方法分离提纯出BFGF,用HUVC和成纤维细胞测定了活性,并进行了PAGE和SDS-PAGE分析,结果 产物PI〉8.9,分子量为16400,ED50为83pg/ml,  相似文献   

19.
叶再元  张勤 《浙江肿瘤》1995,1(2):79-80
本文测定52例直肠癌患者血清唾液酸(SSA)和41例癌胚抗原(CEA)值、阳性率分别为80.8%和48.8%,SSA阳性率明显高于CEA并提示SSA与CEA的水平对直肠癌的分期、预后及转移、复发均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对肺癌患者血清脂结合唾液酸的动态检测结果发现,肺癌患者经化疗或放疗后血清LSA含量下降,在临床缓解期保持在低水平。当LSA再次升高时,预示肿瘤复发或转移。化疗或放疗前检测血清LSA可作为诊断、鉴别诊断和分期的指标,而治疗开始后的LSA动态检测对判断疗效、监测肿瘤的复发或转移很有价值。急性炎症是造成良性疾病组假阳性的主要原因,炎症控制后检测LSA可明显降低假阳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