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玉琴  倪娟 《化学教育》2019,40(23):23-29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作为重要的化学学科思维方法,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证据推理贯穿于科学探究的过程,具有假说特性的“模型”,其构建和发展皆必须建立在证据推理的基础上。该核心素养的培育有赖于探究学习的深入开展,需重视证据推理在整个过程中的统摄作用、以模型认知搭建宏微联系以及通过高质量的对话提升论证水平等。  相似文献   

2.
何兆铭 《化学教育》2005,26(Z1):8-10
本文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和评价,探索网络环境下,“空气污染的成因与防治”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施。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任务驱动、自主探究、解释与结论、协作与交流、反思与评价”六个教学环节实施科学探究活动。并对科学探究活动作过程性、综合性、发展性、多元化的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3.
史红霞 《化学教育》2011,32(1):45-48
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对一名农村化学教师的科学观念教学行为发展过程进行研究。实践研究以短期培训为基本方式,所建设的培训课程包括以科学认识的基本任务,科学本质观、化学基本观念等为基本研讨专题,以基于科学观念的“分子”、“原子”、“原子结构”教学设计体验、范例认同研讨以及“化学键”教学设计实践活动等为基本内容。所得结论是:(1)短期专题课程培训是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种必要形式;(2)以科学观念及其价值研讨为先导,进行体验设计-范例认同研讨、教学设计研讨、实践和反思,可以较为有效地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4.
任宁生  邓小丽 《化学教育》2017,38(17):16-21
尝试构建科学论证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型,并以原子结构教学为实例,采用该模型从科学论证的3个关键要素(观点、推理和证据)入手,让学生经历阅读、找证据、进行推理、最后证明假说的合理性等过程,以期培养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及对科学发展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1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基本结构(略)   2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实验程序   化学实验探究模式是以实验为基本手段,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依据“问题→理论探究(假说)→实验探究(验证)→科学推论(结论)→迁移拓展(应用)“的思路进行贯彻实施,以“苯酚“一节教学为例,设计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具体实施操作如下:……  相似文献   

6.
陈章 《化学教育》2023,44(1):113-119
以氯化铜和亚硫酸钠在水溶液中反应先生成橙黄色沉淀后转化为白色沉淀的这个“异常”现象为线索,以培养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科学探究思维为目标,巧设递进式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两种沉淀成分并剖析反应原理,同时使手持技术赋能氯化亚铜制备方案的优化,发展基于证据推理得出结论和对实验结果的反思评价等关键能力。学生在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中自主实现知识模型的建构与核心素养的发展,最终构建“问题-探究-结论-应用”的进阶式探究性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张诗曼  李存璞 《化学教育》2019,40(19):72-79
利用3ds MAX软件对金属晶体进行实时三维建模,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简单立方晶胞开始,采用“修改-试错-验证”模式,逐步构建出立方晶系的所有晶胞。使学生在好奇心驱动下逐步理解并自主“发现”知识,探究密堆积的特点与条件,最终建立晶胞结构与堆积的关系。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育相融合,提升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田菊香  马占玲 《化学教育》2022,43(1):105-109
做化学实验时要严格遵守相应的操作步骤,谨记实验注意事项,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实验后果。但在虚拟仿真实验室,学生可以反复“试错”,在近乎真实的虚拟情境中感受错误操作造成的后果,基于此,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二单元的实验为例进行实验注意事项与试错结果的梳理。以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实验、酒精灯的使用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为例进行试错教学的应用分析,发现在虚拟仿真实验室进行“试错”教学,能在树立学生安全意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相似文献   

9.
徐效华  官智  曾陇梅  苏镜娱 《色谱》1999,17(3):225-228
从西沙群岛海区采集的小刺豆荚软珊瑚(Lobophytummicrospiculatum)中,通过乙醇提取、乙酸乙酯-水分配、硅胶色谱分离和GC/MS分析等方法,分离、鉴定出11种甾醇。其中柳珊瑚甾醇(11)的质量分数占65.6%。22,24-二甲基-胆甾-5,22(23)-二烯-3β-醇(4)是首次从自然界发现的新化合物,它的发现为柳珊瑚甾醇的生源假说提供了进一步佐证。  相似文献   

10.
自主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化学实验则是进行自主探究的重要途径。国内已有的虚拟实验还存在自主性与开放性不足、操作过程线性化等缺点。笔者结合探究性学习的特点,设计完成了自主性、开放性较高的自主探究性虚拟实验,实现了“问题-探究-结论-问题-再探究”的开放式学习过程。阐述了自主探究性虚拟实验的设计理念并以碱金属为例详细介绍了自主探究性虚拟实验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崔迎春 《化学教育》2006,27(4):11-13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2.
1871年门捷列夫基于元素周期律预见“类铝”,1875年布瓦邦德朗基于实证研究分离出镓单质,直至20世纪镓同位素的发现,镓元素概念的发展经历了假说、形成和新的认识等3个时期。伴随着科学思想的演变与科学技术的进步,镓元素的概念不断发展。人们对镓元素的认识也经历了从宏观现象到微观本质,从假说到客观实在的发展过程。镓元素的发现过程体现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镓元素的发现也促进了周期律思想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顾晔 《化学教育》2011,32(12):73-75
记录“暖宝宝使用前后主要成分探究”的一节教学评比课,在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和艰难,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和价值体验。  相似文献   

14.
以N,N-二羟乙基-3-胺基丙酸甲酯单体和季戊四醇(核)为原料,采用“准一步法”合成了具有端羟基的超支化聚胺酯(HPAE)。采用凝胶色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热重分析等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及性能探究。再以HPAE封装稀土粒子钕(Nd),制备出Nd复合纳米粒子,透射电镜(TEM)分析结果表明:随着HPAE代数增大,Nd纳米颗粒粒径越均匀,分散度越好。  相似文献   

15.
1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基本结构 (略 )2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实验程序化学实验探究模式是以实验为基本手段 ,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 ,依据“问题→理论探究 (假说 )→实验探究 (验证 )→科学推论(结论 )→迁移拓展 (应用 )”的思路进行贯彻实施 ,以“苯酚”一节教学为例 ,设计实验探究教学模式 ,具体实施操作如下 :(1)教师提出问题或学生发现问题。苯酚分子里既有羟基又有苯环 ,乙醇分子里也有羟基且能与水互溶 ,试问 :①苯酚的水溶性与温度关系如何 ?(对比乙醇 ) ;②苯酚能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吗 ?(对比乙…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高中化学“微粒性”观念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樟庆 《化学教育》2008,29(10):14-16
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以新课程苏教版《化学1(必修)》《化学2(必修)》为例,探讨高中化学“微粒性”观念的建构,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层次的微粒构成的,化学反应是某一层次微粒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玉春 《化学教育》2009,30(12):81-84
“原子-分子”论在近代化学史上是一项划时代的成就,它的创立过程是在曲折中前进的。道尔顿的原子论为科学的“原子-分子”论奠定了基石,揭开了近代化学新时期的序幕。道尔顿与盖.吕萨克的学术争论主要是围绕道尔顿原子论自身存在的内在矛盾及其外化的“半个原子”问题而展开的,它构成了近代“原子-分子”论创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阿伏加德罗在道尔顿原子论基础上提出的分子学说,初步解决了道尔顿原子论的内在矛盾及其外化的“半个原子”问题,使科学的“原子-分子”论趋于完善。坎尼扎罗“原子-分子”论的最终确立,是道尔顿原子论与阿伏加德罗分子学说有机整合的结果。“原子-分子”论的这一创立过程给予我们的启迪是深刻的,它展示了科学理论的曲折发展、“继承-创新”辩证发展、内在矛盾动力、内在矛盾外化等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8.
由广州医学院刘婷、吕晨、冯晓蕾、蔡巧丽、谢利平、翁志强(指导老师)等撰写的“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与相关营养因素研究进展”(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9,16(3):1-10)和由谢利平、叶决新、蔡巧丽、刘婷、刘亮、石宇文、翁志强(指导老师)等撰写的“广州市631名大学生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发病调查”(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9,16(6):12—15)”两篇论文,荣获2009年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比赛广东省赛区三等奖。  相似文献   

19.
对3套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教材中科学探究栏目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秀玲 《化学教育》2010,31(6):26-28
通过对“人教版”、“鲁科版”及“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教材中科学探究栏目进行统计后发现,3个版本教材所设计的探究活动都以实验的、局部的、学生个体的探究为主;要求学生完成的探究要素以“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较多,对“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的要求较少。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提问的技能;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科学制定计划;促进学生反思与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20.
马文礼  冉鸣 《化学教育》2008,29(1):58-59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交互仿真智能性教学课件。并根据该课件的理念开发了“分子结构测定的科学探究实验”教学课件,探讨了其在科学探究教学中的应用与实施过程,为科学探究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