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岩  张永龙  秦绪情  徐鸣 《机床与液压》2015,43(13):149-155
静液传动液压系统可实现履带车辆无级变速、平稳转向,提高车辆机动性、同时大幅提高传动系统功率密度,在车辆传动系统中广泛应用。介绍了国内外静液驱动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并通过分析和梳理,归纳了变量泵-变量马达控制理论发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一步探究变量泵-变量马达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履带推土机作业环境恶劣,为降低驾驶员的工作劳动强度,对推土机操作舒适性、转向方便灵活等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转向操作性能可以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也影响着履带车辆转向行驶的机动性、准确性。差速转向机构应用于履带式推土机,提高了转向性能及操作舒适性。尤其,随着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发展及液压元件的成熟,自动化、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转向操纵的舒适性,成为履带推土机转向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因此,履带车辆的操纵舒适性是当前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3.
李亚 《机床与液压》2023,51(16):160-164
基于电液比例控制技术,设计一种履带式底盘液压驱动系统,实现履带式液压驱动底盘的直线和转向行驶控制。在分析电液比例转速控制原理和驱动底盘运动学的基础上,推导出底盘转向角度与两侧履带速度差以及与两侧马达的转动速度之间的关系。为改善系统动态响应性能,设计PID控制器以及模糊PID控制策略。基于AMESim与MATLAB/Simulink建立仿真模型,并进行联合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控制策略,直行时两侧马达同步性控制效果良好、抗干扰能力好、超调量小;转向时,对信号的跟踪误差小、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小、鲁棒性好。  相似文献   

4.
对履带车辆静动液辅助制动系统进行仿真研究。该系统采用液力与液压传动相结合的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辅助制动系统结构形式。针对系统的液力辅助制动功能,在偶合器全充液与液压泵定排量的情况下,建立液力辅助制动工况的数学模型,并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准确地反映系统的实际制动性能。对某型自行火炮底盘的仿真结果表明:该辅助制动系统能够在车辆时速不低于12.5 km/h时,提供可靠的减速制动。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型号特种车辆的静液压转向系统在环境温度及油液损耗下压力变化影响转向精度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静液油液补偿装置。该装置采用高压气体平衡式补油方式对系统进行压力补偿,避免了车辆转向时的压力波动。仿真和试验表明:所设计的静液补油装置提高了车辆的转向精度,并能保持静液压转向系统压力长期稳定,简化了预充压操作,缩短了任务准备时间,改善了车体液压转向系统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液驱混合动力车辆试验装置的原理和组成方案的基础上,利用二次调节静液传动技术和虚拟仪器技术建立液驱混合动力车辆的液压系统和测控系统,分析高速开关阀工作特性对双向变量马达转速响应的影响,针对高速开关阀的响应滞后特性设计控制器。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装置能够满足液驱混合动力车辆动态特性试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韩文  肖任贤 《机床与液压》2004,(10):192-193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静液驱动车辆的基本原理及工作特点。详细地分析了在采用了二次凋节静液驱动技术后,车辆的经济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介绍一种基于磁流变液的电控转向阻尼器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为指导车辆电控转向阻尼器控制系统的设计,建立车辆转向系统动力学方程和基于磁流变液的转向阻尼器的动力学方程,设计转向阻尼器的PID控制器,利用Modelica 仿真语言,在多领域复杂物理系统建模与仿真的MWorks平台上对该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这种阻尼器能够有效地提高转向系统稳定性,减少车辆横摆角速度的超调量,更重要的是能够保证在车辆高速行驶时,大幅度减小车辆横摆角速度,提高车辆转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液压双功率流转向是履带车辆的一种转向方式,能有效改善履带车辆的转向性能.介绍履带车辆双功率流液压转向的工作原理,从理论上对转向再生功率进行分析,并进行转向再生功率台架试验研究,对提高车辆转向机动性和改善车辆转向功率利用性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永安 《机床与液压》2015,43(16):109-110
根据某矿用车辆动力转向系统的需要,基于车辆转向动力学、机构设计和反馈控制原理,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易于维护的机液伺服负反馈闭环控制转向系统。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得出系统的控制方块图和传递函数,为系统性能分析以及系统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变量泵排量控制流量通道的控制阻尼孔决定变量泵排量控制伺服阀的流量增益的大小,影响转向泵排量控制响应特性和静液驱动调速系统的响应品质。本文通过试验和仿真两个方面,分析了排量控制阻尼孔对排量控制机构响应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开关磁阻调速式车床主轴的结构、机理及其数控方法.在分析目前车床主轴驱动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开关磁阻调速驱动车床主轴的机理,并进行了驱动系统结构设计和控制系统设计,同时设计了其数控方法.利用开关磁阻数字无级调速代替齿轮调速,用电机的制动反转功能代替离合器、制动器和机械换向机构.应用结果证明,开关磁阻调速式车床主轴具有无级调速范围宽、稳速精度高、加速减速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简单易行、节能高效的车床主轴驱动方法,在机床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综合传动装置液压二次调节试验台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履带车辆综合传动装置试验台的原理和组成方案的基础上,利用液压二次调节和实时仿真技术建立了综合传动装置动态仿真试验台的在环硬件和实时仿真环境。确定了综合传动装置负载转矩模拟的实时模型,研究了利用液压二次元件模拟惯性负载的方法,采用非线性死区环节解决了转向阻力矩对转速差的敏感性问题。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台完全能够满足综合传动装置动态性能试验的需要,为综合传动装置的研制和开发提供了有力的试验手段。  相似文献   

14.
针对转叶舵机操舵过程中所受水动力负载复杂且与转舵角度、角速度构成强力位耦合关系,严重影响舵机系统控制性能的问题,在分析舵叶表面流体力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复式液压摆动缸结构解耦的方案。该复式摆动缸为双层结构,舵驱动缸嵌套在力矩解耦缸内部,驱动缸转子与舵杆固连,驱动缸壳体兼做力矩解耦缸转子。通过驱动驱动缸转子进行舵机角度控制,解耦缸转子转动,施加主动力矩作用在驱动缸转子上,抵消水动力在舵杆上产生的负载力矩,消除水动力对舵角控制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复式摆动缸能有效解决流体力干扰,对舵角控制品质的提升有质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新型无级可调高速伺服液压机液压系统,其主要特征为直接采用伺服电机驱动定量齿轮泵作为液压机动力源,通过控制单元改变伺服电机转速得到不同液压系统流量和工作压力,从而实现液压机运动件的高速、高精密控制。完成了样机试制,各项参数均达到设计值,实现了液压机在高速、高效、高精度、节能环保等多方面突破。随着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该项技术必将推动液压机制造技术的变革。  相似文献   

16.
为应对自卸车恶劣行驶工况并减轻驾驶员的操作强度,在重型载重汽车上,全液压转向系统得到普遍应用,而液压系统对转向系统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根据全液压转向系统的结构特点和性能特征,基于ADAMS搭建转向液压系统和机械机构的分析模型,针对转向、转向盘角阶跃输入、过路障等几种工况进行虚拟试验分析。针对以上工况下,转向系统的响应时间、车辆行驶过程中转向机构所受到的冲击载荷进行分析;并分析系统的结构参数对响应时间和冲击载荷等的影响。由分析结果可知:液压系统使得转向系统反应时间延长;同时,液压系统能够有效地缓冲转向机构受到的冲击载荷。在实际转向液压系统设计中,合理选择转向器与转向动力缸间的液压胶管几何尺寸,使转向液压系统既能有效地吸收车轮遇到的冲击载荷,又不至于严重影响转向系统的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曲柄压力机的传动系统按照上传动/下传动、曲轴纵放/横放、传动级数以及曲柄滑块机构的数量进行了分类。指出伺服电机驱动、多连杆机构、椭圆齿轮机构以及行星齿轮机构是今后曲柄压力机传动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针对采棉机作业工况复杂,提出一种由静液压无级变速与机械式有级变速组配式动力换挡无级调速行驶传动方案。建立采棉机田间采摘、田间运输和公路运输3种工作模式控制逻辑,确定3种模式速度范围。构建动力传动方程,确定采棉机设计参数和液压系统元件选型。搭建采棉机样机进行速比特性田间试验,分析调速特性与变量泵效率特性。结果表明:通过变量泵和变量马达联合调控以及改变机械式有级变速箱传动比,可实现采棉机在田间采摘模式时恒转矩输出,在运输模式时恒功率输出;采棉机田间采摘速度范围为0~8.5 km/h,田间运输速度范围为0~14.5 km/h,公路运输速度为0~27.5 km/h;可实现采棉机全程作业无级调速,满足其行驶动力需求。  相似文献   

19.
组合式无级变速器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组合式无级变速器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半对实例进行了计算和分析,为同类型传动的设计提供有效的设计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