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原有聚合物驱的设计和实施采用“分阶段、统一段塞”的注入方式,即同一阶段内,注聚区的所有注入井注相同浓度的聚合物溶液段塞,不同阶段,聚合物溶液的浓度不同。这种方式没有区别各井区不同的地层参数,使有的井因粘度太低而仍存在聚合物窜流,而有的井则因粘度太高注不进去。根据孤东油田七区西Ng52+3层和八区Ng3~6层的聚合物驱工业性矿场试验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并实施了“一井一制”聚合物注入段塞,井与井之间、同一井的不同时段,其注入段塞也不同。为了实现这一点,根据流动系数、单井注入压力、吸水指数、启动压力、大孔道分布等5个条件,设计了5种段塞,在不同井、不同时段注入。1996年8月起在七区西的37口井上实施,26口井见效,到1997年7月,比原聚合物驱又增油20190t;在八区推广实施3个月,也取得明显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2.
“一井一制”聚合物注入段塞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原有聚合物驱的设计和实施采用“分阶段,统一段塞”的注入方式,即同一阶段内,注聚区的所有注入井注相同浓度的聚合物溶液段塞,不同阶段,聚合物溶液的浓度不同,这种方式没有区别各井区不同的地层参数,使有的井因粘度大低而仍存在聚合物窜汉,而有井则因粘度太高注不进去,根据孤东油田七区西Nt5^2+3层和八区Ng3~6层的聚合物驱工业性矿场试验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并实施了“一井一制”聚合物注入段塞,井与井之间,  相似文献   

3.
聚合物段塞组合及其对驱油效果影响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依据矿场生产实际需求,利用现代物理模拟技术方法,对油田目前正在使用的三种聚合物配制聚合物溶液的段塞组合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段塞尺寸和粘度是影响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决定因素。在聚合物段塞尺寸保持不变条件下,段塞粘度决定了聚合物驱油效果。聚合物溶液粘度愈高,聚合物驱采收率增幅愈大;在聚合物段塞粘度保持不变条件下,段塞尺寸决定了聚合物驱油效果,聚合物溶液段塞尺寸愈大,聚合物驱采收率增幅愈大。  相似文献   

4.
实验研究了尚店油田东四、东五区块稠油油藏二元复合驱开发配方,通过对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类型及两者之间的配伍性研究,筛选出了适合该区块的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通过模拟地层条件进行注入浓度、注入段塞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实验,确定了适合尚店油田的二元驱复合驱配方。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聚合物驱的设计和实施普遍采用"分阶段、统一段塞"的注入方式,即同一阶段内,注聚区的所有注入井注相同浓度的聚合物溶液段塞,不同阶段,聚合物溶液的浓度不同。这种方式没有区别各井(区)不同的地层参数,使有的井因粘度太低而仍存在聚合物窜流,而有的井则因粘度太高注不进去。根据孤东油田六区西北部3-5层的注聚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并实施了"分级注入浓度"聚合物段塞,井与井之间、同一井的不同时段,其注入段塞也不同。为了实现这一点,根据流动系数、单井注入压力、吸水指数、启动压力、大孔道分布等5个条件,设计了5种段塞,在不同井、不同时段注入。2012年12月起在六区西北部3-5层的35口井上实施,26口井见效,到2014年底,比原聚合物驱多增油19190t;在三四区推广实施也取得了明显增油降水效果。  相似文献   

6.
喇嘛甸油田一类油层聚合物驱区块已全部进入后续水驱开采阶段,采出程度达到53.0%,但还有近一半的地质储量残留地下.另外,虽然进行后续水驱,地下油层仍残留大量聚合物溶液,且以溶解、吸附、捕集的形式存在.因此,为了有效利用聚驱后地层中残留聚合物,提高采收率,开展了絮凝封堵技术试验研究.通过研究固体颗粒(钠土)与地层中聚合物产生絮凝体的封堵作用,确定了絮凝剂的注入时机、最佳注入量和注入速度等注入参数.并在喇嘛甸油田喇7-P2420井区开展了注絮凝剂封堵高渗透层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为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探索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提高渤海油田J3井区缔合聚合物驱的技术经济效果,在渤海油田室内配方和先导性矿场试验研究基础上,利用化学驱油藏数值模拟软件FAPMS,分析和研究了高浓度缔合聚合物前置段塞、主段塞的大小和浓度以及段塞组合方式对驱油效果的影响,优化设计了渤海绥中油田J3井区块矿场试验的最佳注入程序及段塞大小。结果表明,通过对不同浓度的疏水缔合聚合物注入的前置段塞及主段塞和梯度式后续段塞的优化后,原油采收率比未优化时提高了约10个百分点。研究表明,渤海油田应该高度重视聚合物驱的注入方式和段塞优化设计,进一步提高聚合物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提高聚合物驱效率和提高采收率,降低聚合物用量,研究了交替注入聚合物驱。应用自动化岩心驱油装置,建立平面非均质油藏物理模型,在模型上布置饱和度测量电极和测压点,研究了单一段塞注入和交替注入聚合物驱渗流场变化规律和驱油效果。结果表明:聚驱注入方式对低渗层渗流场变化影响显著,注聚过程中,单一段塞注入低渗层注入端和采出端压力差异大,主要消耗在注入井附近,交替注入压力梯度分布比较均匀;聚驱结束时,交替注入低渗层含油饱和度较单一段塞注入多降低12百分点;交替注入提高了聚合物驱效率,在降低聚合物用量25%前提下较单一段塞注入多提高采收率3.9百分点;大庆油田开展了4个交替注入聚合物驱矿场试验,节约聚合物用量26.4%,预计最终较单一段塞注入多提高采收率1.58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注聚合物速度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孤岛油田注聚合物先导区,孤岛油田注聚合物扩大区,孤东油田注聚合物扩大区注聚合物驱油效果的研究,认为聚合物溶液粘度受剪 切速度的影响,在地层中的滞留情况与现场注入速度有关,年平均注聚速度高的区块见效早,早期采收率提高幅度高,但最终采收率低于年平均注入速度低的区块,因此,应根据各区块地质特点适当控制注入速度,以减少由于剪切,滞留待地聚合物粘度造成的影响,达到提高原渍采收率的目的,该三个区块注聚驱获得的成功经验为胜利油区其它同类油田开展聚合物驱油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渤海稠油油田聚合物驱影响因素研究及现场试验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由于海上稠油油田开发的特殊性,聚合物驱技术的应用面临着挑战和风险。根据渤海稠油油藏的特点,利用聚合物驱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缔合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注入参数、油层非均质性、地层原油粘度、注入时机、井网井距等,并将得到的规律性认识和结论用于指导渤海稠油油田聚合物驱现场试验。结合单井聚合物驱试验的经验教训,对SZ36-1油田开展了五点法井组聚合物驱现场试验,目前已显示出良好的降水增油态势,表明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在渤海稠油油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M油田为高孔、高渗、有边水和气顶的高盐油藏,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含水快速上升、产油量大幅递减,稳产难度越来越大。聚合物调驱作为油田注水开发中后期稳产的有效技术,但对高矿化度油藏存在一定的风险。为了降低风险,对高盐M油藏进行聚合物驱可行性研究,用正交设计原理和数值模拟方法,以采收率增量、吨聚增油量及综合指标为优化目标,对聚合物的分子量、聚合物溶液的注入浓度、聚合物溶液的注入段塞、注入速度进行筛选,确定不同优化目标下的最优参数组合,经济评价后表明聚驱不可行。  相似文献   

12.
KK油田为具有边水和气顶的高孔、高渗砂岩油藏,现已进入高含水期,产量递减加快。油田拟采用聚合物调驱技术来提高采收率和增加稳产时间。为降低风险,进行聚合物驱储层评价并论证聚合物驱的可行性。采用室内聚合物填砂试验评价聚合物的选取,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正交设计原理,以采收率增量、吨聚增油量及综合指标为优化目标,对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溶液的注入浓度、聚合物溶液的注入段塞、注入速度进行筛选,确定不同优化目标下的最优参数组合,并经济评价聚合物驱油的效果。评价得出KK油田储层不适用于聚合物驱油。  相似文献   

13.
在渤海油田室内配方和先导性矿场试验研究基础上,利用化学驱油藏数值模拟软件FAPMS,优化设计了渤海油田J3井区块矿场试验的最佳注入程序及段塞大小,结果表明,通过对注入不同浓度的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前置段塞及主段塞和梯度式后续段塞的优化,采收率比未优化时明显提高。说明渤海油田应该高度重视聚合物驱的注入方式和段塞优化设计,进一步提高聚合物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4.
孤东油田聚合物驱油工业性矿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孤东油田经过10 多年的强注强采,目前主力开发单元含水率已高达95%左右,为了实现降水增油目的,从1994年起在该油田经过了历时5年的聚合物驱油工业性矿场实验。针对油田构造简单,油层单一、非均质性强,油层胶结疏松、物性好,原油粘度高,地层水矿化度高等特点,在室内试验和数据模拟的基础上,设计了二级段塞注入方案。方案实施后取得明显效果:油井含水率平均下降了5.6%,日增产原油326t,预计最终可提高采收率6.5%,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在实验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后都得到了解决。为胜利油田开展大规模聚合物驱展示了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5.
采用树脂胶结非均质岩心开展堵调驱组合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凝胶+微球+表面活性剂的"堵+调+驱"组合段塞注入方式相比单一段塞注入效果更好,采出程度比水驱提高34.78%.该技术可协同发挥聚合物凝胶封堵水窜通道,调整吸水剖面,微球深部液流转向,表面活性剂提高驱油效率的作用,从而大幅提高采收率.B油田现场试验...  相似文献   

16.
胜利油区海上油田水驱开发产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急需转换为二元复合驱方式进行提速增效开发。二元复合驱作为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和采油速度的有效方法,已经在陆上油田大规模推广应用。但是,由于油藏条件存在差异,海上油田无法照搬陆上油田方案。按照海上油田开展二元复合驱技术要求,通过对多个驱油剂产品的溶解性、热稳定性、抗盐性等关键指标进行优选,得到由聚合物C10与复配的高效活性剂组成的配伍性和稳定性良好的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结合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对二元复合驱油技术的注入黏度、注入速度以及段塞尺寸等注入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该二元复合驱油体系注入0.4 PV之后,采收率提高29.2%,相对于同段塞尺寸单一聚合物驱增加11.3%。数值模拟预测结果显示,在最佳黏度比为0.5、注入速度为0.07 PV/a、最佳注入段塞尺寸为0.42 PV的条件下,与水驱相比二元复合驱可提高采出程度11.6%,最大幅度提高海上油田采油速度和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17.
高浅南区是冀东油田典型的边底水驱复杂断块之一,针对油藏采收率低的状况,开展化学驱技术研究。根据油藏特点,分别建立剖面和平面非均质模型,开展了水驱后7种化学驱方式数值模拟研究,选择其中较优的5种方式与聚合物驱进行边水驱条件下、模拟地层非均质性的物理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段塞组合驱效果均优于单一化学驱,交联聚合物与活性高分子组成的多段塞组合驱最终提高采收率最高(大于17%)。选择两口注入井开展了现场实验,对应油井采收率提高14%,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普通稠油超高分子聚合物驱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外油田普通稠油油藏聚合物驱试验区实际地层水及原油物性为基础,对超高分子聚合物驱进行了适应性评价,设计了填砂管和胶结模型的物理模拟试验,通过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试验区4个五点井组的开发技术策略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超高分子聚合物较中分子和普通聚合物有更强的黏弹性和稳定性,更有利于驱出盲端剩余油,提高驱油效率;与水驱相比,超高分子聚合物驱尤其在聚驱前调剖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增幅达27.2个百分点,整体段塞注入方式优于段塞组合方式,且驱替相与被驱替相黏度比为3时效果最佳;该试验区最佳转聚驱时机为含水率达90%,且超高分子聚合物体系浓度为1500 mg/L。该结果与物理模拟结果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9.
葡萄花油田北部聚合物驱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葡萄花油田北产中油层发育特点及油气水性质,从理论分析入手,通过室内实验和现场试注试验,研究了葡萄花油田北部聚合物驱可行性,并确定了聚合物驱的注入参数。  相似文献   

20.
BHJ3-D注聚井解堵剂效果评价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合物驱是一种常用的提高采收率技术.随着注入量的增加,聚合物溶液与地层的固体颗粒相互作用形成复合垢,在地层孔隙中发生堵塞,影响聚合物的继续注入,降低聚驱的效果.文章通过BHJ3 -D解堵剂对聚合物溶液的降解实验、现场堵塞物的溶蚀实验研究,确定了BHJ3 -D解堵剂的使用浓度及反应时间,物模试验结果表明,BHJ3 -D解堵剂能够有效地解决聚驱造成的地层渗透率降低、注聚压力升高等问题.2009年10月在渤海JZ9 -3油田W8 -4井进行了现场应用,目标层吸水强度大幅提高,达到了注聚井改造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