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SD)发生率以及与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92例住院诊断为脑卒中的老年患者,用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SSS)对卒中急性期进行评分,根据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分为三组。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随访调查抑郁评分。结果老年PSD的发生率在随访1年期间中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老年PSD的发病率和重度PSD的发生率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加重而增加;老年PSD的程度随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增加而加重。结论PSD是老年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卒中后1年中发病逐渐增加,其严重程度与卒中急性期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一致。  相似文献   

2.
卒中后抑郁及其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表现除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外,伴有情绪低落、兴趣减低等抑郁症状。我们对198例卒中患者进行现状调查,探讨PSD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阻碍神经功能的恢复,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因此,PSD的早期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但在临床工作中,PSD却存在很高的漏诊率,因为脑卒中患者多存在认知及交流障碍,传统的抑郁评估标准对于卒中患者来说是困难的。许多研究表明,恩必普可以明显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但它能否减少PSD的发生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应用恩必普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并同时观察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卒中后抑郁的治疗及其对神经功能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肖爽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11):1402-1403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日益重视。我们对PSD患者应用纯植物抗抑郁药物——路优泰治疗,并进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抑郁状态改善情况及副作用的观察。  相似文献   

5.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常见。妨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影响生活质量。本文对老年PSD进行了临床观察,并探讨PSD发生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6.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故早期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本文观察用西酞普兰片治疗对PSD患者的抑郁症状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舒乐冲剂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41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舒乐冲剂,对照组服用盐酸氟西汀,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在HAMD抑郁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量袁评分与盐酸氟西汀治疗疗效果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舒乐冲剂能明显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症状,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及原因。方法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224例住院卒中患者1个月后的抑郁状态,分析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结果本组PSD发生率为63.4%(141例)且直接与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有关。结论 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卒中的抑郁发生率高、程度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及其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神经功能缺损等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315例,通过头颅CT或MRI进行脑卒中病灶定位,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估患者的抑郁状态,根据诊断分为PSD组101例,非PSD组214例,同时对每例患者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 PSD组大动脉粥样硬化比例明显少于非PSD组,未能确定病因和心源性栓塞比例明显高于P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SD组mRS评分>2分和神经功能缺损613分比例明显高于非PSD组,mRS评分≤2分、神经功能缺损013分比例明显高于非PSD组,mRS评分≤2分、神经功能缺损05分比例和BI评分明显低于非P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SD的发生与脑卒中后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明显相关,功能障碍越重,发生率越高,且程度越重;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和预后与抑郁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是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严重疾病,卒中后抑郁状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抑郁的出现不仅妨碍其神经功能的恢复,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如能及时诊断及治疗,可减少患者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为此,我们对373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并发抑郁状态进行了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抑郁状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5例PSD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采用电针、氟西汀、电针联合氟西汀治疗。治疗前后根据哈密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评定其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后,三组治疗前后组内及治疗后组间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ES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其中C组优于A组及B组(P均〈0.05)。结论电针联合氟西汀能更好地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状态,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是脑血管意外后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的研究表明,PSD不仅与脑血管病的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认知功能障碍等多种因素有关,也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抗抑郁治疗不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也有助于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现就PSD的有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卒中后抑郁(PSD)常与躯体功能障碍相互影响,严重阻碍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2002~2003年我们共收治脑卒中患者78例,其中发生PSD38例。现探讨PSD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并发症之一,抑郁症状的出现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精神痛苦,而且会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以及妨碍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为此,我们对老年PSD患者给予抗抑郁治疗,观察其抑郁改善状况及神经功能的康复过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苏俊娥  邱振鹏 《山东医药》2009,49(49):108-108
老年卒中后抑郁(PSD)以精神性焦虑为主,表现为紧张性害怕及注意障碍。PSD不仅增加患者精神的痛苦,而且妨碍其神经功能的恢复,增加治疗的复杂性。近年来,我们对老年PSD行综合干预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卒中后抑郁障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卒中患者除有各种躯体症状外,还常伴发情感障碍,其中以卒中后抑郁(PSD)最多见.抑郁降低了患者参与康复的欲望及能力,也限制了患者参加社会活动.PSD可直接影响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对PSD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利于患者躯体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老年卒中后抑郁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老年人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智能量表(MMSE)及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对卒中患者进行测评,并对有显著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PSD发生率为41.6%,其中轻度22.3%,中度15.7%,重度3.6%,以轻、中度抑郁为主。影响PSD发生的相关因素有性别、年龄、抑郁症史、病灶数量、高血压、饮酒、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结论PSD发生率较高,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后抑郁临床观察及西酞普兰药物治疗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后抑郁(PSD)指脑卒中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且症状持续2周以上。而且,它必须符合抑郁的诊断标准。PSD的诊断标准同普通抑郁症。目前有定性诊断分型和定量检测量表[1,2]。但没有PSD特异量表。PSD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等方面的恢复[3]。1资料与方  相似文献   

19.
脑梗死后患者的抑郁状态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抑郁状态(PSD)发生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梗死范围、临床类型及其他相关社会心理因素等关系,以便开展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国卒中量表(CSS),并自制相关情况调查表对12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统计分析抑郁发生与年龄、性别、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临床类型(OCSP)以及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结果126例脑梗死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者45例,PSD发病率为35.71%,PSD发生与年龄,性别的关系不大,而与长期疾病困扰、既往多次梗死、多发性病灶梗死、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及临床类型等因素有关。结论脑梗死后抑郁发生率较高,应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早期诊断及治疗卒中后抑郁有利于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病率各家报道差异较大。有报道称PSD的发病率约为14%-67.7%。由于PSD患者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损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抗抑郁治疗对康复疗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