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缺氧程度与瘢痕疙瘩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1α)基因表达的量化关系和关联性,进一步探讨缺氧通过HIF-1a途径促进异常瘢痕形成的机制。方法设立不同O2浓度组,在常氧及不同程度缺氧条件下培养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应用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比较各组间HIF-1α基因蛋白的表达,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在常氧(20%)、不同缺氧浓度(10%、5%、1%)下.HIF-1α蛋白表达相对含量(HIF-1α/β肌动蛋白)分别为0.007±0.006、0.133±0.006、0.537±0.015和0.903土0.021,表明缺氧系统中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HIF—1α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结论缺氧条件促进了瘢痕疙瘩中HIF-1α蛋白的表达,而且表达的量与缺氧程度呈正相关。缺氧通过HIF-1α基因途径与异常瘢痕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水飞蓟宾(SB)对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观察不同浓度的SB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免疫组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B 干预前后成纤维细胞中mTOR和HIF-1α的表达情况.结果 CCK-8检测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吸光度值,随着SB浓度的逐渐增大及干预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浓度为200 μmoL/L的SB作用下,mTOR及HIF-1α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在常氧和缺氧条件均降低,不同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B通过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mTOR和HIF-1α的表达,来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从而抑制瘢痕疙瘩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瘢痕疙瘩的发病机理及其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方法 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别处理体外培养正常皮肤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采用^3H-脯氨酸掺入、胃蛋白酶消化法检测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量。结果 10^3U/ml的TNF-α能显著减少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量,且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反应不同,当TNF-α浓度增至10^4U/ml,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量却未进一步减少。结论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对TNF-α下向调节胶原合成作用的反应敏感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合成及蛋白激酶B/叉头框蛋白O1(Akt/FoxOl)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分为培养液处理的空白对照组和用含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培养液处理的实验组,给药后48 h采用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Akt 、FoxO1的磷酸化水平,羟脯氨酸试剂盒检测胶原的合成.结果 二甲双胍可显著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用30、60、90、120 mmol/L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处理成纤维细胞后,成纤维细胞的抑制率依次升高为(13.30±2.04)%、(22.64±4.70)%、(54.00±5.34)%和(63.12±3.48)%,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二甲双胍处理后的成纤维细胞中Akt、FoxO1磷酸化水平降低,胶原蛋白产生减少,并且呈剂量依赖性(P <0.05,P<0.01).结论 二甲双胍可显著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胶原合成,其机制可能与调控Akt/FoxOl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在低氧条件下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及瘢痕生成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2%O2低氧条件下处理原代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36h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10μmol/L辛伐他汀作为干预组,采用CCK-8法检测常氧和低氧条件下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分析Caspase-3、Bax、Bcl-2、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Ⅰ型胶原、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常氧和低氧条件下,随着辛伐他汀药物浓度增加,成纤维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药物浓度≥10μmol/L时,低氧条件辛伐他汀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大于常氧组(P0.01)。干预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细胞促凋亡因子Bax、Caspase-3表达增加,而凋亡抑制因子Bcl-2表达减少(P0.05)。干预组中HIF-1α、Ⅰ型胶原、CTG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IMP-1表达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在低氧条件下可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体外增殖活性及瘢痕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可显著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氧化苦参碱对体外培养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氧化苦参碱作用于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分别培养24、48、72h后采用MTT法检测 HFFB增殖活性,Western blot检测Ⅰ、Ⅲ型胶原合成情况,RT-PCR 检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 在0~1mg/ml浓度范围内,氧化苦参碱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没有明显影响(P >0.05);Western blot结果 显示Ⅰ、Ⅲ型胶原的合成受到明显抑制,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时间浓度依赖性(P <0.01);RT-PCR结果 显示Col α1(Ⅰ)、Col α1(Ⅲ) mRNA的表达也受到明显抑制.结论 氧化苦参碱可以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的合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氧化苦参碱抑制体外培养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合成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氧化苦参碱作用于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分别培养24、48、72h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中信号分子TGF-β1,TβRⅠ,TβRⅡ,Smad3,Smad4和Smad7的表达,对阳性信号分子采用RT-PCR进一步检测其mRNA的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氧化苦参碱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TGF-β1,TβRⅠ,TβRⅡ,Smad4和Smad7蛋白的表达无明显的影响,但是对Smad3蛋白表达具有明显抑制作用;RT-PCR结果显示,Smad3 mRNA的表达也受到明显抑制.结论 氧化苦参碱可以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中Smad3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几丁糖对不同来源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医用几丁糖 (以下简称几丁糖 )对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活性的作用。方法 以瘢痕疙瘩及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 ,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为对照 ,用组织块法进行不同标本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分别观测不同浓度的几丁糖作用后 ,不同来源成纤维细胞吸光度A、形态结构、合成及分泌胶原的量以及细胞因子TGF β1 、b FGF、IL 8等的变化。结果 几丁糖对不同来源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TGF β1 、b FGF、等的分泌均呈剂量依赖性抑制 ,对IL 8则促进 ;且对各组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几丁糖可以抑制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合成及分泌胶原功能 ,有望在病理性瘢痕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缺氧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体外培养的皮肤瘢痕成纤维细胞,分别在20%、10%、5%和1.5%四种氧浓度条件下培养24 h后,进行细胞计数、PCNA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随着氧浓度的降低,皮肤瘢痕成纤维细胞数目逐渐增加,PCNA的表达强度逐渐增强.结论缺氧可促进皮肤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减轻缺氧可能有助于预防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不同氧气条件下肝癌细胞HIF-1和ASK1表达水平在化疗过程中的变化.方法 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肝癌细胞生长情况和药物中效浓度(IC50).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和ASK1表达水平,比较氧气、化疗药物、HIF-1抑制等因素对他们表达的影响.结果 化疗对肝癌细胞常氧时抑制效果较缺氧时更明显,常氧和缺氧IC50存在明显差异.缺氧时两者表达水平均升高,HIF-1α在IC50缺氧组中翻译水平最高,ASK1在IC50常氧组中翻译表达最多.结论 HIF-1α可能在缺氧时通过对ASK1蛋白水平的抑制实现肝癌细胞化疗耐药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