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影响系数法现场消除轴流压缩机热态动不平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广伟  王鑫武 《风机技术》2001,(6):21-22,45
主要通过对一催化装置轴流压缩机振动原因的分析和探讨,找出了导致轴流压缩机振动的主要原因,并在现场条件下采用影响系数法通过现场热态动平衡消除了轴流压缩机热态振动故障。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轴流压缩机内流场气流品质,降低压缩机现场运行产生的噪声,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压缩机出口下游管道壁面安装降噪结构的方案。根据轴流压缩机噪声特性,利用马大猷教授提出的穿孔板吸声理论,同时考虑切向流及高声强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双层穿孔板,采用流管法测试了样件的吸声性能,最后在压缩机现场运行过程中对降噪结构上、下游截面进行了噪声测量。结果表明:降噪结构穿孔板在设计的频率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其下游截面的噪声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王斗  吴士年  金颖 《流体机械》2001,29(8):36-37
介绍了轴流压缩机并联运行的原理及两台全静叶可调AV5 0 - 1 2轴流压缩机在用户现场并联运行的实践过程 ,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保0.6m连续式风洞轴流压缩机的运行安全,分析了轴流压缩机的安全运行特性及其与风洞的安全相关性,同时介绍了压缩机现场安装、调试与运行中采取的安全保护措施,获得了安全运行经验。  相似文献   

5.
对NF-6风洞AV90-2轴流压缩机漏油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采用磁力完全密封零重力油封技术的密封环对压缩机轴进行密封处理,并在轴承座内侧迷宫槽1/5长度截面处通入高压气流,形成一个高压气流区,阻挡润滑油泄漏,从而实现密封.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密封环和提供高压气方式对轴流压缩机具有很好的密封作用,能够成功运用于解决轴流压缩机漏油问题.  相似文献   

6.
风机失速喘振特性及其预防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低、高压轴流送风机及多级轴流压缩机在低流量区域的失效喘振特性及其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在并列压缩机假说下,对Day氏提出的一种求解多级轴流压缩机的级失速特性的模型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轴流压缩机组的工艺流程,描述了轴流压缩机控制系统的配置、控制难点。重点介绍了轴流压缩机定风量/定风压控制、防喘振控制和连锁控制的功能实现。该设计实现了国产DCS系统对湘钢1#进口轴流压缩机控制系统的改造。  相似文献   

8.
《机械》2007,34(5):33-33
我国首台MA大型轴流压缩机已在沈阳鼓风机集团装配完成。MA型大型轴流压缩机的引进和研制成功,不仅使我国同类压缩机技术范围得到了扩展,增加了新的门类,而且更利于我国轴流压缩机技术的整体提升。将有力推动我国大型轴流压缩机技术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9.
2011年初,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轴流压缩机——ACL80型轴流压缩机在中航工业成发集团科能公司(以下简称成发科能)厂房内总装下线,成功填补了国内自主开发大型轴流压缩机的空白,标志着成发科能正式进入大型轴流压缩机市场.  相似文献   

10.
对陕鼓最近的轴流压缩机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新叶型、新结构、底边齿及耐高温滑块等多项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拓展了轴流压缩机的应用领域,体现了当今轴流压缩机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1.
黄健 《风机技术》2010,(6):14-19
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某高压比斜流压气机级,并对最大效率工况点的扩压器内部流场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斜向扩压器的最大静压恢复系数为0.525,轴向扩压器为0.502;斜向扩压器叶片压力面附面层大面积分离,造成严重的气动损失,使得其总压恢复系数较低;轴向扩压器只在叶片吸力面出现部分附面层分离,总压恢复系数相对较高;经过一排斜向叶片扩压器和一排轴向叶片扩压器,气流流动方向与子午面的夹角总共扭转了大约50°,扭转角度过大因而附面层分离严重,是造成扩压器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单级轴流压气机内部三维流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一种快速求解三维粘性流场的计算方法求解轴流压气机的内部流场及全工况特性。该方法采用时间推进法和有限体积差分格式进行求解,对某单级轴流压气机内部流动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同时对压气机内部流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流体机械》2016,(11):20-24
以单级轴流压气机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叶片位置度超差对压气机流场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叶片位置度发生变化时,压气机的等熵效率、总压比等气动参数都不同程度地呈现恶化趋势,并且轴向位置度的影响大于周向位置度;叶片周向及轴向位置度的变化对压气机叶片气动载荷和进口攻角的影响规律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多级轴流压气机率先失速级的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楚武利  王毅  杨泳 《流体机械》2005,33(10):11-14
在多级轴流压气机特性计算HARIKA算法基础上,发展了一种预测多级轴流压气机率先失速级的方法。该方法结合多级轴流压气机单级的最大静压升能力和实际工作点的特性,配合使用单级级叠加非设计点性能预测方法,可以很好地预估多级压气机的率先失速级,与已有试验结果比较表明该预测方法是正确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
应用多重网格技术,对轴流压气机跨音风扇转子叶片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利用网格自适应技术研究了计算网格和湍流模型对实际轴流压气机内部复杂流动计算结果的影响。对跨音风扇内部流场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给出了粗细网格下风扇性能曲线并与试验值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6.
《流体机械》2016,(1):14-18
为了揭示泄漏对涡旋压缩机压缩腔内部流场的影响,应用CFD技术对不同间隙尺寸下的涡旋压缩机内部流场的定常流动进行数值计算,通过改变轴向间隙,追踪一个选定的月牙形压缩腔,在一个循环周期内流场的变化,进而分析泄漏对涡旋压缩机压缩腔内部流场的压力场、温度场、速度场的影响,得到压缩腔的泄漏规律及最佳泄漏间隙,并将模拟结果与理论绝热过程进行比较,验证所采用数值技术方法的正确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静子根部间隙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设计了4支不同长度的“L”形五孔探针和1支四孔探针。通过位移机构移动上述探针,对某双级低速轴流压气机在不同流量工况下的5个不同轴向位置的静子通道截面流场进行了实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在最大流量和近失速工况下,根部间隙引起的泄漏流和叶尖处的角区分离流与主流的掺混始终是造成静子通道内 总压损失的主要原因。随着进口流量的减小,泄漏流和角区分离的起始位置将更靠近通道进口。  相似文献   

18.
吴虎  李密  孙娜 《风机技术》2010,(6):3-6,13
基于合适的流动损失、落后角模型及逐排基元叶片算法,发展了计算多级轴流压缩机特性工程方法,并进一步定量分析了静叶排调节对多级轴流压缩机流动损失及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大静叶排安装角不仅能显著改善当地叶排流动损失分布规律,同时也改善了其下游转子叶排流动损失分布规律,为扩大发动机压缩系统稳定工作范围的静叶调节规律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流体机械》2015,(10):31-36
通过CFD技术,分析了不同流量系数下叶顶间隙对离心压缩机模型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中、小流量系数模型级,叶顶间隙越大,其效率曲线下降越大,而对于大流量系数模型级,有一定的叶顶间隙可改善叶轮内流场,反而有利于离心压缩机效率性能。无论何种流量系数模型级,存在一定的叶顶间隙则可提升能头曲线。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一款典型的高压比离心压气机SRV2,采用NUMECA软件,计算其内部的流场情况,并对这些流动状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离心压气机中主要存在3种二次流结构,这些二次流相互作用,形成了离心压气机中常见的射流尾迹结构。该研究对于改进离心压气机设计、提高其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