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闭合空肠输入段改良胆肠Roux-en-Y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我科2009年1月—2011年9月行胆肠吻合术80例,其中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组(传统胆肠吻合术组)38例,闭合空肠输入段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组(改良胆肠吻合术组)42例,比较两组术中完成胆肠吻合的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第3天胆红素水平及术后3月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等方面指标。结果:改良胆肠吻合术组完成胆肠吻合时间40.2±9.3 min,较传统胆肠吻合术组完成胆吻合时间60.2±6.2min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3个月上消化道造影胆汁反流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胆红素水平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79例,失访1例,随访率为98.7%,随访时间为3个月~2.5年,随访患者中3例术后出现右上腹部不适、轻度胀痛等症状,余无异常。结论:改良胆肠Roux-en-Y吻合术手术操作简单,胆肠吻合时间短,胆汁反流发生率低,术后疗效确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尤其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胆肠襻式吻合术治疗胆总管下端炎性狭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05—2017-05间鄢陵县中心医院收治的38例胆总管下端炎性狭窄患者。对照组行Roux-en-Y胆管空肠吻合术,观察组行改良胆肠襻式吻合术,各19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随访1~2 a,比较2组反流性胆管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术后各发生反流性胆管炎2例(5. 26%),均未发生胆漏、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改良胆肠襻式吻合术治疗胆总管下端炎性狭窄,患者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3.
<正>胆肠吻合术是治疗胆石症的重要的手术方式,从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到以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为基础的各种抗反流术式,以及最新的改良胆管空肠襻式吻合术,已经过多次改进。临床实践发现,各种胆肠吻合术的治疗作用并不完全理想,有其各自的优缺点[1]。我院普外科2006年12月—20112年12月在上级江苏省人民医院及南京鼓楼医院指导下共行胆肠吻合手术164例,对胆肠吻合术式的选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改良襻式与Roux-en-Y胆肠吻合术对肠道蠕动功能与结构的影响.方法 15只新西兰兔分为改良组、R-Y组和对照组,分别检测胆肠吻合术前和术后25 d开腹状态下空腹慢波频率(SWF)、术后21 d再次开腹前的空腹SWF及其在移行性复合运动中的顺行扩布率(MMC%)、餐后峰电位频率(SPF)及其顺行扩布率(SP%),并进行电生理学比较.术后90 d改良组取输入襻缝扎段及输出襻组织,R-Y组取胆汁引流襻上段肠组织分别行HE染色、c-kit标记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术后改良组SWF较术前减少8.4%,R-Y组减少23.8%(P<0.05).术后21 d开腹前改良组SWF及SPF较对照组减少(P<0.05);R-Y组各指标均较其他组减少(P<0.01).改良组输入襻近端电活动能通过缝扎段顺行扩布;R-Y组胆汁引流襻上段存在异位起搏点并呈逆行扩布.改良组输入襻缝扎段未见复通,其肠腔闭塞伴黏膜层轻度萎缩;免疫组织化学法及透射电镜示内环肌层存有正常Cajal间质细胞(ICCs).R-Y组胆汁引流襻稍扩张,c-kit阳性面积与改良组比较无差异,电镜下ICCs与神经末梢、平滑肌细胞缝隙连接减少.结论 胆肠吻合术后,改良组实验兔肠蠕动轻度减弱,但能维持正常扩布方向;R-Y组术后肠襻动力障碍可能由ICCs与周围细胞连接异常引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Uncut Roux-en-Y胆肠吻合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4年5月~2016年1月行腹腔镜下Uncut Roux-en-Y 18例(Uncut Roux-en-Y组),把胆管与空肠端侧吻合后用7号丝线距离胆肠吻合口5 cm处结扎阻断空肠输入段,然后距胆肠吻合口40~45 cm处用直线切割闭合器行空肠-空肠侧侧吻合。同期行腹腔镜下Roux-en-Y 26例(Roux-en-Y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返流性胆管炎发生率。结果 Uncut Roux-en-Y组手术时间(150±12)min,明显短于腹腔镜下Roux-en-Y组(202±45)min(t=-4.771,P=0.000);肠道功能恢复时间(41.4±10.3)h,明显短于腹腔镜下Roux-en-Y组(69.2±42.2)h(t=-2.730,P=0.009);术后住院时间(9.3±2.4)d,明显短于腹腔镜下Roux-en-Y组(12.3±3.4)d(t=-3.224,P=0.002)。2组术后返流性胆囊炎发生率无统计学无差异[19.2%(5/26)vs.5.6%(1/18),χ~2=0.727,P=0.394]。结论腹腔镜下Uncut Roux-en-Y胆肠吻合术操作简单,缩短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入口上提的改良BillrothⅡ+Brown吻合术与传统BillrothⅡ+Brown吻合术在全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8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2例术中行入口上提的改良BillrothⅡ+Brown吻合术(观察组),90例行传统BillrothⅡ+Brown吻合术(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早期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包括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包括术后十二指肠残端漏,输入袢、输出袢梗阻等)及术后半年内随访相关指标(包括胆汁反流、反流性胃炎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早期排气时间[(2.60±0.70)d vs.(3.10±1.20)d]、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3.20±1.50)d vs.(5.10±1.30)d]早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输入袢梗阻发生率(1.09%vs. 7.78%)、总并发症发生率(6...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输入袢空肠结扎术在胰肠吻合中的效果。方法将需要行胰肠吻合的3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8例,采用输入袢结扎的间置空肠吻合术,对照组17例,采用经典的Roux-en-Y型吻合术,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消化道重建时间为(39.3±7.5)min vs.(61.5±12.7)min(P〈0.001),住院时间为(11.0±2.0)d vs.(13.0±1.0)d(P〈0.005),肠功能恢复时间为(55.3±12.7)h vs.(79.6±13.3)h(P〈0.001),并发症发生率为5.6%(1/18)vs.33.3%(5/1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总胆红素值浓度和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1月及3月时疼痛减轻明显(P〈0.001)。结论采用输入袢结扎的间置空肠吻合术安全有效,可在胰肠吻合重建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胃癌腹腔镜远端胃切除布朗吻合与Roux-en-Y式吻合术的疗效和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5年8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行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治疗的胃癌病人12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60例;A组采用布朗吻合术,B组接受Roux-en-Y式吻合术;记录两组围手术期临床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定量分析肠道菌群中肠球菌、肠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术前及术后6个月检测受试者血清中胆囊收缩素水平;随访5年,记录病人术后1年并发症及5年生存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拔胃管时间、进流食时间、拔引流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B组病人肠球菌和肠杆菌明显低于A组,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B组病人胆囊收缩素水平低于A组,B组病人残胃炎、残胃溃疡、残胃癌变、反流性食管炎、胆囊结石发生率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远端胃切除布朗吻合与Roux-en-Y式吻合术对胃癌病人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且Ro...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姑息减黄手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3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需姑息减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4例行经典Roux-en-Y胆肠吻合术式(经典内引流组),12例行改良胆肠襻式吻合术(改良内引流组),11例行体外胆汁转流术(外引流组)。比较3组的减黄疗效、术中与术后指标及生存情况。 结果:3组术后总胆红素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但3种术式的减黄效果相近(P>0.05)。改良内引流组和外引流组较经典内引流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外引流组的住院费用少于经典内引流组与改良内引流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较改良内引流组更加减少(均P<0.05)。经典内引流组术后2例(14.2%)发生反流性胆管炎,而改良内引流组和外引流组无反流性胆管炎发生。3组术后中位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改良胆肠襻式吻合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疗效确切,术后器官功能恢复快,可以作为姑息减黄的首选术式,而体外胆汁转流术操作简单,创伤小、费用低,适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Roux-en-Y胆肠吻合术治疗胆道恶性梗阻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胆道恶性梗阻需行胆肠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改良Roux-en-Y胆肠吻合术21例(改良组),同期行经典Roux-en-Y胆肠吻合术15例(经典组)。改良Roux-en-Y胆肠吻合术在传统袢式吻合的基础上作了两项改进:①不切断空肠,输入袢和输出袢之间行侧侧吻合;②近段输入袢空肠结扎,阻断肠内容物进入肠道。观察两组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返流性胆管炎减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术中胆肠吻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返流性胆管炎发生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减黄效果均明显,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改良Roux-en-Y胆肠吻合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尤其适用于高龄无法行根治性手术的恶性胆道肿瘤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ROUX—en—Y吻合与毕Ⅱ式吻合对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合并非肥胖2型糖尿病的胃癌行择期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102例,其中56例行ROUX—en—Y吻合,设为ROUX—en—Y吻合组;46例行毕Ⅱ式吻合,设为毕Ⅱ式吻合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时空腹血糖(FBG)、矮后两小时血糖(PBG)、空腹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评价术后1个月时临床疗效。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FBG、PBG、HbA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术后1周、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FBG、PBG、HbAlc均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除术后1周FBG指标外,ROUX—en—Y吻合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血糖指标水平均低于毕Ⅱ式吻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ROUX—en—Y吻合组、毕Ⅱ式吻合组中,不需要药物及饮食控制血糖的患者比例分别为69.64%、45.65%,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63.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大部分切除术后ROUX—en—Y吻合能够有效降低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甚至可以达到长期缓解,且优于毕Ⅱ式吻合术,对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吻合方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drainage,PTCD)在胆道-胃肠道吻合术后出现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9月-2008年1月。对45例胆道-胃肠道吻合术后出现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D治疗。结果45例均成功进行PTCD,其中11例(24.44%)合并胆道感染。PTCD前患者黄疸TBIL(185.89±104.68)μmol/L,DBIL(136.85±84.53)μmol/L,引流4~14天后,患者黄疸情况明显改善,术后TBIL(84.09±63.82)/xmol/L(t=8.72,P〈O.05),DBIL(60.54±51.37)μmol/L(t=8.15,P〈0.05)。随访2~48个月(平均10.21个月)期间发现胆瘘1例,肝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未见其他并发症,42例获得二次治疗机会。结论PTCD对胆道胃肠道吻合术后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诊断、治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胆道损伤时合理的处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11年间我院处理的17例LC手术后胆道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胆囊床小胆管损伤4例,采用缝扎或内镜下胆道引流;主要胆管部分损伤8例,采用单纯修补、内镜下引流、放置支架或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胆总管或肝总管完全横断4例,予对端吻合或胆肠吻合;左右肝管横断1例,二期整形后行胆肠吻合.胆道再狭窄患者予内镜下扩张并置入支架,效果不佳者行胆肠吻合.结果 所有患者均无重大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结论 LC手术胆道损伤重在预防,一旦损伤,需由有经验的胆道专科医生依据损伤情况选择干预方式,方能达到最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食管胃端侧吻合加胃底折叠术预防胃上部癌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42例胃上部癌作为治疗组,行胃端侧吻合加胃底折叠术,选取同期病况基本相同的38例病例作为对照组,行传统食管胃端端吻合术进行对比分析。术后4~6个月行胃镜检查,观察有无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的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有无胃部烧灼感、反酸、胸部不适及吞咽困难等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食管胃端侧吻合加胃底折叠术在胃上部癌治疗中能显著减少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可分解吻合环和手工缝合在肠道吻合中的应用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可分解吻合环(BAR)与常规手工缝合在肠道吻合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1年12月至2007年12月收治行肠切除并吻和180例病例采用两种手术方法并分为两组,其中吻合环组(BAR组)92例,手工缝合组88例。术后分别记录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与吻合口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 BAR组死亡1例,但与手术无关。BAR组有1例发生术后吻合口瘘,手工缝合组2例,BAR组发生不完全性吻合口梗阻7例。手工缝合组2例,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BAR组27.2±5.6h,手工缝合组49.6±8.7h,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吻合口炎症发生情况BAR组1例,手工缝合组11例。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BAR是一种安全有效,可标准化的肠道吻合方法,特别是对急诊的高危病例。  相似文献   

16.
胆管对端吻合治疗损伤性胆管狭窄的应用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胆管对端吻合术治疗损伤性胆管狭窄的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狭窄段切除、胆管对端吻合治疗的14例BismuthⅠ、Ⅱ型损伤性胆管狭窄。结果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术后疗效,未见胆管炎、胆管狭窄或结石复发。结论对于损伤性胆管狭窄,行胆管对端吻合是较理想的手术方式,但治疗要取得成功则取决于精细的手术操作及正确的术后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胆肠吻合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胆道狭窄的选择和疗效。方法 对1991年9月至1998年12月69例行胆肠吻合术的肝内胆管结石并胆道狭窄病例进行总结,包括临床表现、结石部位、狭窄情况、手术方式和治疗效果等。结果 胆管狭窄主要位于1 ̄2级胆管内。51例(73.9%)行肝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8例(26.1%)采用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随访结果表明,肝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支撑吻合技术与DST双吻合技术(Double Stapling Technique,DST)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效果、适应证选择及卫生经济学优劣。方法将60例肿瘤下缘距肛缘约4~6cm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支撑吻合法,对照组采用DST双吻合技术,对两组疗效做对比。结果术后病理检测提示治疗组患者无远端肿瘤残留,对照组则有2例。肿瘤远端切除距离显示,治疗组平均为(2.81±0.35)cm,对照组平均为(1.73±0.42)cm。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两年均无吻合口复发,对照组则有4例,对照组复发率高于治疗组。治疗组术后早期排便功能较差,均能在1~3个月内改善。对照组术后排便功能正常,对照组和治疗组在近期肛门功能恢复上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术后无吻合口漏发生,对照组术后有3例吻合口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平均费用为(3.17±4.36)万元,明显低于对照组(4.40±4.72)万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支撑吻合术对比DST双吻合技术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患者治疗其疗效肯定,小样本临床观察近期复发率低,且制作成本低、操作方法简单,较之双吻合技术能节省1~1.5万元。在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式选择中应根据患者经济条件、体型、骨盆宽窄、肿瘤分化程度及其侵犯肠管的周径合理选择支撑吻合技术或DST双吻合技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寻一种新的安全、快捷的小血管吻合方法。方法成年新西兰白兔45只,一侧颈动脉行单边内翻套入缝合法为实验组,另一侧行常规对端缝合法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管吻合时间、血管通畅率,术后1周,2周行血管吻合口的大体观察、组织学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血管吻合时间:实验组为(12±2) min,对照组(16±2) min,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两组的血管即刻通畅率均为100%,近期通畅率均为98%,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组织学及扫描电镜观察示两组血管吻合口愈合过程及时间相似。结论单边内翻套入缝合法吻合小血管快捷、简单,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胆囊结肠Roux-en-Y吻合术对家兔肝胆系统形态和总胆汁酸(TBA)含量的影响。方法 24只幼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部分胆汁内分流(partial internal biliary diversion,PIBD)阳性对照组、胆囊结肠Roux-en-Y吻合组,各8只,分别实施假手术、空肠间置内分流术或胆囊结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1年行核素肝胆显像评估模型,手术当日及术后1年留取胆汁和血清标本,检测TBA浓度。核素显像完成后,处死动物同时留取肝、胆囊、结肠组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观察期间3组实验兔全部存活,生长发育正常。经核素肝胆动态显像证实胆囊结肠Roux-en-Y吻合组部分胆汁自胆囊直接分流入结肠,建模成功;胆汁中平均TBA由(801.46±22.54)μmol/L下降至(214.08±12.24)μmol/L(P=0.00),均数下降73%;门静脉血中的TBA含量也呈下降表现,由(85.33±2.08)μmol/L降至(18.85±2.01)μmol/L(P=0.00),均数下降78%;肝、胆囊及结肠无明显病理损害。结论胆囊结肠Roux-en-Y吻合安全可靠,可以起到胆汁内分流作用,明显降低体内胆汁酸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