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等收入陷阱"是世界银行在2007年提出的概念,用来概指二战后发展中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共性的风险与问题.我国目前已成为"中上等收入"国家,进入了由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的重要爬坡过坎期,该阶段经济社会结构加速变动、各种矛盾和风险显著增多,而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制约进一步发展突出问题、在国际上争取未来发展空间、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重要平台的资源环境因素和问题,是我国在下一阶段发展中需要着力破除的制约瓶颈以及需要跨越的坡与坎.  相似文献   

2.
根据日本政府2011年2月14日公布的经济统计数据,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正式超越Et本,一举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相似文献   

3.
日前,在“2010投资与理财年会暨第四届学习型中国——投资理财论坛”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针对金融危机之后大变革时期的投资与理财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1月7日,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表示,中国最严重的不平衡是收入差距问题,而不是人民币汇率。  相似文献   

5.
贫困的“物以类聚”:中国的农村空间贫困陷阱及其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翔  李崇明  万庆  张祚 《自然资源学报》2020,(10):2460-2472
理解贫困陷阱及其成因是理解减贫机制,进而理解贫困治理的基础。早期的实证研究注重从收入的角度研究农村贫困,较新的研究开始关注"空间外部性"对农村贫困的影响。然而,要正确识别农村的"贫困陷阱",就需要对上述两个维度同时进行解释。鉴于此,运用中国县级层面的面板数据,从聚集与持久两个维度对中国的农村贫困陷阱进行了识别。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6年,中国农村的贫困空间格局几乎没有变化,并且贫困的空间分布与经济增长也并非是同步的,贫困县的分布主要与地形(坡度、海拔)因素有关;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中国的农村贫困具有持久性,贫困县收入存在低水平的均衡,贫困县与非贫困县之间存在收入的"俱乐部收敛"。本文揭示了空间外部性与农村贫困之间的关系,为正确评估经济发展与扶贫开发,合理制定区域反贫困瞄准机制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6.
近日,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撰文指出,非公经济最近遇到的挑战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有些政府官员认为金融危机的教训是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的作用,政府对市场、对企业的干涉应该说是增多了;另一方面,非公经济也需要进一步转型和提高。因此,在严峻的挑战面前,发展非公经济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11月11日在上海表示,在当下美国经济疲软、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等形势下,中国经济尤其是电子商务行业面临的诸多问题,需通过发展第四方物流和虚拟商务这一途径来实现。具体说,就是努力开发一种让顾客能像在实体店内放心看到“网购”货物的做法。  相似文献   

8.
5月17日,经济学家、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在上海表示,中国经济尽管面临众多挑战,但由于城市化进程、中产阶级成长以及中国分配收入结构的改善,中国经济依然能够在未来二三十年保持7%以上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乌鲁木齐周边"农家乐"发展较好的四个典型区域"农家乐"业主的收入及构成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一是乌鲁木齐周边各地区"农家乐"业主收入呈不均衡状态;二是乌鲁木齐周边"农家乐"业主收入主要由经营"农家乐"收入、外出打工收入和务农收入三部分构成,经营"农家乐"收入是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三是乌鲁木齐周边"农家乐"业主收入构成受从业人员自身素质及"农家乐"经营规模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罗翔  李崇明  万庆  张祚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10):2460-2472
理解贫困陷阱及其成因是理解减贫机制,进而理解贫困治理的基础。早期的实证研究注重从收入的角度研究农村贫困,较新的研究开始关注“空间外部性”对农村贫困的影响。然而,要正确识别农村的“贫困陷阱”,就需要对上述两个维度同时进行解释。鉴于此,运用中国县级层面的面板数据,从聚集与持久两个维度对中国的农村贫困陷阱进行了识别。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6年,中国农村的贫困空间格局几乎没有变化,并且贫困的空间分布与经济增长也并非是同步的,贫困县的分布主要与地形(坡度、海拔)因素有关;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中国的农村贫困具有持久性,贫困县收入存在低水平的均衡,贫困县与非贫困县之间存在收入的“俱乐部收敛”。本文揭示了空间外部性与农村贫困之间的关系,为正确评估经济发展与扶贫开发,合理制定区域反贫困瞄准机制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1.
著名经济学家、美国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在《锵锵三人行》节目中谈到,中国有经济和经济师,但是没有经济学。这个差别很关键,中国经济越来越强大,那么要有很多的经济师在政策上面出主意,给企业发展出主意,给整个社会出主意。而经济学家们以往做的都是经济师该做的事情,经济学作为一个学问,在中国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到达‘刘易斯拐点’后,遇到的第一个挑战就是收入分配问题。对此,政府必须有所作为。”11月6日,在第四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颁奖大会暨城镇化过程中农业和农村发展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如此提出。  相似文献   

13.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北大国际创始人林毅夫6月25日参加第十四届CCER-NBER中国与世界经济年会时指出,中国经济将主要面临增加内需、改善收入分配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三大挑战。  相似文献   

14.
《基础会计学》课程收入与费用相关理论知识存在多重含义,为初学者带来了困惑与不解,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了这些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详尽阐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知名经济学家林毅夫表示,如果能够推动科技创新和结构性改革,未来二十年中国应该能够保持每年8%左右的实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6.
关于贸易开放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经济学家的观点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派,一派认为国际贸易的开放对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正面推动作用;一派不赞同这种观点,认为贸易开放的影响很复杂,甚至可以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效果。  相似文献   

17.
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指出,"稳增长"就是要稳定实体经济,稳定企业发展。要坚决防止一些地方为实现财政增收而"杀鸡取卵"、"竭泽而渔",要为企业营造宽松环境,涵养税源,稳定税基。  相似文献   

18.
7月4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清华大学出席国际经济学会第十六届全球大会时指出,必须注意中国在20世纪末开始形成的市场经济远非完美,主要反映在国营部门仍然是资源分配的主导者。吴敬琏分析称,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经济学家林毅夫在目前召开的2013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论坛上表示,双轨制在中国已经走到了尽头。他认为,现在经济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都足双轨制带来的.这之中最主要的是收入分配问题、寻租现象的普遍化和社会风气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环境》2007,(3):14-15
1月26日,英国《独立报》就英国向中国出口垃圾的问题发表专文进行报道,并对广东省佛山市联浯村——这一英国垃圾主要集散地的情况进行了重点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