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21世纪到来之际,中国照相界于1999年10月~11月间,在上海和杭州两地举办了两次规模较大,显示国际照相最新技术和最新产品的照相器材博览会.在参加展览会期间,笔者与国内外有关照相机、照相感光材料、冲扩设备和照相附件的生产厂家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了解了国际照相行业的现状和照相新产品的发展动向,特别是数码照相和数码冲扩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彩色紫外荧光照相方法提取红色客体上遗留的同色指纹,而用常规普通照相、紫外照相、红外照相等方法很难获得好的效果。这里主要讨论了彩色紫外荧光照相无损提取潜血指纹,及在刑事检验照相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一川 《影像视觉》2001,(1):58-59
最近几年,传统照相已完全适应了数码照相的发展.例如,世界照相市场的规模将从1998年的883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1090亿美元.1998年,全世界数码相机销售570万台,到2002年预计可达到1890万台,这包括开拓了新成像领域的玩具型数码相机.1999年美国的数码相机的销售额第一次超过了日本,其中包括波拉公司40余万台向玩具店供应的低像素数码相机.  相似文献   

4.
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中国照相市场和世界照相市场一样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银盐照相为主的中国照相市场迅速向传统照相和数码照相并存的市场转化。这种照相市场结构的重大转变始于1998年,是照相市场新时代的开始[1]。 众所周知,国际性的影像博览会是世界照相市场的晴雨表。2000年4月底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照相机械影像和技术博览会”(China P&E)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国际影像技术博览会。该博览会有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220多家著名照相器材生产厂家、经销商和相关企业参加。在展览会上,各厂家展示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数码成像技术、产品,传统照相器材和冲扩设备的最新动向,反映了中国照相市场的现状的发展趋势。 1数码成像新产品层出不穷 在展览会上,许多国际著名照相器材公司和IT业公司纷纷亮相,把数码成像产品的宣传活动推向高潮。日本富士公司向业界全面展示了该公司的新技术和最新的数码成像产品,隆重推出了采用富士超级CCD技术的S1 PRO专业数码相机,解像力为432万像素的FinePix 4700变焦数码相机和FinePix 1400民用数码相机。另外,富士公司还展出了世界首创激光曝光的Frontier 350/370数码激光打印设备。该机器突破了传统的冲扩技术,使丰富的图像信息与数码的像素自动控制相结合,能够获得高画面质量的彩色照片[2]。  相似文献   

5.
对红外照相的理论和实践、红外线辐射、红外感光材料、红外照相技术、红外成像技术及若干领域内的应用作了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6.
通过比较普通彩色胶卷与普通电子照相机 CCD及 CMOS的结构及其成像效率 ,分析了卤化银照相和数码照相的进展及其前景。预测彩色胶卷的成像效率有可能提高若干倍 ,它取决于入射光子的吸收效率以及吸收光子后转换成卤化银颗粒潜影中心的效率的提高;预测彩色胶卷在影像质量和成本方面相对于数码相机的优势将继续保持 ,因为 CCD的成像率由入射光子的吸收效率和光子被吸收后转换成光电子的效率决定 ,这两种效率都已经非常高 ,几乎没有改进的余地 ,而 CMOS则可以使数码照相机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信息论观点出发,将彩色照相材料作为一个客观景物信息的传输通道,其单个空间可分辨面积构成一个独立信道,照相材料是大量独立信道并联组成的扩展信道,并提出了使用复层Shannon熵计算彩色照相材料独立信道容量的方法。作者在PDS显微光密度计——电子计算机系统上发展了全套测试计算程序,并完成了中国1821型彩色红外航空负片的信道容量测试。  相似文献   

8.
照相明胶     
<正> 在由大不列颠皇家照相协会举办的第五次有关明胶的专题讨论会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题目为《没有明胶就没法干》,这篇引人注目的文章着重强调了在照相过程中,这种材料所起的重要作用.几乎是无意中被引进照相技术的这种明胶迄今为止具有无可比拟的性能.尽管作过多种尝试企图用合成材料来取代它,但它仍是卤化银感光晶粒的优良粘合剂.  相似文献   

9.
<正> 照相感光阿业对明胶的要求已不完全满足于是否是合格优质的照相胶,而是要求与正在使用的照相胶是否具有完全一致或相同的照相性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简化或省去调整乳剂配方所耗费人力、物料和时间的繁杂工作。但要判断明胶的照相性能取得批与批之间的重复一致性,迄今仍然只能通过照相乳剂试验来确定。本文作者认为,决定明胶照相性能的因素应是明胶中所含微量杂质和组分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用合理的乳剂配方和正确的判定方法进行测试和判断是一种好方法,但应该不是唯一和永远不可被取代的方法。本文作者设想,明胶的照相性能应是明胶抑制性和增感性的某种平衡的体现,故通过混浊度  相似文献   

10.
照相明胶     
Poura.  J 《明胶科学与技术》1992,12(4):175-185
<正> 在由大不列颠皇家照相协会举办的第五次有关明胶的专题讨论会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题目为《没有明胶就没法干》,这篇引人注目的文章着重强调了在照相过程中,这种材料所起的重要作用.几乎是无意中被引进照相技术的这种明胶迄今为止具有无可比拟的性能。尽管作过多种尝试企图用合成材料来取代它,但它仍是卤化银感光晶粒的优良粘合剂.为了保持它的优越性,明胶必须跟上  相似文献   

11.
齐驹 《感光材料》1998,(4):40-43
彩色照相的实现,是模拟人眼对彩色的视觉反映过程,即彩色照相系统具有类似视觉色感的辩色能力和反应。运用现代色度学的观念,将彩色摹演过程做了数学分析,并建立了数学模型,用于模拟彩色摹演过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数字摄影的形成和发展,简要介绍了数字照相产品在美国和中国的发展情况,指出1998年底和1999年初是世界照相市场数字时代的开始.随着数字照相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数字成像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加,数字照相将与传统照相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预计在21世纪,数字照相将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照相娱乐方式.  相似文献   

13.
在刚刚过去的2000年,传统银盐照相产品和数字成像产品在世界照相市场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银盐成像技术和数字成像技术的快速结合,图像信息数字化的发展趋势使银盐照相产品在信息存储、档案管理、新闻广告、印刷出版、电子数据、摄影艺术、网络影像和休闲娱乐等领域扩大了实际应用范围,从而大大地巩固了银盐照相产品的市场地位.各国业余摄影爱好者拍摄、获取、处理、传送、应用、共享和储存图片的途径和解决方案越来越多.人们一直担忧的传统银盐照相产品的市场销售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在逐年增加.据报道,2000年全世界售出的传统照相机接近700万台,胶卷的消费量也已经超过30亿卷.在美国照相市场上,传统银盐照相产品销售量增长的现象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照相化学品     
本文综述感光材料用照相化学品的现状和进展。所提及的照相化学品包括硝酸银和卤化物,增感剂,成色剂,显影剂以及其它助剂等。本文还叙述照相化学品的结构特征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前市售的具有照相功能的手机一般不超过34万像素,成像质量较差,尚不能满足人们作为观赏照片所需的清晰度.2004年3月初,索尼爱立信(Sony Ericsson)推出了国内第一款具有130万像素的照相手机S700型.  相似文献   

16.
利用CS型分色片作紫外照相中的感光材料,较好地改善了弱反差痕迹的 紫外照相效果,为检验鉴定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7.
<正> 我国照相明胶建国以来发展迅速,60~70年代以来,明胶界立足国内资源,共同攻关,探索微量杂质的关系,使照相明胶质量得到提高,结束了当时完全依赖进口照相胶生产黑白胶片的局面,改革开放以来,各照相胶厂部分或全部引进了浓  相似文献   

18.
照相工业进入了银盐与数字共存的时代.本文从经济动态、银盐照相、数字影像的角度,介绍了最近一年来世界照相工业的现状,并对比加以分析、总结,预测了银盐与数字的发展和照相工业的未来.  相似文献   

19.
影调再现特性是照相系统最基本的特性,不同观察条件对照相系统的影调再现特性有不同的要求。介绍了3种常用的应用实例,即照片、透明灯箱正片和电影拷贝片的影调再现要求。  相似文献   

20.
照相明胶是感光材料的重要原材料之一。明胶中的金属离子和阴离子对感光材料乳剂的照相性能有一定的影响,测定照相明胶的电导率已为感光材料生产厂所关注。德国、日本等早已将电导率列为照相明胶测试项目之一。我国也在照相明胶标准修订中将电导率列入测试项目。本实验参考国外照相明胶分析报告和有关书籍制定了照相明胶电导率测试方法,并探讨了明胶浓度及温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