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氮肥》2009,32(5):338-338
由于化肥的长期过量施用,已经在我国一些地区造成了土壤栖结、环境污染、农产品品质下降等问题。正确适量地施用化肥是必要的,目前这种盲目施用化肥的情况使得农业种植成本增高,同时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从化肥行业发展的角度反思,也很容易得出化肥数量发展模式将直接挑战我国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高效农业建设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面向21世纪的化肥工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国内外化肥工业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情况,探讨了21世纪我国化肥工业将面临的挑战,提出了21世纪发展化肥工业重点应思考的5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国家十分重视化肥工业,化肥生产发展很快,为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作出了一定的贡献。1978年我国化肥产量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苏联和美国;1984年我国合成氨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苏联。人口增长,需要粮食,化肥要跟上。我国人口统计“八五”期间将达到12亿,需要粮食9000亿斤,人均年粮食750斤,每年增长粮食160亿斤。这样迅速的粮食增长,如何使化肥同步增长?这是一个十分严竣的问题。我们的答复是既要开源,更要节流。开源就是兴建、改建化肥生产装置,提高化肥产量;节流就是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损  相似文献   

4.
原野 《大氮肥》2007,30(4):230-230
从2007年中国氮肥行业协会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的信息,2007/2008年度化肥中央淡季储备招标将提前启动。据有关部门透露,此次招标数量仍将不低于2006年水平,即中央级化肥淡储不低于8Mt,招标报名工作即将开始。化肥淡储素来被称为化肥市场的“蓄水池”,对化肥市场的影响很大。化肥生产是全年生产,季节使用,旺季时间短,淡季时间长,存在淡季时化肥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无人要,而旺季农民大量用肥时生产企业又生产不过来的问题,而淡储则有效地化解了化肥生产与使用不均衡的矛盾,有助于化肥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能平抑旺季时化肥价格的过快上涨,保护农…  相似文献   

5.
《辽宁化工》2010,(10):1081-1081
据了解,10月19日发改委曾组织召开关于化肥关税问题的会议,因观点较多,未有实质内容产生,仅决定化肥企业要保证市场供应,关税暂未达成调整意见。10月26日消息传出,发改委将就化肥关税问题再度召开会议,具体会议结果将进一步了解关注。  相似文献   

6.
《河南化工》2009,(1):54-54
国内粮食需求的满足、农业发展战略以及种植结构向经济作物的改变将是化肥行业2009年盈利的基本保证。12月1日关税的调整反映国家已开始寻求化肥企业盈利和支农保障之间的合理均衡。目前,全行业最大的问题是高成本存货巨大,预计到3、4月份春耕旺季时能够消化完毕,此后企业将转向盈利。  相似文献   

7.
孙元宗 《化工时刊》1991,(3):47-47,F003
化肥结块是化肥生产、贮存、运输、使用和化肥检验抽样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问题,这给化肥的使用和检验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和不便,有时被迫采取破碎措施,对硝酸铵的结块采取破碎则潜伏着爆炸的危险性,这是一个不安全因素。因此,国内外对防止化肥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目前,由于化肥编织袋原料聚丙烯紧缺,市场上化肥编织袋成了抢手货,不少厂常常为买不到化肥编织袋而忧虑。可是,在化肥销售的农村市场上却出现了另一种现状。最近,笔者从几位乡供销员那里获悉,农民家中散失着大量的化肥编织袋,他们想卖却又找不到门路。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立编织袋回收制度,将当年散失在农民家中的化肥编织袋收上来,重新复用。这样不仅能缓和化肥编织袋紧缺的矛盾,而且也有利于增收节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宏观经济环境及我国化肥政策的分析,指出整体经济发展正面临拐点,化肥行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局不断加深;根据我国化肥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化肥行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对化肥行业未来转型升级的方法和路径提出了分析和建议,提出去产能化是化肥行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钱伯章 《大氮肥》2010,(1):25-25
2009年10月22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公布《石油和化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要求提高氮肥、磷肥准入门槛,限制低水平产能无序扩张;重点发展高效复合肥、缓控释肥等高端产品,提高钾肥供应能力和高浓度化肥比例。2009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两个与化肥产业发展息息相关的政策给化肥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指出,如果不把发展问题调整好,化肥行业的发展将再次面临危机。“十二五”化肥产业重要的工作就是结构调整。发展缓控释肥是化肥品种结构调整的内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我国化肥工业的发展及新时期国民经济对化肥领域提出的综合要求,论述加速发展结合国情之缓释肥料的重要性。介绍了尿醛肥、稀土缓释肥、涂硫尿素和缓释掺混肥等品种的技术评述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包裹型缓释/控制释放肥料专题报告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阐述了包膜肥料、包裹肥料、涂层肥料、缓释肥料、控制释放肥料以及肥效调节肥料在概念上的区别 ,并讨论了以水中氮溶出率测定缓释氮肥释放期不能反映缓释氮肥的实际肥效期。根据分析肥料—土壤—作物的相互关系以及多年在美国草坪上施 LUXACOTE的观察 ,提出了评判缓释性能的新标准。  相似文献   

13.
新型肥料技术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潘振玉  蔡孝载 《化工进展》2003,22(8):781-789
对几种重要的新型肥料,如缓释/控释肥料、硝酸钾和硝酸钾系复混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和生物复合肥料等的国内外技术进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评述。  相似文献   

14.
包衣型缓/控释肥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缓/控释肥料作为传统肥料的替代产品具有许多优点,能够大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因此,开发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且对环境友好的缓/控释肥是今后肥料领域研究的主攻方向之一。本文阐述了缓/控释肥料的类型,论述了国内外包衣型缓/控释肥料及其养分释放机理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国内外包衣型缓/控释肥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提高肥料利用率是中国肥料未来发展的重点,"质量替代数量"是低碳经济时代中国肥料产业的发展之路。缓释肥料是低碳经济时代的新型增值肥料,是肥料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我国缓释肥料产业虽然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已逐渐成为世界缓释肥料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缓释肥料未来发展应以面向大田作物为主战场,更加重视自主创新,逐步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缓释肥料研究、生产、使用、评价和监管的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6.
包裹型缓释/控制释放肥料专题报告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全面介绍中国在研究缓释/控制释放肥料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缓释、控释肥料生产、使用前景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我国氮、磷、钾肥高消费、低利用率的现状,阐述了为什么缓控释肥被列为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的优先主题之一。介绍了哪些肥料是缓释、控释肥及当前世界生产、消费量。据估计,2005年世界缓释、控释肥料产量及消费量不超过100万t/a,若包括用于大田作物,具有一定缓释性能的包膜、包裹、包囊肥料,即广义的缓释、控释肥料世界生产、消费量已达120万t/a。展望了缓控释肥生产使用前景,在世界范围内,缓控释肥生产与消费的制约条件是产品价格;就国内而言,农民对肥料要求速效、速溶、速散是推广缓释、控释肥的主要思想障碍。降低生产成本,转变农民对缓释肥的认识,才能推动我国缓控释肥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建议推广适用于大田作物的缓释/控释肥料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我国当季化肥利用率较低,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而且有害于生态环境。影响化肥利用率的因素较多,除使用不当外,还有化肥养分释放不符合作物需肥规律,如养分释放过快使作物来不及吸收而损失等。为此,各国致力于开发缓释/控释肥料。国外开发的缓释/控释肥料由于成本高,只能用于非大田作物。我国根据国情,致力于开发低成本可用于大田作物的缓释/控释肥料,目前已有不少科研院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建议结合水稻施肥技术开展推广示范工作。  相似文献   

19.
我国控释肥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了近40年来我国研制控释肥料的背景和研究现状,包膜控释肥料的研究,控释肥料中氮、磷效应研究和养分释放的评价方法及我国控释肥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包膜缓控释肥料用包膜材料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洋 《磷肥与复肥》2009,24(2):53-54
简要介绍关于目前国内外缓控释肥料的生产及包膜缓控释肥料生产用包膜材料的种类和特点;阐述开发利用缓效、长效肥料,特别是水溶性低的肥料为速溶、速效性肥料的缓控释包膜材料,采用“以肥包肥”缓控释技术的必要性及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