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微信群在农村成分献血者招募与保留中的效果。方法 统计2014年-2016年秦皇岛地区农村初次无偿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 分别计算建立微信群和未建立微信群捐献者总人数及≥3次人数,计算保留率。结果 通过微信群招募捐献单采血小板总计347人,≥3次为201人,保留率为57.93%,均优于电话招募。结论 利用微信群管理农村成分献血者,对提升农村固定成分献血者招募与保留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李玲  段萍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3292-3293
机采血小板以其纯度及浓度高、临床效果好,用量越来越大.但作为机采成分血的重要部分-机采血小板,由于采集的特殊方式,采集需要特殊的设备、环境、时间长和对捐献者体检要求较高,很难被人们接受,给招募无偿自愿捐献血小板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如何做好机采献血者招募工作,2006年--2012年我站机采室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本站机采招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及时高效地服务于临床.现就有关招募模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林宏  刁爱仁 《现代保健》2010,(7):142-143
机采血小板捐献者的招募是一个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笔者所在血站于2006年初结束,了有偿机采血小板的历史,实现了全部自愿无偿采集。从近几年的工作来看,尽管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人数不断增加,但人员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丹东地区每年临床血小板需求量约1000余个U,采集700人次左右,月采集量约80—100U不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志愿捐献成分血者队伍,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机采血小板。方法:通过探索建立献血服务的质量体系,从对目标人群特点进行分析、统一规范电话预约程序及献血中、后的人性化关怀开展工作。结果:2年来建立了一支有500多人参加的志愿捐献成分血者队伍,2006年固定志愿捐献者比2005年增长了24.8%。结论:建立献血服务体系,实施机采全程规范化服务,能有效地扩大成分献血者的队伍,提高再次献血率。  相似文献   

5.
王建英  吴亮 《现代保健》2009,(21):172-173
目的了解2006-2007年昆山捐献机采血小板人员的现状,为发展一支稳定的机采血小板队伍作好充分的准备。方法根据国家标准GB18467-2001附录B献血员登记表的内容,对2006-2007年捐献机采血小板人员所登记的信息作分析。结果捐献机采血小板人员呈年轻化,多次捐献的比例较高,3次及以上捐献者的比例达到了40%以上。结论建立一支稳定的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对于安全供血、安全用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捐献血小板的态度、认知及行为状况,为职能部门进行针对性宣传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2年4~5月,对广东医学院湛江校区部分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调查471人,经常主动了解血小板捐献相关知识的占19.75%;听说过机采血小板的占59.66%,认为捐献血小板不会影响捐献者的凝血功能的占24.63%,表示可以无条件捐献血小板的占27.60%,各项知识知晓率均为男生高于女生,有随年级的增高而下降的趋势(P〈0.01或〈0.05);41.19%献过全血,6.58%献过成份血;担心捐献血小板感染疾病的占53.29%;获得血小板捐献相关知识途径主要是课堂(占77.92%)、互联网(占73.04%)、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占72.19%)、大众性宣传(占68.37%)、同学朋友(占63.27%)。[结论]该校医学生对机采血小板知识了解较少,对捐献血小板认同度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连续多次机采血小板捐献者其转铁蛋白的变化。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1年12月梅州市连续多次机采血小板捐献者325名,根据血小板捐献次数进行分组,首次机采血小板捐献者146例,机采血小板2~4次捐献者69例,机采血小板5~9次捐献者66例,机采血小板10~15次捐献者44例。所有捐献者均接受转铁蛋白(TPF)、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血清铁蛋白(SF)及外周血项指标(PLt、RBC、Hb)的变化。结果血小板10~15次捐献组男、女性及总人群TPF水平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15次捐献组与首次捐献组的sTfR和SF指标比较,10~15次捐献组sTfR水平均有所升高,5~9次及10~15次捐献组SF水平均降低(P<0.05);各组捐献者PLt、RBC、Hb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多次机采血小板捐献者sTfR水平有所升高,高次数捐献组SF水平有所降低,但均处于正常范围内,且对外周血项指标影响不大,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由于机采血小板采集时间长,特殊情况下,很难被人们所接受。累计量达1000毫升以上的献血者,是献血意愿率较高的群体,对他们实施无偿机采血小板有关知识的培训,有助于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招募。自2002年起,金华市中心血站开始采取这一形式,效果显著,参会人员加入机采血小板者较未参会人员高24.8%。为能更有效、针对性地加大宣传力度,使更多的人加入机采血小板行列,金华市中心血站等单位对2006年参加座谈会的献血者在培训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和研究护理干预对于机采血小板捐献者出现献血反应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选择本站从2012年6月-2013年5月采用机采血小板的无偿献血者共1256例,然后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成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各为628例。针对对照组献血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护理干预组给予认知干预、心理干预和行为干预,然后观察和对比两组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组的献血者发生不良反应共8例,占1.27%,明显低于对照组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1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χ2=5.197,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分析对机采的捐献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充分体现了在献血服务过程中的人性化,而且更有利于减少以及预防出现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刘伟  樊晶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2,33(11):1540-1543
目的:探究献血健康教育微信平台对无偿献血认知度及宣传招募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对微信平台预约及成功捐献血小板献血者2 914名(观察组)及同期自发到血液中心捐献血小板献血者2 900名(对照组)进行无偿献血认知度调查,回顾性分析血液中心2018年7月~2020年7月参加单采血小板献血志愿者相关数据。结果:观察组无偿献血知识评分(42.76±2.85)明显高于对照组(35.72±4.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9年8月~2020年7月单采血小板人次2531名,相对2018年7月~2019年7月增长560.8%;2019年8月~2020年7月重复单采血小板人次38名,复采率相对2018年7月~2019年7月增长15.4%。结论:献血健康教育微信平台可提升无偿献血认知程度,提升招募效果及单采血小板重复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