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北京山区人工侧柏林的径级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径级结构、空间分布格局、混交度和大小比等4个指标来分析北京十三陵林场人工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林公顷级样地的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①十三陵人工侧柏林胸径分布呈截尾正态分布,Ⅰ级和Ⅱ级个体占总株数的82.6%;②群落中侧柏种群呈高度集群分布,聚集度随胸径增长而下降;③全林的混交程度较低,平均混交度为0.15。各树种混交度侧柏为最低,其他伴生树种混交度以中度、强度和极强度为主;④优势种侧柏和大部分伴生树种大小比表现为劣态或绝对劣态。图1表4参15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松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健康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应用SPSS16.0数学统计软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完整性指标、稳定性指标和可持续性指标3大类7个指标,使用层次分析法赋予指标权重,基于ArcGIS9.2对北京市松山自然保护区120个小班进行森林健康评价。结果表明,松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大部分处于健康状态,面积为2845.77hm2,占林场总面积的56.15%,主要由天然阔叶林和人工针叶林组成。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森林经营管理措施,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才能发挥森林更大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北京十三陵林场人工侧柏林的天然更新情况,为北京人工侧柏林的天然更新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标准地调查法,对北京十三陵林场人工侧柏林林分的天然更新状况进行调查,并运用灰色关联法对影响天然更新的8个因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人工侧柏林林分中,各树种更新幼苗在≤30cm和>30~≤50cm高度级的更新等级均为不良,在>50cm高度级的更新等级为中等;林分中阔叶树种的更新能力强于针叶树种,优势树种侧柏幼苗更新密度和频度分别为538株/hm2和13.8%;影响侧柏林更新的8个因子的关联度排序为:海拔>坡向>土壤厚度>坡位>林分密度>坡度>灌草盖度>枯落物厚度。【结论】北京十三陵林场人工侧柏林更新状况不佳,难以完成天然更新。在一定范围内,海拔越低,更新株数越多;在南和西南坡向上,光照条件较好,有利于林分的天然更新。  相似文献   

4.
运用森林健康的相关理论与技术,采用分层评价的指标分值法评价森林健康,一级指标及其下的基本指标均采用等权分配权重的评价方法;分别于2004年和2012年对北京市八达岭林场的16块标准样地进行了森林健康评价指标的调查、量化和测定,2004年调查了13个基本指标, 2012年调查了24个基本指标,共涉及到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抵抗力、生产力(活力)、效益、土壤状况等6个一级指标;对林分各指标逐项进行数量化或评分(定性指标数量化,定量指标标准化),计算出森林健康指数HCI来评价八达岭林场的森林健康状况。结果表明,森林在2012年的HCI为60.33(13个指标;亚健康),仅比2004年(13个指标HCI=60.25;亚健康)提高了0.09(0.15%);16块标准地中10个林分的HCI有升高趋势,其中侧柏-黄栌(提高了29.13%)、西沟糠段林(提高了21.80%)、西沟油松林(提高了18.57%)等标准地的森林健康质量提高明显;但有6个林分的健康水平有明显下降趋势,特别是西沟元宝枫林(下降了21.20%)、西沟黑桦林(下降了23.49%)、西沟核桃楸林(下降了31.15%)等森林健康的质量下降明显。总体上看,森林质量较稳定,但健康质量不容乐观,仍处于亚健康状态(24个指标评价HCI=59.47;2012年),需要林场及时采取生态疏伐、景观疏伐、补植补造、封山育林等经营技术措施改善林分质量,提高森林的健康等级,充分发挥八达岭林场森林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森林健康评价指标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对森林健康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首要和关键的步骤,指标体系建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程度。本文通过对森林的活力、组织结构、适应性和社会价值四个指标的测定,构建了一套评价森林健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在北京市八达岭林场示范点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能够比较客观地反应森林的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对北京地区森林健康状况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寻一种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的渭北黄土高原地区人工刺槐林健康评价方法,为渭北地区人工林的健康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和矢量投影原理,建立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并以永寿县槐平林场为例,利用21个刺槐林小班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投影法,对该林场人工刺槐林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建立的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将参评小班及各级指标视为矢量,分别向同一矢量(健康标准)进行投影,根据投影值的大小确定小班的健康级别,并对小班的健康状况进行排序。利用该评价模型对永寿槐平林场的评价表明,研究区健康的刺槐小班约占样本总数的38.10%,亚健康、不健康的刺槐小班分别占样本总数的19.05%和42.85%,表明该区域人工刺槐林整体上健康状态较差,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结论】建立的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简便易行,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所调查森林的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经营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晰徐州侧柏人工林的健康状况,选取群落垂直结构、郁闭度、单位面积蓄积量、林分更新、森林病虫害等级、森林火险指数等10个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该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将森林健康分为优质、健康、亚健康、不健康和疾病5个等级,通过样地调查并结合现有相关数据,对60块典型样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总评样地中,优质样地占5.00%,健康样地占15.00%,亚健康样地占43.33%,不健康样地占30.00%,疾病样地占6.67%。徐州侧柏人工林的整体健康等级为亚健康,建议通过增加林下木本植物种类和数量、对密度过大的样地进行间伐及开设林窗等途径提高徐州侧柏人工林的健康程度。  相似文献   

8.
殷彬严 《乡村科技》2023,(21):102-104
侧柏叶枯病病原菌为侧柏绿胶杯菌(Chloroscypha platycladi Y.S.Dai),其通过子囊孢子释放扩大疾病发生范围。侧柏叶枯病是侧柏栽培中常见的病害之一,给侧柏人工林带来较大的危害。为保障侧柏栽培质量、提高栽培效益,根据兰州北山生态建设管护中心南北山林场、大草滩林场侧柏人工栽培经验,从检疫监测、选种造林、抚育管理、给药方法、喷药机械等方面阐述侧柏叶枯病防治技术,旨在降低侧柏叶枯病发生率,从而为其他林场侧柏人工栽培及叶枯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根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构建红花尔基各个林场健康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客观的对红花尔基森林进行健康评价。结果表明:从评价指标权重来看,森林的自然度、龄组、郁闭度、优势树种组成比例、平均树高这5个指标占总指标的84.55%;从计算结果来看,属于健康的林场有奎腾河林场和头道桥林场,占红花尔基林业局面积的28.72%;属于亚健康的林场有宝根图林场、好莱河林场、红花尔基林场、毛盖河林场、红花尔基自然保护区,占红花尔基林业局面积的38.76%;属于不健康的林场有巴日图林场、辉河林场、诺干诺尔林场,占红花尔基林业局面积的35.52%。经计算对红花尔基林业局总的评价值为2.359,结果为亚健康。整个红花尔基地区均没有出现相对位置在1~1.5范围内的林场(自然保护区),即优质健康林场(自然保护区)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10.
抚育间伐强度对侧柏林及林下植被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京市西山试验林场干旱阳坡侧柏为研究对象,分析抚育间伐强度与侧柏林生长、天然落种更新、林下植被生长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变化特征,并对不同间伐强度进行森林健康等级评价。结果表明:抚育间伐对林木单株的直径和高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天然更新的数量及其分布特征与抚育间伐强度关系较大,低强度间伐林分天然更新数量和种类较少,随着间伐强度增大,更新数量和种类随之增加,40%间伐强度为40%时,林内中生树种更新最多;抚育过程中林窗的分布情况是决定林下灌、草植物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不同强度抚育后林下植物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增大;从生产力、群落结构功能、抵抗力(干扰)、效益等4个方面9个指标对林分健康等级进行评价,间伐强度为40%时,林分达到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