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干旱区山区森林景观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分布特性,景观中特征的不同梯度分布,制约着景观的各种生态过程.将景观生态学方法引入到森林资源定量分析及科学评价,可为森林资源调查提供一种新的分析评价工具.[方法]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土地分类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采用景观指数法,通过ArcGIS和Fragstats软件对天山北坡沙湾林场7种景观类型的格局进行分析.所使用的景观格局指标包括平均斑块面积、平均斑块周长、斑块密度、边缘密度、景观形状指数、聚集度、海拔、坡度、坡向等.[结果]沙湾林场景观类型丰富度较低,且各景观类型拥有的斑块数分布很不均匀.从面积来看,以未利用地面积最大,为林场森林景观的基质;针叶林景观、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景观是沙湾林场的主要森林景观类型,是沙湾林场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面积分别占13.95;、8.71;;并且受地形因子影响,各类型景观分布很不均匀.[结论]景观生态学可以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土地分类的基础上根据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与分布,为综合分析与评价森林资源与经营管理现状提供有效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选择对道路植物景观效果贡献较大的8个评价因子建立整体指标评价体系,采用描述因子法,通过对评价因子进行赋值打分,对杨凌城区20条主干道路植物景观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杨凌主城区25%的道路植物景观质量等级为Ⅰ级,65%的道路植物景观质量等级为Ⅱ级,表明这些道路植物景观质量较好和良好;但还有10%的道路植物景观质量等级为Ⅲ级,如孟杨路和长青路,道路植物景观质量一般。针对评价结果,讨论了影响评价结果的因素,并分析了影响道路植物景观质量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山地风景区景观资源评价——以花萼山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欣  王昕 《广西农业科学》2013,(9):1576-1583
[目的]为我国山地风景区景观资源评价、利用、管理以及山地旅游经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地处我国秦巴山区的花萼山为例,基于遥感和GIS技术,利用NDVI、高程变异系数、坡度、坡向等特性进行区域性自然景观特征分析,并综合考虑山地风景区的特点,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评价法进行景观资源综合评价.[结果]花萼山NDVI分布于0.50~0.72,植被丰富,覆盖率高;高程变异系数为24.59%,相对高差较小,景观视觉冲击性一般;坡度在25~38°范围内占总面积的42.62%,微地形下景观变化多样,景观效果好;阳坡占总面积16.84%,阴坡占20.45%,均处于劣势,景观优越区较少;盐茶古道、扁桶峡、大竹河、花萼主峰、长洞湖、曹家峡资源综合得分均超过7.100,综合价值最高;综合得分在6.300~7.000的资源主要分布于西南部,具有较高的现实开发价值.[建议]花萼山景观资源开发应坚持以生态为基础、与文化相结合,以圈层明梯度、以分区显层次,以交通为骨架,突出重点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广西耕地资源质量空间格局特点,为科学合理利用和管理耕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西耕地质量等级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景观指数和基尼系数法对广西耕地质量空间格局进行定量研究.[结果]桂西北山地区和桂南沿海区的耕地各自然质量等别分布相对均衡,多样性指数高,桂中溶蚀平原区和桂东北丘陵山地区集中程度较高;桂南沿海区和桂南低平原区各利用等别分布相对均衡,多样性指数高,桂中溶蚀平原区集中程度较高.自然质量等别组合类型分布呈西北部组合类型齐全程度高于东南部的特点,而利用等别组合类型呈与之相反的特点.同一指标区利用等别的多样性和组合类型齐全程度高于或等于自然质量等别.[建议]严格管控广西东南部的优质耕地,加强耕地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土地利用水平,使土地等别向高等别聚集,提升耕地质量,同时量化耕地质量与粮食生产能力的关系,找出粮食生产能力区域格局特征,确保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5.
天山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土地景观格局及生态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土地景观格局变化和生态风险进行分析评价,为天山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建设提供依据.[方法]以研究区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8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利用ArcGIS和Fragstats软件计算分析景观格局指数和生态风险指数,进行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结果]1990-2018年,区域以耕地、林地和...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上海辰山植物园海棠专类园植物收集和景观现状,为海棠园的扩建和景观面貌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因地制宜的科学方法对海棠园现有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上海辰山植物园海棠园在景观营造方面存在展示面积不够大、景观效果不明显、文化内涵不突出、立地条件不理想等问题.[建议]在扩建时应以改善立地条件、丰富植物景观、完善园区布局和充实文化内涵4个方面的内容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上海辰山植物园海棠园的功能特色,提升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7.
DTOPSIS法和灰色局势决策在卷烟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DTOPSIS法和灰色局势决策法对卷烟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运用DTOPSIS法和灰色局势决策方法,对市场上20个不同牌号的卷烟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还对DTOPSIS法和灰色局势决策在卷烟质量综合评价中的优缺点进行探讨.[结果]试验表明,在注重指标权重的情况下,此2种方法综合评价结果基本相同,I、B、J、C等卷烟的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优于其他卷烟质量,而Q、H、O、N等卷烟的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较差,该分析结果与各卷烟在市场上的质量评价基本一致.[结论]研究可为卷烟质量的综合评价提供较为客观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泸县低丘缓坡区土地利用景观生态格局特征以及景观生态质量,为山区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四川省泸县为例,首先界定了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的范围,然后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从景观类型组成、斑块特征以及景观异质性3个角度分析泸县低丘缓坡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并在景观格局分析基础上,从景观受胁度、景观稳定性、景观生产力3个方面构建景观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熵权综合评价模型,对泸县低丘缓坡区景观生态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1提取低丘缓坡土地资源面积共计33 171.07hm2。2耕地和林地是泸县低丘缓坡区主要的景观类型,其中耕地占优势,且斑块形状最复杂;3根据土地利用景观生态质量综合值,将研究区划分为土地利用高等质量区、中等质量区和低等质量区,并结合各区社会经济、景观格局等特点提出了相应低丘缓坡土地利用对策。【结论】在未来山区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政府应根据各区域景观生态质量现状,制定差异化的土地利用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对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休闲农业资源进行评价,就永泰县发展休闲农业提供相关的可行性建议,促进永泰县地区的经济发展.[方法/过程]通过层次分析法,从资源条件、开发条件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3个方面选取12个评价指标,构建休闲农业资源评价体系,采用德尔菲法获取专家权重赋值,并利用加权评分法计算福建省永泰县休闲农业资源...  相似文献   

10.
沈阳森林植物群落结构与其林内景观美学质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模拟自然植物群落、恢复地带性植被是解决城市绿地退化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探讨植物群落结构与其美学质量的关系是在城市绿地中模拟自然植物群落成功的关键。运用心理物理学派美景度测定与统计方法之一——美景度评估法,对沈阳地带性植被广泛分布的东陵公园、北陵公园、沈阳市植物园等地进行了森林林内景观美学质量评价,同时在对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将景观美学质量和群落结构特征的各项指标相联系,系统分析了主要群落结构特征指标对景观美学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森林林内景观美学质量受乔木树种比例、针叶树种比例、平均胸径、灌木数量、灌木频度、灌木盖度、草本盖度等因素影响。为城市森林建设、管理以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焉耆盆地44a来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焉耆盆地 1964~2007 a 景观变化规律,为合理开发利用绿洲水土资源和生态安全评价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焉耆盆地1964~2007 a 5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进行景观变化分析.[结果]耕地从1964 a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8.96;到2007 a的44.69;,成为焉耆盆地最主要的景观; 1964~2007 a,草地面积减少了94.51;,主要转变为耕地;水域面积减小约1/3,遥感影像上表现出河面、湖面的萎缩;林地景观曾一度消失,近7 a在退耕还林政策推动下再次出现;湿地景观相对稳定.研究期内,城乡、工矿建筑用地面积占整个研究区面积比例从0.04;上升到2.90;,但仍然属于非优势景观;未利用土地位于其他景观外围,2000~2007 a未利用地在博斯腾湖大湖东北角处有了一定的增加.[结论]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焉耆盆地自然景观干扰强度的增加,研究区内景观多样性水平降低,异质化程度降低,土地利用向单一化方向发展,土地开发已达极限,生态安全面临威胁.  相似文献   

12.
太白山森林公园主要林型林内景观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太白山森林公园的林内景观质量进行评价,为公园内森林景观的管理和规划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太白山森林公园秋初林内景观为研究对象,运用心理物理学景观评价原理和数量化理论-I统计学方法,对太白山森林公园林内景观的美景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在选取的10个评价指标中,枯枝和倒木、林下层高度、乔木枝叶整齐度、林下层整齐度、郁闭度以及树干形态6个因子对美景度的影响较大;而林下植被覆盖度、林木形态、地形变化以及胸径变异4个因子的影响较小。据此建立了林内景观评价模型,F检验证明所建立的模型是合理可行的(F=7.758>F0.05(38)=2.35)。【结论】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建立的太白山森林公园林内景观质量评价模型,对公园的景观质量管理,特别是制定不同林型的管理措施,以及对不同区域森林景观利用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塔里木河中下游尉犁县1990~2005年的生态格局变化.[方法]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借助现代3S技术和数理统计软件、图形处理软件,以多时相的遥感影像矢量化图为基础,利用GIS的数据输入、输出、管理和空间叠加分析等功能.[结果]可以看出自1990年以来,尉犁县以荒漠为基质,以农田和草地为主要嵌块体的景观分布格局基本未发生改变.[结论]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减少,景观的异质性程度下降,优势度指数增加,景观愈来愈由少数景观斑块类型所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为了加强城市社区、乡村社区、城乡结合部社区景观的协同发展,从而研究不同类型社区景观的差异性.[方法]以北京地区为例在论述社区景观重要性的基础上,根据地理位置差异将社区分为三类,分别从行为、空间和景观元素三方面分析其景观差异性.[结果]探索从行为到空间再到景观的社区景观设计方法.[结论]研究结果可为社区景观营造提供建议,对不同类型社区景观的协同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昆明市园林绿地裸子植物种植质资源和应用现状进行调查,为未来昆明市园林规划配置中裸子植物的应用提供参考及理论依据。【方法】对昆明45个园林绿地中裸子植物种类进行实地调查,以调查到的70种裸子植物为研究对象,从观赏价值、景观应用潜力及生态适应性3个方面,提出12个裸子植物综合评价指标,建立层次分析(AHP)评价模型,对昆明市裸子植物资源的园林应用综合价值进行评价,根据综合评价得分划分等级。【结果】权重值排序观赏价值(0.6833)生态适应性(0.1998)景观应用潜力(0.1168)。通过综合评价结果,得到裸子植物Ⅰ级(≥4)7种、Ⅱ级(3.5~4.0)23种、Ⅲ级(3.0~3.5)30种、Ⅳ级(3.0)10种。参考AHP的综合评价及各层次评价结果,推荐Ⅰ级资源作为林带的基调树和主景树大力开发使用,Ⅱ级资源可适当开发,Ⅲ级资源可选择具有价值的开发和利用,Ⅳ级资源树种暂不推荐开发利用。【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昆明市园林树种选择和园林应用提供科学参考,研究方法也可为其他特定生境植物筛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风景林景观质量评价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对风景林景观质量的评价方法-描述因子法、调查问卷法、审美态度测定法、层次分析法等,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和应用条件,简述了我国森林景观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护和有效利用福建乡村景观资源,该文建立了一个适宜当地乡村的景观质量评价系统,并采用这个系统对福建省松溪县直垄村的景观质量进行了评价,同时提出了福建省松溪县直垄村景观规划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天然次生林林内景观评价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美景度评估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对辽宁沈阳天柱山天然次生林进行了林内景观美学质量评价,同时结合对森林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调查,利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将景观美学质量和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各项指标联系起来,得到天然次生林林内景观美学质量评价模型:z(景观美景度) = 1.691 + 3.807x1(乔木树种比例) + 0.781x2(草本盖度) + 0.563 x3(针叶树种比例) + 0.080 x4(平均胸径),为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管理以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表2参15  相似文献   

19.
温泉景观对康养具有支持作用,构建景观质量评价体系可为康养式温泉景观建设提供参考。运用GST理论和AHP法构建康养式温泉景观质量评价体系,建立景观质量的综合计算模型,并划分等级标准,对施甸县石瓢温泉景观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具有代表性和客观性的16项预选指标通过灰色筛选;评价体系中权重值由大到小排序为感官体验(0.387 3)生态环境(0.274 8)空间感知(0.198 1)基础设施(0.139 8);施甸县石瓢温泉质量综合评价得分78.54,处于景观质量的四级;针对石瓢温泉景观的优势和不足,提出合理利用闲置空间,细化功能分区,营造良好的私密空间;善用植物要素,增强色彩丰富度,增加芳香植物的使用率,充分发挥植物与嗅觉结合的最大效益;增强人工音乐景观设计;完善服务设施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植物造景特色,提升校园生态景观形象,以期为柳州乃至广西其他大学校园景观环境建设提供参考借鉴.[方法]从现场实地调查、访谈、专家咨询几个面入手,对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植物造景特色进行探讨.[结果]园林植物在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环境中创造了开放式的景观格局,构筑了互融式的交往空间,建设了流动式的文化长廊以及营造了生态、舒适的人居环境.[结论]高校应运用园林植物的多样性营造特色空间,加强校园景观环境的建设,以满足高等教育对环境和文化建设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