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蓄压式电控喷油器燃油喷射过程的模拟计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蓄压式喷油器的计算模型,并对其喷射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共轨压力,增压活塞面积比,针阀弹簧预紧力,蓄压室容积以及电磁阀通电时间等因素对喷射过程的影响。所得结果可以为蓄压式喷油器的设计开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运动波下渗的产流模型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基于运动波下渗的产流模型的基本原理,并在长江三峡地区沿渡河流域进行了初步应用,结果良好。该模型从描述流域各点土壤水分剖面的变化过程出发,给出流域下渗能力和饱和面积的时空分布,从而得到超渗径流和蓄满径流成分在流域上的时空分布,在物理概念合理的框架之下实现了超渗和蓄满产流机制的综合模拟。  相似文献   

3.
以武汉市黄孝河城区雨水管网系统为例,基于SWMM模型对初期雨水特性进行模拟分析,以COD≥50mg/L为初期雨水的界定标准,分别从初雨持续时间、污染物冲刷比例及径流深度三方面综合分析降雨强度和汇水面积大小对初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初雨持续时间整体变化范围较大;初雨污染物冲刷比例和径流深度主要受降雨强度的影响,且变幅较大;武汉市城区最佳控制初雨径流深度可取7.00mm,初雨径流中污染物占整场降雨冲刷污染物总量比例的均值为56.8%。  相似文献   

4.
为增加水库的多年平均发电量,以官地水库为例,利用电站特征水位、库区回水和移民成果、下游河道防洪现状及洪水预报情况,拟定了根据洪水预报流量确定汛期运行水位的分级预报预泄方案,根据预泄能力约束将汛期运行水位控制在一定范围,在预报流量较大时将水位逐级预降下来,在预报流量较小时将水位逐级回蓄上去。实例应用结果表明,利用汛期发电优化调度方案进行调度后,多年平均发电量由118.7×108kW·h增加为127.6×108kW·h,兴利效益明显,且在一定范围内洪水预见期越长,优化调度方案的发电量越大,但当洪水预见期增加到10h后,库区淹没和电站下游防洪安全会制约发电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功率柴油机循环喷油量较大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带蓄压腔式的电控喷油器。利用CFD软件对喷嘴内的燃油流动进行多维两相流建模,研究分析蓄压腔参数对喷嘴内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节流孔面积的增大,孔内空化效应增强,燃油流速降低,出口流量减少;当蓄压腔容积增大时,空化效应增强,喷孔下游燃油的速度逐渐变小。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功率柴油机循环喷油量较大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带蓄压腔式的电控喷油器。利用CFD软件对喷嘴内的燃油流动进行多维两相流建模,研究分析蓄压腔参数对喷嘴内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节流孔面积的增大,孔内空化效应增强,燃油流速降低,出口流量减少;当蓄压腔容积增大时,空化效应增强,喷孔下游燃油的速度逐渐变小。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导流洞围堰残梗高程对截流难度的影响,以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截流为例,对截流流量为550、364m3/s时不同的围堰残梗高程进行对比试验,量测了戗堤龙口和围堰残梗处各项水力特性指标,分析了不同的围堰残梗高程对截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围堰残梗高程的增加,龙口水力指标逐渐增加,增大了截流难度;残梗处水流流态由淹没出流转变为自由跌流,且当水流流态为淹没出流时,残梗高程增加,对截流影响不大;水流流态为自由跌流时,残梗高程增加,会显著增加截流合龙难度;截流流量减小时,围堰残梗对截流的影响增大。实际施工过程中,当截流流量为550m3/s,残梗高程为2 604、2 605m时对截流的影响变化不大,考虑到安全、经济、施工工期等因素的影响,建议将围堰残梗高程拆除至2 605m即可。  相似文献   

8.
为模拟水库溃坝,以金牛山水库为例,在分析设计洪水和水库水位多种组合下利用MIKE软件模拟了主坝溃决后洪水在下游的演进过程,获得了淹没水深、淹没范围及流速等洪水风险信息,为金牛山水库下游防洪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长江流域发生流域性或中游区域性洪水时,城陵矶地区防洪形势严峻。为缓解防洪压力,提出了溪洛渡、向家坝水库配合三峡水库对城陵矶防洪补偿控制水位优化方法,并模拟计算了多个防洪补偿控制水位方案。考虑三峡水库对城陵矶地区按不超警戒水位、不超保证水位的两种防洪调度目标,提出了基于两种调度目标转换临界水位(调度目标转换水位)的防洪调度优化方法,通过调度模拟试验定量分析了不同调度目标转换水位对城陵矶地区防洪补偿调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影响下游荆江河段防洪标准和不增加三峡库区淹没风险的前提下,三峡水库对城陵矶防洪补偿控制水位可由单库运用下的155 m提升至联合调度运用下的158 m;在上游溪洛渡、向家坝水库的配合下,调度目标转换水位可设置为150 m,从而减小中游地区应对中小洪水的防洪压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ArcGIS的洪灾淹没范围及避难撤离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洪灾淹没范围分析及逃生路线计算问题,以辽河河段赵家滩险工为例,应用数字高程模型(DEM)生成网格,通过给定洪水总量,在假定淹没水面为平面的情况下,利用ArcGIS VBA计算得到洪水淹没范围和水深.在此基础上划分避难单元、布置安置点.根据Dijkstra算法结合路权函数计算并选取最短路径,为该河段在面临洪灾时避难撤离提出了总体方案.  相似文献   

11.
模拟预测山西省吕梁市小东川河流域的山洪淹没范围,可为山区小流域防洪减灾、水利工程建设、山洪预警和人员转移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河流分析系统(HEC-RAS)模型计算山洪水位—流量关系,并与GIS相结合绘制出洪泛区范围,最终实现吕梁市小东川河流域五年一遇、二十年一遇和百年一遇的洪水淹没范围的二维可视化。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操作便捷,模拟效果较好,模拟结果满足防洪规划要求,为山区小流域山洪评价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快速确定与分析水库下游洪水淹没范围,以联合调度模型得到的累积成灾水量为淹没水量,以研究区域的DEM为数据基础,并结合体积法的思想,通过ERDAS模拟黄壁庄水库下游一定水量的无源淹没面积。模拟结果表明,对100年一遇设计洪水,将不产生淹没;对1 000年一遇设计洪水,在累积成灾水量为39.26×108 m3时,相应成灾水量洪水淹没面积为3 926km2,与子牙河系堤防保护区查证资料相符,可见库群联合调度与DEM相结合的方法模拟洪水淹没范围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三峡150米至180米水位范围的11个方案,进行了防洪限制水位、死水位、防洪高水位(坝高)及装机容量等参数初步优化,使各方案具有相对的可比性。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各个方案的防洪效益、发电效益、逐年的投资、运行费以及补充火电的燃料费等。通过贴现计算,据总现值最小的原则,优选出正常蓄水位170米(坝顶高程185米)方案。并进一步从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以及泥沙淤积、水库淹没、移民等制约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4.
朱军 《热机技术》2007,(3):35-39
本文对新建机组调试冲管阶段过程中影响汽水管道和支吊架安全性的各个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从管道可能存在的超温、临时管路的接入、疏水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在结合计算实例和总结冲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的结论和建议,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基于地形图高程点生成DEM法提取的模拟河网同实际河网存在着差异甚至错误的问题,分析了TIN数据范围、高程点密度及DEM采样精度三个影响因素对水系提取精度的影响、影响程度大小、原因及修正方法。以深圳坪山河为例,通过设置不同的情景提取模拟河网,并同实际水系进行对比,定性评价各因素的影响、误差来源及修正方法。结果表明,TIN数据范围影响着整体河流的准确性,高程点密度及DEM采样精度影响着局部河流的准确性;TIN数据范围的影响来源于DEM插值高程的异常,可通过裁剪数据边界加以消除;高程点密度和DEM采样精度的影响来源于高程的局部高估,部分高估区域可通过对比不同情景下的模拟河网不一致区域得出,其他部分高估区域则需借助额外的水系信息加以判别。  相似文献   

16.
横隔板式鱼道水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堤、坝等阻碍鱼类洄游的现状应用了鱼道、鱼闸等过鱼设施,采用RNG κ-ε湍流模型和有限差分法对兴隆水利枢纽工程鱼道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淹没孔口式横隔板鱼道的流态和紊动能,研究了过鱼池和休息池的水力特性。结果表明,淹没孔口式横隔板鱼道的孔口水流具有固定特性,紊动能的分布空间较广,消能效果较好。过鱼池和休息池内水流的流态较稳定,能满足过鱼对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为了快速地进行洪水风险分析、准确地评估出流域存在的防洪问题,以汾河流域为例,采用二维G4洪水模型进行洪水淹没分析,绘制了相应的汾河流域洪水风险图,并在风险图的基础上,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建立了受灾损失模型,对研究区主要防洪工程进行了相应的受灾损失评价。结果表明,在现状堤防条件下,流域内城市防洪标准偏低;在规划堤防条件下,洪水淹没面积明显缩小,受灾人口和经济损失也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8.
随着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的不断建成投产,各水库存在汛末竞争性蓄水矛盾。以金沙江下游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四库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即将建成投运的乌-白梯级蓄水对下游已投运多年的溪-向梯级在防洪、发电、蓄水、航运等方面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乌-白投运后,按照四库规程蓄水安排,川渝河段防洪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溪洛渡蓄满率不受影响但向家坝蓄满率减少1%;溪-向梯级年均发电量较乌-白梯级蓄水前增加3.2%;年均禁航天数由0.49 d增至1.42 d,消落期内金沙江下游通航条件大大改善,但8~9月禁航天数有所增加。为保证水资源、航运效益尽可能不受上游水库蓄水影响,在不影响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溪洛渡、向家坝水库可分别从580、370 m起蓄。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层级式雨水系统的排水效果,以江西省南昌市某住宅小区为例,构建了由基本单元入渗系统、庭院逐级削减系统、地块层层滞蓄系统和小区末端调蓄系统组成的层级式雨水系统。利用SWMM模型模拟层级式雨水系统方案与传统方案在不同重现期降雨条件下对径流总量、峰值流量和节点溢流的控制效果,并进行整体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层级式雨水系统后,降雨重现期为0.5、1、2、3、5、10a时的径流总量削减率分别增加了63.20%、58.02%、52.43%、49.61%、44.46%、39.17%;径流峰值分别削减了56.44%、57.79%、58.65%、59.12%、59.36%、59.72%;径流峰值时刻分别延迟了9、8、6、4、3、1min。层级式雨水系统具有较好的径流控制效果,能减少径流总量,削减峰值流量,延缓峰值时间,改善节点溢流,保证研究区域5年一遇降雨不发生积水,有效缓解城市排水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引用了国内、外水电建设工程的若干数据,证实了高坝大库开发方式的投资、淹没损失和经济效益都比低坝多级开发为优。在我国河流规划中,对高坝大库和低坝径流式开发方式,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孰褒孰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