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比较分析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与北师大版,可以揭示两版本教科书呈现“函数及其表示”的过程与特点,为高中数学教科书的修订与高中函数教学提供参考建议.研究表明,两版本教科书呈现“函数及其表示”的路径基本一致,但在“函数概念引入方式”、“例析函数定义域、值域的方式”、“函数的表示方法”、“映射概念的引入方式”、“习题的配置”等环节各具特色.教科书修订与教学建议如下:尝试以“关系”为基础引入函数概念的方式;注重揭示函数、方程、曲线之间的区别;在函数的表示方法中尝试引入集合表示法与映射图表示法;注重一般映射数字化或函数化思想的渗透,等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人教A版和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教材中"指数函数"的内容在章节结构、概念的呈现方式例习题设置等方面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学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2011版新课标视域下人教版、北师大版及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一元二次方程"一章的习题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习题的知识点含量、背景水平及数学认知水平三个方面对习题的综合难度进行了比较分析。从知识点含量来看,北师大版教材本章的习题知识点分布均匀,相对来说习题配置较高;从背景水平来看,三版本教材本章习题均以无背景题为主,有背景的题占习题总量的比例北师大版最高;从习题的认知水平来看,三版本教材本章习题都含有四种认知水平,其中人教版以基础计算题为主,北师大版实际应用题居多,华东师大版以基础概念题为主,而探究、开放类习题三版本教材均偏少。因此,研究建议数学教师应结合不同版本教材习题的设置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4.
"章小结"能够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形成知识体系.对比不同版本教科书"章小结"特色可以帮助教师有效整合教学资源.选取台湾地区康轩版与大陆地区三种常用版本的初中数学教材,以"二次函数"这章为例,对比四种版本教科书"章小结"部分的差异,发现四版教材章小结部分各有特色:康轩版教材小结内容多样,注重知识体系的梳理;人教版教材与华东师大版教材章小结部分注意思想方法的渗透,与课标理念联系紧密;北师大版教材小结部分设置合作交流问题,注重引导学生的参与体验与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5.
选取人教A版、人教B版、北师大版及湘教版四个版本"平面向量及其应用"的习题为研究对象,依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类型及其水平划分,对比四版教材习题中所体现的数学核心素养类型及其水平层次,为教材编写和数学教学带来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比较分析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与北师大版"函数及其表示"这一节的内容,得出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在图形直观呈现方面有以下特点:都利用图形直观呈现"函数及其表示"的相关内容,但是在函数概念的引入方式、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课后习题四个环节上的呈现各具特色。研究结论:人教A版与北师大版在"函数及其表示"一节中以图形直观呈现相关内容;图形直观呈现函数概念时内容和位置不同;图形直观呈现映射概念时方式和内容不同;图形直观呈现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时视角不同;图形直观呈现课后题时内容、形式和数量不同。  相似文献   

7.
比较分析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与湘教版,可以揭示两种版本教科书呈现"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的过程与特点,为高中数学教科书的修订与高中函数教材的选择提供参考建议.研究表明,这两种版本教科书在整体编排上基本一致,但在"知识呈现方式""引入方式""结论给出方式""习题的配置"等环节各具特色.教科书修订与教学建议如下:人教A版较湘教版而言,在编排上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系统性和整体性,但例习题难度不够,题目类型单一.  相似文献   

8.
李英 《数学教学研究》2011,30(10):52-55,67
选取北师大版、人教A版、人教B版、苏教版4套版本的教科书,对其指数函数内容设置进行比较研究得出:4种版本的教科书在指数函数内容的总体编写设计上遵循新课程理念,在概念的呈现,例、习题的设置,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方面又有各自的特点.各套版本教材应相互借鉴,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适当删减,以提高指数函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万松强 《数学教学》2023,(11):23-26+50
<正>1引言人教A版、人教B版、湘教版、北师大版和苏教版教材在习题的设置上与老版本相比更加丰富,问题分层设置更加合理.各版新教材习题基本分为三类:一类是可供课堂学习时使用,巩固或拓展所学的内容;一类是课后的习题;还有一类是章复习题,复习全章知识时可以选用此类习题,另外按照题目功能将习题和章复习题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以人教A版的习题和复习参考题为例,教材将习题和复习参考题分为“复习巩固”“综合应用”“拓广探索”三个层次.其中“复习巩固”中的习题是对本章节重点知识的考查,以巩固为目的;  相似文献   

10.
选用人教A版、北师大版和苏教版新版教科书指数、对数函数的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采用质性论述和定量证实的方法,从整体到局部来阐述.通过概念的呈现方式、例习题难度、信息技术运用、数学文化这些方面进行对比.发现三者在遵循新课标设计理念的道路上各具特色,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教学建议:梳理教材编排,优化知识架构;厘清概念生成,完善学习过程;设定题目难度,增加目标层次;融合信息技术,改良教学形式;拓展数学文化,延伸教材内容.  相似文献   

11.
对人教A版与苏教版数学教材中数列部分的比较分析发现:两版本教材在结构、内容呈现、例习题设置等方面都有明显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人教A版与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教材"指数函数"有关内容,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与难度模型法,从章节结构编排、概念的呈现方式、基本思想与方法的挖掘、习题配置和编写者意图五个维度进行比较研究,旨在以培养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超  王志军 《中学教育》2011,8(1):89-95
教科书是制约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文选取人教A版、北师大版、苏教版新课标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从教科书编辑风格、知识体系、信息技术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解到不同版本教科书的特点和差异。同时,笔者提出,各版教材编写者要关注差异,根据具体情况,取长补短,设计出适合我国学生和社会发展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教材,并建议教师在新课程实验中同时参考这三版教科书,乃至更多版本的教材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4.
随着2011年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初中教学的课程目标、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等方面都有了很明显的变化,中小学教科书也应时改版,中小学教科书的比较研究也自然成为近年来基础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教材的比较,有利于突出不同版本教材的利弊得失,为数学教师在教材的选择和使用上提供一定的帮助.对不同版本教材进行比较,有利于深刻理解教材的编排理念,正确把握教学方向,合理地进行课堂教学.因此,对新旧初中数学教科书的比较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对初中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华东师大版与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的比较分析,比较三种版本教科书呈现“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引入方式与习题的异同,为初中数学教科书的教学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义务教育阶段初中人教版和北师大版教材勾股定理的内容,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比较得出:两版本教材在知识结构体系、章主题页设置、内容呈现方式、文本语言表述、例习题配置、信息技术运用、数学史融入等环节各具特色、各有侧重.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教学建议:注重知识结构体系的关联性;科学规划课堂教学时间;借鉴两版本教材例习题,彰显题目水平层次的多样性;信息技术的使用需符合实际教学的可操作性;重视数学史发展趋势的完整性.在教材修订上:北师大版在定理的证明环节应适当补充;人教版教材应尝试编制高层次水平的题目;合理设计信息技术应用的分布位置;数学史分布的编排应强调与知识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正>函数与方程思想是数学思想方法中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在整个高中数学教学中或隐或显地出现在教科书的方方面面,对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起到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对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2](以下简称人教A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3](以下简称北师大版)和湖南教育出版社版[3](以下简称湖教版)的《数学(必修第一册)》三种不同版本教科书对函数与方程思想方法的应用进行比较,以期抛砖引玉.一、编排比较首先各版都将函数与方程放在必修第一册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学习完成之后、二分法之前,作为函数的应用进行编排.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采用SEC一致性分析模式,从内容主题和认知水平两个维度分别对湘教版和北师大版教科书概率与统计习题与课标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表明:两版教科书都更注重随机事件与概率主题,湘教版的概率与统计习题在内容主题上的整体分布与课标的吻合度比北师大版略大;两版教科书与课标在认知水平B上一致性最强,在水平A与水平C上均弱.整体上两版教科书的概率与统计习题与课标的一致性均达到一定程度一致.基于此,对教师教学提出以下建议:均衡调整部分主题的习题;适当调配各认知水平习题.  相似文献   

18.
从体例结构、内容分布、内容呈现方式和例习题设置4方面对湖南教育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教科书的几何与代数内容进行比较与分析,发现:湘教版采用混合编排模式且章内栏目设计更加丰富,人教A版采用分科编排模式且节内栏目设计更具特色;两版教科书均注重信息技术的使用,但湘教版的内容编排比较系统,情境丰富且...  相似文献   

19.
以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必修二为研究对象,从呈现情况、设置目的、栏目分布、领域分布四个维度对其中的数学学科德育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教科书中数学学科德育内容各个方面均有渗透,但不均衡;设置目的以知识的应用、巩固为主;数学学科德育内容主要集中于例题、习题栏目和几何与代数领域.建议未来教科书改革方向:重视数学本身所固有的德育内容与数学之外的德育内容;用数学课题的历史背景去填补“预备知识”“概率与统计”领域的德育内容空缺;注重数学知识与数学学科德育各个维度的内容“精准融合”,适当利用专栏对知识进行延伸、拓展;整体上提高数学学科德育内容的比例.  相似文献   

20.
选取人教版、北师大版和青岛版三个版本的初中数学教材为研究素材.以“勾股定理”相关内容为研究对象,从编排顺序、篇幅、例习题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基于认知负荷理论,对我国初中数学教材的修订与编写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