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在整理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品牌形成的关系的基础上,对万源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与旅游品牌的塑造情况展开调查、分析,进而提出万源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品牌塑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民族村寨旅游品牌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村寨旅游竞争日益加剧,旅游品牌建设已经成为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民族村寨的资源特性和产品优势,为其最终发展到旅游品牌阶段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基于民族村寨品牌旅游建设的条件,要以“依托特色资源,培育名牌产品,突出品牌主题,营造品牌文化,注重质量建设。维护区域形象,加强全面管理、完善组织模式”为思路,共同建设民族村寨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3.
事件营销是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塑造的有效手段,它的基本路径是:独特资源→事件展示→个性提炼→资源匹配→品牌体验,通过循环强化和延伸发展逐渐形成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事件的创新性、国际性、持续性保障了公众对旅游目的地品牌的高关注度,事件的主题性、情节性、匹配性、融合性保障了公众对旅游目的地品牌的高卷入度,这些特性是事件塑造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大湘西区域各市县的旅游资源、山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产业能够带动旅游资源、山地资源,乃至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打造旅游品牌、整合旅游资源、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是发展大湘西区域县域经济的龙头。  相似文献   

5.
涪陵榨菜旅游品牌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榨菜是涪陵最为鲜明、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涪陵榨菜产业已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 ,利用其感召力来培育榨菜旅游品牌产品 ,既是打造涪陵旅游品牌的一个切入点 ,也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涪陵榨菜的资源优势与发展前景出发 ,对涪陵榨菜旅游品牌内涵创立、涪陵榨菜旅游品牌培育模式以及涪陵榨菜旅游品牌培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甘肃是旅游资源大省,也拥有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旅游文化品牌带动战略成为保持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形式下塑造的甘肃旅游文化品牌,在时代飞速发展和需求多元化的今天显得过于繁杂、片面和缺乏条理。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全新的旅游文化品牌发展思路,通过凝练品牌这种途径,使甘肃旅游业取得更好的效益。文章通过描述甘肃旅游文化品牌现状,分析影响旅游文化品牌发展的相关要素,最后提出凝练品牌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7.
岷江上游历史文化资源非常富集,其代表性历史文化资源要而言之有五:大禹文化、蜀源文化、江源文化、羌族文化以及其他文化。但由于多方面原因,这一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相对滞后,尚未形成有影响的文化旅游品牌。应该充分整合资源,加快岷江上游文化旅游发展,尽快形成有世界影响的文化旅游品牌。基本思路是:尽早拟定区域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抓好基础研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文化旅游服务环境;精心设计特色文化旅游带,尽快形成有世界影响的文化旅游品牌;丰富文化旅游内涵和形式,多渠道拓展岷江上游文化旅游空间;分层培育文化旅游消费市场和群体,夯实岷江上游文化旅游社会基础;集中组织和营销;打造大型岷江上游文化旅游集团。    相似文献   

8.
开发利用三峡旅游资源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资源具备一定功能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长江三峡融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历史资源、工程资源、影像资源、旅游资源于一体;旅游资源和水力资源一样,十分丰富,是旅游资源富矿。开发利用三峡旅游资源,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规划,统筹兼顾,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整合旅游资源,真正把三峡旅游作为支柱产业,尽快实现三峡旅游业突破性发展,打造世界知名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9.
大同旅游资源丰富,多为历史文化价值极高的佛教旅游资源。针对当前大同存在城市形象模糊、旅游品牌不鲜明等问题,研究大同佛都旅游文化品牌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同文化特色在北魏辽金,精华在佛教,重点在古都,因此大同可定位于"魏辽佛教文化旅游之都",以云冈石窟为主体,构筑平城文化体系,以古都为载体,打造大同佛都旅游胜境。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民族人文资源相当丰富,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为发展临夏州旅游资源,临夏州委托有关部门制定出了旅游业开发的总体规划,内容包括一个中心即建立临夏旅游接待中心和三大旅游区,即开辟北部黄河风情旅游区、中部民俗旅游区、南部古生物生态旅游区以及十个旅游分区,构建主打品牌体系、品牌支撑体系、旅游精品体系的品牌战略,由此形成支柱产业,把临夏建设成为西北具有区域民族特色的旅游大州。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各类红色、绿色和古色旅游资源禀赋突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并稳步推进实施,江西省旅游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然而,当前江西旅游业发展还存在着资源整合利用效率低下、资源开发深度不够和区域合作水平亟待提升等瓶颈因素,因此,基于对良好的旅游资源禀赋进行整合与提升,依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载体,紧扣"红色摇篮、生态家园、人文胜境"的旅游主题形象,科学做好旅游规划设计,精心打造江西特色旅游品牌,深化区域旅游合作,将是江西省加速推进旅游发展战略创新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鸡鸣三省"与威信旅游品牌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鸡鸣三省"作为旅游品牌形象,有效整合原有的红色旅游和各色旅游资源优势,是云南省威信县旅游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选择。"鸡鸣三省"旅游品牌形象不仅可以促进本土区域旅游的发展,还会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齐齐哈尔市旅游品牌建设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旅游吸引力的核心是旅游品牌,实施旅游品牌战略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自身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是齐齐哈尔市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旅游产业向高层次、高级化发展、进入旅游强市的希望所在。齐齐哈尔市旅游业要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旅游市场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使  相似文献   

14.
通过因子分析和层次分析法分别研究了广西县域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和各县旅游业发展条件,最后用多元回归法分析了第三产业其他部门水平的提高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旅游品牌效应较强的县域,旅游业的发展主要依托旅游资源条件;而在旅游品牌效应较弱的县域,旅游业的发展主要依托第三产业的其他部门。  相似文献   

15.
红色旅游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项新兴产业,榆林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红色旅游在榆林极具可行性,同时对榆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关键的问题在于制定可行的开发策略,从而为最终形成特色,塑造品牌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生态旅游是一种全世界极力倡导的新兴旅游形式,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南岳衡山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且品位别具一格,具有开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南岳衡山如何因地制宜地设计生态旅游产品进行探讨,并设计"寿岳祈福求寿之旅"等5条生态旅游专线,开发"祈福求寿游"等6种生态旅游产品,提升南岳衡山品牌形象,促进其可持续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生物学的共生理论出发可以看出,树立共生思想,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构筑和谐旅游空间,共同提升黄河三角洲旅游品牌的知名度与竞争力,是黄河三角洲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以滨州与东营两市为例,从两地旅游资源、空间关系与交通网络、文化渊源、合作意愿等来看,黄河三角洲具备区域旅游共生的可行条件。黄河三角洲区域旅游的共生模式主要包括资源共生、管理共生、利益共生和环境共生四个方面。该模式的运行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随着舟山群岛新区的设立,舟山旅游业迎来了大开发、大发展的良好机遇,但同时也是对舟山旅游如何转型升级的一个新挑战.对舟山群岛女性旅游品牌进行了界定,在分析舟山旅游品牌建设现状的情况下,结合舟山海岛女性旅游资源的基础条件,首次提出舟山群岛女性旅游品牌的塑造,同时也对塑造舟山群岛女性旅游品牌提出了建议,希望能促进先行先试的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藏传佛教文化的旅游价值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藏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但是目前对藏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多集中在反映自然和人文风光的实体性景观上 ,而对各种景观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开发不够。本文从旅游文化消费市场的需求出发 ,探讨如何挖掘藏传佛教的旅游文化价值 ,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宗教特色的藏区旅游文化品牌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