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筛选结肠癌单抗MC3的抗独特型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获得结肠癌单抗MC3的噬菌体呈现型抗独特型抗体(anti-Id)。方法:分离经单抗免疫鼠脾脏的mRNA,经RT-PCR分别扩增抗体VH和VLDNA,进而连接形成ScFv DNA。将ScFv DNA与载体pCANTAB5E的连接产物转化于大肠杆菌TG1,经M13KO7挽救后获得噬菌体呈现型ScFv文库。以MC3对文库进行四轮筛选后,随机挑取克生经ELISA筛选呈现anti-Id ScFv的噬菌体克隆。结果:VH、VL和ScFv DNA分别约为340、320和750bp。抗体ScFv文库经四轮筛选后,在随机筛检的50个克隆中得到15个呈现antii-Id ScFv的菌体单克隆。结论: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成功地获得了单抗MC3的anti-Id ScFv,从而为进行结肠癌重组anti-Id疫苗作用的研究提供了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   

2.
胃癌单抗MGd1的噬菌体呈现型ScFv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制备胃癌单抗MGd1的单链可变区片段(single chain variable fragment,ScFv),为胃癌体内诊疗研究提供候选靶向载体分子。方法 从MGd1杂交瘤分离mRNA,RT-PCR分别扩增抗体重、轻链可变区基因(VH和VLDNA),二者经linkerDNA连接形成ScFvDNA,将ScFvDNA与载体pCANTAB5E的连接产物转化于大肠杆菌TG1,经M13KO7感染后,获得重组噬菌体抗体ScFv,以高表达MGd1结合抗原的细胞株KATOⅢ对重组噬菌体抗体ScFv进行峡谷轮筛选后;随机挑取克隆经ELISA筛选MGd1ScFv单克隆,并对其结合抗原的能力进行鉴定。结果 VH、VL和ScFvDNA分别约为340、320和750bp,经两轮亲和筛选后,在随机筛检的30个克隆中得到12个噬菌体呈现型MGd1ScFv单克隆,其中结合抗原能力强的克隆有5个。结论 用噬菌体呈现技术成功地获得了单抗MGd1的ScFv,为拓展该抗体的应用范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抗人DR5(death receptor 5,DR5)单链抗体(single chain Fv,scFv)文库,从中筛选抗DR5 scFv。方法利用重组人DR5抗原免疫小鼠,分别扩增小鼠VH和VL基因,经重叠延伸PCR将VH和VL基因拼接成scFv基因,以SfiⅠ位点定向插入PAK100噬菌粒载体,转化E.coli XL1-Blue,构建了库容为1×106的抗DR5单链抗体库。对抗体库进行5轮富集筛选后,phage-ELISA检测阳性克隆的抗原特异性,取1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抗DR5 scFv基因序列长747 bp,编码249个氨基酸,具有和DR5结合的特异性。结论本文利用噬菌体抗体库筛选到了抗DR5 scFv,为研制临床免疫治疗的新型抗体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抗人结肠癌单抗MC5的具功能活性的可溶性单链可变区片段(ScFv)。方法:从分泌MC5的杂交瘤细胞分离mRNA,RT-PCR分别扩增抗体质量、轻链可变区基因(VH和VLDNA),经linkerDNA连接形成ScFvDNA。将ScFvDNA与噬粒载体pCANTAB5E的连接产物转化于大肠杆菌TG1,转化菌经辅助噬菌体M13KO7感染后,获得重组噬菌体。以高表达MC5结合抗原的人结肠癌细胞系SW480对重组噬菌体进行2轮筛选后,经ELISA筛选呈现抗体ScFv片段的噬菌体单克隆。取2个强阳性克隆的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HB2151,用于表达可溶性ScFv。经点印迹和Western印迹对可溶性ScFv进行鉴定,经ELISA检测可溶性ScFv的抗原结合活性。结果:所获得的VH、VL和ScFvDNA分别约为340、320和750bp。对重组哓菌体经2轮亲和筛选后,经ELISA从25个克隆中筛检出10个抗原阳性克隆。源于2个强阳性克隆的可溶性ScFv的分子质量为32000u,且浓集于细菌周质腔中,可溶性ScFv具有抗原结合活性,其结合位点与亲本单抗MC5相同。结论:针对MC5的具功能活性的可溶性ScFv的成功制备,为人结肠癌的体外(乃至体内)研究提供了新的靶向载体分子。  相似文献   

5.
鼠抗寻常性天疱疮抗原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与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重组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制备抗寻常性天疱疮抗原 (PVA)的单链抗体。方法 :用PVA免疫小鼠 6w后 ,抽取小鼠脾脏细胞RNA ,逆转录为cDNA。设计针对小鼠抗体重链可变区 (VH)和轻链可变区 (VL)的特异性引物 ,PCR扩增出VH 和VL 片段。用带有VH3′端、连接肽和VL5′端序列的引物修饰VL 得VL′后 ,与VH 进行重叠延伸拼接 (splicingbyoverlapex tension ,SOE) ,连接成VH—Linker—VL(ScFv) ,并大量扩增。此ScFv经限制性内切酶Sfi1和Not1酶切后 ,以噬粒pCANTAB 5E为载体 ,构建重组质粒 ,转导TG1 感受态菌 ,建成库容为 1 5× 10 6 的噬菌体抗体库 ,用PVA筛库。结果 :构建了抗PVA的特异性单链抗体库 ,筛选出一高丰度表达单链抗PVA抗体的细胞株。结论 :从小鼠噬菌体抗体库中获得特异性的、单克隆的、单链抗PVA噬菌体抗体  相似文献   

6.
抗人纤维蛋白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的构建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抗人纤维蛋白单链抗体(scFv)文库,筛选高亲和力抗人纤维蛋白scFv并进行鉴定。方法利用人纤维蛋白免疫小鼠,分别扩增小鼠VH和VL基因,经重叠延伸聚合酶链反应(PCR)将VH和VL基因拼接成scFv基因,SfiⅠ/NotⅠ双酶切克隆入pCANTAB 5E噬菌粒载体,转化E.coli TG1构建成库,采用人纤维蛋白原对抗体库进行负筛选,人纤维蛋白进行正筛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阳性克隆的抗原特异性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构建了库容为8.7×106的抗人纤维蛋白scFv库,ELISA测定显示scFv具有较高的抗原特异性;抗人纤维蛋白scFv基因序列长732 bp,编码244个氨基酸,VH和VL基因均有明确的3个互补决定区和4个骨架区。结论成功构建了抗人纤维蛋白scFv文库,并筛选到高亲和力的抗人纤维蛋白scFv,为新型血栓显像剂的开发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抗木瓜凝乳蛋白酶全套单链抗体 (scFv)噬菌体表面展示文库。方法 :从木瓜凝乳蛋白酶免疫小鼠的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 ,反转录成cDNA后 ,用抗体V区简并引物扩增全套VH 和VL 基因。经重叠延伸反应 ,装配成scFv基因 ,并将其克隆到噬粒载体pFAB5C中 ,构建scFv噬菌体抗体库。对抗体库进行亲和筛选后 ,用ELISA法鉴定抗木瓜凝乳蛋白酶的scFv。结果 :经 4轮“亲和 吸附 洗脱”的富集过程 ,得到ELISA活性较高可与木瓜凝乳蛋白酶结合的克隆。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抗木瓜凝乳蛋白酶的scFv噬菌体展示文库 ,并筛选到与木瓜凝乳蛋白酶具有结合能力的scFv基因  相似文献   

8.
构建抗人肝癌细胞单链抗体库 ,从中筛选与肝癌细胞特异结合的高亲和力单链抗体。从HepG2细胞免疫的BALB/c小鼠脾脏提取总RNA ,RT PCR扩增小鼠抗体重、轻链可变区基因 ,用 (Gly4Ser) 3 连接肽基因 ,经重叠延伸反应 ,在体外将VH 和VL 连接成单链抗体 (scFv)基因 ,并克隆入噬菌粒载体pCANTAB5E中 ,构建噬菌体单链抗体库。以HepG2细胞为抗原对抗体库进行淘选 ,ELISA法鉴定各单克隆与肝癌细胞的结合活性 ,并对阳性克隆进行表达。成功构建了库容为 1 1× 10 6抗肝癌细胞的噬菌体单链抗体库 ,经筛选得到了与HepG2细胞具有较强结合能力的单链抗体 ,实现了scFv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序列测定结果表明 ,VH 和VL 基因符合小鼠抗体可变区特征 ,scFv基因拼接正确  相似文献   

9.
抗人CD16单克隆抗体可变区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克隆抗人CD16单克隆抗体重,轻链可变区(VH,VL)基因并合成单链抗体(ScFv)基因。方法:从分泌抗人CD16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B88-9中提取总RNA,应用RT-PCR技术获得抗CD16单克隆抗体的VH,VL基因,用连接肽(Linker)肽VH和VL连接成具有VH-Linker-VL结构的ScFv基因,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cDNA3.1( ),并转杂COS-7细胞。结果:VH基因长度为354bp,属于鼠抗体可变区重链基因家族I(B)亚群,VL基因长度为333bp,属于鼠抗体可变区kappa轻链基因家族Ⅲ亚群,采用夹心ELISA方法检测到ScFv的表达。结论:抗人CD16单克隆抗体VH与VL基因的克隆和ScFv基因的构建为基于CD16的导向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从分泌抗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Ⅱ型志贺毒素中和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S2C4中克隆抗体可变区基因,构建单链抗体(ScFv),进行原核表达,并对其功能进行鉴定.方法 从杂交瘤细胞株S2C4中提取总RNA,逆转录成cDNA.在cDNA3'-OH末端添加poly-G.PCR扩增包括5'非翻译区和信号肽序列在内的抗体重、轻链可变区基因VH和VL,PCR产物装入T-A载体测序.根据测序结果,设计引物分别扩增VH和VL编码区,再通过重叠PCR,在VH和VL编码区基因之间引入连接链,构建ScFv基因,并克隆到表达载体pComb3xSS中.重组载体导入E.coli Top10F'进行表达,重组蛋白经纯化后,分别用ELISA和动物保护性实验鉴定其生物学活性.结果 VH和VL编码区基因全长分别为396 bp和378 bp,ScFv基因能在大肠埃希菌中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的分子量为34 000,用NiSO4亲和层析柱成功纯化.功能性实验表明纯化的重组蛋白可以与Stx2毒素有效结合,能保护动物抵御毒素分子的攻击.结论 成功地克隆S2C4单抗可变区基因,并构建、表达其单链抗体ScFv,为下一步进行该抗体人源化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构建抗P-选择素的全套单链抗体噬菌体表面展示文库,从中筛选与P-选择素高亲合力的单链抗体,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从P-选择素免疫的小鼠脾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反转录成cDNA后,用抗体可变区混合引物扩增全套轻、重链可变区基因,经重叠延伸反应,装配成单链抗体(ScFv)基因,将其克隆到噬菌体载体pHEN1中,构建单链抗体噬菌体抗体库。对抗体库进行亲合筛选后,ELISA法鉴定抗活化血小板单链抗体。结果 经过5轮“吸附-洗脱-扩增”的富集过程,phage-ELISA得到一个ELISA活性较高的与P-选择素结合的克隆。序列测定符合抗体可变区结构特点。结论 成功构建了全套抗P-选择素单链抗体噬菌体展示文库,并筛选得到具有P-选择素结合能力的单链抗体基因。  相似文献   

12.
抗人端粒酶蛋白亚基单域抗体制备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制抗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蛋白亚基单域重组抗体。方法 以重组His taghTERT融合蛋白为抗原免疫小鼠 ,以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扩增小鼠脾细胞重链可变区 ;经克隆噬菌粒载体pCANTAB 5E及转染大肠杆菌建立噬菌体抗体展示文库 ,经过亲和性富集选择阳性克隆 ,并于大肠杆菌 (E .coli.HB2 15 1)中表达为可溶性单域抗体 ;Westernblot确定单域抗体结合特性。结果 以RT PCR扩增His taghTERT免疫小鼠脾细胞RNA ,得到 35 0bp小鼠重链可变区DNA片段 ;通过克隆及转染制备出噬菌体展示抗体文库 ,文库大小是 8× 10 4 ;经过抗原 抗体亲和性筛选 ,得到 4个克隆 ,并表达为可溶性单域抗体 (相对分子质量 16 0 0 0 ) ;WesternBlot分析显示 :其中 2个克隆的可溶性单域抗体可特异性结合His taghTERT融合蛋白 (相对分子质量 16 70 0 ) ,与His tag无关 ;与人癌细胞表达的天然hTERT蛋白 (相对分子质量 12 70 0 0 )分析亦显示其特异性结合能力。DNA序列分析证实可溶性单域抗体为小鼠抗体重链可变区VH基因编码。结论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已初步制备出小鼠重链可变区编码的抗hTERT蛋白的特异单域抗体 ,为进一步探索其抑制端粒酶活性及抗肿瘤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从人源全合成抗体库中筛选到抗人干扰素α1b单链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开发人源抗huIFN—α的基因工程抗体,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治疗提供有效的抗体药物。方法本研究利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以纯化的人干扰素α1b(huIFN-α1b)和人干扰素α2b(huIFN—α2b)蛋白为抗原从人源全合成抗体库中筛选抗huIFN-α的基因工程单链(single chain variable fragment,scFv)抗体,通过phage—ELISA对噬菌体单链抗体的结合特异性和稳定性进行验证。将单链抗体基因克隆到原核分泌表达载体pET22b上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单链抗体的分泌表达,并通过ELISA对单链抗体的结合特异性进行验证。通过金属螯合亲和层析纯化单链抗体,并用Western Blot对单链抗体的结合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经过3轮富集筛选,获得100株对huIFN—α1b有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单链抗体。对得到的86株克隆的测序分析表明,共有9株带有不同的抗体轻重链可变区序列及其组合的抗体,有7株抗体轻重链可变区序列分类在VH3和VL3家族,有2株抗体轻重链可变区序列分类在VH3和VL1家族。获得了5株稳定且特异针对huIFN—α1b而与huIFN-α2b和huIFN-γ无交叉反应的人源单抗。这5株抗体在BL21(DE3)中分泌表达,有3株单链抗体能特异性结合huIFN-α1b而与无关抗原无交叉反应。结论通过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从人源全合成抗体库中筛选得到3株稳定且特异结合huIFN—α1b的人源治疗用基因工程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噬菌体抗体库,获得具有功能的抗Fas-Fab噬菌体抗体。方法以Fas重组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提取mR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抗体基因,构建重链和κ链基因库,用重组Fas抗原对所构建的抗体库进行4轮筛选,并以ELISA法鉴定其功能。结果获得抗体重链Fd基因和κ链基因长度约700bp。构建的重链Fd基因为3.5×106的抗体重链基因库。构建的重链和κ链基因库的容量均为3.1×106。经VCSM13感染得到噬菌体的滴度为8.9×1016cFu/L的噬菌体抗体库,含有抗体重链和κ链基因的噬菌体占27%。用重组人Fas抗原进行4轮筛选,得到100%的富集,说明Fas重组抗原富集了抗Fas-Fab噬菌体抗体,经ELISA检测均有抗Fas抗体的特异性。结论制备的可溶性抗Fas-Fab抗体具有抗Fas抗体的特异性,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3B9(杂交瘤细胞)是一株分泌HBV Pre S2抗原的单抗细胞,为从分子水平分析、了解3B9株进而为制备新一代基因工程抗体奠定基础,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提取3B9杂交瘤细胞总RNA,经反转录、PCR分离获得了3B9单抗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并利用PCR及双脱氧核苷酸链末端终止法对3B9单抗的可变区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B9单抗轻链隶属小鼠Ig Kappa轻链第Ⅱ亚组,JK_1基因重排;而3B9单抗重链隶属小鼠Ⅰg重链第Ⅱc亚组。在此基础上,作者用一编码疏水性多肽接头的DNA片断将3B9单抗轻、重链可变区基因连接,成功地构建了3B9单抗单链可变区抗体基因。为下一步克隆、表达有抗原结合活性的单链抗体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克隆抗人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heterogeneousnuclearribonucleoproteinA2/B1,HnRNPA2/B1)单克隆抗体的重链可变区(variableregionofheavychain,VH)和轻链可变区(variableregionoflightchain,VL)基因,构建抗HnRNPA2/B1单链抗体(singlechainFv,ScFv)基因,并在大肠杆菌表达。方法采用斑点ELISA、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检测抗HnRNPA2/B1单克隆抗体3E8的特异性,并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重叠延伸PCR来克隆、串联VH和VL基因,构建抗HnRNPA2/B1ScFv基因pET28(a )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竞争抑制ELISA检测表达产物。结果3E8抗体能特异性地与HnRNPA2/B1合成肽以及3株人肺癌细胞内HnRNPA2/B1结合;克隆的VH基因为345bp,VL基因为309bp,符合小鼠抗体可变区特性;抗HnRNPA2/B1ScFv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分子量约28000,并具有与抗原结合活性。结论成功构建了抗HnRNPA2/B1ScFv基因克隆,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功能性表达,为阐明HnRNPA2/B1与肺癌相关性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