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早发型与晚发型母儿妊娠结局.方法 对我院17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早发型孕周≤34周及E组85例,和晚发型孕周>34周即L组85例,主要分析患者的分娩孕周、终止妊娠时的孕周及方式,孕妇并发症发生、围产儿结局.结果 E组终止妊娠孕周早于L组(P<0.05);孕妇并发症E组与L组相比,差异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E组远大于L组,差异具有特异性(P<0.05).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对于孕妇和围生儿的危害远大于晚发型,对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要延长孕周时实施严密监护,一旦出现重要脏器功能损害及并发症倾向即应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及围生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4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并根据其发病孕周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两组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产妇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生长受限(FGR)的比例和新生儿窒息率及低出生体重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00)。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较之晚发型发病早,病情重,母婴预后差,应引起产科医护人员高度重视,做好预防保健及治疗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母儿的影响,以降低母婴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8例早发型、96例晚发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早剥、产后出血、视网膜剥离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及围产儿结局。结果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的胎盘早剥、产后出血、视网膜剥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0.05);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的剖宫产率高于晚发型组(<0.05);重度子痫前期组早发型与晚发型的围产儿结局有统计学差异(<0.01)。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早病情重,对母儿危害大,需适时适式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4.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围生期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003年2月至2006年2月3年中84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例进行分析根据其发病孕周分为3组,即A组(孕周<28w),B组(28孕周≤孕周<32孕w),C组(32孕周≤孕周<34孕w).观察发病情况、病情特点及母婴并发症.结果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3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3组间新生儿窒息率和围产儿死亡率均随孕周延长而下降,且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期待治疗时间均明显长于其他两组(P<0.05).各组患者的分娩方式均以剖宫产为主.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有较高的母婴病死率,是重度子痫前期的一种特殊类型,在期待治疗过程中,应严密监护母婴情况,适时终止妊娠,终止妊娠方式首选剖宫产.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浆中的含量水平,探讨s HLA-G在早发型及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浆中表达的差异性。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2013年07月至2014年04月间收治的6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早发型组)、18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晚发型组)的临床资料,比较早发型组及晚发型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6例早发型组,18例晚发型组及32例正常足月妊娠者(正常对照组)的血清中s HLA-G的表达,并比较三组s HLA-G含量的差异。结果:1)早发型组与晚发型组的发病孕周,分娩孕周及期待治疗天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早发型组与晚发型组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早发型组中s HL A-G含量均值为(4.284±1.932)ng/m L,晚发型组中s HL A-G含量均值为(7.036±1.623)ng/m L,正常孕妇组中s HLA-G含量均值为(10.399±3.168)ng/m L。正常对照组s HLA-G含量高于重度子痫前期组(P〈0.01),且早发型组低于晚发型组(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IL-2、IL-10、TNF-α在子痫前期不同发病类型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方法用ELASA检测3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30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和30例正常妊娠孕妇血清中IL-2、IL-10、TNF-α的水平。结果早发型重度子痫组和晚发型子痫前期组患者体内IL-2、TNF-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早发型重度子痫组和晚发型子痫前期组中IL-2、IFN-α水平相比也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早发型重度子痫组和晚发型子痫前期组患者体内IL-10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早发型重度子痫组和晚发型子痫前期组患者体内IL-10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的IL-2、TNF-α的水平升高及IL-10水平降低与该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0例为实验组,正常孕20~34周孕妇20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两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值差异及血浆D-二聚体值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浆D-二聚体呈正相关(r=0.452,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浆D-二聚体可作为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病情变化及凝血系统状态变化的重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检测自身抗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3年12月于本院产科住院治疗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57例,联合检测自身抗体与抗心磷脂抗体。重度子痫前期的孕妇分为3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20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27例;慢性高血压并发重度子痫前期10例,并选取正常妊娠晚孕组42例为对照组。同时进行了一般情况(年龄、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指标(尿素氮、肌酐、尿酸和胱抑素C)、不良结局(子痫发作、心衰、低蛋白血症、S/D值异常增高、胎死宫内、新生儿死亡)的比较,并进行定期随访。结果重度子痫前期各组尿素氮、肌酐、尿酸和胱抑素C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以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肾功能损害最严重。早发型子痫前期组自身抗体阳性率35%,晚发型子痫前期组阳性率11%,慢性高血压并发重度子痫前期组阳性率20%,正常妊娠晚孕组自身抗体检出阳性率7.14%。早发型子痫前期组与正常妊娠组及晚发型子痫前期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自身抗体阳性组病情重、不良结局发生率高。子痫前期各组及正常妊娠对照组抗心磷脂抗体Ig G、Ig M均为阴性。结论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病情凶险,肾功能损害严重,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存在相关性,与抗心磷脂抗体无相关性。因此,建议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可常规进行自身抗体的检测,以更好地判断其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并能筛选出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指导下一次妊娠。  相似文献   

9.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7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治疗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79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按发病孕周将其分成三组即A组(孕周〈28周)12例、B组(28周≤孕周〈32周)35例和C组(32周≤孕周〈34周)32例,分析各组孕期治疗期限、孕妇并发症、胎儿和新生儿结局。结果三组保守治疗时间比较,A组与B组、C组与B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延长孕龄最长;三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随发病孕周延长而下降,但三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比较,C组明显低于A、B组(P〈0.01),B组低于A组(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严重影响母儿健康,保守治疗可行,但要严密监测母儿情况,适时终止妊娠,终止妊娠的方式首选剖宫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治疗、终止时机与母儿的结局。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7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发病的孕周分组:A组(孕周28周),B组(28孕周32),C组(32孕周34)。结果保守治疗时间B组明显长于其他两组(P0.05),而A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孕妇并发症随孕周的延长而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三组间围产儿死亡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孕周的延长而下降;三组间宫内生长受限发病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母儿结局与发病孕周密切相关,在期待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母婴情况,选择适时终止妊娠时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金峰  乔宠  尚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27(4):335-336,341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Fas与胎盘组织胎盘生长因子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20例早发重度子痫前期患者、35例晚发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和40例正常晚期妊娠患者血清可溶性Fas(Soluble Fas,sFas)和胎盘组织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的表达。结果:正常妊娠组、早发重度组、晚发重度组血清sFas水平分别为(1.17±0.53)、(6.68±0.97)和(3.17±0.74)mg/L,早发重度组、晚发重度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早发重度组又明显高于晚发重度组,差异有显著性。正常妊娠组胎盘组织PlGF表达的平均灰度值显著高于早发型及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其中早发型子痫前期重度组表达最低。早发重度组中血清sFas与PlGF呈负相关,相关系数-0.748。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sFas表达升高,且早发重度组表达显著高于晚发重度组,并与PlGF呈负相关,说明其异常表达可能是早发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研究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绒毛组织在体外6%氧浓度下培养,其培养液中代谢足迹的差异。方法本研究纳入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我院重度子痫前期患者44例,根据子痫类型分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早发组21例)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晚发组23例),全部患者接受剖宫产终止妊娠治疗。于胎盘母体面取绒毛组织,在6%氧浓度下培养96h,采用高效液相质谱色谱仪检测培养液中代谢产物。对比两组患者谷氨酸、谷氨酰胺、色氨酸和犬尿氨酸的浓度差异。结果在6%氧浓度下培养的早发组和晚发组绒毛组织中,36种代谢产物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胎盘绒毛组织培养基中,犬尿氨酸的浓度显著高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P0.05)。结论通过组织代谢足迹分析技术,犬尿氨酸含量可以有效鉴别早发型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预测重度子痫前期提供新的技术途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和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不同的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同时分析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并发症的多少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对我院5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A组)和60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B组)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发病孕周〈32周,B组发病孕周≥32周;将A组按照并发症的多少再分为A1和A2组,A1组并发症少于3个,而A2组的并发症大于等于3个。结果A组和B组FGR,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A组的并发症明显多于B组(P〈0.05—0.01),A1组与A2组比较,A2组FOR,新生儿窒息和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A1组(P〈0.05—0.001),期待治疗的时间短于A1组。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早,易伴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母儿的安全,期待治疗时要严密监测母儿的情况,适时终止妊娠是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发型子痫前期(PE)患者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C反应蛋白(CRP)及血浆D-二聚体(D-D)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确诊为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58例作为观察组,其中轻度早发型子痫前期组34例,重度早发型子痫前期组24例;随机抽取35例同期妊娠结局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的血清EGF、CRP及血浆D-D水平,观察EGF、CRP、D-D与早发型子痫前期的关系。结果重度早发型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EGF、CRP及血浆D-D水平明显高于轻度早发型子痫前期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轻度早发型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EGF、CRP及血浆D-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早发型子痫前期并发胎儿生长受限(FGR)孕妇血清EGF、CRP及血浆D-D水平明显高于未并发FGR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孕妇EGF、CRP及D-D水平升高,可能与早发型子痫前期发生、发展和FGR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VEGF、s Flt-1、PLGF、MVD在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的表达与胎盘血管病变的关系,并与晚发型子痫前期做比较。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规律产检并分娩的子痫前期孕妇105例,其中早发型子痫前期46例,晚发型子痫前期59例。选取同期健康孕妇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MVD、VEGF、PLGF、s Flt-1的表达,CD34双标免疫组化法标记血管检测胎盘中的微血管密度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30.4%,晚发型组为61.0%,正常对照组为90%,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s Flt-1阳性表达率80.4%,晚发型组76.3%,正常对照组14%,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PLGF阳性表达率21.7%,晚发型组为64.0%,正常对照组88%,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微血管密度(37.12±2.16),晚发型组(59.35±2.78),正常对照组(90.10±4.18),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 Flt-1在早发型子痫患者的胎盘组织中高表达,抑制了其靶组织VEGF及PLGF表达,影响了胎盘微血管形成,引发了子痫前期的发生,s Flt-1出现越早,子痫前期发生越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可溶性CD105(sCD105)表达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选择对照组和早发型子痫前期组各30例,其中32周之前发病患者13例,32周之后发病患者17例;选择在本院行产前筛查后发展为早发型子痫前期的妊娠妇女和对照组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各组血清sCD105水平。结果对照组和早发型子痫前期组血清sCD105水平的中位数分别为13.45ng/ml和36.3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2周之前发病组和32周之后发病组血清sCD105水平的中位数分别为48.76ng/ml和30.3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对照组和早发型子痫前期组妊娠中期sCD105水平的中位数分别为5.20ng/ml和7.5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32周之前发病组和32周之后发病组妊娠中期血清sCD105水平的中位数分别为8.43ng/ml和5.4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沦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血清sCD105水平显著增高,发生早发型子痫前期的妊娠中期孕妇的sCD105也显著增高,发病孕周越早血清sCD105水平上升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及胎盘组织中MMP-9mRNA表达变化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0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按发病时孕周不同分为早发型组(发病孕周≤34w)和晚发型组(发病孕周〉34w)各20例;另选2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为对照组。采用RT-PCR技术检测3组孕妇胎盘组织中MMP-9mRNA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3组孕妇血清MMP-9水平。结果早发型组及晚发型组孕妇血清中MMP-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且早发型组高于晚发型组(P〈0.05)。早发型组及晚发型组孕妇胎盘组织中MMP-9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发型组低于晚发型组(P〈0.05)。结论子痫前期孕妇血清MMP-9水平的上升及在胎盘组织mRNA的表达下降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参与子痫前期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VEGF、sFlt-1及NO在早发型子痫前期和晚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和胎盘中的表达。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规律产检并分娩的子痫前期孕妇75例,其中早发型子痫前期31例,晚发型子痫前期44例。选取同期健康晚期妊娠孕妇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VEGF、sFlt-1的表达,用硝酸还原法测定胎盘中NO的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32.2%,晚发型组为61.4%,正常对照组为86.7%,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sFlt-1阳性表达率82.1%,晚发型组74.8%,正常对照组12.9%,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的光密度结果在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是59.3±2.21,晚发型组为31.6±1.90,正常对照组89.9±2.17,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Flt-1在早发型子痫患者的胎盘组织中表达最高,抑制了其靶组织VEGF表达,影响了胎盘微血管形成;NO在早发型子痫患者的胎盘组织中表达最低,抑制了微血管的舒张。SFlt-1和NO与早发型子痫前期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妊娠≤34周的早发重度子痫前期病例56例,分析发病孕用、终止妊娠孕周、孕周延长时间、产妇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结果 56例中无孕产妇死亡和子痫发生,但产妇妊娠期各种并发证发生率为100%,产后1月国产儿的总死亡率为32.1%.结论 平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在终止妊娠前短期的保守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但是围产儿死亡率仍相当高.  相似文献   

20.
49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妇产科2006-1~2008-12收治的213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其中早发型49例,即24~34孕周发病者;晚发型164例,即≥34孕周发病者)及其新生儿2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指标包括一般情况、并发症、合并症及母婴结局。结果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分娩孕周较晚发型早(P0.01)、治疗时间较晚发型长(P0.05),其临床症状及并发症/合并症较晚发型严重,母婴结局明显较晚发型严重,母婴结局明显较晚发型差。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情严重,围生儿预后不佳,应根据母胎情况,严格选择病例进行保守治疗,同时密切监测母胎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