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四、类斜管虫病(Brooklynelliasis)  类斜管虫病为石斑鱼常发生的另一种原虫性疾病,虫体常寄生在鳃组织或体表粘膜,水质不良的鱼池或高密度鱼苗池常发病而引起严重损失。1.病因当养殖池内放养密度过高、水质不良或受到其它环境因素的影响时,常造成类斜管虫的大量繁殖。大量寄生的类斜管虫在鱼体或鳃组织爬动时,其纤毛会刺激鱼体的上皮组织,使体表的粘液分泌增加,导致上皮组织增生或坏死,病原菌由伤口侵入,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2.症状少量感染寄生时,鱼体无特殊异样。大量寄生感染时,体表先出现粘液增生所…  相似文献   

2.
海水观赏鱼易受到刺激隐核虫(即海水小瓜虫)的侵袭,发病后往往会重复感染,导致较高的死亡率。作者经几例诊治试验,对该病进行了分析研究,探索出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现总结如下,供广大养鱼者参考。一、症状和病理变化发病初期,鱼体的头部、尾部及各鳍上出现少量白色小点,鱼体因受刺激而与水族箱中装饰物磨擦或在水中跳跃;随后鱼体体表、鳃、鳍等感染部位出现许多小于1mm的乳白色小点;鳃及体表粘液增多,感染处表皮点状充血、出血,随着虫体的迅速传染,严重时鱼体表皮覆盖一层白色粘膜。体表的小白点是虫体在侵入鱼体表皮后,受刺激的表皮细胞增…  相似文献   

3.
3.寄生虫性疾病(1)小瓜虫病(Ichthyophthiriasis)病原:小瓜虫病是由多子小瓜虫引起的,是斑点叉尾一种危害较大的原虫性寄生虫病。由于病鱼体表粘液增多,游动异常,常见鱼体与固体物摩擦,继而在体表、鳍条和鳃上出现大量小白点,故小瓜虫病又称白点病(White spot disease)。  相似文献   

4.
3.寄生虫性疾病 (1)小瓜虫病(Ichthyophthiriasis) 病原:小瓜虫病是由多子小瓜虫引起的,是斑点叉尾鮰一种危害较大的原虫性寄生虫病。由于病鱼体表粘液增多,游动异常,常见鱼体与固体物摩擦,继而在体表、鳍条和鳃上出现大量小白点,故小瓜虫病又称白点病(White spot disease)。  相似文献   

5.
<正> 鲤鱼痘疮病欲称白膜病,症状早期为白色斑点,覆盖一层很厚的白色粘液。随着病情发展,斑点逐渐扩大到全身,患病部位的表皮增厚而形成石蜡状的“增生物”,高出体表1—5mm。若不及时治疗,轻者体重下降,重者引起死亡。近年来,此病发病率很高,经过调查发现,发生痘疮病的原因有二:一是放养密度过大,二是营养不良,造成鱼体粘液增加所致。为治疗此病,我们试验用福尔马林治疗,效果很好。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6.
车轮虫、小瓜虫是对鱼苗、鱼种危害严重的两种寄生原生动物,二者由于繁殖水温接近,有可能同时并发,笔者在四川大足县及其他地方均发现过。现将其症状、感染情况及其防治方法综合报导如下: 一、症状及感染情况1.以车轮虫为主的并发症:患病鱼苗成群沿塘边狂游,食欲减退或不摄食,鱼体消瘦,体表粘液分泌增多。部分病鱼苗体表、鳍、头部出现一层白翳,在水中尤为明显。镜检发现鱼苗体表及鳍有大量车轮虫寄  相似文献   

7.
一、鳜鱼养殖病害及防治1郾纤毛虫病(车轮虫、斜管虫、舌杯虫病)病因是由车轮虫、斜管虫、舌杯虫等寄生虫引起。具体症状表现为病鱼浮头靠近池岸,游动缓慢,口张开,体表呈灰白色,鳃丝呈灰白色、粘液多,并发烂鳃病,病重时鱼体失去平衡,上下浮动,最后导致死亡。此病在鱼种阶段危害  相似文献   

8.
一、车轮虫病1.症状车轮虫寄生部位因鱼体大小而异,一般在苗种阶段时寄生在体表,规格大时则大多寄生在鳃上。镜检患病鱼体表和鳃便可确诊。鱼体少量寄生时不显症状,严重侵染皮肤、鳍、鳃时,车轮虫用它的齿轮环磨损香鱼体表皮细胞和鳃丝、鳍条的上皮细胞,刺激鱼体产生大量粘液,病鱼不摄食,成群沿塘边狂游,在水中跳跃,严重感染时能够使鳃丝和体表上皮细胞破坏、脱落,导致细菌侵入,造成鱼类大批死亡。2.流行与危害全国各地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水质混浊且有机质多的池塘较易发生,适宜繁殖温度20~28℃,4~7月份较流行。鳗…  相似文献   

9.
1.1症状车轮虫寄生部位因鱼体大小而异,一般在苗种阶段时寄生在体表,规格大时则大多寄生在鳃上。镜检患病鱼体表和鳃便可确诊。鱼体少量寄生时不显症状,严重侵染皮肤、鳍、鳃时,车轮虫用其“齿轮环”磨损香鱼体表皮细胞和鳃丝、鳍条的上皮细胞,刺激鱼体产生大量粘液,病鱼不摄食,成群沿塘边狂游,在水中跳跃,严重感染时能够使鳃丝和体表上皮细胞破坏、脱落,导致细菌侵入,造成鱼类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0.
长吻鮠常见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小瓜虫病病原体为多子小瓜虫,流行于6-8月,发病水温为20-28t,主要危害长吻苗种。一般在鱼池面积小、水质不良、苗种密度过大的情况下容易患此病。小瓜虫侵人鱼的皮肤和魄的上皮组织,先出现细微的小白点,以后小白点迅速增多,严重时遍布全县,体表覆盖着一层白色的粘液膜。在绍上寄生时,除组织发炎外,还有出血现象,使鳃呈暗红色。以上症状,用肉眼可观察到。长吻鳅患病后,鱼体很快消瘦,随即大批死亡。因此,在此病流行季节,要加强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预防:培育苗种的池塘,用生石灰彻底消毒。当鱼苗长到3cm长时,及时疏…  相似文献   

11.
1 诊断1 .1 目检 病鱼体表、鳍条、鳃上均发现有 0 .5~ 1mm的白色小点状突起 ,个别重度病鱼全身皮肤和鳍条布满白点 ,全身体表如同覆盖着一层白色薄膜 ,粘液增多 ,体色暗淡无光。病鱼消瘦 ,多漂浮于水面不游动或缓慢游动。因鳃组织被破坏 ,病鱼经常呈浮头状漂浮于水面。1 .  相似文献   

12.
鲤鱼斜管虫病是由于鲤斜管虫大量寄生于鱼体表和鳃所至,刺激寄主分泌大量粘液,使寄主体表和鳃组织被破坏,严重影响鱼的呼吸。病鱼食欲减退,体质瘦弱。鱼体常与其他物体摩擦,致使表皮发炎、坏死脱落。鱼苗患病时,有时有拖泥症状。在水温适宜时,斜管虫迅速繁殖, 2~ 3天内即大量出现,布满在寄主的体表。鳍条和鳃丝的缝隙里,鱼也随之大批死亡。   流行:全国各养殖地区均有此病发生。该病在每年的 3~ 5月份流行,在华南地区,冬春两季均适宜斜管虫的繁殖。由于此时正是鱼种越冬期,体质弱且密度大,故更容易感染。无论水体大小…  相似文献   

13.
车轮虫病是鱼类很普遍的原病虫,广泛寄生于各种淡水鱼类的体表、鳃、鼻孔、膀胱和输尿管。主要危害鱼苗、鱼种,以4~7月份较为流行,危害下塘10天左右的鱼苗时,鱼苗成群沿塘边狂游,口腔充塞粘液,嘴闭合困难,不摄食,呈“跑马病”现象,鱼体消瘦。鱼苗体上在车轮虫较密集的地方,如鳍、头部、体表出现一层白翳,在水中观察尤为明显。此病多发生在池小、水浅、水质不良、食料不足,放养过密,连续下雨的情况下。到底怎样防治呢? 1、用8ppm硫酸铜浸洗20~30分钟进行鱼体消毒,或3~5%盐水浸洗2~10分  相似文献   

14.
鳗鱼小瓜虫病又称白点病,是由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奇生于鳗鱼体表或鳃部引起的。小瓜虫吸取鳗鱼组织作营养,并引起组织增生,形成许多小白点状脓疮。病鳗的鳃、体表、鳍上可见许多直径0.1毫米-2毫米的白点。病鳗体表粘液增多,食欲减退,鱼体消瘦,流动迟钝,常浮于水面或靠池边。大量寄生可使幼鳗致死。 小瓜虫多寄生在体重0.4克-5克的幼鳗体表。水温15℃-23℃时适宜小瓜虫的生长和繁殖,高温或低温时均较少出现。  相似文献   

15.
加州鲈鱼车轮虫病防治加州鲈鱼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名贵淡水养殖鱼类,车轮虫病是加州鲈鱼的一种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病鱼患病严重时,体表或鳃上分泌大量粘液,车轮虫寄生密集的鳍、头部、体表等处出现一层白翳,在水中尤为明显。下塘10天左右的鱼苗发生此病时,...  相似文献   

16.
<正>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或者管理方面的不当,春季很容易成为鱼类寄生虫病高发的季节。寄生虫对鱼体伤害很大,而且对渔业产量的影响极大,所以我们必须非常重视这类疾病。春季鱼类寄生虫病中尤其以车轮虫病、斜管虫病、小瓜虫病、黏孢子虫病最为常见。一、车轮虫病病症:由多种车轮虫和小车轮虫寄生在鱼的体表和鳃组织而引起。病鱼表现为鱼体发黑,离群独游,病鱼鳍、头部表现出一层白翳。鱼苗患病时,成群围绕池边狂游,嘴闭合困难,呈"跑马"症状。  相似文献   

17.
1996年11月中旬和12月下旬,在广西柳州市沙塘园艺场水产公司淡水白鲳鱼种越冬池内先后发生过小瓜虫病和斜管虫病,由于发现得早及治疗措施得当,没有造成大的损失,只有在发生斜管虫病时死了几尾鱼种,过程如下:一、小瓜虫病症状及治疗1.症状:11月13日上午在喂鱼时发现白鲳鱼种不摄食,而前两天鲳鱼种都抢食较狠,经观察,发现鱼种成堆在池角集中,鱼不时跳出水面,鱼体不断地和增氧机缆绳磨来擦去。捞出两条鱼种,刮取体表粘液和鳃上粘液在10×4倍的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两鱼的鳃上和体表都带有不同数量的有明显香肠形大核的小瓜虫。2.…  相似文献   

18.
鲤鱼痘疮病     
<正>病原或病因病原为鲤疱疹病毒(Herpes-virus cyprini),为有囊膜的DNA病毒,病毒最适传播温度为为15℃~20℃。临床症状早期病鱼体表出现乳白色斑点,后变厚、增大,逐渐在鱼体形成一层白色粘液层。随着病情发展,粘液由乳白色逐渐转变为石蜡状,长到一定程度后可自行脱落,但又会重新长出。如石蜡样物质蔓延到鱼体的大部分时,会严重影响鱼的正常生长,使鱼消瘦,并可影响亲鱼的性腺发育。流行病学流行于秋末至春初温度较低的高密度养殖池塘,当水温升高到15℃以上后,病鱼可自愈,一般不会  相似文献   

19.
<正>3月份,进入初春时节,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或者管理方面的不当,很容易成为鱼类寄生虫病高发的时候。寄生虫对鱼体伤害很大,另外对渔业产量的影响也极大,所以我们必须非常重视这类疾病,尤其以车轮虫病、斜管虫病、小瓜虫病、黏孢子虫病最为常见。一、车轮虫病病症:由多种车轮虫和小车轮虫寄生在鱼的体表和鳃组织而引起。病鱼表现为鱼体发黑,离群独游,  相似文献   

20.
我馆在1998年4月中旬就发现锦鲤感染斜管虫,同时也发现鳜鱼和金鱼感染了外管虫,并伴有少量半眉虫。一、发病情况及症状1997年11月份峨们买进一批锦鲤。入池前,对鱼池用高锰酸钾消毒。进入春季以后,水温慢慢回升。至1998年4月中旬,发现鱼经常集群,食欲减退,有时漂游于水面或侧卧于池角,呼吸困难,并间歇性地在池底磨擦,以后连续几天发现有鱼死亡。捞出病鱼检查,其体表及鳃丝上粘液较多,皮肤表面为苍白色粘液层。鲶鱼及金鱼也是同样症状。二、病因分析取病鱼体表及鳃丝上粘液制片镜检,发现寄生有大量斜管虫及少量半眉虫。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