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首先概要说明了手机的通信原理,提出了航天员不能随时和地面保持通信的原因。其后提出并分析了航天员随时与地面保持通信联系的设想。设想在地球同步卫星上建立太空基站,使“太空基站”之间、“太空基站”和近地轨道卫星之间、“太空基站”和地面接收站之间的通信畅通.并指出航天通信和地面通信网络实现有效连通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引言 流星体,这种毫米级大小的颗粒物质,经常在夜间产生璀璨的光迹划破夜空,它会严重地危害星际和地球轨道航天器。因此,当ESA着手组建其科研与应用航天器舰队时,它谨慎地评估了流星体的撞击给这些太空任务可能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结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小卫星研制课题,针对数据在星载计算机存储器存储的过程中,由于太空中辐射导致的单粒子翻转效应(SEU)使存储数据产生错误的现象,提出了采用纠检错技术对该小卫星存储模块进行设计的方法,与硬件系统相结合,实现小卫星数据存储系统容错。探讨了用VHDL语言实现纠错模块的方法,并最终用FPGA实现。此设计用modelsim进行了仿真测试,效果良好,同时在小卫星模拟仿真运行过程中,运行正常,多次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微小卫星星载计算机存储容错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小卫星研制课题,针对数据在星载计算机存储器存储的过程中,由于太空中辐射导致的单粒子翻转效应(SEU)使存储数据产生错误的现象,提出了采用纠检错技术对该小卫星存储模块进行设计的方法,与硬件系统相结合,实现小卫星数据存储系统容错.探讨了用VHDL语言实现纠错模块的方法,并最终用FPGA实现.此设计用modelsim进行了仿真测试,效果良好,同时在小卫星模拟仿真运行过程中,运行正常,多次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人造天宫     
自从地球人学会用巨型二踢脚将大铁罐扔到太空的方法之后,就一发而不可收拾,前前后后往天上发射了各种大大小小的卫星、飞船。在这里面,曾经有个叫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山头为了显示其强大的实力(当然,冠冕堂皇的说法也可以叫做探索精神),决定研发其第三代空间系统,并最终在太空中建成了地球人历史上第一个长期性空间站——和平号。  相似文献   

6.
国际新闻     
《遥感信息》2008,(2):104
欧洲航天局开始研制哨兵-3地球观测卫星;从间谍卫星、大推力火箭到火星探测。印度欲迅速抢占太空战略制高点;新太空计划大得惊人;重点工程军民通用;以星养星节约成本;DigitalGlobe选择波音发射服务公司发射WorldView-2卫星  相似文献   

7.
你想从浩瀚的太空俯瞰自由女神像么?你想看看 白宫的卫星照片么?你想让卫星为自己的花园拍照 么?这些想法Google现在就能帮你实现! Google最近开始在www.maps.google.com网站 上提供一种新功能,使用户能够借助卫星成像技术 找到住宅和企业所在位置。用户可以利用这项服务 搜索一家度假饭店离海滩的距离,看看有房于出租 的街区的情况,甚至可以统计一下某时间段某个十 字路口的车流量,抑或仅仅是为了满足好奇心,从 太空鸟瞰一下整座城市……总之,这将是一项非常 实用、有趣和有前途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曾几何时,卫星行业盼望直播卫星发射的热切,媒体关于直播卫星的各种揣测、议论还清晰的在脑海中闪现,如今,直播卫星已经悠然飘浮在浩瀚的太空,为其第一期工程"村村通"项目服务。国家广电总局2008年8月实施的边远山区、边防哨所直播星电视模拟试验工程  相似文献   

9.
中国研制出首个太空机器人据悉,我国将于2020年前将首个太空机器人送往太空执行一系列任务,如给卫星添加燃料、修建空间站等,甚至还可能开展军事任务。该机器人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502所研发,预计是中国制造最昂贵的机器人。研究团队拒绝透露具体费用,但仅首次发射的成本就将达数亿元人民币。该机器人拥有独特的机械臂,每只机械臂上有数个关节,可以帮助其完成添加燃料的操作。当一只机械臂  相似文献   

10.
《遥感信息》2010,(5):43-43
[据澳大利亚每日航天网2010年9月27日报道]印度太空研究组织(ISRO)计划2010年12月用新卫星替换两颗老化卫星。首先飞向太空的将是ISRO的大推力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GSLV)。它将于12月第二个星期的某一时间将通信卫星GSAT5送入太空,以替换老化的INSAT2E卫星。ISRO发言人萨提什(S.Satish)表示,1999年发射的INSAT2E已接近生命终点,具有36个转发器的GSAT5卫星将取而代之。不仅如此,人们还期待这颗新卫星能够填补因INSAT4B卫星部分失效而造成的空白。2010年早些时候,因动力障碍,ISRO损失了INSAT4B卫星50%的转发器能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各国快速进入太空的需求增加,卫星大规模组网应用不断增多。批量生产、并行测试、一箭多星、密集发射已经成为当前卫星技术的发展趋势,对卫星的批量快速测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卫星测试效率、缩短卫星研制周期、降低卫星测试成本,研究适用于批量卫星流水作业自动化测试系统至关重要。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批量卫星流水作业自动化测试体系方案,为批量卫星的流水作业自动化测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据悉,我国将于2020年前将首个太空机器人送往太空执行一系列任务,如给卫星添加燃料、修建空间站等,甚至还可能开展军事任务。该机器人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502所研发,预计是中国制造最昂贵的机器人。研究团队拒绝透露具体费用,但仅首次发射的成本就将达数亿元人民币。该机器人拥有独特的机械臂,每只机械臂上有数个关节,可以帮助其完成添加燃料的操作。  相似文献   

13.
对个人计算用户而言,太空,这最后的边界也即将消失。通过Hughes DirecPC卫星信息服务,你即可在活动范围内获得高速数字化数据。Hughes Networks将卫星和计算技术组合在一起,提供了Internet连接,数据传输和实时的音频视频广播。  相似文献   

14.
《河北遥感》2009,(2):30-30
2009年4月22日10时5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遥感卫星六号”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15.
应用可视化技术构造卫星运行的虚拟场景,实时显示卫星运行状态及星下点轨迹,可为卫星轨道设计、卫星运行状态监控及卫星应用提供直观的分析和指导。通过对卫星轨道计算方法、几何建模、虚拟场景装配及虚拟场景驱动方法研究,本文开发了卫星运行三维场景及星下点轨迹可视化软件。本文详细给出了地球模型、卫星模型的建模及由此模型组装卫星运行场景的方法,卫星轨道计算及星下点轨迹可视化方法。该软件可实时模拟卫星在太空中的运行场景,给出卫星的即时经纬度坐标及星下点位置坐标。该软件已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6.
1996年8月17日上午,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在种子岛宇宙中心使用H_2型运载火箭同时将两颗卫星成功地送上太空。 这两颗卫星分别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球环境观测卫星“ADEoS”和日本业余无线电联盟的“JAS2”卫星。  相似文献   

17.
《遥感信息》2009,(3):98-98
两颗卫星中较大的是一颗天基太空监视系统(SBSS),它将运行在低地球轨道上,监视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卫星,大多数通信卫星都处于这一轨道内。  相似文献   

18.
金秋时节孕育着收获。10月25日9点t5分,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点火启程,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地将实践六号03组两颗空间环境探测卫星送入太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袁家军等领导和专家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指挥控制大厅现场指导卫星发射。  相似文献   

19.
要闻速览     
"中星9号"直播卫星将服务奥运6月9日20时1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9号"广播电视直播卫星送入太空。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07次发射,也是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位于四川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首  相似文献   

20.
在震后的汶川上空,有勇敢决绝的空降兵,有来回往复的飞机航拍,还有远在太空的卫星遥感,它们成了一只只抗震救灾的"天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