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水生化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水是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液态环境 ,同时也是胎儿和母体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因此 ,羊水与胎儿的关系非常密切 ,用羊水生化检测可以了解胎儿宫内发育状况、胎儿成熟度以及宫内安危状态 ,是产前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1 胎儿成熟度测定1 1 羊水中卵磷脂与鞘磷脂比值 (L/S)的测定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其主要成分是磷脂 ,有维持肺泡在呼吸终了时不至于完全塌陷的作用。卵磷脂与鞘磷脂在孕34周以前含量相似 ,但于 35周起卵磷脂迅速合成 ,至 37周达高峰 ,羊水中含量也急剧上升。当L/S比值≥ 2时提示胎儿肺成熟 ,L/S比值 <1 5提示胎儿肺不…  相似文献   

2.
羊水中葡萄糖含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1 羊水的生成  羊水的形成比较复杂 ,不同的妊娠时期 ,羊水的量和成分都不同。在妊娠早期 ,羊水是母体血清经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进入中期妊娠后 ,胎儿尿液经膀胱排入羊膜腔 ,使羊水渗透压逐渐降低 ,尿酸和肌酐却逐渐升高 ;但另一方面 ,胎儿又通过吞咽羊水以取得羊水量的平衡。步入晚期妊娠以后 ,羊水的主要来源为尿液和肺液 ,后者为前者的一半。羊水的交换、运转主要通过胎尿的排出和胎儿吞咽羊水达动态平衡。胎盘胎儿面的羊膜及其他羊膜面和脐带虽经实验证明也有水和小分子物质的交换 ,但量甚微[1] 。2 羊水量2 .1 羊水量随妊娠…  相似文献   

3.
羊水抑菌活性的检测郁雪中,张华严,赵海波,孙怡群,彭道荣正常孕期及分娩期的羊膜腔可有致病菌侵入[1],另一方面,羊水对多种菌有杀菌及抑菌作用,具有持久的抗菌活性,以防护母儿免受羊膜腔内细菌感染。本实验采取中、晚孕期羊水共121例,对我院妇女阴道常见菌...  相似文献   

4.
B超监测羊水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B超监测羊水量的最适宜时间间隔和诊断标准。方法 以剖宫产术中收集的实际羊水量(AAFV)为标准,比较不同时间点最大垂直羊水池(MVP)、羊水指数(AFI)与实际羊水量的关系,以及不同诊断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B超测量距分娩时间<24h、24-96h,B超监测羊水量结果与AAFV成正相关(MVP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40、0.869;AF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89、0.874)。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显示,MVP的最佳临界点为4cm,AFI的最佳临界点为10cm。以最佳临界点为选标准时,MVP、AFI的敏感性分别为0.76、0.61,特异性分别为0.83、0.91。结论 孕周>40周或MVP<4cm、AFI<10cm者,B超羊水监测最少应每4d进行1次。  相似文献   

5.
羊水监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羊膜腔内羊水的量及成分与胎儿及母亲有密切关系。羊水成分复杂 ,通过监测羊水中的某些物质可以了解胎儿发育、成熟情况及有无胎儿畸形 ,在临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羊水监测的生理基础羊水生成机制复杂 ,至今不十分明确。羊水量及成分随孕龄增长不断变化而且定期交换 ,是动态平衡的循环水。不同孕期羊水来源不同 ,过去认为妊娠前半期羊水可能是母体血经胎膜进入羊膜腔的渗透液。近几年 ,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 ,对胎儿、胎盘、羊水进行生物化学研究及电子显微镜观察 ,有人否定了羊水是母血渗透液的说法。目前认为 ,孕前期羊膜上皮或平滑绒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特发性羊水量异常者的羊水生化改变.方法:对73例妊娠晚期特发性羊水异常患者(59例特发性羊水过少、14例特发性羊水过多)进行羊水10项生化指标检测和分析,与同期随机选取的50例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单胎足月孕妇羊水进行比较.结果:特发性羊水过少组羊水中钠浓度、钙浓度、葡萄糖及渗透压较正常组降低,肌酐浓度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发性羊水过多组各项羊水生化参数与羊水量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特发性羊水过少者羊水中的钠浓度、钙浓度、葡萄糖及渗透压有改变.  相似文献   

7.
超声羊水指数法测定羊水量100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羊水指数法(AFI)和临床常规采用的最大羊水暗区垂直深度测定法(AFD)进行比较,并在剖宫产术时准确测量羊水量,与AFI 及AFD 法所测结果比较.认为AFI 测量羊水量显著优于AFD,以AFI≤8.0 cm 作为诊断羊水过少的临界值,≤5.0cm 作为诊断羊水过少绝对值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羊水中胎粪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孕妇的羊水中HCV RNA,探讨HCV母婴传播的途径及HCV基因型。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逆转录巢式PCR(RT-nPCR)技术,检测孕妇血清和羊水中的HCV RNA。对34例(研究组)血清HCV RNA阳性标本采用酶切分型法检测,依据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RFLP)图谱判断HCV基因型。另选4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血清和羊水作为对照。结果 在研究组孕妇羊水中仅有2例(5.95)检测出HCV RNA,病毒滴度分别为10^5、10^6拷贝/ml;对照组孕妇血清和羊水标本中均未检测出HCV RNA。研究组孕妇血清中HCV RNA阳性标本HCV基因分型为:Ⅱ型27例(79.4%),Ⅲ型5例(14.7%),Ⅱ/Ⅲ型混合型2例(5.9%)。结论 HCV感染孕妇的羊水中HCV RNA阳性率极低,提示羊水不是HCV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HCV感染孕妇的HCV RNA基因型以Ⅱ型为主。  相似文献   

11.
羊水粪染的诊断方法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相似文献   

12.
羊水淤泥样沉积物是羊膜腔内靠近宫颈管内口的致密团状淤泥样、稍高回声沉积物,可随孕妇体位改变而移动。研究表明,羊水淤泥样沉积物与病理妊娠有密切关系,与羊膜腔微生物入侵和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有关。此外,羊水淤泥样沉积物是早产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早产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因此其有望成为病理妊娠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14.
羊水粪染的羊水置换与新生儿预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对Ⅱ度以上羊水粪染的孕妇行羊水置换,旨在改善新生儿预后。方法 32例采用自行设计的三通管装置和置换液行羊水置换,作研究组,另30例作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新生儿窒息率、胎粪吸入综合征发生率、脐血及股动脉血血气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产褥病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各自脐静脉和股动脉血血气分析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羊水染行羊水和  相似文献   

15.
多普勒超声检测卵巢肿瘤蒂扭转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卵巢肿瘤蒂扭转为妇产科常见急症 ,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B超检查检出卵巢肿物 ,便可初步诊断。但是 ,患者有时因合并心血管、内分泌等疾病 ,其症状未能得到有效控制而使卵巢肿瘤蒂扭转的急症手术变得困难。因此 ,术前明确判断蒂扭转的程度 ,有助于临床上及时、妥善的处理 ,减轻或避免合并症给手术治疗带来的不良影响[1] 。本工作分析了16例卵巢肿瘤蒂扭转的多普勒超声检查及临床资料 ,就多普勒超声在判断卵巢蒂扭转程度方面的作用进行了讨论。一、资料与方法1 资料来源 :本组 16例患者系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及海军总医院 1991年 11月~ 2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可疑羊水过少且有象限值为零(0)时的临床意义.方法:65例羊水指数(AFI)5.1~8.0 cm且有象限值为0的孕妇按AFI值分为3组;61例以剖宫产收集的羊水量,观察象限值为0的象限数与实测羊水过少的关系;自然分娩进行胎心监测、观察羊水性状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2个象限值为0时羊水量均<300 ml;1个象限值为0时,AFI 6 cm组羊水过少发生率高于AFI 7 c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5,P<0.05);AFI 5 cm组实测羊水过少发生率100%.自然分娩4例中胎心变异减速和羊水粪染各1例,1例胎儿心动过速伴羊水粪染.结论:可疑羊水过少且有2个象限值为0,或AFI<7 cm有1个象限值为0对产前诊断羊水过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常妊娠时羊水在胎儿与母体之间不断进行交换,维持动态平衡.羊水量随孕期而有不同,并且个体差异较大,临床以羊水300~2000 ml为正常范围.正常羊水量的维持对胎儿的正常发育有着重要作用,羊水量异常时围生儿病率、死亡率增加,并与胎儿畸形、母体疾病有密切关系.羊水量的评估已成为妊娠期监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19.
近代产科问世以来,许多产科医生为要了解胎儿在子宫内的情况而做了不懈的努力,但多限于生理学方面的分析,关于其发育、成熟的诊断也多采用超声显像的形态分析,且未必准确。故人们要求能有与成人血、尿、脑脊液等的生化检查相媲美的检查方法,从中获得胎儿情报。羊水可提供无限的胎儿信息,本文将对羊水分析的现状及未来的展望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0.
超声测量不同孕周胎儿肝脏的长度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建立不同孕周正常胎儿肝脏长度指标,并观察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妊娠期糖尿病、母儿血型不合3组异常妊娠妇女治疗前后胎儿肝脏长度的变化。方法 采用超声诊断仪分别测量妊娠18~42周的305例正常胎儿,及24例IUGR、10例妊娠期糖尿病、16例母儿血型不合的妊娠妇女治疗前后胎儿的肝脏长度。结果 (1)正常妊娠胎儿肝脏长度与孕周密切相关,孕28周前胎儿肝脏长度增长速度为每周1.00mm,孕28周后肝脏增长速度为每周1.76mm,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IUGR患者治疗前后胎儿肝脏增长速度分别为每周1.19mm和1.23mm,低于正常胎儿(P<0.05)。(3)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胎儿肝脏增长速度分别为每周1.63mm和1.63mm,与正常胎儿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4)母儿血型不合患者治疗前胎儿肝脏增长速度为每周1.98mm,和正常胎儿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胎儿肝脏增长速度为每周1.38mm,明显低于正常胎儿(P<0.05)。结论 胎儿肝脏长度变化可反映胎儿的宫内生长情况,动态测量胎儿肝脏长度可正确评价胎儿宫内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