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铁道车辆脱轨评估的安全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铁道车辆脱轨评估的安全标准,在准静态车轮爬轨的情况下,现有的安全标准是有效的。最近运行在高速线上的新干线车辆负载波动大的车轮进行了观察,但是在特定条件下对动态脱轨 没有制定评估方法。在通过对动态脱轨现象进行计算机仿真研究的基础上,建议利用Y/Q的持续时间评估脱轨安全性,本文根据道岔运行试验得到的线路数据建议控制的转向架的静态轮重减载率及其极限值。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不需要专门制作测力轮对的城轨车辆轮重减载率的动态测试方法。文章详细阐述了试验原理及试验过程,通过对试验结果数据处理分析得到该测试方法下的轮重减栽率,与该车辆静态测试及测力轮对测试的轮重减载率进行比较,发现试验结果符合实际情况,测试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关于客车转向架的脱轨和轮重减载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洪  杨国桢 《铁道车辆》2005,43(6):10-16
对客车转向架的脱轨和轮重减载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说明了在准静态条件下轮重减载率与脱轨系数的关系;对国内外的脱轨安全标准进行了比较和评述,提出了准静态和动态2种脱轨安全标准的概念,并提出不断完善我国脱轨安全标准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地铁转向架轮重减载率进行了介绍,并对测量静态轮重减载率的2种试验方法进行分析,阐述了均衡试验与轮重减载试验的理论依据、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并针对后续新造车辆的静态试验提出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准静态下的三维轮对脱轨分析模型,推导轮对脱轨临界状态下的力学平衡方程,建立同时考虑轮轴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的轮对稳态脱轨评价方法。采用Shen-Hedrick-Elkins非线性蠕滑理论充分考虑轮轨蠕滑力对轮对脱轨安全限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自旋蠕滑率对轮对脱轨安全限值与安全域影响明显,若忽略自旋蠕滑率的影响,计算得到的轮对脱轨安全限值则偏大,使脱轨安全性评价标准变宽松,对车辆脱轨的评价产生不利影响。研究摩擦系数对轮对脱轨安全限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轮轨间的摩擦系数对车辆脱轨安全性有利有弊,轮轨间过低的摩擦系数也可能引发车辆脱轨,在确定合理的轮轨摩擦系数时应注意权衡车轮爬轨脱轨与滑轨脱轨。  相似文献   

6.
以窄轨矿石敞车为研究对象,在线路静态扭曲减载试验和线路动力学试验的基础上,从车辆系统固有频率、轮重减载率、车体加速度功率谱密度以及特定线路下弹簧变形量等方面对仿真分析和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仿真模型进行了修正和验证,并对仿真分析结果与测试数据之间的偏差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根据车辆外力的静平衡,分析了外力和轮重减载率的关系,推出了铁道车辆临界倾覆风速静态详细解析式.利用实车等效试验验证了详细解析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ADAMS/Rail模块,建立独立车轮转向架车辆和传统轮对转向架车辆的仿真模型,并比较两者的曲线通过性能。独立车轮轮重减载率和弹簧振动在曲线通过时比传统轮对式更快趋于稳定状态,磨耗水平较低,适合城市轨道交通,但容易向一侧偏转;独立车轮脱轨系数较传统轮对大,建议加大对独立车轮新型转向架的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9.
轮重减载率是评定城轨车辆运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介绍了城轨车辆轮重减载的两种试验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0.
针对换轨机器人脱轨系数具有保守性,轮重减载率作为辅助判别指标却没有统一标准的问题,提出以冲角判别换轨机器人脱轨的判别方法。结合脱轨系数与轮重减载率的定义,引入列车准静态脱轨判别准则,建立轮对力矩准静态模型,构建换轨机器人多参数耦合的脱轨判别式,探究不同摩擦因数、不同轮缘角下冲角与脱轨系数的函数关系以及冲角与脱轨判别式的映射关系式。研究结果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增大轮缘角、降低轮轨间摩擦因数有利于降低脱轨危险性,合理解释了脱轨系数达到脱轨标准时,换轨机器人没有发生脱轨的现象,为换轨机器人准静态脱轨的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