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Mg(OH)2对活性艳红染料废水进行脱色处理,研究了镁盐投加量、pH值、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镁盐对活性艳红染料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在镁盐投加量为200mg.L-1,pH值为11.5,反应时间为10m in,反应温度为20℃的条件下,脱色率可达97.9%。  相似文献   

2.
陈海丰  杨加元 《当代化工》2012,(9):937-938,942
实验研究了炉渣对活性黄、直接红和酸性红B 3种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实验采用恒温震荡吸附的方法,分别考查了溶液pH值、炉渣投加量、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炉渣投加量达到60 g/L,反应时间达到2 h,脱色效果最佳;3种染料废水的最佳反应pH值分别为4、6和7;温度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相对较小,实验在常温下进行即可.  相似文献   

3.
许丽梅 《广东化工》2014,41(20):102-103
以炭石灰投加量、搅拌时间、反应温度和废水pH为影响因子,考察炭石灰对含曙红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炭石灰投加量为3.5 g、吸附时间为70 min、反应温度为45℃时脱色效果最佳,曙红Y染料模拟废水的脱色率可达99.32%。  相似文献   

4.
酸性橙Ⅱ的化学氧化脱色和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使用NaClO化学氧化处理酸性橙Ⅱ(C.I.Acid Orange 7)模拟染料废水分别以484nm、310nm、255nm波长处吸光值为主要指标,跟踪染料的脱色降解,推测其反应为连串反应。考察了NaClO投加量,染料浓度、温度和 PH值等主要因素对模拟废水脱色的影响。结果表明:用NaClO化学氧化处理0.1mmol/L的酸性橙Ⅱ模拟染料废水时,最佳pH=10,当NaClO与染料的摩尔比为18,温度为30℃,反应时间30分钟,脱色率可达100%,pH值对染料的矿化有很大影响,碱性条件下反应6小时,TOC去除率为50%,酸性或中性条件下去除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酸改性粉煤灰对印染废水处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原始粉煤灰进行了酸性改性,制备了酸改性粉煤灰,并用其对印染废水进行脱色处理。研究了粉煤灰及酸改性粉煤灰的投加量(质量浓度)、反应pH值、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印染废水脱色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原始粉煤灰对染料废水进行脱色处理,在粉煤灰投加量为50 g/L,反应时间为40 min,pH值为10的最佳反应条件下,脱色效率为63.45%。用盐酸改性粉煤灰对染料废水进行脱色处理,在酸改性粉煤灰投加量为25 g/L,反应时间为10 min,pH值为10时,最佳脱色效率达到88.73%。  相似文献   

6.
南小英  成岳  徐风琴 《硅酸盐通报》2012,31(6):1393-1397
以四丙基溴化铵(TPABr)为模板剂合成ZSM-5分子筛并采用XRD、SEM进行了表征,研究ZSM-5分子筛、铁屑和铁屑/ZSM-5分子筛对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分别考察了染料废水浓度、pH、反应时间、ZSM-5分子筛和铁屑投加量对活性艳兰KN-R染料废水脱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铁屑/ZSM-5分子筛联合处理染料废水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铁屑和ZSM-5分子筛;在铁屑投加量50 g/L,ZSM-5分子筛投加量为4 g/L,pH值为6,反应60 min条件下,活性艳兰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可达到99.05%.  相似文献   

7.
改性硅藻土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实验法,考察了硅藻土煅烧温度、投加量、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印染废水色度、COD的影响。结果表明,硅藻土的煅烧温度为500℃,pH为2,投加量为0.06 g/mL,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10 min时处理效果最好,脱色率为53.3%,COD去除率为62.1%。  相似文献   

8.
研究滑石粉吸附去除水中阳离子染料的可行性.选取亚甲基蓝、结晶紫、中性红3种阳离子染料,考察染料废水浓度、滑石粉投加量、反应温度、搅拌时间等因素对滑石粉净化染料废水的影响,确定最佳吸附条件.结果表明,当染料质量浓度为0.015 g/L、滑石粉投加量为10g/L、温度为20℃、慢速搅拌时间为10 min时,3种染料废水的脱...  相似文献   

9.
采用Fenton法对模拟偶氮染料废水进行了处理。考察了废水初始pH值、H2O2和Fe2+投加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等对模拟染料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甲基红的初始浓度为200mg.L-1,初始pH值为3.0,H2O2和Fe2+投加量分别为20mmol.L-1和1mmol.L-1,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60min的条件下,废水中COD的去除率可达83.5%。  相似文献   

10.
以石墨为阳极,改性活性炭纤维(ACF)为阴极,采用电芬顿法降解活性艳红X-3B染料废水模拟废水。研究了Fe~(2+)浓度、p H值、电流密度对染料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阴极电芬顿法对活性艳红X-3B染料废水具有有较高的去除率,在最佳反应条件Fe2+投加量为1mmol/L,pH值为3.0,电流密度为7.5m A/cm~2,反应时间为60min时,染料的脱色率可以达到97.6%。  相似文献   

11.
聚环氧氯丙烷胺的制备及其脱色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环氧氯丙烷和二甲胺为原料,加入交联剂乙二胺制得了一系列有机阳离子聚合物,研究了乙二胺加入量、反应温度、环氧氯丙烷和二甲胺摩尔比、聚合时间等对产品黏度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1HNMR和13CNMR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模拟染料废水和实际印染废水进行了脱色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70℃,n(环氧氯丙烷)/n(二甲胺)=1.5,n(乙二胺)/n(环氧氯丙烷+二甲胺)=0.03,反应时间7 h时,聚合物黏度最大达750 mPa.s,对实际印染废水的脱色率达75%。  相似文献   

12.
以双氰胺、甲醛为主要原料,尿素、三聚氰胺为改性剂,合成双氰胺甲醛型改性脱色絮凝剂,并用于酸性红18模拟染料废水脱色絮凝沉降实验。实验采用单因素法研究了物料摩尔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改性脱色剂脱色性能的影响,探讨了与无机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复配使用情况。通过红外光谱图发现产物为改性的脱色剂。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双氰胺甲醛脱色剂性能优于未改性产品,其最佳反应时间为3h,最佳反应温度为80℃,最佳的物料摩尔比为双氰胺:甲醛:氯化铵:尿素:三聚氰胺=1:3.5:0.75:0.13:0.03。改性脱色剂的最佳投加量为120mg/L,其脱色率达到94.6%;单独使用PAC时,最佳投加量为60mg/L,脱色率仅为57.6%;改性脱色剂与PAC复配之后,PAC用量不变时,改性脱色剂投加量为80mg/L时,脱色率就达到94.8%,脱色剂与PAC的复配,不仅提升了脱色性能,并可减少有机脱色剂使用量,降低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13.
惠少妮  刘建 《应用化工》2011,40(6):1022-1025,1028
以聚丙烯酰胺、甲醛、乙二胺为原料,按照曼尼奇反应机理合成一种新型阳离子絮凝剂——乙二胺接枝型絮凝剂,实验表明,制备接枝型絮凝剂的最佳的条件为:聚丙烯酰胺∶甲醛∶乙二胺反应物质的量比=1∶1.40∶0.67,pH=10,温度=45℃,时间=4 h。实验证实接枝型絮凝剂处理模拟有机工业废水得到良好的效果:对于含苯废水COD为450.326 mg/L,经处理后剩余COD为66.502 mg/L,去除率达到了88.44%;对于含烃废水为695.060 mg/L,处理后剩余COD为65.990 mg/L,去除率达到了90.19%,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一级工业废水排放标准(COD≤100 mg/L)。  相似文献   

14.
主要分析了洗煤废水的特性及其处理难的原因,研究了适用于该种废水处理的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接枝玉米淀粉絮凝剂的合成,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制取改性聚丙烯酰胺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接枝反应时,引发剂硝酸铈铵的浓度为0.5×10^-3mol/L、玉米淀粉与丙烯酰胺单体质量比为1:4;阳离子化时,丙烯酰胺、甲醛、二甲胺的原料配比为1.0:1.0:0.5、反应温度为75℃。  相似文献   

15.
以超临界CO_2为反应介质,用过氧化氢作为氧源,使甲苯在反应釜内发生均相氧化反应。反应结束后,将产物蒸馏回收,得到未反应的甲苯和苯甲醛产品.CO_2循环利用。研究发现,反应的最优化条件为反应压力25MPa,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4h,苯甲醛的收率为1.535%,过氧化氢与甲苯的最佳物质的量比为2.5,氧化反应为一级反应,反应活化能为76kJ/mol。  相似文献   

16.
新型植物源农药芦竹碱的应用与合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许前会  韦萍 《农药》2004,43(2):76-77
介绍了新型植物源农药芦竹碱的应用与合成。以吲哚和二甲胺、甲醛为原料,在乙酸催化下合成了芦竹碱。通过正交实验给出最佳合成条件:反应时间6h,反应温度40℃,二甲胺与吲哚的摩尔比为0.9:1,甲醛与吲哚的摩尔比为1.2:1,乙酸与二甲胺的摩尔比为2.5:1,芦竹碱收率95.6%。  相似文献   

17.
邵润梅 《当代化工》2012,(3):315-316
测定轻质煤焦油中"酚"的含量,然后加入适量的甲醛处理,经碱洗,氧化等单元操作,制取重柴油。考察了最佳的反应温度,反应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操作条件。实验采用的压力为8 kPa,截取260℃之前的馏分,馏出量约为原料量的50%;甲醛精制反应中酚醛的最佳摩尔比为1∶0.8;反应最佳温度为90℃;催化剂为20%的NaOH溶液,用量为煤焦油的1%;总反应时间2 h。  相似文献   

18.
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苯酚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茭白废弃生物质液化效果的影响,并研究了该液化产物制备胶黏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茭白废弃生物质液化过程中,苯酚用量的影响最大,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次之,而催化剂用量的影响相对较弱,优化参数是苯酚用量为1:5,催化剂用量为7%,反应时间为90 min,反应温度为140℃,在此优化条件下,液化率为95.83%。胶黏剂制备过程中,茭白液化物与甲醛的质量比为1:1.8,高温缩聚反应温度为92℃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9.
染料化工废水综合治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于敏  胡英杰 《染料与染色》2003,40(4):236-238
本文将染化公司的二硝基酚、硫酸间冷水、二甲基苯胺和分散染料废水按一定的年排放量进行混合,经铁屑还原,废水再经白灰中和(pH>8)絮凝,BOD5仪器生化降解和NaClO氧化处理,使得该废水色度为100倍以下,总脱色率99.98%,胺基物为0.1mg/l以下,胺基物去除率99.97%,CODcr值为150mg/l左右,CODcr去除率在99%以上,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0.
以苯甲醛和环已酮为原料,γ-Al2O2 - O2- 2Na+型固体超强碱为催化剂,合成了α,α'-二亚苄基环已酮.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对产物收率的影响.优化合成条件:n(苯甲醛)∶n(环己酮)=2.3∶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5h,催化剂用量为原料质量的5%,收率达91.3%.该合成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