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红光  高长征  张博 《华中建筑》2010,28(2):166-169
通过对河南民居调研中发现的三处各具特点的近代民居的介绍和报告,陈述了西方建筑体系在近代对中原地区渗透、传播的方式、结果和影响,以及与本土建筑体系的结合与交互的特征、趋向,同时对产生这些结果的原因和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徽州民居的建筑类型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徽州民居是我国传统古民居的代表之一。通过对建筑类型学的相关理论的探讨入手,以此为理论依据,对徽州民居演变过程中所包含的建筑类型学思想进行分析,最后针对中国建筑的发展进行思考,发表了几点观点。  相似文献   

3.
4.
本文对民居进行了概述,以近代济南、威海两地的民居为例,阐述山东近代民居及其文化的一些特点和变化。  相似文献   

5.
叶强 《华中建筑》1990,(2):60-61
传统民居是我国民族建筑中的宝贵财富,无论是布局、造型,还是对材料的应用方面都值得我们好好地研究和学习。近年来,省内外不少专业人员对湘西及湘西北的民居进行了较为深入地考察和整理,但湘南部分的民居至今还没有进行认真的调查。1989年7月下旬,由我系组织的湖南民族建筑调查组湘南小组经衡阳到零陵,再到江华瑶族自治区的陀江县及水口区,然后进入瑶山,到了湘江乡的湘江岔、黄南坪、洪泥塘口村和未竹口乡的大、小龙西冲,对瑶族民居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和测绘,并走访了当地的瑶族工匠,使我们对瑶族民居的布局特点、构造特点及形式有了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范涛  王欢  刘人恺  王健  江潮 《工业建筑》2019,(8):197-201
通过对新疆传统绿洲民居的建筑研究,从类型学角度出发,尝试通过转换模糊等手法将绿洲民居中的屋顶形式、阿以旺厅、双中庭、柱廊及灰空间、过街楼和荫房式光影运用到喀什远方物流港的电商货运信息中心的方案设计中。使其保留传统民居类型的基本特征,将传统民居结合地域特色的生态自然环境方面的本质得以延续,同时又能使传统民居中的空间感受在新的设计中呈现,可以增添使用者的归属感。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乡村正在发生着变化。外来文化的渗透、派系建筑的流行,导致农村民居建筑正在逐渐失去其原有的景观特色。文章试图以建筑类型学等相关理论为支撑,通过实地考察与分析,探究新农村民居建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该如何使乡村建筑风貌与其所在地域特征相结合,与时代精神相协调,提升乡村的人文环境品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建筑界对民居研究的论述颇多.然而,对于民居本质概念方面所缺乏的深刻认识使得大多数研究仅仅停留在建筑形式和审美价值观的分析上,或者仅就影响民居形态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做出一般性的描述和概括,而试图以此对民居形态的某些特征做出解释.本文从剖析民居的定义着手来探讨民居和"建筑"的本质区别.作者认为,民居研究的关键在于揭示其形式背后的空间-社会结构模式,这种模式是界定民居类型的主要手段.文章的最后对目前相关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并提出了以空间-社会结构模式为特点的研究方法和观念.  相似文献   

9.
门楼是喜洲镇民居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喜洲建筑又堪称大理白族建筑的典范,如今随着传统建筑的日益消亡,对其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大理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的实地调研,探究了喜洲门楼产生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建筑类型学的方法对喜洲门楼的形制进行总结和提取,作出喜洲门楼类型重组和演变规律的分析。结果表明,喜洲门楼的产生与发展受到了自然环境因素及历史发展中人文因素影响,且喜洲门楼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不同形制也存在着潜在的组合规律。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喜洲门楼传承与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陈志宏  贺雅楠 《华中建筑》2010,28(6):122-125
近代租界口岸的开埠与海外移民潮的兴起,闽南传统民居逐渐地受到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近代洋楼民居。该文从家族伦理关系、日常生活方式、社会治安状况、地方风水观念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洋楼民居的形成发展与侨乡社会生活变迁的关系,并进一步剖析了侨乡近代民居发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李闵 《时代建筑》2004,(3):124-129
上海浦东新区文献中心是德国GMP设计公司在中国上海的一项在建的重要的文化建筑。本文从建筑空间形态、功能分区,以及双层立面的设计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这座建筑的设计构思,即试图使这座建筑成为参观者,市民和历史文献之间沟通交流的媒介。  相似文献   

12.
熊竞 《规划师》2005,21(1):12-16
郊区社区的发展具有嬗变性,复合性,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特征,在城市郊区化和乡村城镇化的双重作用下,郊区社区的发展面临困境,需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整体与局部利益相统的理念、政府善治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季勇  张健 《华中建筑》2007,25(8):194-197
上海近代高校建筑是伴随着上海近代教育发展起来的,其形态发展变化对上海乃至全国近代建筑有着一定的影响.该文通过介绍上海近代高校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重点考察了具有代表性的4所近代高校建筑,分析了上海近代高校建筑发展的特点,以期对今后的建筑创作尤其是高校建筑创作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居住变革——西方现代派住宅发展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本土资源、现代技术、居住艺术和居住卫生乃至建筑出版物水平等万面,追溯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派住宅的发展轨迹,指出居住设计的理想——创造能够赋予日常生活以新维度和新意义的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15.
姚跃  蔡军 《华中建筑》2012,30(4):183-188
该文以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临近处的单栋现代建筑形体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上海市地域历史人文社会等特点,总结优秀历史建筑的形体特征,并通过对当前相关法律法规中有关规定的分析,探讨了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临近处的现代建筑形体设计手法,其主要可归纳为“相似”和“对比”两大类。结合大量的现场调研,分析优秀历史建筑临近处的单栋现代建筑形体设计成功之处及弊病,旨在引发人们对特殊环境申摩筑形体设计的思者.为今后的相关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孝。  相似文献   

16.
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之中的上海市嘉定区,其原有社区正在经历着剧烈的分化重组,传统的社区划分已不具实际意义。重新探讨嘉定区社区划分的原则与方法是在分析现状社区的城市化水平发展状态的基础上,提出将嘉定社区分为城市化地区、准城市化地区和农村地区三类社区,研究需要进行社区划分的重要地区,以及影响划分的多种因素。社区划分的研究不仅为社区建设提供引导,同时也是空间规划的必要补充,为同处于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西方学界运用社区指标来反映社区的演变历程、现实状况,预测发展趋势,并在城市规划的监督和评估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系统地梳理了由社会指标到社区指标的发展过程,概述了指标的定义、分类和作用,总结7社区指标的内容构成和度量方法,并探讨了在城市规划中的具体运用,分析了在指标用途、选择、公众参与和数据管理方面需要解决的四大问题,以期对中国城市规划中指标的研究和运用产生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李京生  张彤艳  马鹏 《规划师》2007,23(5):16-18
由于大城市近郊城镇的社区类型多样、社区人口构成复杂、各社区发展不平衡,传统单一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划方法难以适用.马陆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研究以上海市《城市居住地区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作为比较对象,确定分级配套项目,并根据马陆镇的发展阶段特点,确定发展过渡期与发展成熟期的配套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