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前,关于建筑业碳排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总量和效率的测算方面,缺乏相关收敛性的研究.本文在计算2005—2015年我国30个省域建筑业碳排放量的基础上,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了各省建筑业的碳排放效率,并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分别对全国及三大区域建筑业碳排放量和碳排放效率进行了随机收敛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建筑业碳排放量整体先上升后下降,各地区间碳排放量和碳排放效率差距较大,且均呈现东、中、西部渐次递减趋势,东、中部平均碳排放效率在0.7上下波动,西部仅为0.5~0.6;全国建筑业碳排放量不存在随机性收敛,而效率指标收敛,东部和中部地区两项指标均随机性收敛,西部地区发散.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为我国制定更为合理的建筑业碳减排目标、区域间有差异而区域内统一的碳排放效率优化政策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2.
现代物流业是中部六省基础性产业之一,研究中部六省的物流效率对其物流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因此,构建了中部六省物流产业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利用DEA模型对中部六省2011—2015年的物流产业效率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中部六省的物流效率整体水平较高,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以及安徽省均达到DEA有效,仅江西省和山西省未达到DEA有效。同时,对影响中部六省物流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民用载货汽车拥有量以及地区GDP状况对中部六省的物流效率有较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采用能源消费带来的排碳量作为一个地区的排碳量,从碳排放总量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碳排放效率、碳排放结构、各产业煤消耗总量等对湖南省碳排放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碳排放总量较多,呈上升趋势,在中部8省处于中下等水平;湖南碳排放效率先减少后增加,略低于东部,高于中部、西部及全国平均水平;湖南碳排放主要以煤碳排放为主,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5%;第二产业对煤和石油消耗最多,第三产业煤消耗最少;2005年3个产业煤排放急剧增加,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第三产业的比重,形成节能型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4.
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基于SPSS主成分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为中部崛起指明了发展方向;中部6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部崛起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新的亮点;如何才能准确分析中部六省的经济发展状况?文章选择2006年中部六省的经济数据,运用SPSS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和解释了影响中部经济发展的主成分因素。  相似文献   

5.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于意见》正式出台,为中部崛起指明了发展方向;中部6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部崛起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新的亮点;如何才能准确分析中部六省的经济发展状况?文章选择2006年中部六省的经济数据,运用SPSS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和解释了影响中部经济发展的主成分因素。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000—2008年除香港、澳门、台湾、西藏、浙江、湖南外的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碳排放总量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横截面数据以及东中西部的时间序列数据用计量方法来研究中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中国的经济增长对碳排放都有促进作用,西部地区的经济弹性最大,表明西部地区的碳排放对经济增长更加敏感。而东部与中部地区的经济弹性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7.
以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等5个中国首批低碳试点省份2000-2011年的碳排放量、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费总值为基础数据,运用脱钩模型计算,从节能、减排等比较分析这5个省份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联动情况。研究发现:在节能方面,辽宁、湖北比其他3省好,多数阶段处于弱脱钩、强脱钩状态;在减排方面,5省基本都较差,处于扩张连续状态。各省碳排放量大小与各省自身经济基础、产业结构、能源生产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能源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碳排放量,产业结构与优势产业类型对地区碳排放量有较大影响,运用先进技术节能减排能够明显的减轻碳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相似文献   

8.
省间经济增长差距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联可以通过地方政府的投资来研究。统计资料的测算比较表明,中部六省省间经济增长差距过大影响城市化进程;以2002年为界点分析1995至2007年中部六省城市化对省间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M-R-W趋同分析模型研究显示2002年以来城市化对缩小中部六省省间经济增长差距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中部六省经济的协调发展;经济增长差距不利于中部城市化发展,特别是用城市群形成来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重约束与任务分摊下,对各省份的碳排放总量与强度进行有效测算和驱 动因素分解有助于地区和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愿景。因此,基于 2000—2018 年中国 30 个省 份的数据,采用表面能源消费量估算法对各省市(市、区)的碳排放总量与碳排放强度进行了测算,从时间 与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了碳排放总量与碳排放强度的时空动态演变趋势,并且基于 LMDI 模型对中国碳排放总 量增长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解。研究结果显示:2018 年,中国的碳排放总量为 1 257 001.95 万 t,碳排放强 度为 1.05 t/ 千美元。2000—2018 年,中国碳排放量均值排名前三位的是山东省、河北省和山西省,排名末 三位的是北京市、海南省和青海省;碳排放强度均值排名前三位的是山西省、贵州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排 名末三位的是广东省、海南省和福建省。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是中国实现碳减排的最主要因素,而经济增长 与人口增长则会导致碳排放总量增加。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中国29个省级地区1995—2008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反映FDI技术效应的动态模型,分别使用反映地区碳排放水平的绝对和相对指标,实证检验了技术路径下FDI对中国CO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路径下,FDI对各地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量的下降均存在较为显著的积极影响;本土研发投资的提高对FDI积极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正面影响;其他因素对地区碳排放的影响则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1.
基于空间计量方法对西南5省(市、区)2000—2012年间碳排放强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西南5省(市、区)2000—2012年碳排放强度总体呈现减弱的趋势,多数省区碳排放强度空间属于LH型,表明多数省份碳排放强度较弱,但碳排放强度较强的部分省份依然存在。碳排放强度较强多数是因为能源效率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没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分别从这3个方面对减弱该地区碳排放强度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掌握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相关指标动态变化规律,分析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驱动力,依据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清单指南提供的相关数据,对区域交通碳排放相关指标进行测算;建立改进的STIRPAT(stochastic impacts by regression on population affluence and technology)模型,运用最小二乘回归和岭回归法对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以北京市为例,研究该地区2005—2014年交通碳排放情况,得出区域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发展态势及各影响因素对碳排放总量的驱动力影响程度排序,该研究结果可为其他省市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计算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等5个中国首批低碳试点省份2002—2011年的碳源、碳汇数据,描绘5个省份的碳足迹时空格局。研究发现,碳排放未得到有效遏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逐步增加;退耕还林能增强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但过快的碳排放增长速度远大于其取得的成果;能源生产结构与碳足迹有密切联系,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生产结构是碳足迹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产业结构是决定碳排放量大小的关键。对此,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能源生产效率和利用效率;加强各省城市绿化与林地建设;优化产业结构,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有效政策。  相似文献   

14.
农业作为N2O重要的排放源,厘清农业系统N2O排放对"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0—2019年中国种植业、养殖业数据,估算了农业系统N2O排放量,并利用泰尔指数(Theil index)探求了中国大陆4大板块和8大经济区之间的差异性,对主粮低碳化生产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农业系统N2O排放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其中2000—2015年是上升阶段,从69.98万t增加到86.01万t,2016—2019年为下降阶段,2019年农业系统N2O排放量为76.43万t.2)分省农业系统N2O排放量差异显著,2019年农业系统N2O排放量最少的是北京(0.056万t),最多的是河南(5.69万t);集中趋势更为凸显,广西、河南、江苏等排放量较多.3)省域之间、区域之间农业系统N2O排放量差异呈现多样性变化,如省域差异前期先扩大后缩小,2009年以来表现平稳,8大区域中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大西北区域泰尔指数呈现下降趋势,其他区域皆呈上升趋势.为实现N2O减排,需要针对不同板块和经济区针对性开展主粮低碳化生产,需要重点针对中部板块、西部板块以及东北区域和大西南区域针对性开展低碳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