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在保证混凝土水胶比、砂率、外加剂掺量不变的条件下,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60~180mm范围内,研究了人工砂中石粉含量对两种水胶比(0.45、0.37)的二级配泵送水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人工砂中石粉含量从12%增至28%,混凝土用水量呈先增后减趋势;对于水胶比较大的A组混凝土,增加石粉含量显著降低了拌合物1.5、2.0h的坍落度经时损失率,而对水胶比较小的B组的坍落度经时损失率影响略小;拌合物的含气量随石粉含量增加而降低,而相同含气量时,引气剂的掺量必然随石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凝结时间随石粉含量的增加整体呈下降趋势;当石粉含量上限值增至20%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于原级配混凝土,抗冻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综合考虑,二级配泵送水工混凝土所用人工砂的石粉含量可控制在15%~20%之间。  相似文献   

2.
试验分析了水的硬度、引气剂添加顺序、引气剂种类和用量、缓凝高效减水剂用量、石粉含量等因素对碾压混凝土含气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施工现场水的硬度提高时,会影响引气剂的起泡能力,碾压混凝土的含气量减小,和使用硬度为132.14 m g/L的软水对比,使用硬度为156.33 m g/L的中等硬度水会使碾压混凝土含气量降低0.95%;采用先加缓凝高效减水剂后加引气剂的方法可以改善引气剂的引气效果;松香类引气剂的引气效果普遍较好,合成洗涤剂类和皂角苷类引气剂的引气效果较差;引气剂掺量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碾压混凝土的含气量上升;缓凝高效减水剂掺量从0.6%变化到1.0%,VC值从10.1s降低到4.64s,含气量先升高,后逐步减小;人工砂内石粉含量增大会降低引气剂的引气效果,石粉含量每提高1%,含气量就降低0.1%。  相似文献   

3.
针对深埋隧洞的高地温问题,利用温湿度试验控制系统模拟高地温隧洞内的湿热环境,通过钻芯拉拔法和扫描电镜测定高湿(湿度80%~85%)和低湿(湿度20%~25%)两种环境下在温度分别为50、60、75、90℃时围岩支护结构的粘结强度和粘结面的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湿度对粘结强度的影响较大,相比于低湿环境,高湿环境下的围岩支护结构的粘结强度较大,且随着温度升高和湿度越低喷混凝土水化反应中止速度越快、混凝土干缩现象越严重、粘结强度越低,相较50℃,90℃时强度降幅最大为62.7%。研究结果可为湿热环境下实际工程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为测试某水电站坝址人工骨料的云母类型及其相对含量,采用X射线衍射(XRD)定量法对坝址开挖材料中5种千枚岩和3种片麻岩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X射线衍射定量法可以准确测试人工骨料中云母类型及相对含量,千枚岩中白云母的相对含量为18%~42%,片麻岩中白云母的相对含量为21%~26%。且XRD方法测试的云母含量为岩石总云母含量,不同于《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规定的细骨料中游离云母含量概念,因而不宜采用《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中规定的云母含量限值进行限制。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因素,以坍落度和扩展度及1h的经时变化为指标,探讨原材料组分(高效减水剂)和配合比参数(砂率、水胶比、胶凝材料用量)对其工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羧酸、奈系减水剂两者初始工作性相差不大,但聚羧酸减水剂减水率高且混凝土坍落度及扩展度经时损失少;扩展度随砂率先增大后减小,当砂率为52%时,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最强,坍落度损失率和扩展度损失率与砂率呈波动的曲线关系,当砂率为52%时,损失率较小;坍落度随水胶地的增加变化较稳定,扩展度先减少后增大再减少,自密实混凝土获得优良工作性的胶凝材料用量为350kg/m~3。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的干缩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的各种网状裂缝,绝大部分是由于干缩引起的,干缩是混凝土抗裂能力的重要指标,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主要分析研究了混凝土的干缩机理及过程.  相似文献   

7.
针对相对湿度变化引起的干缩为导致混凝土开裂的重要因素,基于热湿耦合传导理论仿真计算了混凝土薄浇注块,分析了干缩温度应力.对比结果表明,内外湿度变化引起的干缩加大了混凝土开裂的几率,采取早期洒水养护、表面保温等可减小应力,并防止早期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橡胶废料在水工混凝土材料中的适用性,采用0~7%掺量的橡胶混凝土试样进行渗透、高速水流冲蚀及微观形态分析试验,研究了宏观物理指标随孔隙率变化的特点。结果表明,防渗与抗冲蚀性能随橡胶含量增加具有先快速增长,再缓慢下降的趋势,4.0%的橡胶对混凝土改性的效果最好;随着橡胶含量增加,试样内部孔隙分布特点发生改变,孔隙率与混凝土冲蚀率及渗透高度均保持明显的线性正相关关系;橡胶废料的含量是改善混凝土内部结构密实度的关键因素,孔隙率是影响宏观性能指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低温环境中水工沥青混凝土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及破坏模式,在不同温度和应变率下对水工沥青混凝土现场芯样进行了动态抗压试验,深入分析了温度和应变率对水工沥青混凝土的破坏形式、应力应变特性、峰值应力及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应变率的增加,水工沥青混凝土的破坏模式由微裂纹破坏、拉剪破坏过渡至劈裂破坏,应力应变曲线由应变硬化型向应变软化型转变,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也随之增大;随着温度的降低,水工沥青混凝土强度和刚度明显增大,具有明显的低温硬化效应。此外,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沥青混凝土的动态本构模型,该模型参数较少且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为考察纳米级掺合料粗合成纤维湿喷混凝土的施工及抗裂性能,开展了凝结时间、回弹率、抗压强度、干缩、平板开裂和温度应力试验,并将其与同配制强度的硅粉钢纤维湿喷混凝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硅粉钢纤维湿喷混凝土相比,纳米级掺合料粗合成纤维湿喷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变化不大;回弹率下降了27%;1 d抗压强度提高了45%;干缩测值接近,平板总开裂面积降低,温度应力开裂时间延长,开裂敏感性降低。  相似文献   

11.
郝先成  马保国  李廷芥 《节能》2006,25(11):19-21
通过研究不同乳胶粉不同掺量时对砂浆的压折比、耐冻融性、干燥收缩性的影响,评价国内外不同乳胶粉对砂浆的抗裂性能的改善作用;并通过SEM照片对抗裂砂浆的微观形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国内乳胶粉可等量取代国外价格昂贵的可分散乳胶粉。  相似文献   

12.
采用透水模板布(CPFL)渗透性测试装置,研究了在振动条件下新拌混凝土密实过程中内部孔隙水压力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特征,并分析了拌合物的体积收缩率对新拌混凝土密实过程中孔隙水压力消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拌混凝土在振动密实过程中,其内部孔隙水压力随振动加载时间的变化先增大后减小,末端再反向增大;且内部孔隙水压力变化与拌合物水胶比及体积收缩率均呈良好的非线性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探究沥青混凝土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因素及机理,通过不同级配指数、填料含量及油石比的多组斜坡流淌试验,测定了不同试验条件下沥青混凝土的斜坡流淌值,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级配指数的增大,沥青混凝土的斜坡流淌值降低、热稳定性增强;填料含量及油石比增大时,沥青混凝土的斜坡流淌值也会增大、而稳定性减弱。可见各因素对沥青混凝土热稳定性能的影响机理不同,这对实际工程中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石粉替代或部分替代粉煤灰作为碾压混凝土的掺合料后,其热力学性能指标均发生变化的问题,以中国西部地区某在建水电工程溢流坝段碾压混凝土为例,基于温度场和应力场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技术,通过控制浇筑温度、混凝土外表面保温、通水冷却等技术措施,分别对掺石粉与未掺石粉碾压混凝土施工期与运行期的温度及应力进行分析,得出了掺石粉与未掺石粉碾压混凝土温度及应力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掺石粉碾压混凝土对整个施工期的坝体温控防裂有利,且可有效减小温控难度。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studies co-pyrolysis of combustible 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 without/with additives (CaO, CuCl2, zeolite powder, and MnO2). Co-pyrolysis of different MSW components mixing and adding additives in co-pyrolysis could change yield of oil, high heating value (HHV), and products distribution. The yield of oil increases noticeably, but HHV decreases with ratio (sawdust: paper) increasing. Moreover, the yield of phenols increases. After adding fabric, the yield of acids and alcohols increases and that of aldehyde decreases. The yield of oil decreases after adding CaO and MnO2, and HHV of co-pyrolysis increases after adding CaO, zeolite powder, and MnO2. Adding MnO2 has the most impact on the decrease of aldehyde, and adding CuCl2 has the biggest effect on phenol reducing. The yield of ketone is affected most greatly by adding CaO.  相似文献   

16.
风机基础混凝土结构加固体的尺寸较大,浇筑过程中温度峰值较高、升温速度快,外表层散热迅速,极易产生收缩裂缝。利用ABAQUS二次开发平台,编制了从基础到加固体浇筑的全周期水化热温度与应力的数值模拟程序,计算结果表明,加固体表层的应力超过允许应力值的程度与实际裂缝情况较符合,可为陆上风机基础混凝土结构加固体的水化热温度控制和收缩裂缝控制提供施工指导,对同类工程的优化加固设计方案和施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胶凝材料水化热是造成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主因,工程中多采用低热水泥或掺加矿物掺合料的普通水泥基胶凝材料降低水化热,目前关于二者水化热降低机制及力学、热学综合性能的对比研究较少。系统测定不同粉煤灰、矿渣掺量下低热水泥和普通水泥基胶凝体系的水化热和抗压强度,对比分析二者在3、7d水化热条件下的热学、力学性能发展规律,建立热学、力学综合性能等值线图,为大体积混凝土胶凝材料选择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在相同3、7d水化热条件下,掺加掺合料的普通水泥基胶凝材料早期水化热及放热速率低于纯低热水泥,适用于对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的工民建大体积混凝土;低热水泥最终水化热低,后期强度增长率大,适用于设计龄期较长的水工大体积混凝土;根据温度控制或强度要求,通过综合性能等值线图,可直接确定水泥基胶凝材料的力学、热学最优性能及其组成,为大体积混凝土胶凝材料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水工建筑物抗压强度要求及寒冷地区混凝土抗冻要求,研究了在等掺量钢纤维混凝土中加入不同掺量的硅粉,选取三个等级的混凝土,在满足和易性要求的前提下进行配合比试验,在2 000kN的压力试验机进行抗压强度试验、用KDR-V9混凝土快速冻融机进行冻融试验及DT-W18动弹性模量测定仪测定动弹性模量试验,确定力学性能最好的硅粉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结果表明,在钢纤维掺量为0.8%的混凝土中加入10%的硅粉,能够配制出力学性能相对较高的混凝土。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废气再循环(EGR)及燃用调合生物柴油(B0,B20)对柴油机排放颗粒物(PM)氧化活性与微观结构的影响,通过一台4缸共轨柴油机进行试验,并采集燃烧颗粒物,使用热重分析仪(TGA)、高倍透射电镜(HRTEM)和拉曼光谱(RS)对颗粒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燃用同种燃料时,随着EGR率增加,颗粒中干碳烟含量增加,起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