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BaLiF3:Ce 3+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光谱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BaLiF3属立方钙钛矿型复合氟化物, 作为高效闪烁晶体可用于热中子检测[1]. 由于其能带隙宽, 易于实现各种不同价态稀土离子掺杂, 可以获得许多可调谐性质, 因此它也是比较理想的光学功能材料的基质[2]. Ce3+激活的BaLiF3晶体作为紫外发射的短波固体激光材料和光放大材料的研究多有报道[3~5]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的制备纳米微粒的方法-快速均匀沉淀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纳米微粒是指颗粒尺寸为纳米量级(1~100um)的超细微粒,当粒子尺寸进入纳米量级时,其本身具有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因而在催化、非线性光学、磁性材料、医药及新材料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九十年代以来,纳米微粒和纳米材料的研究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其制备方法概括起来分为三大类:固相法、液相法和气相法。其中液相法由于制备形式的多样性,操作简便,粒度可控等特点而备受人们重视。近年来,液相法制备纳米颗粒的新方法不断涌现[2,3],推动着纳米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本…  相似文献   

3.
稀土氟化物微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土氟化物纳米材料由于其特殊的光、电、磁性质,在光学器件、显示、生物标记、光学晶体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已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研究者已用沉淀法、微乳液法、水热与溶剂热法、溶胶-凝胶法、微波法、超声波法、前驱体热解法、静电纺丝法等成功地制备出了纳米颗粒、纳米线、纳米膜、多面体纳米晶、复合结构纳米晶、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等稀土氟化物纳米材料。本文总结了上述几种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其优缺点,并结合课题组在稀土氟化物纳米材料制备方面的工作,对纳米稀土氟化物制备方法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金属和半导体纳米粒子的制备及性质的研究是当今材料科学和物理化学的热门课题[1-6].在利用太阳能光降解环境污染物、生物传感器以及光生物等方面这些纳米粒子都具有实际应用的可能性.对纳米粒子表面进行修饰而形成的复合纳米粒子可以有效地调整单一颗粒的表面性质甚至颗粒的稳定性.另外,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对研究纳米粒子的尺寸量子化效应、非线性光学性质及其它光电性质都有重要的意义.人们已成功地制备了许多复合金属-金属纳米粒子,如Cu-Ag[7],Ag-Pd[8]及Ag-Pt[9]等.关于复合半导体-半导作纳米粒子也有报导,如C…  相似文献   

5.
大粒径单分散金纳米粒子的水相合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近年来,随着纳米科技的兴起,纳米尺度的金颗粒以其独特的光学、电学性质[1-3]在许多领域表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引起了人们浓厚的研究兴趣[4-7].迄今为止,已有多种制备金纳米粒子的方法见诸报导.制备简便、单分散性好、粒径可控,一直是各种方法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PVP含量对CZTS颗粒形貌以及分散性的影响,本文采用溶剂热法,以CuCl2·2H2O、Zn(Ac)2·2H2O、SnCl4·5H2O作金属源,硫脲作硫源,乙二醇为溶剂,在体系中加入不同含量的PVP,成功制备了CZTS微球。通过XRD、Raman、SEM、TEM、UV-Vis等方法检测分析CZTS纳米微球的物相、结构、形貌以及光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得CZTS纳米颗粒具有锌黄锡矿结构;当体系中PVP含量为0.2g时,颗粒分散性较好,制备的颗粒形貌为表面嵌有纳米薄片的微球,纳米片较在体系中加入0.1gPVP更致密;光学带隙约为1.47eV,与太阳能电池所需的最佳带隙接近。最后,对表面嵌有纳米薄片的CZTS微球可能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7.
纳米SnO2的制备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SnO2在陶瓷、气敏半导体材料及催化剂等方面被广泛应用[1].纳米级的SnO2因具有明显的表面效应而受到关注,其制备方法也受到重视[2].纳米SnO2的制备方法较多,有沉淀法[2]、水热法[3,4]、溶胶-凝胶法[5]、火焰合成法[6]等.然而要制备...  相似文献   

8.
微乳液法制备CaF2纳米颗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 ,通过微乳液合成方法已成功地制备出许多种类的化合物纳米微粒[1,2 ] .Bender等[3] 曾用微乳液法制备出掺杂钕的 Ba F2 纳米颗粒 ,并研究了其荧光特性 ,样品的最大发射波长为 1 0 52 nm,荧光寿命为 3 50~ 90 0 ns,在适当的钕掺杂浓度下 ,获得了较高的荧光强度 .Qiu等[4 ] 也于微乳液体系中制备出 Ce F3纳米颗粒 .纳米复合体系 (Mg2 Si O4 ∶Cr)可以用作光放大材料[5] ,其光学增益可以与路径长度相当的单晶体相比拟 .基于掺杂稀土离子的氟化物纳米复合体系存在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本文用微乳液技术首次制备出 Ca F2 纳米微粒 ,为研…  相似文献   

9.
溶剂萃取法制备的纳米CeF3紫外吸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Cyanex 923萃取法制备了纳米级CeF3微粉,并研究了分散剂、 CeF3量、 CeF3预处理灼烧温度和微粉粒径分布等因素对CeF3紫外吸收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CeF3在255 nm附近有特征吸收峰;分散剂的极性强弱、 分散物浓度的改变都会影响吸收峰的强弱;随着粒径的减小,紫外吸收峰发生明显的红移. 此外还研究了TiO2包覆CeF3的紫外吸收性质,复合材料在250~400 nm区间内同时出现了TiO2和CeF3的特征吸收峰,复合材料的吸光域范围扩展.  相似文献   

10.
荧光素掺杂的TiO2凝胶的制备及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来,溶胶-凝胶(Sol-Gel)方法作为一种软化学合成方法具有很多优点[1],例如制作简单、烧结温度低,制得样品稳定、坚韧,制备灵活性高等。作为一种常用的染料,荧光素(FL)常用于研究非线性光学。利用Sol-Gel法可以很好地将染料分子固定在光...  相似文献   

11.
铜和金纳米线阵列上SCN-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建林 《电化学》1999,5(4):371-376
纳米材料的制备和性质研究已成为化学和物理等领域中的热点[1~4].例如,一些纳米尺度的金属表现出极高的催化活性;一些低维的半导体纳米点(零维)、线(一维)、面(二维)材料被认为在半导体信息工业中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最近有关金属和半导体纳米线的研究正在兴起,其特殊的电学和光学性质引起了广泛兴趣,并有可能制备成为各类尺寸极小的纳米电极[2].迄今已有多种技术用于研究和表征金属以及半导体纳米线的特殊性质[2,5~9],其中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是广泛使用的表征纳米线光学性质的技术[2,5,6].…  相似文献   

12.
纳米Ce 1-x ZrxO2催化剂上乙醇催化氧化发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纳米Ce 1-x ZrxO2上乙醇催化氧化发光特性, 重点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组成[n(Ce)/n(Zr)]对发光强度的影响. 在相近的反应条件下研究了纳米Ce 1-x ZrxO2上乙醇催化氧化反应的活性、 选择性和可能的催化发光机理. 结果表明, 催化发光强度与催化反应中生成CH3CHO的产率有很好的顺变关系.  相似文献   

13.
双金属纳米颗粒具有比单金属纳米颗粒更加优异的催化、光学及电学等性能,常见的双金属纳米颗粒制备方法有共还原法、连续还原法、电沉积法、微乳液法及置换反应法等.其中,置换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双金属纳米颗粒制备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无需其他还原剂、所制备的纳米颗粒粒径分布均匀、结构可调可控等特点.采用该方法制备的合金结构、核壳结构以及空心结构的双金属纳米颗粒均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置换反应制备不同结构双金属纳米颗粒的研究现状,并且提出了置换反应制备双金属纳米颗粒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以溶剂热法制备氨基功能化的Fe_3O_4纳米颗粒为磁核,结合溶胶-凝胶法和模板法在其表面先后包覆上致密的SiO_2层和介孔TiO_2层,制备了磁性-发光-微波热转换性-介孔结构为一体的多功能核-壳结构纳米复合颗粒,并对其结构、性能及载药能力进行了研究。XRD分析表明:Fe_3O_4表面包覆上了无定形结构的SiO_2和TiO_2。TEM照片表明:所得的纳米复合颗粒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和完美的球形,构成核的Fe_3O_4颗粒的尺寸在40~50 nm之间,Fe_3O_4@SiO_2@mTiO_2核壳结构纳米复合颗粒的尺寸为60~70 nm,壳层厚度约10 nm,并可观察到壳层中清晰的孔状结构。磁性、荧光光谱和微波热转换特性分析表明:该复合颗粒同时具有良好的发光性、磁性和微波热转换特性。N_2气吸附及药物负载率分析表明,该复合颗粒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640 m~2·g~(-1))和介孔结构(孔径约2.8 nm)并且具有较高的药物负载率。  相似文献   

15.
Au/Al2O3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Au/Al2O3纳米复合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原子力显微镜以及紫外-可见光谱对薄膜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及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Au/Al2O3纳米复合薄膜是由纳米微晶组成的颗粒膜, 复合薄膜均匀、致密、无裂纹,Au以纳米晶核形式镶嵌于Al2O3基体中,纳米Au晶核的粒径为23~26nm;复合薄膜在可见光区有较强的吸收,吸收峰位置与烧结温度有关,吸收强度随烧结温度和金添加量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6.
表面活性剂对制备MoS2纳米微粉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Mo0_2纳米微粉在催化l‘l、敏感元件[‘·’]及磁记录材料[‘]等方面具有特殊用途,其传统制备方法是通过在高温下用氢还原l’,‘l,利用这种方法制备M。0。纳米微粉、所得产品粒子尺寸较大,比表面积小,且反应在条件苛刻,从而限制了M00。纳米微粉的使用范围.文献曾报导用y一辐照法制备了一系列金属、合金和氧化物的纳米粒子”-‘Q’,这种方法利用水辐解产生的水合电子(efo)作为还原剂,具有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操作的显著优点,因而受到普遍关注.本实验室l‘’1曾报导通过v一辐照法可制备Moo。纳米非晶,其颗粒尺寸为8-30urn…  相似文献   

17.
氟化物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光、电、磁等性质,在光学器件、生物标记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已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尤其是稀土金属氟化物。合成氟化物纳米材料的方法多种多样,已成功制备出了球形纳米颗粒、纳米线、纳米花、复合结构纳米晶、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等。本文主要列举了几种常见的稀土氟化物,重点对其合成以及应用进行了综述,并结合其特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模板合成法制备金纳米线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近年来,利用化学和物理方法制备各种高度有序的纳米结构材料已经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在特定的模板中沉积各种材料而构建纳米点阵的方法,具有制备简便,成本较低等优点,而且在尺度上可以突破刻蚀技术的局限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常用的模板有阳极氧化多孔铝(AAO)、多孔硅和聚合物等,其中AAO模板具有耐高温,绝缘性好,孔洞分布均匀有序,而且大小可控等特点[2],是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利用阳极氧化铝为模板,采用电化学方法[3~7]或压差注入法[8]制备有序的纳米粒子点阵,已经在润滑[9]、电…  相似文献   

19.
WO3纳米管的模板法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0引言 WO3纳米材料具有光致变色、电致变色、气致变色等特性,可用于光学信息和储存显示器、pH值探测器、气敏传感器、灵敏窗口等[1,2];并且在太阳能的储存与利用、光电转换、光催化降解大气和水中的污染物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3,4],成为近几年重点研究的半导体材料之一.以前纳米WO3的制备主要集中在薄膜上,其薄膜的制备工艺已经相当成熟,主要包括蒸发法、溅射法、CVD法、喷涂法、阳极氧化法、溶胶-凝胶法等[3].  相似文献   

20.
采用微波水热辅助电沉积法在ITO导电玻璃表面制备了形貌均匀具有纳米棒、纳米板状结构的Bi2S3薄膜。利用XRD、XPS、场发射扫描显微镜(FESEM)、TEM和UV-Vis-NearIR对薄膜的结构、形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微波水热辅助电沉积法制备的Bi2S3薄膜具有良好的结晶性能;随着微波水热温度的提高,所制备Bi2S3薄膜的结晶性能先增强后降低,合适的温度是130℃。与电沉积法制得薄膜相比,采用微波水热辅助电沉积法制得Bi2S3薄膜的禁带宽度由1.44eV增加到1.84e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