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中辅助手法复位治疗下颈椎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的可行性。方法 17例下颈椎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患者经颅骨牵引未能复位,采用前路手术切除损伤椎间盘减压,持续牵引手法复位,复位成功后行前路融合内固定。结果 17例均在术中辅以手法复位成功。手术时间70~130 min,出血量50~110 ml,未输血。术后无神经症状加重,术后1~2周内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除2例A级无变化外,其余均有1~2级改善。17例均获得随访,时间4~13个月。随访X线片提示椎体间高度及生理弧度恢复良好,植骨均在3~6个月内融合,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等情况。结论经前路手术辅助手法复位治疗下颈椎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全身麻醉下轴向牵引结合前路手术治疗伴有关节突交锁的下颈椎脱位。方法对18例伴有关节突交锁的下颈椎脱位采用全麻下轴向牵引复位结合前路手术治疗,无椎间盘突出患者行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伴有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了前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进行治疗。结果对于四肢不完全瘫患者,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所有脱位颈椎恢复正常序列。结论对于伴有不伴有后方结构骨折的关节突交锁的下颈椎损伤,全身麻醉下轴向牵引结合一期前路手术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闭合牵引复位联合颈前路单节段融合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3月~2008年12月,应用闭合牵引复位联合颈前路单节段融合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27例,年龄23~58岁,平均39.4岁.首先行早期持续闭合颅骨牵引,复位成功后择期行颈前路经损伤间隙椎间盘切除减压、适当型号Syncage椎间融合器植骨后植入和带锁钛板内固定重建,术后定期随访并参照Frankel神经功能评估方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2个月,平均16.6个月.所有患者闭合牵引复位成功且无神经损伤加重现象.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3.5~5个月融合.术后Frankel分级:B级4例恢复至C级1例、D级2例,1例无恢复;C级10例恢复至D级7例、E级3例;D级8例恢复至E级6例,2例无恢复;E级5例仍为E级.[结论]闭合牵引复位对于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安全有效,应用Syncage椎间融合器加带锁钛板行单节段融合固定在满足颈椎损伤节段减压融合术后即刻生物力学稳定性要求和恢复椎间隙高度及颈椎前凸的同时,利于护理和脊髓功能康复,但应严格把握适应证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24):2209-2213
[目的]探讨单纯颈椎前路手术治疗伴关节突交锁的下颈椎脱位的治疗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8年6月手术治疗伴关节突交锁的下颈椎脱位患者32例。按手术方式,20例行单纯前入路手术,12例行前后联合入路手术。记录围手术期资料,采用脊髓功能Frankel评分和JOA评分评价临床效果。拍摄X线片,评价复位和固定情况及术后椎间融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术中均无神经、血管、食管及硬脊膜损伤。单纯前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小于前后路联合组(P0.05)。两组术中透视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前路组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未见感染。前后路联合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经换药及清创处理后切口均愈合。两组术后均未出现心脑血管等不良事件。两组患者随访12~18个月,Frankel分级随术后时间推移而改善,不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Fankel分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但相同时间点,两组间JOA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C型臂X线机透视下观察单纯前路组复位率为93.75%,前后路联合组为100%;在术后3个月时两组的植骨融合率分别为90.63%和93.75%;在术后6个月时两组损伤节段均达到骨性融合。[结论]单纯颈椎前路手术治疗伴关节突交锁的下颈椎脱位,多数情况下可复位成功,且手术安全性较好,远期融合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陈旧性颈椎脱位并关节突交锁手术策略。方法:14例陈旧性颈椎脱位并关节突交锁患者,先前路松解瘢痕等阻碍复位因素,之后进行后路手术解除后方交锁与脊髓压迫并植骨固定,再进行前路植骨固定。结果:14例全部获得随访,无骨不愈合,脱位椎体复位良好,颈椎生理曲度、脱位椎间高度、颈椎的稳定性良好。术后颈部酸痛症状消失;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cel分级,均达E级。结论:前-后-前路I期联合手术策略是一种治疗陈旧性颈椎脱位并关节突交锁稳妥、安全、彻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大重量牵引加手法复位法治疗下颈椎脱位并关节突交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下颈椎脱位并关节突交锁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大重量牵引加手法复位治疗下颈椎脱位并关节突交锁29例。结果 27例复位成功,2例(均为不全瘫)改为手术切开复位棘突缠绕固定。出院时Frankel分级:A级7例,B级5例,C级8例,D级7例,2例死于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均为A级患者。神经功能平均改善1~2级,病情稳定。本组治疗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大重量牵引加手法复位治疗下颈椎脱位并关节突交锁具有复位成功率高,费时短,安全有效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路或前-后联合入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17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患者,9例行前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融合术,8例行前-后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融合术。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观察并发症情况。采用VAS评分评估疼痛改善情况,采用ASIA脊髓损伤分级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X线检查评价椎体复位、关节突解锁及颈椎曲度改善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47(21. 6±8. 6)个月。前路术式的手术时间为90~110(98. 1±6. 9) min,术中出血量为90~120(109. 7±14. 7) ml;前-后联合入路术式的手术时间为180~240 (212. 4±16. 7) min,术中出血量为380~580(443. 3±70. 4) ml。VAS评分:术后3个月较术前明显下降(P 0. 01),末次随访较术后3个月进一步下降(P 0. 01)。颈椎曲度: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 05),且末次随访无明显丢失(P 0. 05)。末次随访时,患者脊髓神经功能ASI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椎体滑脱及关节突交锁均得到满意复位。除1例脑脊液漏、5例吞咽不适及1例C5神经根麻痹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前路或前-后联合入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交锁的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早期复位减压治疗颈椎关节突交锁脱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早期复位减压治疗颈椎关节突交锁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颈椎关节突交锁脱位伴截瘫24例,颅骨牵引复位成功19例,复位失败5例。24例均进行早期手术减压治疗,受伤至手术的平均时间为70h。复位成功的19例施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复位失败的5例先行后路切开复位,然后一期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结果全部患者均骨性愈合,无并发症发生,除全瘫者神经功能无恢复外,不全瘫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颈椎关节突交锁脱位患者施行早期复位减压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前路和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手术策略。方法 手术治疗6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患者,其中单侧关节突交锁23例,双侧关节突交锁45例。所有患者先行持续闭合颅骨牵引复位,分为复位成功前路手术组(A组,40例)和复位失败后前后路联合手术组(B组,28例)。结果 68例复位成功率58.8%,双侧交锁较单侧交锁复位成功率高。术后患者无脊髓损伤,12例完全性脊髓损伤者无恢复。ASIA评分平均提高1~2级,牵引后感觉评分增加,末次随访感觉、运动评分均显著增加,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3 d及术后3、6、12个月定期行X线检查显示椎体序列及椎间高度良好,植骨正常融合,无内置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前路手术可以直接处理椎间盘损伤并即刻消除颈椎不稳;前后联合入路可以同时处理颈椎骨折脱位和椎间盘损伤,需根据患者损伤类型,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0.
王彬杰  付威威  邓险峰  施永彦  李锐 《骨科》2022,13(5):391-394
目的 探讨一期经前后路脊柱重建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关节突交锁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并关节突交锁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一期经前后脊柱重建的手术方式治疗。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价术后恢复情况,采用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神经功能分级评价脊髓神经改善情况,通过影像学检查(X线/CT/MRI)评价椎体复位及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情况。结果 本组病人术后随访6~12个月。术后及末次随访的JOA评分[(14.01±1.22)分、(15.11±1.08)分],NDI(20.1%±1.2%、15.1%±1.8%),椎体间位移[均为(1.52±0.04) mm]和半脱位伴成角度数(2.03°±0.08°、2.04°±0.07°)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及末次随访ASIA分级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上、下位邻近节段椎间盘均有一定程度退变,且上位较下位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期经前后路脊柱重建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关节突交锁,复位效果好,稳定性强,脊髓神经功能得到改善,但远期存在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颈椎前路钛网植骨及带锁钢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5年5月~2012年12月共收治下颈椎压缩性及爆裂性骨折患者32例,其中颈脊髓损伤患者28例,采用前路减压复位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及带锁钢板固定方法一期手术治疗。按照Frankel评分系统对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以X线片测量的Cobb角、"D"值改变评价复位效果、观察融合节段曲度及颈椎生理曲度重建和维持情况。结果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Frankel评分恢复平均1级以上。Cobb角、"D"值测量统计表明术前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与术后随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钛网植骨及带锁钢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临床疗效满意,能重建和维持颈椎生理曲度。  相似文献   

12.
前路切开复位治疗下位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在治疗颈椎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7例颈椎损伤患者术前不作复位牵引。采用颈椎前路切开复位、自体髂骨植骨及带锁钢板内固定术。观察植骨融合率、椎间高度和曲度维持情况,结合术前和术后1年Frankel神经功能评估方法了解手术疗效。结果27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37个月。植骨融合率100%,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在术后2个时间点差异无显著性,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无神经损伤加重现象。术后Frankel分级:A级1例无恢复;B级4例恢复至C级2例、D级1例,1例无恢复;C级6例恢复至D级4例、E级2例;D级14例恢复至E级11例,3例无恢复;E级2例仍为E级。结论颈椎前路带锁钢板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可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并有效维持椎间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经MR I检查确认无椎间盘突出者可以慎重选择后路手术,如同时合并椎间盘突出和椎板骨折者应考虑行前后路联合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3年6月至2007年1月对10例外伤性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患者采用早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先俯卧位经后路手术切开撬拨复位,再仰卧位经颈前路切开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加自锁ZEPHIR钢板内固定。并对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植骨愈合进行观察。结果10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4~24个月,平均11个月,术后神经功能评价按Frankel分级,均有1~2个级别恢复,术前A级1例,B级3例,C级5例,D级1例;术后C级2例,D级3例,E级5例。植骨均在3个月内获得临床骨性愈合,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本组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早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可以缩短复位时间,早期解除颈髓压迫,减轻患者痛苦,能够获得较好的神经功能恢复和骨性融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期前-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合并椎间盘突出的难复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可行性、手术策略、适应证及注意事项。方法自2007-01—2014-01对23例合并颈椎间盘突出的下颈椎骨折脱位术中不能前路复位患者进行一期前-后-前路联合手术,步骤依次为前路减压、后路复位固定、前路植骨融合固定,定期X线片复查观察植骨融合情况及颈椎稳定性,以Frankel分级作为脊髓恢复情况的评定标准。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12~48个月,平均26.3个月,所有骨折脱位均完全复位,恢复了颈椎的正常序列及生理曲度,植骨全部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无骨不连、假关节形成。脊髓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对于合并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和小关节交锁的下颈椎骨折脱位,采用一期前-后-前路联合手术具有防止脊髓损伤加重、复位准确、减压充分、稳定性好、植骨融合率高等优点,方便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正>急性下颈椎损伤合并关节突绞锁的患者在临床中较常见,多伴颈髓损伤,病情较重。对于这类患者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复位及植骨融合固定、牵引复位和手法复位,但临床上对于此类疾病是否需要手术以及选择何种术式尚存在一定的争议~([1])。脊柱的大部分功能由前柱承担,而颈椎骨折脱位则以前中柱结构损伤为主,因此对于合并关节突绞锁的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选择前路手术具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寰椎骨折合并不连续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11年5月收治的20例寰椎骨折合并不连续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一期手术治疗效果.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36岁.5例寰椎粉碎性骨折合并有寰椎侧块内侧骨性结构附着处横韧带撕裂(DickmanⅡ型),3例双侧前弓骨折(前1/2 Jefferson骨折),5例单侧前后弓双骨折(半环Jefferson骨折),2例前3/4 Jefferson骨折(前弓二处、后弓一处骨折),5例后3/4 Jefferson骨折(前弓一处、后弓二处骨折).其中并存下颈椎骨折脱位按Allen分型:屈曲压缩型5例,牵张压缩型3例,垂直压缩型8例,屈曲牵张型2例,伸展牵张型2例.20例患者均行上、下颈椎一期手术治疗:5例行后路C1-C2固定融合术,7例行口咽入路钢板内固定术,8例行单纯C1后路螺钉固定术;9例并发脊髓不完全损伤来自于下颈椎骨折脱位者,先行下颈椎融合固定,无脊髓损伤11例患者,先固定相对不稳定节段.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00min( 180~240min);平均失血量760ml(500~1600ml).2例因电刀灼伤C1-C2间血管静脉丛导致出血,行止血纱布、脑棉片填塞止血,未出现颅脑缺血症状;其他病例未出现与手术直接相关并发症及长期卧床所导致的并发症.患者均于术后3d颈托固定后下地行走.随访8~42个月,平均26个月.9例合并脊髓不完全损伤者术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均有1个级别恢复.复查X线片和CT,未发现患者颈椎失稳或复位丢失,螺钉位置良好,无松动、断钉,寰椎骨折及下颈椎骨折脱位均获骨性愈合.结论:手术治疗寰椎骨折合并不连续下颈椎骨折脱位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长期卧床并发症,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下颈椎结核.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25例下颈椎结核患者,所有患者术前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2周以上,均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术后继续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12~18个月.随访观察记录颈部疼痛视觉模拟量...  相似文献   

18.
后前入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双侧关节突绞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后前路减压、前路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双侧关节突绞锁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0年3月至2008年5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双侧关节突绞锁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19-58岁,平均42岁.颈椎屈曲牵张(distraction-flexion stage,DFS)损伤3型24例,4型13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X线、CT及MR检查.用后前路手术减压解除绞锁,然后复位、前路融合并行锁定钛板内固定术治疗.以美国国立急性脊髓损伤研究组(NASCIS)和国际截瘫学会(IMSOP)1990年推荐的脊髓损伤神经定位标准,判断颈椎脊髓损伤的平面.ASIA分级判断脊髓恢复情况.术后每个月摄X线片和CT扫描观察复位及植骨融合情况,骨融合后每半年摄片一次.结果 手术时间为(4.5±0.5)h,术中出血200~500ml(平均360ml),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所有患者均恢复颈椎椎体的正常序列.相邻节段固定为23例,跨节段固定13例,1例为四节段固定.术后随访16~45个月,平均32个月.术后X线及CT检查示植骨均在4-8个月内融合,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植骨块脱出或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患者无脊髓损伤加重和ASIA分级的下降,感觉恢复7~20(平均12.7)个平面,脊髓功能平均提高一级.结论 后前路减压、解除绞锁,前路融合、钛板内固定手术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双侧关节突绞锁的一种有效方法,有利于保留脊髓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urgical strategy of decompression via posterior-anterior approach and anterior fixation in treatment fracture-dislocation of the lower cervical spine with bilateral facet joints dislocation. Methods This study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37 cases of lower cervical spine fracture with bilateral joints dislocation. There were 21 males and 16 females with an average age of 42 years (19-58). Distraction-flexion stage 3(DFS 3) were found in 24 cases and DFS 4 in 13 cases. All the cases were diagnosed by X-ray, CT and MRI and confirmed during the surgery. Decompression via posterior-anterior approach and anterior fixation had been adapted as the surgical strategy. The NASCIS and IMSOP standard were applied to definite the level of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The ASIA grading was used for evaluation the spinal cord function and the recovery rate. The X-ray and CT were used to observe reduction and bone fusion. Results The mean operative time was (4.5:±0.5) h, and the mean amount of blood loss was 360 ml (200-500 ml). All the incision healed. The two segments fixation was used in 23 cases, 3 segments fixation in 13 cases, and 4 segments fixation in 1 case. The mean follow-up period was 32 months (16-45 months).Postoperative X-ray and CT showed that bone fusion was achieved in all patients within 4-8 months, without graft displacement, or failure of implants. Spinal cord function did not aggravate, and sensory recovery ranged from 7 to 20 levels (averaged, 12.7). The ASIA grade were improved with an average of one grade. Conclusion To treat fracture-dislocation of the lower cervical spine with bilateral facet joints dislocation, the posterlor-anterior approach and anterior fixation/fusion was benefit to preservation the cervical spinal cord fun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biomechanical stability of the cervical spine.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结合术后异烟肼生理盐水持续灌洗局部化疗治疗下颈椎结核伴巨大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6月~2010年6月收治下颈椎结核伴巨大脓肿患者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28~62岁,平均44岁.病变累及部位:C3~C4 2例,C4~C5 3例,C5~C6 4例,C5 2例,C6 2例;脓肿累及节段:C3~C6 5例,C3~C7 3例,C4~C7 4例,C4~T1 1例.患者均存在颈部疼痛和不同程度的吞咽及呼吸困难,术前颈部疼痛VAS评分7~10分(8.1±1.3分).10例出现神经功能障碍,JOA评分5~12分(8.3±1.7分).术前血沉78±12mm/h,C反应蛋白65±17mg/L.均在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下采用颈前路结核病灶清除、钛网填充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术后异烟肼生理盐水持续局部灌洗化疗,并继续全身抗结核治疗12~18个月.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脓肿清除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患者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异烟肼生理盐水持续灌洗14~26d,平均18d.未出现窦道、瘘管和脑脊膜感染.随访24~72个月,平均42个月,血沉和C反应蛋白在术后3个月内均恢复正常,手术节段在3~7个月(平均5.8个月)均得到骨性融合.颈部疼痛VAS评分末次随访时为0~3分(1.5±0.7分),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为12~17分(14.6±1.5分),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末次随访复查MRI均未见结核复发.结论:在全身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前提下,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结合术后持续局部灌洗化疗治疗下颈椎结核伴巨大脓肿安全有效,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36例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患者。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4个月。骨折均愈合。X线片显示跟骨高度、宽度、长度及外形恢复基本正常;Bhler角:术前0°~20°,术后32°~39°;Gissane角:术前89°~100°,术后120°~145°。按照Kerr跟骨骨折百分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24例,良11例,差1例,优良率为97.2%。结论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