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4 RI咋‘1 5111 1 19白,白2。J 3 CJ OJ 44·4 44 油气集输及处理 标题破乳剂在原油中的溶解度油田开发后期原油的收集和处理(一)三种新清蜡防蜡方法国外稠油集输工艺国外油田开发后期原油的收集和处理(二)应用粘度参数估算重油馏份分子量的方法探讨减少油气损耗的现代方法稠油的水乳化输送用杆式泵抽油井开采油藏的一个特点污水除油工艺的选择凝析气田一工艺流程的选择添加聚丙丁烯调节原油的非牛顿粘弹性选择计算摩阻系数的标准方程示功图计算产量简易法计算石油馏份密度的方程式 油田注水技术页11 17 19 24269自OJ OJ gJ 44页17 1…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归纳了确定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主要依据,把油田油气集输工艺分解成分井计量、集油、集气、油气水分离、原油脱水、原油稳定、原油储存、天然气脱水、轻油回收、轻油储存,输油、输气等12个单元,提出了根据油田地质特征、采油工艺、原油及天然气性质,采用单元操作的适用工艺方法。分两次登完。  相似文献   

3.
加蓬项目是中国石化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海外找油找气的重要项目,AKONDO油田EPCC项目是其中重要部分,其地面工程设计包括油气集输与处理、注水和污水处理等配套系统的设计。该油田采油方式为气举采油,根据开发指标预测,地面集输系统原油生产规模为20.75×10~4t/a,伴生气处理规模为9.99×10~4m~3/d,气举规模为26×10~4m~3/d。油气集输系统布局采用一级布站方式,集输流程为单井→集中处理站→外输至TOTAL油田的M’Boum Ba集油站。通过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对集输处理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原油脱水采用一段三相分离器热化学脱水工艺,流程短、能耗低,设计原油含水率0.5%。2015年年初,随着PAD-1井组来油进入集中处理站(CPF),标志着中国石化在加蓬新建的AKONDO油田已实现进油投产。  相似文献   

4.
高凝油集输及其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阳油田高凝油集输采用二级布站,充分利用地层能量,提高油井回压.实现油气密闭混输的办法。油气集辅半径l~3.5km,井口回压1.0~1.2MPa。集输混程主要有:原油凝固点大于45℃的油井.大部分采用水力活塞泵采油集输,其动力液来自本区块自产的高凝油;闭式热水循环集输工艺,其循环介质采用热污水,闭式循环自成体系,介质入井压力低,这种流程既可提高污水利用率,又可节能,对低产的边远井可随时掺水输送;投球输送工艺.适用常温运行,当原油凝固点为28~36℃,气油叱大干40m^3/t时,可采用此集输流程,但流程较复杂。油气处理工艺,沈阳油田采用一级油.气、水三相分离与加热,二级热化学脱水。高凝油稳定工艺,采用微正压闪蒸工艺,原油稳定深度控制在C5组分拔出量不超过稳定前原油中C6组分总量的5%;天然气处理采用二甘醇吸收脱水工艺.可进一步提高天然气干度;轻烃回收装置采用氨为冷冻剂,配以膨胀机和分离机,能回收100%轻质油和50%的液化气。  相似文献   

5.
应读者要求,本刊从1981年第3期起连载(计划连读6期载完)“油田油气集输储运工艺设计技术”讲座(在1981年时刊名为《油田设计》)。该讲座共分6讲,各讲的题目是:油气集输储运工艺设计概述;油气集输工艺管线设计;采油井场、计量站和原油处理站设计;油田原油库设计;气体处理厂设计;油气集输储运工艺管线、站、库的施工、启动和投产。该技术讲座,对于新从事和即将从事油田科研设计及油田施工建设的工程技术人员,对于石油企业职工技术学校的师生,是一份较系统较全面的学习资料。该讲座的特点是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密切结合实际,学可致用。这是在其它地方较难得到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计算油、气、水物理性质参数(如地面脱气原油粘度、饱和原油粘度、不饱和原油粘度、溶解油气比和原油体积系数等)的较新公式,并给出了计算水的粘度、原油-天然气和水-天然气的表面张力公式,可供油田开发、采油工艺和油气集输工作者使用.  相似文献   

7.
应读者要求,本刊从1981年第3期起连载(计划连续6期载完)“油田油气集输储运工艺设计技术”讲座(在1981年时刊名为《油田设计》)。该讲座共分6讲,各讲的题目是:油气集输储运工艺设计概述;油气集输工艺管线设计;采油井场、计量站和原油处理站设计;油田原油库设计;气体处理厂设计;油气集输储运工艺管线、站、库的施工、启动和投产。该技术讲座,对于新从事和即将从事油田科研设计及油田施工建设的工程技术人员,对于石油企业职工技术学校的师生,是一份较系统较全面的学习资料。该讲座的特点是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密切结合实际,学可致用。这是在其它地方较难得到的。  相似文献   

8.
联合站密闭脱水流程是国内同行业长期研究和探索的新工艺流程 ,该流程在吉林油田的试验投产成功 ,为油田密闭脱水 (一段脱水 )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解决了以往油田三段脱水、开式流程存在的能耗高、油气损耗高、耗电量大、多次加温造成原油乳化严重、脱水不合格等问题。吉林油田采用的一段脱水密闭流程 ,具有流程短、能耗低、运行费用低、油气损耗低等优点。1 传统脱水流程的缺点( 1)传统的脱水流程容器设备多 ,占地面积大 ,脱水炉加温使原油乳化程度高 ,脱水困难 \.( 2 )传统的脱水流程耗热量大、能耗高、耗电量大。( 3 )传统流程为…  相似文献   

9.
油气集输系统能量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油田真二站迁建工程设计为例,采用密闭油气集输工艺,在三相分离器油层内对原油进行一次加热即可满足原油脱水稳定、外输入的需要,将原油脱水、稳定、外输按流程顺序集中布置,组成一个联合装置。实现油气集输系统的能量综合利用,达到了节能降耗提高油田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以江苏油田真二站迁建工程设计为例,采用密闭油气集输工艺,在三相分离器油层内对原油进行一次加热即可满足原油脱水稳定、外输入的需要,将原油脱水、稳定、外输按流程顺序集中布置,组成一个联合装置。实现油气集输系统的能量综合利用,达到了节能降耗提高油田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应读者要球,本刊从1981年第3期起连载(计划连续6期载完)“油田油气集输储运工艺设计技术”讲座(在1981年时刊名为《油田设计》)。该讲座共分6讲,各讲的题目是:油气集输储运工艺设计概述;油气集输工艺管线设计;采油井场、计量站和原油处理站设计;油田原油库设计;气体处理厂设计;油气集输储运工艺管线、站、库的施工、启动和投产。该技术讲座,对于新从事和即将从事油田科研设计以及油田施工建设的工程技术人员,对于石油企业职工技术学校的师生,是一份较系统较全面的学习资料。该讲座的特点是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密切结合实际,学可致用。这是在其它地方较难得到的。  相似文献   

12.
应读者要求,本刊从1981年第3期起连载(计划连续6期载完)“油田油气集输储运工艺设计技术”讲座(在1981年时刊名为《油田设计》)。该讲座共分6讲,各讲的题目是:油气集输储运工艺设计概述;油气集输工艺管线设计;采油井场、计量站和原油处理站设计;原油库设计;气体处理厂设计;油气集输储运工艺管线、站、库的施工、启动和投产。该技术讲座,对于新从事和即将从事油田科研设计以及油田施工建设的工程技术人员,对于石油企业职工技术学校的师生,是一份较系统较全面的学习资料。该讲座的特点是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密切结合实际,学可致用。这是在其它地方较难得到的。  相似文献   

13.
轮古超稠油地面集输工艺技术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古油田原油是国内仅有、国外少有的超稠油,开发此类油田国内外没有成型的经验.为了解决采油、集输、脱水、污水处理等关键技术难题,开展了大量的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研究,研制出新型的破乳剂和降黏剂;通过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确定了轮古超稠油油田的集输工艺、脱水工艺、污水处理工艺,并应用于生产实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由辽河设计院负责完成的“沈阳高凝原油集输工艺技术研究”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1990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研究成果包括:(1)高凝原油物理性能、流变性及降凝、降粘减阻、原油热处理、掺稀释剂等技术;(2)摸索了两座高凝原油的集输方式、油气分离、计量等工艺参数及流程;(3)建立了一套独具特色的高凝油集输工艺,二级布站油气集输、计量、分离、脱水的油气处理系统;(4)研究了保证高凝原油安全生产的配套技术措施,自限式电热带、集肤效应伴热、电热解堵、管线保温等。通过反复优化,形成了“高压动力液定量分配密闭循环,无泵  相似文献   

15.
由于油田和气田天然气的集输处理有很多不同,在标准修订时,将GB 50350—2005《油气集输设计规范》拆分为《油田油气集输设计规范》和《气田集输工程设计规范》。即将颁布的《油田油气集输设计规范》的适用范围是陆上油田、滩海陆采油田和海上油田陆岸终端的油气集输工程设计。阐述了《油田油气集输设计规范》调整的主要内容,对油气集输术语、原油脱盐及脱硫化氢、老化原油、储罐储存系数等几个重点问题进行了讨论。该规范的实施,可以更好地适应油气田生产发展、油气集输技术水平提升、石油石化行业改革和油气集输工程的经济性需要,对油田油气集输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期一页原油脱钙技术及脱钙剂研究进展炼油企业冷换设备腐蚀及防护措施调查达克罗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展望石化设备风险评估系统研究进展笼喜丽张鸿助(l一01)刘小辉莫广丈(3一01)程延海陈祖冲张新美(3一06)吕东梁成洽(4一01) 05 08 1317︸︸︸︸‘、矛.、J‘.、产.、矛‘.、黄t松胡洋刘强姜世松李晓刚(2一01) 06 0910巧19 0507一︸一︸﹄︸一2 Zt,︸IJt,︸44油田集输管线介质多相流腐蚀数学模型研究胜利原油脱水技术研究16 Mn(HIC)钢在D405设备环境下的腐蚀行为研究N一油酞肌氛酸钠对除盐水缓蚀性能的探讨6种金属材料在典型工业大气中的腐…  相似文献   

17.
大庆外围油田是指大庆长垣以外的油田.经过20多年的开发建设和技术攻关,目前已经形成了技术配套、全过程简化的油气集输脱水工艺技术.为解决高含水开发后期,油田综合含水率逐年上升,油田产量逐年递减,部分联合站二段脱水设备负荷率下降,设备利用率降低等问题,探索热化学脱水技术在外围油田应用的可行性,开展了原油热化学脱水现场试验.  相似文献   

18.
应读者要求,本刊从1981年第3期起连载(计划连续6期载完)“油田油气集输贮运工艺设计技术讲座”。各讲(共分6讲)的题目是:油气集输贮运工艺设计概述;油气集输工艺管线设计;采油井场、计量站和原油处理站设计;原油库设计;气体处理厂设计;油气集输贮运工艺管线、站、库的施工、启动和投产。该技术讲座,对于新从事和即将从事油田科研设计以及油田施工建设的工程技术人员,对于石油企业职工技术学校的师生,是一份较系统较全面的学习资料。该讲座的特点是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密切结合实际,学可致用。这是在其他地方较难得到的。  相似文献   

19.
在油田开采过程中,特别是在油田开发中后期,油田产出液的含水率不断上升。大庆油田许多区块的原油综合含水率已达到90%,有的甚至超过了95%。管道的压降是集输系统运行管理的主要技术依据, 本文对大庆油田高含水采油期油气水集输管道压降进行了测试,分析了高含水采油期油气水混输管路压降规律。  相似文献   

20.
超低渗透油田全密闭集输工艺研究与应用在已有工艺流程基础上,通过研发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利用先进的自控技术,优化简化地面流程,在油田集输领域实现井口—增压点—接转站(脱水站)—联合站的全密闭输送及井组—联合站一级布站工艺,形成了一套适合超低渗透油田集输站场的全密闭输送工艺模式,降低了地面建设投资,实现了油气全密闭集输,伴生气利用率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