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合并类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观察和分析2例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合并类癌病例的病理组织学及免疫表型的特点,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2例卵巢类癌均伴有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成分,例1为妊娠合并卵巢畸胎瘤,类癌成分呈岛状、巢团状生长;例2畸胎瘤合并卵巢甲状腺肿类癌,镜下甲状腺组织与类癌相互交织,类癌呈梁索状、岛状生长;2例瘤细胞核呈典型"胡椒盐样",染色质细腻,核分裂不明显。免疫组化:Cg A、Syn、CD56和CK均(+);例2类癌区CK19(+),TTF-1(-)。结论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明确诊断。卵巢类癌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卵巢高钙血症型小细胞癌(OSCCHT)的临床特点、组织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对1例卵巢高钙血症型小细胞癌组织进行染色,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镜下见肿瘤细胞弥漫成片或呈岛状、梁状和条索状分布,部分形成滤泡样腔隙,内含嗜酸性液体,核分裂象常见.免疫组化:vimentin、EMA、CD99、CK(AE1/AE3)、Syn和CD56均(+),Ki-67增殖指数为60%,α-inhibin、TTF-1、TdT和CD45均(-).结论 OSCCHT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鉴别诊断包括幼年型颗粒细胞瘤、卵巢肺型小细胞癌、转移性小细胞癌、卵巢原发性类癌、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无性细胞瘤等.该病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多药物联合化疗及放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卵巢原发性类癌进行临床病理观察。方法复习6例原发性卵巢类癌临床病理资料,对部分病例补做免疫组化,并观察分析肿瘤的病理组织学特点。结果患者年龄21~59岁,平均50.7岁;4例为下腹部隐痛,2例为查体发现盆腔肿块。肿瘤位于左侧卵巢4例,右侧2例。肿瘤长径3~6.8 cm,界限清楚,多为实性;瘤细胞呈巢状及小梁状排列。所有病例免疫组化神经内分泌标记CgA和Syn均(+),α-inhabin、CD99、ER、PR、CK7、AFP和TTF-1(-);其中1例黏液型CK20(+),1例巢状型和1例黏液型CDX-2弱(+)。随访13~131个月,5例健在,1例失访。结论原发性卵巢类癌较少见,具有与胃肠道类癌相似的组织学形态,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卵巢原发性类癌(primary ovarian carcinoid tumours,POCTs)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采用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技术,对11例POCTs患者进行临床病理检查分析。结果:11例POCTs患者年龄26~68岁,平均54岁,临床表现均为下腹部疼痛,组织学上呈岛状、梁状生长或伴有甲状腺肿成分。免疫组化示癌细胞突触素(Syn)、嗜铬素A(CgA)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阳性、甲状腺球蛋白(TG)和抑制素α(α-inhibin)阴性、超微结构显示癌细胞胞质内含有神经内分泌颗粒。11例中1例患者伴有类癌综合征,表现为面部潮红、慢性腹泻;1例伴成熟性囊性畸胎瘤。11例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91%。结论:POCTs是一种少见的生殖细胞肿瘤,形态上应与卵巢转移性类癌、粒层细胞瘤及Sertoli-Leydig细胞瘤等鉴别,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观察有助于其确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卵巢囊性成熟型畸胎瘤癌变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668例卵巢成熟型畸胎瘤,对其中18例卵巢囊性成熟型畸胎瘤癌变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8例囊性成熟型畸胎瘤癌变占同期3668例卵巢畸胎瘤的0.49%。患者年龄27~86岁,平均51.4岁。临床主要表现为盆腔包块,畸胎瘤最大径3~20 cm,平均10.76 cm。肿瘤位于左侧卵巢6例,右侧卵巢12例。恶变成分为鳞状细胞癌8例、腺癌7例、类癌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临床分期:ⅠA期14例,ⅡA期1例,IIIC期2例,IV期1例。15例获得随访,随访期间1例复发,4例死亡,其余均存活。结论卵巢囊性成熟型畸胎瘤癌变发生率低,发病年龄以绝经后妇女为主,组织学类型以鳞状细胞癌最为多见,Ⅰ期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谢新民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8):6987-6987
目的探讨动脉瘤样型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1例动脉瘤样型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光镜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动脉瘤样型纤维组织细胞瘤少见。16岁男性,临床表现为下肢胫前单个生长缓慢的蓝棕色结节。组织学特点为:(1)肿瘤位于真皮内,无包膜。(2)肿瘤中心可见多个含血的囊腔,囊腔壁无内皮细胞被覆。(3)囊腔间为车轮状排列的的小梭形细胞。瘤细胞浆少,核细长,两端尖。结论动脉瘤样型纤维组织细胞瘤是具有较为独特的临床特征和组织学特征及预后的皮肤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一个少见的组织学类型,主要发生于成人女性,少见于男性青少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以颈部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形态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以颈部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两例卵巢浆液性癌的临床情况、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该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 2例以颈部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患者年龄分别为54岁和64岁,首发症状均为左颈部淋巴结肿大。镜下见淋巴结内大量呈乳头状、片状分布的异型细胞及砂粒体,异型细胞核级别高,核分裂像易见,免疫组化检测均表达WT-1、CA-125、CK7、ER和CD99。结论晚期卵巢浆液性癌可以远隔体表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结合临床情况,组织学形态特征及免疫组化表达情况综合分析是确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卵巢无性细胞瘤的超声特征 方法:回顾分析4例经病理诊断为卵巢无性细胞瘤患者的超声声像图及临床特征。结果:4例卵巢无性细胞瘤的患者均为年轻女性;卵巢无性细胞瘤的主要超声声像图特征为附件区的实性低回声肿物,体积较大,边界较清晰,肿物后方无明显衰减,内部回声超较均匀,分叶状,内部血流较丰富。结论:卵巢无性性细胞瘤具有较明确的超声声像特征,有助于为临床提供较准确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睾丸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的组织学、免疫表型及影像学特点,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运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1例睾丸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标记,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形态和免疫组化特点及治疗和预后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患者为52岁老年男性,肿瘤病理组织学表现为瘤细胞大小较一致,以梁状和岛状排列为主;瘤细胞呈多角形,胞质中度嗜酸性,核染色质细颗粒状。免疫组化染色示:瘤细胞CK (+)、CD56(+)、Syn (+)、CgA(+),Inhibin(-)、PLAP(-)、AFP(-)。结论原发于睾丸的神经内分泌癌非常罕见,通常不伴有类癌综合征。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该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包括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睾丸畸胎瘤合并类癌、精原细胞瘤、支持细胞瘤等,多数肿瘤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治愈。  相似文献   

10.
卵巢甲状腺肿类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类癌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 应用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对 2例卵巢甲状腺肿类癌进行病理分析 ,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肿瘤主要由类癌和甲状腺肿两种成分构成。免疫组化 :类癌细胞CgA、Syn( ) ,Tg和降钙素 (CT) (- )。结论 卵巢甲状腺肿类癌是一种具有独特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生殖细胞肿瘤 ,伴有甲状腺滤泡分化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肺类癌47例临床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类癌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与预后。方法收集1998~2009年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原发性肺类癌的临床资料,对其术前检查及术后的病理学检查结果、预后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男31例,女16例。年龄26~68岁。28例为中央型,19例为周围型。32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其中22例行镜下活检。本组患者均行外科治疗。术后病理报告典型类癌28例,淋巴结转移率为21.4%;不典型类癌19例,淋巴结转移率为68.4%。随访截止至2009年10月,典型类癌5年生存率为82.5%;不典型类癌5年生存率为48.5%。结论肺类癌属低度恶性肿瘤,具有神经内分泌功能,可诱发类癌综合症,影像学表现以中央型肺癌多见。肺类癌以手术治疗为主,切除后预后良好。病理类型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肺类癌预后的两个重要因素,典型类癌预后好于不典型类癌。放化疗效果仍有争议。  相似文献   

12.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超声及手术病理特征。方法以术后病理诊断为标准,对北京协和医院1990年10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05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孕妇的超声表现、手术治疗方法及妊娠结局进行总结分析,比较良性肿瘤与交界性和低度恶性肿瘤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105例孕妇妊娠期超声检查发现58例65个卵巢肿瘤,剖宫产手术发现49例49个卵巢肿瘤。105例114个卵巢肿瘤(单侧96例、双侧9例)超声及手术病理诊治结果:(1)65个卵巢肿瘤术前超声表现:二维超声显示58个肿瘤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多见强回声或中高回声区,且多数肿瘤内壁无乳头状突起(50/58);超声诊断为良性肿瘤50个,8个肿瘤未作出定性诊断;术后病理诊断卵巢良性肿瘤58个;术前二维超声显示7个肿瘤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壁多见乳头状突起(5/7),超声诊断5个肿瘤不除外恶性,2个肿瘤未作出定性诊断,术后病理诊断交界性肿瘤6个,低度恶性肿瘤1个。(2)肿瘤来源:超声检查及剖宫产手术发现的114个卵巢肿瘤病理检查证实为良性肿瘤107个,交界性肿瘤6个,低度恶性肿瘤1个。其中卵巢生殖细胞肿瘤84个,上皮性肿瘤19个,性索间质肿瘤9个,生殖细胞肿瘤合并上皮性肿瘤2个。(3)手术治疗方法:早孕期手术治疗7例,剔除肿瘤8个,中孕期手术治疗11例,剔除肿瘤11个,晚孕期剖宫产术中治疗87例,剔除肿瘤95个。(4)妊娠结局:105例孕妇足月分娩82例,因重度子痫、胎膜早破等指征早产18例,早孕期人工流产4例,中孕期引产1例;105例孕妇手术治疗后围生儿均安全。结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多为良性,超声多表现为单侧肿瘤、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可见强回声或中高回声区、内壁无乳头状突起;少数交界性及低度恶性肿瘤超声表现为单侧肿瘤、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壁可见乳头状突起。妊娠期超声  相似文献   

13.
耳鼻喉神经内分泌癌13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耳鼻喉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方法 收集13例耳鼻喉神经内分泌癌,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并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13例中男性9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3.5岁,临床经过呈侵袭性,其中不典型类癌1例,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5例,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7例。肿瘤细胞CK、EMA、CEA、CgA、Syn、NSE、Sero均呈阳性表达。结论 耳鼻喉神经内分泌癌为一种极少见的肿瘤,根据其组织学改变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可与其他头颈部肿瘤鉴别。掌握组织学分类有助于临床的正确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4.
Carcinoid tumors     
Carcinoid tumors are new growths from neuroendocrine cells. The following clinical variants of carcinoid were observed in 11 patients with histologically verified carcinoid: 1) asymptomatic variant (an occasional finding at endoscopy)--2 cases; 2) carcinoid with symptoms of a mass detected at surgery--2 cases of intestinal ileus, 2 cases of appendix carcinoid simulating acute appendicitis; 3) carcinoid with hepatic metastases and carcinoid syndrome with unknown primary focus--2 cases; 4) carcinoid with metastases to the liver and carcinoid syndrome with location of the primary tumor in the lungs (2 cases) and pancreas (1 case). It is stated that carcinoid tumors are encountered more frequently than diagnosed (0.1-0.5% of all the tumors). Manifestations of carcinoid syndrome allow to diagnose carcinoid only at late stage when a large mass of hormone-active tumor tissue and metastases to the liver are present.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原发性卵巢类癌(POCTs)的临床及声像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POCT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表现。结果 7例患者因盆腔包块就诊,部分患者出现月经不规律、腹痛或便秘等症状,4例患者血清CA125升高。病灶均为单侧发生。10例POCTs中,8例肿物形态规则,边界清晰;2例为实性,7例为囊实性,1例为囊性,壁厚薄不均。6例患者接受CDFI检查,其中4例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1例可见少许血流信号,1例未见明确血流信号。全部病例的手术分期均为国际妇产科联合会Ⅰ期。结论 POCTs患者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声像图上多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的囊实性包块。超声检查旨在发现附件肿物,确诊需依赖病理结果。  相似文献   

16.
消化道内分泌肿瘤49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一组消化道内分泌肿瘤的临床和病理形态学特点以及分类。方法 复习 4 9例消化道内分泌肿瘤的HE切片 ,用组织芯片技术制片 ,5种抗体做免疫组化染色并观察其结果。结果  4 9例肿瘤中类癌 4 3例 ,小细胞癌 6例。其中来自前肠 2 7例 ,中肠 10例 ,后肠 12例。免疫组化Syn阳性 34例 (6 9 4 % ) ,CgA阳性 4 5例(91 8% ) ,CD5 6阳性 13例 (2 6 5 % )。阳性率与肿瘤发生部位无相关性。Ki 6 7和p5 3在直径 <1 5cm类癌组无阳性表达。散发型类癌组其得分高低与淋巴结转移与否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 消化道类癌从形态学到生物学行为 1、2型与 3型是完全不同的两组肿瘤 ;CD5 6在小细胞癌组和直径 <1 5cm类癌组有较高的表达率 ;混合型肿瘤占该组肿瘤的 1 3。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类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7例行手术治疗,包括肺叶切除术12例,全肺切除术2例,肺楔形切除术1例,肺段切除术l例,1例行姑息性颅内转移瘤切除术;21例中有3例行术后辅助化疗,1例行术后辅助放化疗,1例仅行化疗.结果 21例患者组织学分类为典型类癌7例,不典型类癌14例;TNM分期Ⅰ期9例,Ⅱ期8例,Ⅲ期1例,Ⅳ期3例.术后随访,1年生存19例,3年生存10例,5年生存5例.结论 手术切除是支气管肺类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术式以根治性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支气管肺类癌MSCT诊断(附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性支气管肺类癌的CT征象,并结合病理分型,提高对该病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7例支气管肺类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检查资料,分析病灶部位、与邻近支气管关系、形态、大小、密度、边界、动态增强后表现等,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本组病例包括4例典型类癌,3例不典型类癌。中央型4例,周围型3例。病灶均为单发,类圆形、椭圆形5例,1例呈分支管状、1例呈不规则团块状伴晕征。其中2例中央型病灶主要位于支气管腔内并向腔外生长,形成"冰山征"、"平行征"。肿瘤平均直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直肠类癌的诊断、病理学特点、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7~ 2 0 0 2年收治的 11例直肠类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术前均行直、乙状结肠镜检查 ,并活检 ,其中 5例术前确诊为直肠类癌。所有病例肿瘤距肛缘均≤ 8cm。肿瘤直径 <1cm者 3例 ,均无肌层浸润 ;肿瘤直径 >2cm者 5例 ,均有肌层浸润。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 :11例NSE呈阳性 ,10例CgA呈阳性 ,4例SYN呈阳性。局部切除术及电灼术共 3例。根治性手术 7例。术后随访 7~ 192个月 ,2例死于肝转移。最长存活时间为 192个月。结论 直肠指诊和直、乙状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直肠类癌最简单有效的手段。对可疑病变行活检时 ,除常规HE染色外 ,应加做免疫组化检查。手术切除是最佳的治疗方法。肿瘤大小及浸润深度是决定手术方式和预后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青少年卵巢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9年7月入院、年龄小于20岁、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卵巢肿瘤患者6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肿瘤49例,占79.03%;恶性肿瘤11例,占17.74%;交界性肿瘤2例,占3.23%。生殖细胞肿瘤最多,占50.00%(31/62)。B超对诊断卵巢肿瘤及判断良恶性有很大帮助。儿童(≤12岁)的恶性肿瘤比率明显高于青少年(〉12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2.86%vs14.55%,P〈0.05)。结论儿童及青少年定期体检及必要时行B超有助于早期诊断卵巢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