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的复杂性在于铝酸根阴离子结构随浓度变化的复杂性。系统总结了近年来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过程分解机理的研究进展,并详细地介绍了强化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的不同方法。超声波、磁场、活化晶种、添加剂等方法对强化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具有不同的作用,各有特点,可相互协同,极大提高铝酸钠溶液的分解速度和分解深度,从而得到优质的氧化铝产品。  相似文献   

2.
以粒度分布信息考察了超声波强化处理铝酸钠溶液对铝酸钠溶液加晶种分解的二次成核的影响。实验发现在较低温度 ( <65℃ )和低频超声波强化作用下 ,在反应前期提高分解率的同时 ,能够促进铝酸钠溶液的二次成核。较低温度下 ,低频超声波强化有更强的二次成核作用。超声波强化促进二次成核随温度升高成核作用下降 ,在 5 5℃下低频超声波强化能够提高种分分解率 5 %~ 6%。  相似文献   

3.
在铝酸钠溶液的晶种分解过程中,加入适当的添加剂--表面活性剂,可以强化铝酸钠溶液的晶种分解过程,提高产品氢氧化铝的强度、粒度和分解率.选用8种添加剂,100mg/L和200mg/L两种添加量做分解试验,对加入不同类型添加剂的铝酸钠溶液的表面张力、粘度、电导率进行了测试,考察了添加剂的加入量对铝酸钠溶液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剂C、E2、F可以提高铝酸钠溶液的分解率,并能增大产品氢氧化铝的粒度与强度;添加剂的加入使铝酸钠溶液的表面张力降低0.015~0.020N/m时,析出的氢氧化铝的粒度与强度较好;能使氢氧化铝粒度增大、强度提高的添加剂,均使铝酸钠溶液的粘度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
铝酸钠溶液种分成核和附聚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系统总结了铝酸钠溶液种分成核和附聚过程研究进展,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中,成核和附聚过程是影响氢氧化铝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众多研究者对成核和附聚过程进行了大量系统的工作。得到了一些普遍性的结论。工业条件下的种分过程晶体生长速率很小,铝酸钠溶液种分成核过程主要为二次成核,依靠附聚过程得到砂状氢氧化铝,研究表明,上述过程都与晶种的表面形貌密切相关,晶种表面性以及各种强化方法对铝酸钠溶液种分的成核和附聚过程的影响仍有待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添加剂强化铝酸钠溶液分解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结晶添加剂对铝酸钠溶液加种分解过程中的二次成核,附聚的影响。并把添加剂应用于工业铝酸钠溶液种分实验过程中,探讨其对产品氢氧化铝粒度,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晶添加剂能减少种分溶液中细粒子数,加强附聚作用的进行,粗化产品的粒度,提高产率。  相似文献   

6.
结晶添加剂强化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结晶添加剂对铝酸钠溶液加种分解过程二次成核、附聚的影响,并把这种添加剂应用于工业铝酸钠溶液中,探讨其对产品氢氧化铝粒度、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结晶添加剂能减少种分溶液中细粒子数,加强附聚作用的进行,粗化产品粒度,提高产率。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对铝酸钠溶液结构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由于铝酸钠溶液性质极为特殊和品种分解过程的复杂性,导致对铝酸钠溶液晶种分子层次的分解过程的研究缺乏较统一的认识。在机理不甚明确的情况下,不同的研究者刘废过程提出了不同的强化途径。近年来,在品种分解过程添加表面活性剂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笔者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机理以及添加表面活性剂来强化分解过程的研究成果。根据众多研究者的结论可认为,氧化铝生产过程添加表面活性剂来强化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过程并改善其产品质量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在一定工艺条件下,研究了添加剂1,2-辛二醇对铝酸钠溶液种分产品强度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剂1,2-辛二醇的加入能明显抑制铝酸钠溶液的分解(分解初期),同时加入添加剂后铝酸钠溶液种分生成了很多小晶体,这些小晶体或填充在晶粒缺口处;或镶嵌成大颗粒,且大颗粒之间有充当粘结剂的更细的晶粒填充,明显改善了产品的强度。  相似文献   

9.
在氧化铝工业实际生产过程中,根据经验改善和强化铝酸钠溶液分解已经走到了极限。本文简述了铝酸钠溶液结构研究的历史及其现状,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铝酸钠溶液分解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必须对过饱和铝酸钠溶液的结构性质及其分解过程的本质规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过程中的相对过饱和度、分解率、产品粒度分布和反应速率常数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50~75℃,铝酸钠溶液的相对过饱和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小,产品的平均粒度和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铝酸钠溶液种分分解率在65℃时达到最大。在降温制度下,铝酸钠溶液种分的分解率为28.86%,仅略低于65℃时的分解率,而产品粒度大于65℃时的产品粒度,降温制度下的铝酸钠溶液种分既能保证分解率又能提高产品氢氧化铝的粒度。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拜尔法-铝酸钙水泥新工艺。用石灰将拜尔法种分母液中的Al2O3沉下来,经分离洗涤,得到沉铝渣,其主要物相为3CaO·Al2O3·6H2O,粒度细,比表面积大,受热脱水后变成12CaO·7Al2O3和CaO。将沉铝渣配一定的氧化铝或氢氧化铝,可以烧制Al2O3含量为70%和80%的铝酸钙水泥,降低原料成本约30%。沉铝后的种分母液(αk40-100)返回拜尔溶出,可提高循环效率95%以上。种分母液沉铝时还可以得到较高的碳碱苛化率(25%-60%)和较好的溶液净化效果(SiO2含量降低80%以上,Ns含量降低20%以上)。  相似文献   

12.
添加剂对含钛高炉渣中钙钛矿相析出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添加剂对含钛高炉渣中钙钛矿相析出行为的影响,考察钙钛矿结晶量、晶粒度及晶体形貌的变化,并初步探讨了添加剂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CaF2添加量为3%~5%,对钙钛矿析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使结晶量有所增加、部分晶粒粗化。氟碳铈矿添加量为1%~5%,可使钙钛矿结晶量明显增加,但却使晶体细化成球团状。添加3%~5% Cr2O3能明显促进钙钛矿析出,结晶量达2146%~2469%,晶粒呈粗大等轴晶,晶粒度约为487~516 μm。Cr2O3为有效添加剂,有利于提高选矿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3.
表面活性剂加强氧化铝种分分解粒度分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铝酸钠溶液中加入有机表面活性剂可以强化分解过程 ,增加产品氢氧化铝的粒度。其中加入硬脂酸是吸附在颗粒表面 ,使种子表面疏水 ;而石蜡油的加入可强化疏水性质 ,并在 2个或多个固体颗粒粘结时起着“桥梁”作用。对产品氢氧化铝用热重和红外光谱分析 ,得出产品氢氧化铝在低于 10 0 0℃焙烧后 ,有机物添加剂可有效分解 ,不会带入后面的铝电解工序中。  相似文献   

14.
生产实际表明,将传统的黑钨精矿水球磨改为液确球磨工艺,既减小了对球磨机衬板和钢球的磨损,又提高了碱煮的分解率、减少了片碱的用量,降低了成本,是现有钨冶炼中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辅助计算尾矿存积的沉降距离,指导放矿、尾矿子坝堆筑,提高尾矿坝的经济效益.研究干湿循环作用和含水率对湖南某金属尾矿库尾砂的压缩固结特性的影响.对含水率为10%、12%、14%、16%和18%的尾砂分别进行0~5次脱湿—吸湿—再脱湿试验,借助GZQ-1型全自动高压固结仪对试样开展了快速固结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相同...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非离子型有机添加剂P强化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过程的影响因素,同时引用XRD分析了不同晶种的活性。结果表明:添加剂P可有效提高分解率,显著改变产品的形貌,并具有一定增大产品粒度的作用;晶种性质极大影响添加剂的效用,特别是(002)晶面所对应的峰越强,晶种活性越好;研究了最佳工艺条件为在种分过程开始10 h后加入100 mg/L添加剂,保持晶种系数为3.39,最后于34 h以后取出产品;晶种是分解过程的主要因素,添加剂仅能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17.
电场对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复忠  金会心  马婕 《湿法冶金》2011,30(4):309-311
研究了电场对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过程的影响,考察了不同温度和苛性碱质量浓度条件下电场对铝酸钠溶液非晶种分解过程和晶种分解过程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分解产物的形貌和物相组成。试验结果表明:铝酸钠溶液的分解率在电场作用下显著提高;电场能促成大量初生晶核的形成,以及一些大颗粒氢氧化铝的附聚,缩短了成核诱导期;电场不会改变铝酸钠溶液分解产物的物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