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新生鼠的神经生发区-室管膜下区(SVZ) 和海马齿状回(DG)聚集了多种不同发育阶段神经干细胞(NSCs),它们可分化产生新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本研究探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对脑生发区NSCs的损伤及高压氧(HBO)对此损伤的影响。从在体NSCs 探讨HBO对新生大鼠HIBD的保护作用机制。 方法: 新生7 d龄SD大鼠随机分为4组:① 正常对照组(CON,n=16);② HIBD 模型组(HIBD,n=16);③ 高压空气组(HBA,n=16);④HBO治疗组(n=16)。Rice法复制HIBD模型,并予HBA或HBO治疗,每天1次共7 d。BrdU免疫组化显示在体NSCs。并取损伤侧脑SVZ区组织,体外NSCs培养并进行神经干细胞球计数。 结果: HIBD组生发区在体BrdU 阳性细胞和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球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组。HBO组SVZ区的BrdU阳性细胞增多;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球增多。HBA组增加不明显。 结论: 新生大鼠HIBD后生发区NSCs减少,HBO治疗可以减轻HIBD后NSCs的死亡。HBA治疗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丙酮酸乙酯(ethyl pyruvate, EP)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 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65只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43)、HIBD模型组(n=61)和HIBD+EP处理组(n=61),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EP(50 mg/kg)1次,此后每天1次,3 d后测定脑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脑组织含水量,TUNEL法检测脑组织凋亡细胞数;14 d后检测缺血侧和非缺血侧脑重量以判别脑萎缩程度。结果:HIBD+EP组脑组织SOD活性为(125.78±18.35)×103 U/(g protein),较HIBD模型组[(97.84±15.50)×103 U/(g protein)]明显增强(P<0.05);MDA含量为(4.42±1.04) μmol/(g protein),较HIBD模型组[(6.02±0.89) μmol/(g protein)]明显降低(P<0.05)。此外,HIBD模型组缺血侧(左侧)的脑组织含水量高于非缺血侧(右侧)(P<0.05),EP治疗后两侧的脑组织含水量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EP减轻了缺血侧的脑水肿。同时HIBD+EP组缺血侧脑皮质和海马每个视野的凋亡细胞数目分别为96.63±10.08和41.91±9.96,较模型组(111.54±1.64和51.73±1.77)明显减少,但仍多于假手术组(P<0.05)。HIBD+EP组左脑萎缩程度为(13.25±5.19)%,较HIBD模型组[(20.32±5.10)%]明显减轻(P<0.05)。结论:EP具有抗氧化功能,能减轻脑水肿,减少脑细胞凋亡,减轻脑萎缩,对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JAK/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36只7日龄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12),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n=12),高压氧治疗组(n=12)。采用Rice法制作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分离左颈总动脉后不结扎直接缝合皮肤,高压氧治疗组大鼠在模型制作成功后,给予高压氧治疗,1h/d,连续7d。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增长率与左/右脑重量比值;应用TUNEL法检测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方法与real time PCR方法分别检测各组新生大鼠脑组织JAK与STAT3蛋白与mRNA的表达。结果高压氧治疗可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的体质量增长率和左/右脑重量比值增加(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新生大鼠脑组织的神经细胞凋亡数目、JAK与STAT3蛋白与mRNA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相比,高压氧治疗组新生大鼠脑组织的神经细胞凋亡数目、JAK与STAT3蛋白与mRNA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高压氧减轻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的脑组织损伤可能与抑制JAK/STAT3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4.
滑雪  齐有然  田雨英 《解剖科学进展》2019,25(1):98-100,105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TLR-4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36只7日龄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12),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n=12),高压氧治疗组(n=12)。采用Rice法制作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分离左颈总动脉后不结扎直接缝合皮肤,高压氧治疗组大鼠在模型制作成功后,给予高压氧治疗,1 h/d,连续7 d。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增长率与左/右脑重量比值;应用TUNEL法检测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方法与real time PCR方法分别检测各组新生大鼠脑组织TLR-4、MyD88与NF-κB蛋白与mRNA的表达。结果高压氧治疗可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的体质量增长率和左/右脑重量比值增加(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新生大鼠脑组织的神经细胞凋亡数目、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MyD88)与核转录因子-κB (NF-κB)蛋白与mRNA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相比,高压氧治疗组新生大鼠脑组织的神经细胞凋亡数目、TLR-4、MyD88与NF-κB蛋白与mRNA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高压氧减轻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的脑组织损伤可能与抑制TLR-4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消栓颗粒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Caspase-3蛋白的影响。方法 7日龄SD新生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模型组和消栓颗粒治疗组,每组各12只。HIBD模型组和消栓治疗组参照Yager法建立HIBD模型,消栓颗粒治疗组灌服消栓颗粒(8g/kg,qd),HIBD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灌服等量9g/L氯化钠注射液。造模后第14d断头取出脑组织,观察3组大鼠左侧大脑半球病理形态学的变化,比较3组的病理学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3组大鼠海马及皮质区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未见明显病变,HIBD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变性、坏死显著,消栓颗粒治疗组仅表现为局灶性神经细胞变性,病理学评分假手术组显著低于HIBD模型组及消栓颗粒治疗组(P〈0.01),消栓颗粒组低于HIBD模型组(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假手术组海马及皮质区有少量Caspase-3蛋白表达,HIBD模型组Caspase-3蛋白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消栓颗粒治疗组Caspase-3蛋白的表达较HIBD模型组明显减少,3组间两两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消栓颗粒可减轻HIBD新生大鼠的脑损伤,机制可能为抑制Caspase-3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神经干细胞移植对HIBD新生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脑内移植胚鼠神经干细胞 (NSCs)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学习记忆的影响。 方法: 分离孕龄14 d的Sprague-Dawley(SD)大鼠胚胎前脑皮质,采用无血清悬浮培养的方法获得细胞克隆;7 d龄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HIBD组(n=11)和移植组(n=13),后两组结扎左侧颈总动脉联合8%氧吸入制作HIBD模型,损伤后3 d利用立体定位仪分别在左侧海马区植入培养基作为对照或BrdU 标记的NSCs,观察植入4 周后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恢复情况。计数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移植细胞在脑内的存活、迁移情况。 结果: 在放射形迷宫测试中,移植组较对照组表现出明显的改善,觅水时间缩短(61.40 s±24.83 s vs 89.32 s±31.52 s),错误次数(2.65±0.57 vs 3.78±0.41)及重复次数明显减少(0.32±0.43 vs 0.81±0.47)(P<0.05)。BrdU间接免疫荧光显示移植后4周,在脑内可见存活的NSCs在海马内广泛分布;尼氏染色显示移植可明显减少海马CA1区的细胞丢失。 结论: 脑内移植胚鼠NSCs对HIBD新生大鼠的学习记忆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木犀草素(Lut)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是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日龄新生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HIBD组)和Lut治疗组(HIBD+Lut组)。用Rice-Vannucci法建立新生大鼠HIBD模型。HIBD+Lut组在造模后即刻通过腹腔注射给予50 mg/kg Lut,连续3 d,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同时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3 d后,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评估脑梗死范围;用干/湿重脑含水量法评估缺血脑半球的脑水肿情况;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以及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和神经元核抗原(NeuN)荧光双标共定位法观察缺血脑半球海马和皮质中神经元损伤情况;用商用试剂盒检测缺血脑半球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脑半球的海马和皮质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蛋白表达水平。取35日龄大鼠,用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的认知功能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HIBD组大鼠脑梗死、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海马CA1区脑红蛋白(Ngb)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方法:选用60只新生7日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sham组(n=6),正常对照组(n=6)和HIBD组(n=48)。HIBD组新生大鼠建立HIBD模型,分别于HIBD后3h、6h、12h、24h、48h、72h、7d、14d取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各组海马CA1区Ngb及Bcl-2、Bax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1)与sham组相比,HIBD组Ngb阳性细胞数于缺氧缺血后3h开始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h、12h、24h呈逐渐下降趋势,阳性细胞数量已明显低于sham组;到48h时达最低水平;14d时Ngb阳性细胞数量基本恢复至sham组水平。(2)与sham组相比,HIBD组于缺氧缺血3hBcl-2阳性表达细胞开始显著增多,于12h达到高峰,24h时开始逐渐下降,14d时略高于sham组表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与sham组相比,HIBD组Bax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目于缺氧缺血后3h时开始增加,12h时明显增多,于48h达高峰,此后逐渐下降,7d时阳性细胞数基本恢复至sham组水平,14d时未见Bax蛋白的阳性表达。(4)新生大鼠海马CA1区内,Ngb阳性细胞数与Bcl-2阳性细胞数无相关;与凋亡相关蛋白Bax阳性细胞数呈负相关(r=-0.697,P0.01)。结论:Bcl-2与Bax基因参与了HIBD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Ngb可能通过抑制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从而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脑组织Bcl-2、Bax基因表达变化及氨基甲酰化促红细胞生成素(CEPO)干预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CEPO发挥脑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新生7日龄SD大鼠建立HIBD模型,利用RT-PCR检测缺氧缺血和CEPO干预后2h、12h、24 h、48 h、72 h凋亡基因Bcl-2、Bax的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缺氧缺组在2h、12h、24 h、48 h、72 h脑组织中Bcl-2、Bax的表达均增加(P<0.05),与缺氧缺血组相比,CEPO干预组在不同时间点Bcl-2表达增加(P<0.05),Bax表达下降(P<0.05).结论 在新生大鼠HIBD中Bcl-2、Bax mRNA的表达发生改变,调控二者的表达水平可能是CEPO发挥脑保护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米诺环素(Minocycline,MN)对缺氧缺血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未成熟新生大鼠Toll样受体4(Toll-1ike receptor4,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p65和TNF.仪表达的影响,探索米诺环素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160只生后2d(P2)Sprague—Dawley(SD)新生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HIBD组、HIBD加MN组。通过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及8%氮氧混合气缺氧4h,制备未成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HIBD加MN组大鼠缺氧后予腹腔注射1次MN45mg/kg,HIBD组予腹腔注射等剂量的无菌PBS(pH7.4)。HI后24h、48h、72h取材,Westernblotting检测TLR4、NF.KBp65和TNF—Ot蛋白表达,HI后72h、4周行脑组织HE染色及病理评分,HI后4周行行为学检测。结果HI后72h、4周HIBD加MN组脑组织病理损伤较HIBD组减轻,HIBD加MN组半定量病理评分低于HIB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显示HI后24、48和72hHIBD加MN组TLR4、NF—KBp65和TNF-α的表达低于HIBD组,较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升高。HI后4周,在悬吊试验及斜坡试验中,HIBD加MN组与正常组、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p〉0.05)。旷场试验中,HIBD加MN组与正常组、假手术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IBD组比较,P=0.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圆筒实验中HIBD加MN组左侧上肢触壁百分比较HIBD组降低(P〈0.05),与正常组、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触壁百分比的比较中,HIBD加MN组与正常组、假手术组、HIB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诺环素对缺氧缺血脑损伤近期及远期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对缺氧缺血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p65-TNF-α信号途径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7日龄新生大鼠短暂脑缺血诱导侧脑室室管膜下区(SVZ)神经干细胞增殖,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7日龄新生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缺血组(n =24)、假手术组(n =24)、缺血阻断剂组(n =8)和缺血生理盐水组(n=8)。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缺血组和假手术组在缺血后1、4、7d SVZ新生细胞数量和IGF-1表达的变化,并观察缺血阻断剂组和缺血生理盐水组在IGF-1受体阻断剂(JB1)阻断7d后SVZ新生细胞数量和IGF-1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同时间点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后1、4、7d的SVZ新生细胞和IGF-1阳性细胞数量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使用JB1后,缺血阻断剂组IGF-1的表达被阻断,IGF-1阳性细胞缺如,而缺血生理盐水组IGF-1表达正常;使用JB1后,缺血阻断剂组SVZ新生细胞数量显著减少,与缺血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新生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上调了IGF-1的表达,IGF-1表达增加促使SVZ神经干细胞增殖;使用JB1后,IGF-1的表达被阻断,神经干细胞增殖也显著减少,提示IGF-1在脑缺血损伤修复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caspase-3表达与自由基损伤的机制。方法:建立7日龄新生大鼠HIBD模型,分为HIBD组和假手术组,两组分别于HI后6、12、24、48、72、96 h取脑组织,应用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HIBD组神经细胞凋亡数量及caspase-3的表达量6 h开始增多,48 h达高峰,各时间点两者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HIBD组MDA含量6 h增高,24 h达高峰,各时间点均较假手术组增高(P0.05)。HIBD组SOD含量6 h下降,24 h降至最低,各时间点均较假手术组降低(P0.05)。凋亡细胞数量与caspase-3蛋白表达量和MDA含量均呈正相关(r=0.748、0.654,P均0.05),与SOD含量呈负相关(r=-0.576,P0.05)。结论:HIBD时自由基损伤促进caspase-3的表达及神经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3.
高压氧降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脑组织内caspase-3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0)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e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大鼠模型,将其分为HIBD组及HBO处理组,并设立假手术组(n=24).观察3组大鼠不同时间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同时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3组大鼠脑组织内ca8pase-3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HIBD组18、24、48和96 h时间点海马及皮层区ca8pase-3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通过调节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减轻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神经元损伤的机制。方法 采用Rice-Vannucci法构建HIBD新生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舒芬太尼低剂量组、舒芬太尼高剂量组、SQ22536组、舒芬太尼高剂量+SQ22536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新生大鼠设为假手术组,以舒芬太尼和SQ22536分组干预后,以避暗实验检测大鼠认知功能;以伊文思蓝实验检测大鼠血脑屏障功能;以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脑皮质与海马神经元病理形态;以尼氏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脑皮质与海马神经元数量;以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炎性因子前列腺素2(PGE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抗氧化因子总抗氧化能力(TA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及脑组织cAMP水平;以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cAMP/PKA/CREB通路相关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皮质与海马神经元均病理损伤严重,步入潜伏期、脑皮质与海马神经元数量、血清TAC与SOD水平、脑组织cAMP水平及p-PKA/PKA、p-C...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神经节苷酯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心肌营养素-1表达的影响,探寻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机制.方法 Wistar脊髓损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神经节苷酯治疗组、损伤对照组、假手术组,用原住杂交化学和RT-PCR方法检测损伤脊髓心肌营养素-1 mRNA的表达.结果脊髓损伤后1、7d神经节苷酯组心肌营养素-1 mRNA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损伤对照组(P>0.01).结论神经节苷酯可上调心肌营养素-1 mRNA表达,从而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Edaravone对脑创伤后ERK1/2信号通路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用Marmarou,s法建立SD大鼠中度弥漫性轴索损伤模型(n=120),随机分为3组: (1)假手术对照组(A 组, n=24 )、(2)创伤组(B组, n=48)、(3)Edaravone干预组(C组, n=48)。分别在伤后1、6、24、48和72 h 5个时相点收取脑组织标本,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大脑皮质中MDA含量;Western-blot法检测皮质区p-ERK1/2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p-ERK1/2、Bax 和bcl-2蛋白的表达;TUNEL法标记神经细胞凋亡数。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创伤组中MDA含量(伤后6~72 h)、ERK1/2(p-ERK1/2)活性(伤后1~48h)、Bax/bcl-2比值(伤后6~48 h)及凋亡的神经细胞数目(伤后6~72 h)显著增高(p<0.05); Edaravone干预显著缓解上述改变 (p<0.05)。结论 Edaravone可减少脑创伤后的神经细胞凋亡,其机制与其可清除氧自由基、抑制ERK1/2通路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p38 MAPK在腺苷A2A受体敲除(A2AR-/-)新生小鼠缺氧缺血脑区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改良Rice法建立新生小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A2AR-/-(KO)及同期野生型(A2AR+/+,WT)C57/BL6新生小鼠(7日龄)分别按照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分成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模型组按HIBD后取标本时间不同又分为造模后1 d组、3 d组和7 d组,共8个实验动物组,每组取小鼠8只,共64只。采用TUNEL结合尼氏染色检测神经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活化caspase-3及p-p38 MAPK表达。同时,KO及同期WT小鼠分别取假手术组(SKO和SWT, n=10)及模型组(MKO和MWT,n=30)于HIBD后1 d同时进行新生鼠短期神经行为学评定。结果:(1)缺氧缺血后皮层及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活化caspase-3及p-p38 MAPK表达均增加,造模后1 d为高峰;(2)A2AR敲除导致神经细胞凋亡及活化caspase-3表达增加,与同一时点的WT小鼠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p-p38 MAPK表达增加,其中,1 d及3 d后2种基因型小鼠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3)Peason相关分析显示,活化caspase-3表达与p-p38 MAPK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皮层:r=0.957, P<0.01;海马CA1区:r= 0.939, P<0.01)。结论:p-p38 MAPK可能参与了A2AR敲除增加新生小鼠脑缺氧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加重脑损害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时皮质及海马中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变化。方法: 分假手术组和模型(HI)组。用新生7 d的大鼠建立新生儿HIBD的模型,于缺氧后不同时点取脑,分别行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反应(RT-PCR),观察双侧皮质及海马caspase-3 蛋白及mRNA表达的程度。结果: HI组皮质及海马caspase-3 mRNA 于HI后0 h出现瞬时高表达,然后下降,6 h可检测到mRNA和蛋白同时升高,表达峰值于HI后24-48 h出现,然后下降。结论: Caspase-3参与未成熟脑HIBD后皮质及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的进程。在其表达峰值出现以前,即HI后24-48 h之前,抑制caspase-3的表达,应是治疗脑损伤的适宜时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的心室重构及心功能恶化较非糖尿病者更为明显。本研究旨在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AMI后心肌细胞凋亡、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是否与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 (HGF/c-Met)信号通路有关。方法: 70只雄性SD大鼠经链脲霉素 (STZ, 65 mg/kg)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8周后对糖尿病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AMI大鼠模型,术后存活3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AMI对照组(n=16)和阿托伐他汀干预组(n=16, 阿托伐他汀20 mg·kg-1·d-1),并在糖尿病大鼠中设假手术组(n=11),术后24 h予以灌胃给药。2周后比较各组大鼠心功能、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心肌细胞凋亡、HGF和c-Met 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结果: (1) AMI对照组心功能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胶原容积分数、心肌细胞凋亡指数、HGF及c-Met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2) 阿托伐他汀干预组的胶原容积分数和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低于AMI对照组(P<0.05),心功能、HGF及c-Met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AMI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AMI后心肌细胞凋亡、心室重构及心功能具有显著改善作用;HGF/c-Met信号通路在AMI后会激活,阿托伐他汀的上述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进一步增强HGF/c-Me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丙泊酚调节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1(SIRT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 取SD新生大鼠通过Rice-Vannucci法构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丙泊酚低剂量组(5 mg/kg)、丙泊酚高剂量组(10 mg/kg)、EX527组(5 mg/kg)、丙泊酚高剂量(10 mg/kg)+EX527(5 mg/kg)组,每组15只,另取15只新生大鼠设为假手术组,以丙泊酚和EX527分组干预后,跳台实验检测大鼠认知功能;检测大鼠脑含水量;尼氏染色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数量;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使用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脑组织炎性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及氧化应激因子总抗氧化能力(TAC)、丙二醛(MDA)水平;免疫印记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SIRT1/HMGB1/NF-κB通路相关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发生严重损伤,跳台潜伏期、海马神经元数量、血清和脑组织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